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探讨先秦儒道“和”思想对《内经》养生理论的影响。作为成书于秦汉时期的《黄帝内经》,其养生理论建构深受先秦道、儒两家“和”思想的影响。在道家“和其光,同其尘”“抱德炀和,以顺天下”“形体保神,神将守形”等“和”思想与儒家“和”是天人之道、“和”是社会政治之道等理论的基础上,《内经》构建了天人和、人事和、形神和的养生理论。  相似文献   

2.
谭颖颖  刘昭纯 《陕西中医》2006,27(10):1253-1255
目的:探讨儒家思想对中医养生理论建构的影响。方法:本研究拟采用文献研究方法从中国传统哲学角度,探讨中医养生理论的建构及其思维模式特点。结论:中医养生理论受儒家天人合一观的影响,奠定了中医养生的整体观念;中医养生理论受儒家中和思想的影响,认为人体自身须“阴平阳秘,精神乃治”,“内外调和”,才能保证人体“邪不能害”,由此提出养生以中和为最佳境界。此外,中医养生理论承袭了儒家重德的哲学思想,提出了自己“德全不危”的养生观。  相似文献   

3.
道家“仿婴孩式”养生思想注重人之本源,强调运动调摄养生、精神调摄养生、人与自然养生、人与社会养生,这种思想对中医养生有着直接的影响,对中医养生今后的发展也会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李永平 《山西中医》2012,28(10):61-62
中医“顺天因时”养生思想渊源于《黄帝内经》.“顺天因时”养生的内容主要有起居、饮食、情志、功法等.“顺天因时”养生应顺应脏腑气血的生理特点,中医养生的具体措施非常丰富,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男女老幼各有不同.  相似文献   

5.
孙光荣教授出身于中医世家,幼承庭训,擅长中医内科、妇科等疑难杂症的治疗,对情志病及中医养生亦有精深研究;他所倡导的养生总则是“合则安”,养生要诀是“上静、中和、下畅”,认为“静心是养生的核心”,日常注重中和之道,自创了养生十法,对于中医治未病思想有独到见解,笔者作为其弟子,从孙老的言传身教中初步感受了其养生之大旨,特借此文略作介绍以供同好。  相似文献   

6.
2020—2021年度中医养生学研究主要集中在中医养生理论、技术与方法、健康管理与临床应用等领域。中医养生理论研究重点围绕在儒道释养生文化、哲学思维和理论内涵等方面,旨在厘清中医养生理论的文化起源,还原中医养生的哲学思维,创新中医养生学说,构建中医养生理论体系。中医养生技术与方法研究主要包括饮食养生、导引养生、香药养生、体质养生、辟谷养生等研究。应用领域研究主要体现在以中医养生方法为主要干预手段对老年慢性病进行中医健康管理,并评价其干预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的疗效,在新冠肺炎的治疗及康复中也进行了科学探索与尝试。  相似文献   

7.
刘昭纯 《山东中医杂志》2022,(10):1039-1049
中医“通和”思想源于中国古代哲学,可追溯于先秦,历代医家均有论述。只是由于这些内容大多是零星的、散见的,缺乏系统的挖掘和整理,以致至今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通和”思想贯穿于中医学生理病理、诊断治疗、预防养生、组方用药、针灸推拿各个方面,深深根植于中医学术之中,且已构成中医理论的重要部分,并直接影响着理法方药立论与临床实践。因此,应尽快确立中医“通和”思想概念,以充实中医生理病理学理论,完善中医论治思想与治法,指导临床对多种疾病的防治与养生实践。对“通和”的概念、中医“通和”思想源流,以及构建中医“通和”思想的意义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8.
道教哲学特色鲜明,对中医养生学影响深刻。道教“无为而治”、“虚而无形”、“精、气、神调和”的哲学思想,既构成了道教养生的理论基础,又融通于中医养生学之中,中医养生的“不妄作劳”、“精神内守”、“形恃神而立”的思想和原则与道教哲学一脉相承。  相似文献   

9.
文章旨在关联理论指导下对中医养生经典名句英译中源语言和目的语的文化最佳关联进行研究,以中医养生经典名句英译实践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探索出中医养生经典名句汉英翻译的规律.利用图书馆、网络和数据库收集大量中医养生经典名句,再结合现代翻译成果和理论,采取定性、分类、实例分析法,比较西方养生谚语与中医养生经典名句的英汉表达的异同,从具体的例子翻译上升到理论,再从理论进一步指导实践.根据中西医学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提出中医养生经典名句英译的规律是“全等概念”可直译、“大交概念”可意译、“小交概念”可套译、“全异概念”可音译,从而示范了中医养生经典名句的英译.解决了中医养生谚语经典名句的问题,对中医养生典籍的英译工作会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黄帝内经》开篇便探讨“上古之人‘皆度百岁’,今时之人‘半百而衰’”的原因,并提出健康的生活方式,为中医养生思想奠定基础。文章通过浅析“上古之人”的养生思想,从日常生活中的“食饮有节、起居有常、导引有度、情志舒畅及房事有节”五方面进行探讨,强调健康养生的重要性,以达到“法于阴阳,和于术数”,最终以“度百岁乃去”。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不同干预措施对糖耐量减低( 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IGT)患者的临床转归.方法 将2010年1月至2012年3月深圳市南山区社区健康服务中心体检查出的158例IGT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健康教育组、中药组、西药组,分别采用健康教育,口服中西药物的方法观察患者干预前后空腹血糖(FBG)、口服葡萄糖后2小时血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等指标变化.结果 健康教育组、中药组、西药组受试结束后有效率分别为48.0%、70.3%、75.0%;与健康教育组比较,中药组、西药组有效率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7.96、5.46,P<0.05);中西药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31,P> 0.05).结论 中药与西药同样对IGT患者的干预切实有效,且易被患者接受.  相似文献   

12.
系统阐述了体育运动、中医养生的定义、内容、特点,分析了体育运动与中医养生的关系,认为体育运动应当坚持增强体质、增进健康为主旨,反对将竞技体育项目作为强身健体的锻炼方法,而以武术和导引为主要内容的中国传统养生体育重修养,轻竞争,是体育运动与养生相结合的最佳典范,应当加以推广。  相似文献   

13.
利用祖国医学理论体系中的整体观念、人和自然界的关系、预防观念、固本观念、形神并重的养生观等,在中医护理中强调“辨证施护”,在日常护理中强调养生观的树立,利用中医护理的优势普及和宣教养生方法及理念,以达到预防疾病、提高健康水平、延年益寿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索河南省中医药产业发展的战略性研究报告。方法:对河南省中医药产业中的中医药农业、中医药工业、中药养生保健产业、中医药商业、中医药文化产业发展进行调研分析,借鉴国内外省内外、产业发展的最新进展和发展得失。结果:形成河南省中医药发展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结论:中原经济区建设的良好机遇为河南省中医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河南省产业的良好发展需要中医药产业的参与和支持,河南省中医药产业将迎来广阔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5.
随着科学技术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身体健康及医药及卫生知识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和认识,加之了解祖国医学的精髓,人们更加信任中医中药在防病、治病及医疗保健方面的作用。中医院是中医工作的主战场,为了让中医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发挥中医优势,弘扬祖国医学,搞好中药工作是其根本保证,中药质量的好坏及调剂人员的专业水平高低直接关系到中医防病治病效果的好坏。如何更加有效地搞好中药房的管理工作,提高中药质量是摆在我们中药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和艰巨任务:下面根据我们在实际工作中的体会提出对中药房的管理及中药调剂工作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6.
名老中医既是医学卫生事业一线的战士,也是培养优秀中医人才的良师。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医药高等教育也要面向现代化,进行必要的改革,其中提高中医本科教育水平迫在眉睫。本文主要讨论名老中医对现代中医本科教育的推动作用以及浅谈如何促进名老中医推动现代中医本科教育。  相似文献   

17.
抑郁症是目前存在的比较常见的一类疾病,并且对公众的心理健康产生严重威胁,归属于中医学"郁证"的范畴,其病因及发病机制较为复杂。中医药在治疗抑郁症历史悠久,效果好,不良反应少,受到广大医者的追捧和认可。对中医药治疗抑郁症的病因病机、中医治法(针灸疗法、中药疗法、针药并治)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曾光 《中医教育》2005,24(3):4-7
中医药参与公共卫生实践是公共卫生医学发展的需要,中医药在历史上为我国公共卫生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SARS的肆虐为重新认识中医药在公共卫生中的作用提供了契机,中医药在现代疾病谱及医学模式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中医药应积极投入公共卫生实践,其间政府应加强宏观政策引导,完善中医药参与公共卫生法律体系,在公共卫生领域中应发挥中医药优势,应拓展中医药参与公共卫生实践领域,临床和科研相结合,提高中医药参与公共卫生实践水平,中医药理论技术在公共卫生领域的普及和推广.  相似文献   

19.
在国家教育教学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快速推进的背景下,如何做好医教协同,进一步深化高层次中医药临床人才培养,为中医药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夯实人才基础,是当前中医药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河南中医药大学医教协同历经20年探索发展,在提高中医临床人才培养质量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积累了丰富经验。  相似文献   

20.
青少年健康一直是国家和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近年来据此开展了多种调研工作,但从中医养生观的视角研究和指导青少年养生的课题数量不多,或聚焦某一方面、某一疾病等,本文对利用中医养生方法研究青少年健康的期刊论文进行分类汇总,总结分析研究现状,阐明开展青少年中医养生研究的重要意义,以期中医养生观在指导青少年健康成长中发挥出更加突出的特色和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