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患者,女,19岁,住院号:129516。头晕,乏力,腰痛5年余,受凉感冒加重1周,于1987年8月7日入院。血检:白血球10.3×10~9/L,中性0.85×10~9/L。尿检:蛋白 、红血球 、白血球十,颗粒管型十。治以抗感染及激素疗法,肌注青霉素,口服强的松10mg,日三次。病情好转后,按常规减强的松量。但至入院两月时,病情  相似文献   

2.
1 病例摘要 患者×××,因"肾移植术后5月,纳差、恶心、尿黄、肤黄、眼黄2月余"于2009年1月4日入院治疗.患者于1995年确诊"慢性肾盂肾炎",中西药治疗后无明显缓解,2007年11月诊断"尿毒症",行透析治疗后于2008年7月17日行右侧肾脏移植术.术后一直口服普乐可复5片/日、吗替考酚片3/日,强的松 1片/日抗排斥反应治疗,同时口服护肝片、多烯磷酯酰胆碱片保肝治疗,每两周复查肝功.  相似文献   

3.
[例1]倪××,男,9岁,住院号124541。住院日期1974年4月9日至1975年10月11日。患儿因面部浮肿一天入院,入院时,血压136/80毫米汞柱,肝肋下2厘米,两下肢轻度浮肿。实验室检查:尿旦白 ,胆固醇207毫克%,血总旦白5.18克%,白/球1:1.35,旦白电泳:白旦白19.2%,α_19.7%,α_239.2%,β20.8%,γ11.1%,确诊为肾病综合征。于1974年4月13日起用强的松(40毫克/天)治疗,一周后尿旦自由 转为(-),1个月后强的松减为30毫克/天,减  相似文献   

4.
我科在小儿肾病治疗中,遇到低血钠症3例,现将其简要病程经过报告于后:【例1】女,1l岁,1968年12月1日入院,肾病史已2年,曾在我科住院2次,强的松已用过两个疗程.这次住院前停用强的松2个月又复发,尿蛋白( )。患儿近2年来一直忌盐,入院后仍忌盐。给予强的松60毫克/日,并用双氢克尿塞、甘露醇、无钠低分子右旋糖酐等治疗。入院后第4日有上呼吸道感染,发热38.5℃,继之精神差,食欲减  相似文献   

5.
<正>1病例报告患者,28岁,G1P0,因"停经36+5周,不规律下腹痛7小时"于2018年08月21日入院。患者既往有血小板减少病史,2016年曾行骨穿提示:1.铁染色提示缺铁性贫血;2.血小板少见,可见幼巨产板现象,考虑免疫血小板减少症,予强的松等对症治疗后血小板升至正常值范围。患者此次妊娠定期产前检查,孕28周产前检查开始出现血小板下降,血小板(PLT)为21×109/L,予口服强的松25mg·qd对症治疗,后血小板波动在20~30×109/L,因治疗效果不佳在孕34周自行停药,后定期监测血小板至今,自觉无不适。入院后查体:生命体征平稳,四肢  相似文献   

6.
长期应用糖类皮质激素可引起糖代谢紊乱。笔者遇见持续服用强的松并发糖尿病伴抽搐一例。王××,女,63岁,病案号8876。因阵发性抽搐12小时,于1980年5月22日入院。患者曾因右踝关节肿痛于1979年12月31日住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口服强的松对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高危患者的中、重度OHSS发病率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的OHSS高危患者(在hCG注射日血雌二醇≥4 000 pg/mL)415例,共432个治疗周期,将其分成服用强的松组(198个周期)和未服用强的松组(234个周期);服用强的松组患者取卵当日口服强的松5 mg tid×2 d,后改为5 mg qd×5 d;根据Golan分类标准,对两组中、重度OHSS的发病率及其他相关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未服用强的松组中、重度OHSS的发病率为4.27%(10/234),而服用强的松组无1例发生中、重度OHSS,两组发病率有统计学差异(P=0.007).服用强的松组和未服用强的松组在妊娠结局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口服强的松对中、重度OHSS的发生有预防作用,对体外受精临床妊娠率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口服强的松对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高危患者的中、重度OHSS发病率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的OHSS高危患者(在hCG注射日血雌二醇≥4 000 pg/mL)415例,共432个治疗周期,将其分成服用强的松组(198个周期)和未服用强的松组(234个周期);服用强的松组患者取卵当日口服强的松5 mg tid×2 d,后改为5 mg qd×5 d;根据Golan分类标准,对两组中、重度OHSS的发病率及其他相关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未服用强的松组中、重度OHSS的发病率为4.27%(10/234),而服用强的松组无1例发生中、重度OHSS,两组发病率有统计学差异(P=0.007).服用强的松组和未服用强的松组在妊娠结局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口服强的松对中、重度OHSS的发生有预防作用,对体外受精临床妊娠率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9.
张兴泰 《西部医学》2005,17(6):619-619
病例女,20岁.入院前半年无明显诱因始感右膝疼痛,夜间较重,伴活动受限.经厂医院肌注青霉素、口服保泰松、强的松等药治疗无效.两次拍片检查报告无异常发现.  相似文献   

10.
我院1993年以来,采用间隔小剂量人血丙种球蛋(IVIG)联合强的松治疗儿童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PT)14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按第五届血栓与止血会议标准诊断IPT 28例,均为初治患者。男16例,女12例;年龄5~14岁,平均9.3岁;病程3~6个月;3个以上部位出血10例;治疗前血小板计数<100×109/L 12例,~80×109/L 9例。~60×10\+9/L7例。随机分为IVIG联合强的松组(治疗组)14例和强的松组(对照组)14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治疗前血小板计数等影响疗效的主要因素相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1.2 治疗方法治疗组静脉注射用人血丙种球蛋白100~200mg/(kg.d),对照组口服强的松1~2mg/(kg.d),均为4周为1疗程,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末输血及输注血小板。 1.3 统计学分析采用χ2检验和t检验。  相似文献   

11.
临床资料例1,女,24岁。5年前确诊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使用强的松60mg/日、雷公藤60mg/日,住院治疗4个月,出院时强的松40mg/日,以后渐减量,一年后以强的松7.5mg/日,雷公藤20mg/日维持治疗。本次入院前1月起出现双侧髋部酸痛、行走明显障碍。诊断:SLE缓解期,股骨头无菌性坏死。例2,女,31岁,因发热,关节肿痛,免疫学异常于13年前确诊SLE,使用强的松60mg/日治疗2个月病情缓解后出院,以后渐减量至15mg/日,维持至5年因两  相似文献   

12.
患者男性,38岁,因间歇性上腹痛8年加重两天,伴恶心呕吐,于1995年10月31日入院.1969年开始患者出现全身皮肤粘膜黄染,晨起解酱油样尿,当时我院内一科诊断为“溶血性贫血”给予激素治疗:强的松5mg一日两次口服症状缓解,后上述症状反复出现四次,均入院以同样方法治疗症状缓解.  相似文献   

13.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14岁,33kg.因皮肤淤斑、淤点、牙龈渗血18d,于2007年7月28日入院.外院查血常规:WBC 3.1×109/L,HGB 77g/L,PLT 20×109/L;骨髓检查诊断为再生障碍性贫血.给予口服康力龙4mg/d、环孢素胶囊100mg/d、强的松30mg/d、复方皂矾丸5.4g/d等治疗.  相似文献   

14.
【例1】牛××,女,13岁。病历号63303。1978年6月21日及1979年4月27日先后两次住院。患儿于1978年6月21日因高热80余日首次住院。体温最高达39~41℃。高热时头晕、四肢发凉、但无恶寒,可自行缓解。病后纳差、乏力、盗汗。曾在当地按“疟疾”治疗无效。按“风湿”用阿司匹林及强的松(每日30毫克)治疗,两周后体温降为低热。但不久体温又上升,又按“感染”用青、链霉素合用和单用氯霉素各治疗一周,均无明显疗效而来我院就诊收入院。家族史中其姐于1970年患肺结核,已愈。个人既往健康,出生时曾接种结核菌苗,未再复种。入院时查体:营养发育尚可。浅在淋巴结未见明显肿大。心、肺、腹未见异常。肝脾不大。化验检查:末梢血象白细胞总数7,400~7,800立方毫米,中性粒细胞67~79%。尿  相似文献   

15.
董××,男,34岁,医务工作者。因尿量显著增多二天,于1979年5月6日来院门诊。患者在10余天前因两下肢关节酸痛,拟诊为风湿性关节炎,接受过抗风湿治疗,每日肌注青霉素80万单位、口服强的松40毫克。治疗10天后,因青霉素批号不同再作皮试过敏而停用,改为磺胺甲基异恶唑(SMZ)  相似文献   

16.
奥曲肽、环孢素A联合治疗Graves’眼病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患者男,42岁,于1998年3月收住我院。始于1996年3月出现心悸、怕热、多汗、多食、体重下降。1996年10月双眼胀痛、眼球突出、畏光、流泪。查血T_3、T_4、TSH后诊断“甲亢”,予丙基硫氧嘧啶300mg/日治疗,1997年2月查甲功正常后丙基硫氧嘧啶逐渐减量,至入院前多次复查甲功均正常。1997年3月因双眼突出无改善,加用强的松40mg/日及氨体舒通、左旋咪唑、甲状腺片。1997年5月强的松用量增至60mg/日,1997年6月辅以中药治疗。1998年1月出现复视,1998年2月强的松用量增至80mg/日直至入院。入院查体:库欣外观,双眼突出,左21mm、右24mm、眼距103cm,左眼上转固定于内上象,球结膜充血,双眼左、右方向均复视。甲状腺  相似文献   

17.
患者,男,21岁,学生.因进行性视力下降,伴有左眼眶周疼痛6周于2006年11月7日入院.起病后曾在外院诊治,予口服强的松、复方血栓通等药物治疗,症状无明显缓解,为进一步诊治入我院神经科.体格检查:左侧眼睑下垂,左下斜视,平视时睑裂右侧11 mm,左侧7 mm,有复视,瞳孔直径右侧4 mm,左侧6 mm,左侧瞳孔对光反射迟钝.入院诊断:左侧动眼神经麻痹查因.辅助检查:血常规:WBC 12.09×109·L-1,N 8.11×109·L-1,L 2.83×109·L-1,M 0.86×109·L-1,Hb 146 g/L,Plt 200×109·L-1.  相似文献   

18.
来氟米特治疗难治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敏 《西部医学》2008,20(1):133-133
病例 女,37岁,因反复皮肤紫癜7年,加重1月入院。入院前7年,病员因皮肤紫癜、牙龈出血就诊,经检查确诊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给予强的松治疗后血小板恢复正常,逐渐减量停药。半年后病情复发,再次予以激素治疗,血小板能恢复,而强的松减量至30mg/d后血小板便不能维持正常,出现皮肤瘀斑,咯血(既往有支气管扩张病史),加用环磷酰胺后病情再次缓解停药。2年前上述症状复发,激素治疗后血小板亦能上升,但仍不能减量,长期需要40mg/d以上的强的松维持,并出现柯兴样貌。先后合用环磷酰胺、长春新碱、中药等均无效果,拟切脾治疗,因费用问题而放弃。  相似文献   

19.
冯炜 《广西医学》2001,23(4):977-978
患者女 ,35岁。因反复颜面双下肢水肿 3年余 ,再发加重 3个月于 2 0 0 0年 5月 6日入院。 1 996年1 2月出现眼睑、颜面及双下肢水肿呈凹陷性 ,在当地医院查尿蛋白 ( + + + ) ,2 4 h尿蛋白定量 5.2 5g,按“肾病综合征”给予强的松 (用量不详 )等治疗 ,病情好转出院 ,出院后坚持服用强的松等药物。1 997年 6月复查尿蛋白 ( + ) ,自行停用强的松。 1个月后水肿复发 ,再次住进当地医院给予强的松等治疗 ,水肿消退出院。 1 998年初又自行停用强的松 ,服用中草药治疗 ,治疗期间多次复查尿蛋白均为 ( + )。2 0 0 0年初又出现颜面双下肢水肿 ,3月住…  相似文献   

20.
病历摘要樊××,女,28岁,住院号292569。1987年6月5日入院.8年前开始间断发热、皮肤红斑,以面颊部明显。当地医院诊为“伤寒”,治疗无效。3年前症状加重,伴关节痛、下肢浮肿,被诊为“关节炎”、“肾炎”,用强的松治疗病情好转.因停药症状复发并出现昏迷,被诊为“化脓性脑膜炎,入院前10余天因右胸前壁出现红肿,强的松渐减直至停药.发热、皮肤红斑、关节痛、下肢水肿再显并日渐加重,转来我院.既往身体健康,家族中无类似病史。闭经4月.入院时体检:全身皮肤显散在紫色斑疹,两面颊部明显.眼睑轻度肿胀、颈软,右前胸壁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