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运用血清药理学方法观察脑益康药物血清对谷氨酸和过氧化氢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方法:①实验于2004-10/12在南通大学基础医学院病理生理实验室完成。采用12月龄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和脑益康灌胃组,每组12只,脑益康组以人等效剂量的1.5倍连续10d灌胃。末次灌胃后1h采血,收集脑益康药物血清。收集对照组(灌胃等量生理盐水)血清为对照。②PC12细胞经神经生长因子诱导7d后。用DMEM基础培养基洗2次。DMEM培养基中分别加入100,300,500g/L脑益康中药血清,于37℃培养lh,后加入0.2mmol/L谷氨酸,0.5mmol/L过氧化氢继续培养30min。同时设模型组(造成谷氨酸和过氧化氢诱导PC12细胞损伤模型)及对照组(对照组大鼠血清,不加谷氨酸和过氧化氢)。③采用四唑盐比色法测定PC12细胞存活率;按由南京建成生物工程公司提供测试盒说明书进行乳酸脱氢酶释放量、丙二醛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测定。④计量资料差异比较采用ANOVA法。 结果:(1)谷氨酸和过氧化氢模型组的PC12细胞存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0.01);而乳酸脱氢酶释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谷氨酸和过氧化氢模型组的PC12细胞丙二醛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②脑益康药物血清组PC12细胞存活率明显高于谷氨酸模型组和过氧化氢模型组(P〈0.05-0.01);而细胞的乳酸脱氢酶释放量明显低于谷氨酸模型组和过氧化氢模型组(P〈0.05-0.01)。③脑益康药物血清组丙二醛含量明显低于谷氨酸模型组和过氧化氢模型组(P〈0.05,0.01);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明显高于谷氨酸模型组和过氧化氢模型组(P〈0.05)。 结论:脑益康药物血清能明显减轻谷氨酸和过氧化氢诱导的PC12细胞的损伤,其机制可能与减少膜脂质过氧化物生成,提高抗氧化酶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运用血清药理学方法观察脑益康药物血清对谷氨酸和过氧化氢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①实验于2004-10/12在南通大学基础医学院病理生理实验室完成。采用12月龄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和脑益康灌胃组,每组12只,脑益康组以人等效剂量的1.5倍连续10d灌胃,末次灌胃后1h采血,收集脑益康药物血清。收集对照组(灌胃等量生理盐水)血清为对照。②PC12细胞经神经生长因子诱导7d后,用DMEM基础培养基洗2次,DMEM培养基中分别加入100,300,500g/L脑益康中药血清,于37℃培养1h,后加入0.2mmol/L谷氨酸,0.5mmol/L过氧化氢继续培养30min。同时设模型组(造成谷氨酸和过氧化氢诱导PC12细胞损伤模型)及对照组(对照组大鼠血清,不加谷氨酸和过氧化氢)。③采用四唑盐比色法测定PC12细胞存活率;按由南京建成生物工程公司提供测试盒说明书进行乳酸脱氢酶释放量、丙二醛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测定。④计量资料差异比较采用ANOVA法。结果:①谷氨酸和过氧化氢模型组的PC12细胞存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0.01);而乳酸脱氢酶释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谷氨酸和过氧化氢模型组的PC12细胞丙二醛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②脑益康药物血清组PC12细胞存活率明显高于谷氨酸模型组和过氧化氢模型组(P<0.05~0.01);而细胞的乳酸脱氢酶释放量明显低于谷氨酸模型组和过氧化氢模型组(P<0.05~0.01)。③脑益康药物血清组丙二醛含量明显低于谷氨酸模型组和过氧化氢模型组(P<0.05,0.01);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明显高于谷氨酸模型组和过氧化氢模型组(P<0.05)。结论:脑益康药物血清能明显减轻谷氨酸和过氧化氢诱导的PC12细胞的损伤,其机制可能与减少膜脂质过氧化物生成,提高抗氧化酶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3.
背景:血管性痴呆的发生与脑缺血缺氧河北省有关,前期的研究表明临床效方-醒脑启智胶囊可明显改善血管性痴呆小鼠的行为学障碍,但其作用途径是否为保护缺氧细胞从而改善血管性痴呆症状。目的:采用血清药理学方法.体外培养嗜铬细胞瘤PC12细胞,用Na2S2O4产生缺氧损伤,观察醒脑启智药物血清是否对缺氧损伤的PC12细胞具有保护作用。设计:随机对照实验单位:河北医科大学中医学院。对象:实验于2003—06/12在河北医科大学动物实验室和细胞培养实验室进行40只SD大鼠随机分成5组,即对照血清组(n=12)和醒脑启智药物血清25.42,12.71,6.35,3.18g/kg组(n=7)、PC12细胞株购自中国医学科学院细胞中心。方法:①药物血清制备:醒脑启智药物血清25.42,12.71,6.35,3.18g/kg组按相应剂量以醒脑启智药物(枸杞子、石菖蒲、川芎、橘络等)灌胃给药,对照血清组以生理盐水10mL/kg灌胃,均为2次/d,每天灌胃间隔12h,连续给药3d,末次给药后1h麻醉状态下股动脉采血,分离血清:②PC12细胞分组培养:将体外培养的Pc12细胞分为6组:对照组加入对照血清培养:模型组加对照血清培养1h后加入Na2S2O4产生缺氧损伤;醒脑启智25.42,12.71,6.35,3.18g/kg组分别加入5%不相应剂量的药物血清,培养1h后加入Na2S2O4.③观察指标:各组细胞加入Na2S2O4培养16h后,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PC12细胞形态变化;计算乳酸脱氢酶释放抑制率和PC12细胞损伤的抑制率(MTT法)来评估细胞活力.主要结局观察:①各组PC12细胞的形态学观察:②各组PC12细胞的乳酸脱氢酶活性释放抑制率和PC12细胞损伤的抑制率.结果:①细胞形态:醒脑启智各剂量组PC12细胞折光性较好.细胞碎片形成减少.②乳酸脱氧酶活性释放抑制率:醒脯启智25.42,12.71,6.35.3.18g/kg组分别为81.6%.69.6%.54.4%.27.8%.③PC12细胞损伤的抑制率:醒脑启智:5.42.12.71.6.35.3.18g/kg组分别为82.9%.75.6%.65.9%.53.7%结论:醒脑启智药物血清能明显减轻PC12细胞的缺氧损伤.可增强细胞活力,降低乳酸脱氧酶活性,并呈现一定的剂量依赖关系。  相似文献   

4.
胰岛素对谷氨酸诱导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谷氨酸可以诱导细胞凋亡,对胰岛素的间接和直接的神经保护作用也有较多的研究,然而对谷氨酸损伤模型的胰岛素保护作用及机制尚缺乏有意义的探讨。目的:明确胰岛素对于谷氨酸诱导PC12细胞损伤模型有无保护作用及初步探讨保护作用的分子机制。设计:以细胞为研究对象,前瞻性对照实验研究。单位:浙江医院神经科和中山大学医院神经科。材料:实验于2002—03/2003—03在中山附属第三医院实验室及中山大学实验动物中心完成。PC12细胞来自中山大学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方法:用0.5mmol/L谷氨酸作用PC12细胞20min制成谷氨酸损伤模型,用不同浓度胰岛素保护,24h后分别进行MTT实验、Hoechst33258荧光染色、DNA琼脂糖凝胶电泳及检测PKB/Akt蛋白表达。主要观察指标:①各组细胞的活力。②DNA的提取和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③各实验组PKB/Akt蛋白表达结果。结果:胰岛素50mu/L,100mu/L,200mu/L,400mU/L的A值分别是0.214&;#177;0.062,0.234&;#177;0.067,0.260&;#177;0.076,0.265&;#177;0.069,而单纯谷氨酸组的A值为0.201&;#177;0.079,进行统计学分析表明50mU/L,100mU/L胰岛素组与谷氨酸组比较无差异(P&;gt;0.05),200mU/L,400mU/L胰岛素组与单纯谷氨酸组比较统计学有差异(t=-2398,-2.716,P&;lt;0.05);400mU/L胰岛素组DNA电泳中未见“DNA Ladder”;发现胰岛素可以促进PKB/Akt蛋白表达。结论:胰岛素对谷氨酸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模型有保护作用,且胰岛素有抗凋亡作用,此作用可能与胰岛素促进PKB/Akt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溶血磷脂酸(LPA)2受体在PC12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致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以实验方法完成研究,通过建立PC12细胞缺血再灌注受损细胞模型,分别于缺氧环境中培养0、3、6、9、12、15h以进行糖氧剥夺,之后再将其放入高糖培养基中再次复氧培养24h,然后利用MTT来检测细胞存活率,并对其进行分组,分为正常组、缺血再灌注组(A组)、缺血再灌注+溶剂对照组(B组)、缺血再灌注+LPA2激动剂组(C组)、缺血再灌注+LPA2抑制剂组(D组)。先进行缺氧培养一定时间后再复氧培养24h,并采用MTT检测细胞存活率,同时,检测LPA2受体与P-akt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经糖氧剥夺培养6h后,缺血再灌注的细胞存活率较正常组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缺血再灌注损伤糖氧剥脱处理最适时间为12h。A组LPA2表达水平明显低于B组;C组与B组相比较,LPA2表达水平显著增高,且P-akt表达水平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PA2受体在PC12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致细胞凋亡中起着重要的保护作用,且升高LPA2受体表达水平有助于提高细胞生存率。  相似文献   

6.
背景血管性痴呆的发生与脑缺血缺氧河北省有关,前期的研究表明临床效方-醒脑启智胶囊可明显改善血管性痴呆小鼠的行为学障碍,但其作用途径是否为保护缺氧细胞从而改善血管性痴呆症状.目的采用血清药理学方法,体外培养嗜铬细胞瘤PC12细胞,用Na2S2O4产生缺氧损伤,观察醒脑启智药物血清是否对缺氧损伤的PC12细胞具有保护作用.设计随机对照实验.单位河北医科大学中医学院.对象实验于2003-06/12在河北医科大学动物实验室和细胞培养实验室进行.40只SD大鼠随机分成5组,即对照血清组(n=12)和醒脑启智药物血清25.42,12.71,6.35,3.18 g/kg组(n=7).PC12细胞株购自中国医学科学院细胞中心.方法①药物血清制备醒脑启智药物血清25.42,12.71,6.35,3.18 g/kg组按相应剂量以醒脑启智药物(枸杞子、石菖蒲、川芎、橘络等)灌胃给药,对照血清组以生理盐水10mL/kg灌胃,均为2次/d,每天灌胃间隔12 h,连续给药3 d,末次给药后1h麻醉状态下股动脉采血,分离血清.②PC12细胞分组培养将体外培养的PC12细胞分为6组对照组加入对照血清培养;模型组加对照血清培养1 h后加入Na2S2O4产生缺氧损伤;醒脑启智25.42,12.71,6.35,3.18 g/kg组分别加入5%不相应剂量的药物血清,培养1 h后加入Na2S2O4.③观察指标各组细胞加入Na2S2O4培养16 h后,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PC12细胞形态变化;计算乳酸脱氢酶释放抑制率和PC12细胞损伤的抑制率(MTT法)来评估细胞活力.主要结局观察①各组PC12细胞的形态学观察.②各组PC12细胞的乳酸脱氢酶活性释放抑制率和PC12细胞损伤的抑制率.结果①细胞形态醒脑启智各剂量组PC12细胞折光性较好,细胞碎片形成减少.②乳酸脱氢酶活性释放抑制率醒脑启智25.42,12.71,6.35,3.18g/kg组分别为81.6%,69.6%,54.4%,27.8%.③PC12细胞损伤的抑制率醒脑启智25.42,12.71,6.35,3.18 g/kg组分别为82.9%,75.6%,65.9%,53.7%.结论醒脑启智药物血清能明显减轻PC12细胞的缺氧损伤,可增强细胞活力,降低乳酸脱氢酶活性,并呈现一定的剂量依赖关系.  相似文献   

7.
醒脑启智胶囊药物血清对PC12细胞缺糖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缺糖对PC12细胞的影响以及醒脑启智胶囊药物血清对其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血清药理学方法,体外培养PCI2细胞。用无糖Earle’s液产生缺糖损伤,观察PC12细胞形态学、MTT法细胞活力、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活性的变化。结果:PC12细胞在缺糖作用下有明显的损伤,镜下可见细胞肿胀圆缩,折光性下降;贴壁功能下降,部分细胞裂解成碎片;给予醒脑启智胶囊药物血清均能明显减轻缺糖对PC12细胞形态学变化的影响,表现为细胞折光性较好,细胞碎片形成减少。缺糖损伤后的PC12细胞活力降低0.20&;#177;0.03,LDH活性升高[(1.85&;#177;0.23)kU/L),加入醒脑启智胶囊血清后,细胞活力明显增高,LDH活性明显降低。结论:醒脑启智胶囊药物血清能明显减轻PC12细胞的缺糖损伤,并呈现一定的剂量依赖关系。  相似文献   

8.
背景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谷氨酸可以诱导细胞凋亡,对胰岛素的间接和直接的神经保护作用也有较多的研究,然而对谷氨酸损伤模型的胰岛素保护作用及机制尚缺乏有意义的探讨.目的明确胰岛素对于谷氨酸诱导PC12细胞损伤模型有无保护作用及初步探讨保护作用的分子机制.设计以细胞为研究对象,前瞻性对照实验研究.单位浙江医院神经科和中山大学医院神经科. 材料实验于2002-03/2003-03在中山附属第三医院实验室及中山大学实验动物中心完成.PC12细胞来自中山大学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方法用0.5 mmol/L谷氨酸作用PC12细胞20 min制成谷氨酸损伤模型,用不同浓度胰岛素保护,24 h后分别进行MTT实验、Hoechst33258荧光染色、DNA琼脂糖凝胶电泳及检测PKB/Akt蛋白表达.主要观察指标①各组细胞的活力.②DNA的提取和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③各实验组PKB/Akt蛋白表达结果.结果胰岛素50 mU/L,100 mU/L, 200 mU/L, 400 mU/L的A值分别是0.214±0.062,0.234±0.067,0.260±0.076,0.265±0.069,而单纯谷氨酸组的A值为0.201±0.079,进行统计学分析表明50 mU/L,100 mU/L胰岛素组与谷氨酸组比较无差异(P>0.05),200 mU/L,400 mU/L胰岛素组与单纯谷氨酸组比较统计学有差异(t=-2.398,-2.716,P<0.05);400 mU/L胰岛素组DNA电泳中未见"DNA Ladder";发现胰岛素可以促进PKB/Akt蛋白表达.结论胰岛素对谷氨酸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模型有保护作用,且胰岛素有抗凋亡作用,此作用可能与胰岛素促进PKB/Akt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鱼藤酮诱导PC12细胞损伤作用的可能途径,为神经防护药物的研发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将培养的PC12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和0.5μmol&#183;L^-1鱼藤酮实验组,持续作用72h后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Hoechst 33342观测细胞凋亡、提取实验组和对照组细胞的总蛋白,应用荧光差异凝胶电泳系统(Differential Gel Electrophoresis,DIGE)获得差异蛋白点的表达信息,通过MALDI-TOF质谱鉴定差异蛋白点。结果MTT法显示鱼藤酮实验组较正常对照组细胞存活率明显降低(P〈0.01);Hoechst33342荧光染色显示鱼藤酮实验组凋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DIGE分析软件提示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发现三个有意义的差异蛋白。通过质谱分析和数据库检索,鉴定分别为γ-烯醇化酶(γ-enolase)、磷酸丙糖异构酶1(Trpi1)和真核细胞翻译起始因子4A(elF4A)。结论γ-enolase、Tpi1和elF4A参与细胞损伤。可能成为神经防护药物作用的靶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缺糖对PC12细胞的影响以及醒脑启智胶囊药物血清对其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血清药理学方法,体外培养PC12细胞,用无糖Earle's液产生缺糖损伤,观察PC12细胞形态学、MTT法细胞活力、乳酸脱氢酶(lactatedehydrogenase,LDH)活性的变化。结果:PC12细胞在缺糖作用下有明显的损伤,镜下可见细胞肿胀圆缩,折光性下降,贴壁功能下降,部分细胞裂解成碎片;给予醒脑启智胶囊药物血清均能明显减轻缺糖对PC12细胞形态学变化的影响,表现为细胞折光性较好,细胞碎片形成减少。缺糖损伤后的PC12细胞活力降低0.20±0.03,LDH活性升高犤(1.85±0.23)kU/L,加入醒脑启智胶囊犦血清后,细胞活力明显增高,LDH活性明显降低。结论:醒脑启智胶囊药物血清能明显减轻PC12细胞的缺糖损伤,并呈现一定的剂量依赖关系。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以PC12细胞建立体外脑缺血预处理细胞模型,探讨NO在预处理脑保护中的作用.方法 建立缺血预适应的细胞模型,随机分为四组,每组五碟细胞.正常对照组:常氧、低糖(<1g/L)2%胎牛血清DMEM培养;缺血预适应组(IPC):预先氧糖剥夺(OGD)6 h,后经复灌和OGD处理;非缺血预适应组(NIPC):常氧、低糖低血清培养6 h,后经复灌和OCD处理;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组(L-NAME):OGD预处理前30 min加L-NAME,OGD6 h,后经复灌和OGD处理.通过细胞MTT代谢率、乳酸脱氢酶(LDH)释放量、细胞凋亡率来评判IPC模型是否建立,生化法观察各组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变化.统计分析利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组间均数的比较用LSD法,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与NIPC组比较,IPC组MTT代谢率明显增高(94.9%±15.1%,P<0.05),LDH释放量减少(279.1%±28.1%,P<0.01),细胞凋亡率降低;与对照组(100.0%±13.5%)比较,NIPC组及IPC组NOS活性均升高(190.0%±14.6%,P<0.01;126.10k±10.6%,P<0.01);流式检测结果显示,对照组、IPC组、NIPC组和L-NANE组引起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5.90%,8.71%,18.62%及11.73%.结论 IPC减少PC12细胞缺糖缺氧损伤后细胞的死亡与凋亡,且NO参与了此保护机制,但并非唯一因素.  相似文献   

12.
低频磁刺激对PC12细胞分化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磁刺激对大鼠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细胞株(PC12)分化及功能的影响。方法应用Magstim220型磁刺激仪分别刺激单纯PC12细胞组(M组)和PC12+神经生长因子(NGF)组(MN组),刺激强度为0.38T、1.14T、1.9T(总强度1.9T),频率为1Hz,每天于10s内连续刺激10次,连续刺激9d。每隔1d观察细胞增殖和突起生长的情况,于倒置显微镜下随机取20个视野拍照并计数,于第3天、第6天、第9天留取细胞培养液检测多巴胺水平。结果在1.14T刺激强度下细胞突起显著增加;多巴胺水平在刺激强度为0.38T时达高峰。结论低频磁刺激可促进PC12细胞的分化及多巴胺分泌;1.14T、1.9T刺激强度时联合应用NGF可提高PCI2细胞的分化。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茶多酚(TP)对1-甲基-4-苯基吡啶离子(MPP^+)诱导的帕金森病细胞模型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将MPP+或TP加入培养的PCI2细胞,四甲基偶氮唑盐法检测细胞活性及代谢状态,荧光法测定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RT-PCR法检测bcl-2基因mRNA表达,比较各组的差异。结果:与MPP+组相比TP+MPP+组细胞存活率明显升高,凋亡率、ROS水平明显降低,bcl.2mRNA表达升高。结论:TP可通过抗氧化及抗凋亡机制保护PCI2细胞免于MPP^+的损伤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异丙酚预处理对PC12细胞缺氧损伤的影响.方法 对数生长期的PC12细胞分为四组:对照组(C组),普通培养箱内常规培养;脂肪乳剂组(F组),在细胞培养基中加入10%脂肪乳剂,置普通培养箱内常规培养;缺氧组(H组),细胞置三气培养箱内培养,设置培养条件为2% O2、5% CO2;异丙酚+缺氧组(PH组),在细胞培养基中加入终浓度为2 mmol/L的异丙酚,再置入三气培养箱培养,条件设置同H组.四组细胞均在培养4 h后行细胞活力和细胞凋亡检测.结果 C组与H组之间细胞活力和细胞凋亡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H组相比,PH组细胞活力明显增高(P<0.05),细胞凋亡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 异丙酚预处理改善PC12细胞活力,通过抑制细胞凋亡诱导PC12细胞缺氧耐受.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尿酸对6-羟基多巴(6-OHDA)介导的PC12细胞氧化损伤的作用.方法 采用高分化PC12细胞制作帕金森病细胞模型,实验分为对照组、6-OHDA组、尿酸(Uric acid,UA)组和6-OHDA+UA组.药物作用6 h、12 h和24 h,采用比色法检测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和乳酸脱氢酶(LD...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芦荟大黄素(AE)对H2O2及甲醛引起的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PC12细胞分成AE+H2O2干预组、H2O2损伤组、AE+甲醛干预组、甲醛损伤组、AE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6组.各组加入相应药物干预2 h后用不同浓度H2O2或甲醛损伤后进行细胞骨架及凋亡染色、LDH检测.结果 AE+H2O2干预组LDH(67.7±5.5)U/L显著低于H2O2损伤组的(92.0±9.9)U/L(P<0.01);AE+甲醛干预组LDH与甲醛损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E+H2O2干预组细胞骨架损伤、凋亡较H2O2损伤组少.结论 AE可通过纠正H2O2诱导的细胞骨架的异常改变,阻滞或延缓PC12细胞的过度凋亡但对甲醛诱导的细胞骨架重排无明显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在谷氨酸损伤模型中探讨氯胺酮、咪达唑仑及两药合用对细胞损伤的作用。方法将分化好的神经元样PC12细胞以5×104/孔接种于96孔板内,培养18 h后,细胞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N组);10 mmol/L谷氨酸损伤组(G组);氯胺酮+谷氨酸处理组(K组):分别为0.05、0.1、0.25、0.5、1.0 mmol/L氯胺酮+10 mmol/L谷氨酸;咪达唑仑+谷氨酸处理组(M组):分别为0.3、1、3、10、30μmol/L咪达唑仑+10 mmol/L谷氨酸。MTT比色法检测细胞活力。浓度效应曲线计算两药IC50,等效线图分析法分析两药合用相互作用。结果与G组相比,0.05~1.0 mmol/L氯胺酮对细胞活力有明显保护作用(P<0.05),且呈剂量依赖性;0.3~30μmol/L范围内咪达唑仑有保护作用(P<0.05),且呈剂量依赖性。等效线图法分析提示氯胺酮联合应用咪达唑仑对细胞保护有相加作用,两药合用组的最大保护效果小于单独应用氯胺酮或咪达唑仑时的最大保护效果。结论氯胺酮、咪达唑仑对谷氨酸损伤的神经元样PC12细胞具有保护作用。小剂量咪达唑仑与氯胺酮的神经保护有相加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酸性成纤维细胞因子(aFGF)对地塞米松诱导的肾上腺髓质嗜铬细胞瘤PC12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取体外细胞培养PC12细胞的方法,制备地塞米松诱导的细胞凋亡模型,再使用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加入培养细胞,通过流式细胞仪观察凋亡细胞数量的变化情况。结果:地塞米松可以诱导肾上腺髓质嗜铬细胞瘤PC12细胞株发生凋亡,发生的比例是18.59%±0.38%,当使用aFGF处理损伤的细胞后,凋亡的发生比例明显下降,仅为10.05%±0.23%。结论: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可以保护地塞米松诱导的肾上腺髓质嗜铬细胞瘤PC12细胞株,使其避免凋亡。aFGF可能具有保护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神经细胞损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Nogo及Nogo-66受体(Ng R)对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再生有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观察化学合成Ng R特异性小干扰RNA(si RNA)对具有神经元分化潜能的克隆细胞系PC12细胞Ng R m 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培养大鼠肾上腺嗜铬瘤细胞PC12细胞,神经生长因子(NGF)诱导使其分化为类神经细胞,化学合成一段针对大鼠Ng R基因编码区的si RNA,用阳离子脂质体使之转染类神经细胞,转染后48 h,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m RNA水平;并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检测Ng R蛋白表达的变化,检测干扰的效果。结果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转染后48 h Ng R m RNA水平明显下降,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同时蛋白免疫印迹结果显示,Ng R蛋白表达水平与对照组比较也降低,差异同样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化学合成Ng R特异性si RNA可以实现大鼠神经细胞内源性Ng R基因沉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