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从肾论治肾为先天之本 ,内分阴阳。其阳蕴先天生命之动力 ,其阴藏原始之精华。即肾气、肾精。其气温煦、蒸腾 ,喻命门之火 ;其精秘固 ,赖气之蒸腾而发育。阳密则固 ,精旺则强。男子阳物为外肾 ,其生殖功能赖肾气之发动而成熟而强盛。故先天火衰、肾气不足或惊恐伤肾 ,肾气焕散均可致其生殖功能失常而致阳萎。故阳萎责之于肾 ,当从肾论治。1 1 命门火衰 ,肾气不足证见面色 白光白 ,形寒肢冷 ,头晕目眩 ,精神不振 ,腰膝酸软 ,舌淡苔白 ,脉沉细。治当补肾壮阳。方用右归丸化裁。1 2 恐惧伤肾 ,肾气涣散证见阳萎 ,精神恍惚 ,胆怯多疑 ,心悸…  相似文献   

2.
肾气丸与右归丸主治症状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管华全  樊巧玲  张永文 《光明中医》2008,23(9):1349-1350
肾气丸与右归丸均可治疗肾阳虚,笔者统计了大量中医文献,发现古今医家在应用两方治疗疾病症状时有所不同。在应用肾气丸时,其适应病证为肾气不足致腰膝酸软、神疲乏力和水液代谢失调而致的咳吐痰涎、少腹拘急等症状为主;而右归丸以肾阳亏虚所致之形寒肢冷、不思饮食、腰膝酸软、面色白等症状为多见。  相似文献   

3.
程文 《陕西中医》1993,14(6):267-268
介绍子宫功能性出血发生青春期的中医治法。女子青春发育期,肾气初盛,因病邪侵袭,伤及肾气,或机体发育延长,肾气未充,导致青春期功血,其治法应以摄肾为主。  相似文献   

4.
傅青主在《傅青主女科·经水先后无定期》中说:“妇人有经来断续,或前或后无定期,人以为气血之虚也,谁知是肝气之郁结乎!夫经水出诸肾,而肝为肾之子,肝郁则肾亦郁矣.肾郁而气必不宣,前后之或断或续,正肾之或通或闭耳.或日肝气郁而肾气不应,未必至于如此.殊不知子母关切,子病而母必有顾复之情;肝郁而肾不无缱绻之谊.肝气之或开或闭,即肾气之或去或留.相因而致,又何疑焉.治法宜舒肝之郁,即开肾之郁也.肝肾之郁既开,而经水自有一定之期矣.方用定经汤.”  相似文献   

5.
因肾气不足,肝气郁结,或寒凝血瘀等而致面部皮肤出现或黄或黑的褐色斑疹,以女性多见,病程缓慢日久,无明显自觉症状,此症为妇女容颜之忧,甚是烦恼,其法难寻。运用中医药辩证施治可收到良好治疗效果,又显中医美容术之精妙。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经、带、胎、产、杂各方面大约有二十几种疾病都与脾肾阳虚有关。发病之因多系女子青春时期先天尚未完实,肾气未充,命火不足,膏脂不生;或中年时期因经、产、贪房等耗损肾气,元阳不能温煦脾土,脾虚湿浊内盛,反伤脾肾之阳;或因形寒饮冷,损伤体内  相似文献   

7.
受年长而体虚,久病致虚、致瘀等诸多因素影响,大龄男性精液质量显著降低,肾虚血瘀型不育症在临床上尤为多见。加味金匮肾气丸为经典方剂肾气丸化裁而来,具有补肾活血之功效。文章以辨证论治为纲,运用加味金匮肾气丸治疗肾虚血瘀型不育症,在改善患者精液各项参数指标方面取得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8.
张俊 《浙江中医杂志》1994,29(10):446-446
老年病从肾论治心得201505上海市金山县亭林医院张俊老年人多因肾气虚衰,生化无力而患病。“五脏之病,穷必及肾”;而肾气虚衰又可引发五脏发病;固虚又可致邪、致瘀。从而使老年病呈多样性、复杂化。故老年病当从肾论治,通过调节,激越肾气,促进脏腑功能的修复...  相似文献   

9.
老年人因于肾气亏虚 ,脏腑功能衰退 ,以致气机升降失常 ,痰浊瘀血内生而产生诸多老年病。吾师杜家经教授针对老年人特有之发病机理 ,予以相应辨治 ,多获疗效 ,试将其经验探析如下 :1 谨守病机 ,平补五脏 ,以肾为本中医学认为 ,机体的衰老及老年病的产生 ,与脏腑功能的衰退 ,其中尤以肾气的亏虚关系密切 ,盖因肾为先天之本、元阴元阳之根 ,五脏六腑之阴舍此不滋 ,五脏六腑之阳非此不长 ,恰如《医学正传》云 :“肾气盛则寿延 ,肾气衰则寿夭。”且老年人天癸数尽 ,肾精耗竭 ,五脏六腑乏其化源而致功能衰退 ,亦如经云 :“五脏皆虚 ,神气皆去 ,…  相似文献   

10.
陈林  张冠卿  张理云 《河南中医》2019,39(2):166-168
背恶寒病机与阳气有关,阳气不通或阳弱而致寒,而痰饮致背恶寒,或因脾胃虚弱,或因气化不利,或因实邪痰饮阻滞,导致胃有痰饮,阳气不能转经于背,背部恶寒,范围手掌之大,因于痰饮,所以治疗应以温药和之,药性以温为主,方法以和为宜。痰饮致背恶寒具体可分土不制水,气化不利,新饮停留等三个证型,其治法可分利水行气,温阳化气,攻逐水饮三法,分别选用苓桂术甘汤或小半夏茯苓汤,肾气丸或五苓散,甘遂半夏汤或己椒苈黄丸。痰饮所致背恶寒的治疗必须是以治本为主,治标为辅,同时也要注意缓则治本,急则治标。  相似文献   

11.
王淑卫  张建强 《河北中医》2007,29(7):607-607
乳腺增生病是中青年妇女的常见病、多发病,居乳腺疾病首位,属于中医学乳癖范畴,中医药治疗有很好的疗效。中医学认为肝郁脾虚、冲任失调为此病的病机。然而冲任隶属于肾,肾为先天之本,脏腑之根,我们经临床验证,认为肾的功能失调应是导致乳腺增生病的根本,为发病之主,肝郁脾虚为发病之辅,其病位在冲任。据“治病必求其本”的原则,当重视补肾的治疗,以达到更好的疗效。1肾虚乃乳腺增生病根源所在,为病之本1.1肾藏精,生天癸肾为先天之本,元气之根,主藏精气。肾中精气为人体生殖发育之源,主宰着天癸的功能。肾精化生天癸,藏之于肾,它是由于肾气充盛而产生的一种促使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的阴精,肾气充盛,则天癸成熟,导致女子任脉流通,冲脉盛满。冲任二脉下起胞宫,上连乳房,因此天癸同时作用于胞宫和乳房,维持其正常生理功能活动。1.2肾为冲任之本张景岳说:“冲任之本在肾。”从经络角度讲,任脉系于肾,冲脉与肾脉相并而行,得肾精滋养。故言冲任之本在肾。肾气化生天癸,天癸又激发冲任,使任通冲盛。肾气、天癸、冲任既密切联系又相互作用。肾气的盛衰决定着乳房的发育及其生理功能活动。如由于先天肾气不足或后天肾气虚衰,天癸不足,而致冲任二脉失于条达,下不能充胞宫...  相似文献   

12.
自宋迄今对肾气丸功效的认识尚存争议,多论本方为温补肾阳之剂。从《金匮要略》中原文分析,其主治虽有水饮、脚气、转胞等证,但绝无一处谈及阳虚之脉,而皆有小便不利或小便反多等症。因此,肾气丸主治证实质为肾主水的功能失调所致。另外从用药量分析,该方纳桂附于大剂滋阴药中,意不在补火,而在于微微生火,即生肾气也。因此,将肾气丸功效归纳为温补肾气较为准确。  相似文献   

13.
精囊炎属于祖国医学的“血精”范畴。本病与肾脏的关系最为密切。若因劳伤五脏,或五志化火,致令冲、任动血,其血则可从精道而出;或因少年天癸未至,强力入房;或因壮年房室不节,施泄无度,致肾气不固,气虚则无以统摄于血,精血皆失于封藏而俱下,终致  相似文献   

14.
《金匮要略》治肾8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匮要略》有关治肾之法泛见于多篇原文之中,内容丰富而切合临床,至今对治疗肾脏疾患仍具重要指导意义,兹探讨如下。化气行水法 适宜于肾气亏虚,气化不行所致小便不利。第六篇第十五条:“虚劳腰痛,少腹拘急,小便不利者,八味肾气丸主之;”第十二篇第十六条:“夫短气有微饮,当从小便去之,……肾气丸亦主之;”第二十二篇第十九条:“问曰:妇人病饮食如故,烦热不得卧,而反倚息者,何也?师曰:此名转胞不得溺也,以胞系了戾,故致此病,但利小便则愈,宣肾气丸主之。”上述三条所论,虽然病名不同,临床表现也不尽相同,但其病机肾气不足,气化不利则一,…  相似文献   

15.
弱精子症,又称精子活力低下症,是指射精后1h内精液检查,精子的运动力差或者完全没有活动能力。近来,对中医药治疗弱精子不育症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现将有关研究及治疗概况作一综述。 1 病因病机 吴氏[1]认为,肾为先天之本,元阳元阴之根,肾气充沛,精血旺盛,则精液充足,精虫活泼灵动;肾气不足,肾精亏损,则精液化生乏源,精虫活力降低而致不育。杨氏[2]认为肾虚元气不足,无力推动血行,每致肾虚血瘀;或肾阳不足,不能温养血脉,血寒而泣;或因肾阳不足,虚火炼液而致血稠血滞,瘀血一旦形成,阻遏精窍,导致精液气化无能或运行障…  相似文献   

16.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在临床上以病程长、肝功能反复损害为特点。中医认为 ,肝病日久 ,肝气郁结 ,久而化火 ,肝肾阴亏而致肝阳偏亢 ;肝气犯胃乘脾 ,造成肝强脾弱 ,脾失健运 ,生化之源受累 ,气血化源受影响 ,日久肾气不盛 ,精髓不充 ,可致脾肾两虚 ;肝气郁结 ,久而气滞血瘀 ,而致症瘕之证。笔者在临床治疗该病 ,常根据其主要临床表现 ,进行辨证施治。现将临床体会分述如下。1 辨证治疗胁痛胁痛为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主要症状。两胁属肝 ,肝经经脉布于胁肋 ,凡肝气郁结或瘀血阻滞 ,气血不能畅通 ,不通则痛 ,则会引起胁痛 ,其痛有气、血之分…  相似文献   

17.
产后尿潴留属中医癃闭范畴。揆其病因乃素体不健,肾气不充,产后阴血虚损,或湿热壅积肾及膀胱,致气化失司遂成癃闭。发病除了给患者造成痛苦外,还可因膀胱胀满影响子宫复旧,造成产后恶露不绝,又易继发阴器尿道感染,产后发热等症。笔者根据治病求本、标本同治之宗旨,以温化肾气、渗湿泻热为原则,采用肾气丸加减应用于临床治疗产后尿潴留,每获良效。  相似文献   

18.
马大正 《广西中医药》1999,(2):27-27,29
女子年近七七,肾气渐衰,冲任日虚。胞脉系于肾,冲任二脉络于胞宫,肾气阴血不足,月水益疏,乃致经绝。肾秉水火二性,损于肾者,或偏于阳,或偏于阴。若肾阴潜耗,加之于阳盛之体,或七情内伤,或邪热外引,血热沸溢,肾失封藏,发为血崩。《素问·阴阳别论篇》云:“...  相似文献   

19.
带下论治一得带下,指妇女阴中流出之粘液,因其绵绵如带,故名。《素问·骨空论》曰:“任脉为病,女子带下瘕聚。”带下之成因,薛立斋在《女科撮要》中指出“或因六淫七情;或因醉饱房劳、或因膏粱厚味;或服燥剂所伤;或亏损阳气下陷;或湿痰下注蕴积而成,故言带也。”对于带下的治疗,《金匮·妇人杂病脉证并治》“带下,经水不利,少腹满痛,经一月再见者,土瓜根散主之”,带下病之要责之于脾肾,邪气主要责之湿邪,以脾气主升,肾气闭藏,脾阳虚则不能运化水湿,以水湿内留而下注;肾气虚则不能固摄精气而下泄,故脾肾气虚下陷,其带下必清稀,然而由于湿郁化…  相似文献   

20.
单纯性肥胖,特指除外由遗传性疾病、代谢性疾病、外伤或其他疾病所导致的继发性、病理性肥胖,而是单纯因营养过度所致的全身性脂肪的过量积累[1]。中医学认为过食肥甘厚味之品可致肥胖;或因脾肾气虚,痰湿内停蓄于肌肤可致肥胖;或中老年以后,肾气渐衰,五脏六腑功能减退,水谷精微不能正常输布而引起肥胖。近年来,针灸治疗单纯性肥胖已取得了显著成果,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