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探讨经眶入路神经内镜手术治疗蝶眶脑膜瘤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2月至2021年2月经眶入路神经内镜手术治疗的18例蝶眶脑膜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经眶入路手术9例,扩大经眶入路手术9例。肿瘤全切除3例,次全切除4例,部分切除11例。未全切除的15例中,13例肿瘤累及海绵窦,8例有眶内受累,8例有鞍旁、翼腭窝、颞下窝或颞肌受累。11例术后辅助伽玛刀治疗,1例术后辅助放疗。术后出现一过性眼球外活动受限3例,感觉减退2例,脑脊液漏1例。与正常侧相比,患侧眼眶软组织体积减少(91.18±8.19)%,术后眼眶软组织体积增加(113.73±12.92)%。术后眼球突出程度[(1.5±1.9)mm]较术前[(4.2±2.3)mm]明显降低(P<0.05)。10例压迫性视神经病变视力、视野明显改善。术后未出现视力恶化。18例术后平均随访(20.4±10.4)个月,2例肿瘤进展,2例肿瘤复发。结论 经眶入路神经内镜手术是治疗蝶眶脑膜瘤的一种有效方法,对肿瘤切除是有效的,而且不会引起严重的不良反应,对压迫性视神经病变也很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颅眶沟通性肿瘤显微手术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颅眶沟通性肿瘤的性质、生长方式、手术时机和手术方法.方法 总结我院2001年1月至2007年12月采用显微外科治疗80例颅眶沟通性肿瘤的临床资料,对肿瘤生长的2种方式、3个通道和4种手术入路及手术方法进行较详细的论述.结果 临床治疗舳例肿瘤,全切68例,次全切10例,部分切除2例,肿瘤全切率为85%.结论 颅眶沟通性肿瘤手术切除应为首选治疗方案,恶性肿瘤术后结合放疗、化疗等综合治疗可减少复发.  相似文献   

3.
侧脑室内肿瘤显微外科治疗:29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按肿瘤起源决定侧脑室内肿瘤手术入路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2年1月至2009年1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29例侧脑室内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5例采用经皮层入路,14例采用经纵裂入路。结果 23例肿瘤全切除,6例次全切除。病理证实良性肿瘤14例,低级别胶质瘤8例,高级别胶质瘤5例,恶性肿瘤2例。经皮层入路组患者术后癫痫发病率明显高于经纵裂入路组。平均随访时间为18.5个月,58.62%恢复良好。结论经纵裂胼胝体入路是治疗侧脑室内肿瘤较理想的手术入路,但对于肿瘤较大或肿瘤向脑实质延伸者或继发性脑室内肿瘤经皮层入路是较好的选择。肿瘤应争取全切,但不可强求全切,残留部分可进行放疗和(或)化疗。  相似文献   

4.
单鼻孔经蝶与眶上锁孔入路切除垂体腺瘤的显微手术比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比较单鼻孔经蝶与眶上锁孔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垂体腺瘤的效果。方法手术治疗垂体腺瘤36例,其中采用单鼻孔经蝶入路25例,眶上锁孔入路11例。术中均采用神经内镜辅助技术。结果单鼻孔经蝶入路全切肿瘤22例(88%,22/25),次全切除3例(12%,3/25);眶上锁孔入路全切9例(81.8%,9/11),次全切2例(18.2%,2/11)。术前有视力障碍者,85.7%(18/21)术后视力得到改善,其它临床症状较术前均有明显不同程度的好转,手术效果满意。结论两种不同入路有各自的优点及适应证,术前应根据肿瘤的不同特点选择不同的手术入路。利用神经内镜辅助显微手术有助于提高肿瘤全切率和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成人丘脑肿瘤的临床特点及显微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丘脑肿瘤的临床特点及显微外科治疗。方法总结48例丘脑肿瘤的临床特点。对其中35例分别采用侧脑室前角入路、侧脑室后部和三角区人路、颞后皮质人路及经胼胝体侧脑室入路手术切除肿瘤,5例行脑室一腹腔分流术,1例行外减压术,余7例拒绝手术。41例手术病人术后除1例海绵状血管瘤病人外,40例行放疗,总剂量40~50Gy。结果35例选择显微手术切除的病人中肿瘤全切25例(71.4%)。近全切7例(20.0%),大部分切除2例(5.7%),部分切除1例(2,8%)。肿瘤切除术后短期症状和神经功能明显改善10例(28.6%)。改善12例(34.3%),无变化10例(28.6%),恶化2例(5,7%),死亡1例(2.8%)。结论丘脑肿瘤以儿童及青年人发病为主。性别差异不明显,病程相对较长,多为恶性肿瘤,部分病例进展较快。临床表现以颅高压及丘脑局限性损害症状为主。丘脑肿瘤治疗首选手术切除.术后应辅以必要的放疗和化疗。  相似文献   

6.
鞍结节脑膜瘤显微手术治疗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鞍结节脑膜瘤的显微手术切除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82例鞍结节脑膜瘤的临床资料,均采用显微手术切除。经额外侧入路44例,经眶-额外侧入路28例,经眶-颧-额-颞入路7例,经翼点入路3例。术中磨除前床突和视神经管顶及外侧嵴,切除侵入视神经管内的肿瘤27例;磨除鞍结节,经蝶窦切除鞍前壁肿瘤12例。结果肿瘤SimpsonⅠ、Ⅱ级切除75例(91.5%),SimpsonⅢ级切除7例(8.5%);术后视力改善和稳定151只眼(92.1%),视力恶化13只眼(7.9%)。术后出现不同程度下丘脑症状2例,术后偏瘫1例,无手术死亡病例。结论正确选择手术入路,采用熟练的显微颅底外科技术是获得良好手术效果的保证。额外侧入路能提供良好的手术空间和视野,术后视觉症状改善明显。术中打开视神经管,仔细辨别并保护蛛网膜屏障中的小血管,是保障肿瘤全切除和术后视力恢复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侧脑室内肿瘤的显微外科治疗(附28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侧脑室内肿瘤的临床特征和个体化显微手术策略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9月至2009年6月手术治疗并经病理证实的28例侧脑室内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肿瘤全切除22例,次全切3例,大部分切除3例。经病理学证实室管膜瘤8例,脉络丛乳头状瘤4例,脑膜瘤6例,少枝胶质细胞瘤4例,星形细胞瘤3例,中枢神经细胞瘤2例,胶质母细胞瘤1例。1例因术后硬膜下血肿再次手术,7例因脑积水而行脑室-腹腔分流术,5例术后出现颅内感染,1例因严重感染并脑积水死亡。术后配合放疗和/或化疗19例。术后随访6个月至3年,2例轻残,10例生活自理,15例可参加日常工作。结论侧脑室内肿瘤的位置、大小和血供影响手术入路、疗效和病人预后。适宜的手术入路和显露,恰当的导航辅助可避免损害脑功能,提高肿瘤切除程度;恶性肿瘤术后行个体化放疗和/或化疗,可显著改善病人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鞍结节脑膜瘤的显微手术治疗和影响视力恢复的因素。方法显微手术切除34例鞍结节脑膜瘤,术前检查均有视力障碍,纵裂入路12例,额底入路9例,眶上锁孔入路10例,翼点入路3例。结果手术全切率为79.4%。术后视力改善27只,无明显变化25只,3例患者6只眼睛出现视力下降。结论显微手术是最佳的治疗方法 ,合适手术入路能够尽可能全切除肿瘤,减少对视神经损伤,促进术后视力恢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颅眶沟通脑膜瘤的临床特点及显微手术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3例颅眶沟通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多有病例均接受显微手术肿瘤切除,其中额颞眶颧入路2例,眶额颧入路1例结果2例肿瘤全切,1例肿瘤近全切除。术后患者眼球突出均明显改善;患者视力改善2例,视力较术前无明显改善1例。术后未见脑脊液漏,颅内感染等严重并发症。术后随访4~10个月,平均6个月,未见肿瘤复发。结论 显微外科手术切除颅眶沟通脑膜瘤可显著缓解患者症状,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颅眶沟通脑膜瘤的临床特点及显微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颅眶沟通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多有病例均接受显微手术肿瘤切除,其中额颞眶颧入路2例,眶额颧入路1例结果 2例肿瘤全切,1例肿瘤近全切除。术后患者眼球突出均明显改善;患者视力改善2例,视力较术前无明显改善1例。术后未见脑脊液漏,颅内感染等严重并发症。术后随访4~10个月,平均6个月,未见肿瘤复发。结论显微外科手术切除颅眶沟通脑膜瘤可显著缓解患者症状,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侵入颅内的头皮恶性肿瘤的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对我院收治的23例侵入颅内的头皮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23例均采用手术治疗。术后12例行放射治疗,剂量50~75GY;5例行化学治疗。结果肿瘤全切19例,次全切3例,大部分切除1例。术后主要并发症有皮瓣部分坏死3例,脑脊液漏2例,颅内感染1例,周围型面瘫1例,昏迷7d后苏醒1例。1例于术后21d死于全身衰竭;余22例中,1例失访,另21例随访2~7年,7例死亡。死亡原因为局部复发2例,全身转移3例,全身衰竭1例,肺心病1例。结论侵入颅内的头皮恶性肿瘤虽属于晚期肿瘤,但仍可以行手术治疗,术后结合放、化疗,可提高患者生存率和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伴有视力障碍的内侧型蝶骨嵴脑膜瘤的手术治疗及术后视力改善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手术治疗的32例伴有视力障碍的内侧型蝶骨嵴脑膜瘤患者临床资料及术后随访结果。结果32例内侧型蝶骨嵴脑膜瘤患者,视力改善20例,未改善12例;肿瘤全切21例,次全切除8例,大部切除3例。术前有视神经萎缩的8例患者,术后随访6例视力无变化,2例视力恶化。小型肿瘤手术后视力改善(改善率90.0%)优于肿瘤较大者(大型及巨大型50.0%);肿瘤全切的患者视力改善(改善率81.0%)优于未行全切者(改善率27.3%)。结论手术后视力改善与术前肿瘤大小、是否全切及术前有无视神经萎缩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经单鼻孔蝶窦入路手术治疗垂体腺瘤的方法和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5月至2014年5月10年期间,采用经单鼻孔蝶窦入路手术的476例垂体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方法、手术后并发症,其中应用神经内镜辅助治疗21例。结果手术全切除357例(75%),大部分切除102例(21.4%),部分切除17例(3.6%)。全部病例均进行随访:视力改善62例(87.3%);内分泌功能有不同程度改善283例(78.8%);手术并发症:一过性尿崩51例,发生脑脊液鼻漏81例,昏迷2例。结论单鼻孔蝶窦入路外科手术最大限度地利用了鼻腔的自然间隙,具有入路直接、创伤轻微、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等优点,术后康复快,垂体功能保存率高等优点,是微创治疗垂体腺瘤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同时,应用神经内镜可以提高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14.
立体定向^32P内放射治疗老年颅咽管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立体定向32P内放射治疗对老年颅咽管瘤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6例老年颅咽管瘤患者进行立体定向放射性核素囊内置入内放射治疗。26例中,12例行无框架立体定向囊液抽吸+32P内放疗术,14例行有框架立体定向囊液抽吸+32P内放疗术,其中10例结合伽玛刀治疗肿瘤实体部分。结果立体定向穿刺抽出囊液1.5~27ml(平均11.3ml)。11例患者术后当日即出现视力及视野不同程度的改善。本组无严重并发症及手术死亡。共有22例获得12个月至6年(平均55个月)的随访。4例死亡。18例中,肿瘤有效控制率为83.3%。10例结合伽玛刀治疗者,9例得到随访,对实体部分的有效控制率为88.9%。结论老年颅咽管瘤患者,不能耐受开颅手术治疗或手术后残留、复发的,可采用立体定向囊液抽吸+32P内放疗,对有实性部分者,联合伽玛刀治疗,是治疗老年颅咽管瘤的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经鼻入路手术治疗颅咽管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至2020年4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采用神经内镜经鼻入路治疗102例颅咽管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原发肿瘤82例,复发肿瘤20例。术后每3个月门诊随访患者的视力、视野,评估垂体-靶腺轴损伤数量以及有无尿崩症,复查头颅MRI观察肿瘤有无复发、进展。根据术后3个月的头颅MRI结果,评估肿瘤的切除程度结果102例患者中,92例(90.2%)肿瘤全切除,10例(9.8%)次全切除;其中原发肿瘤全切除77例,复发肿瘤全切除15例术后5例患者发生脑脊液漏并行神经内镜经鼻修补术,3例患者发生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无一例患者死亡或出现昏迷。102例患者随访时间的中位数(范围)为12(6~19)个月。至末次随访,96例术前视力、视野受损的患者中,62例视力明显改善,27例稳定,7例恶化;术前视力正常的6例患者中,仅1例术后视力短暂下降,术后3个月复查时视力恢复正常。99例合并尿崩症,其中72例尿崩症持续时间≤3个月,27例持续时间>3个月至末次随访,73例术前存在垂体-靶腺轴功能障碍的患者,垂体-靶腺轴功能均无改善;29例术前垂体-靶腺轴功能正常的患者中,22例出现垂体-靶腺轴功能障碍102例患者随访期间复查头颅MRI均未见肿瘤复发或进展。结论采用神经内镜经鼻入路手术可更充分地观察肿瘤与视神经、垂体柄及下丘脑等结构的界限,为术者提供更清晰的术野,肿瘤全切除率较高,部分患者术后视力、视野改善,但术后尿崩症和垂体-靶腺轴功能障碍发生率较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经前纵裂胼胝体入路切除第三脑室前、中、后部肿瘤的可行性和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153例第三脑室肿瘤病人的临床资料。病人均经前纵裂胼胝体人路行显微手术,术中行第三脑室底造瘘。术前MRI示肿瘤位于第三脑室前部68例(44.4%),第三脑室中部36例(23.5%),第三脑室后部49例(32.0%)。结果术后MRI证实手术全切123例(80.4%).大部切除26例(17.0%),部分切除4例(2.6%)。术后并发症:神经功能障碍45例(29.4%),脑室内出血13例(8.5%),癫痫15例(9.8%),脑积水14例(9.2%)。随访153例,时间3个月一5年。死亡15例,肿瘤复发或进展55例,其中2l例再次手术。结论经前纵裂胼胝体入路对第三脑室前、中、后部肿瘤暴露良好,可直视下切除肿瘤,手术全切率高。联合术中第三脑室底造瘘.术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所致Terson综合症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确诊13例颅内破裂动脉瘤致Terson综合症的患者,13例(21只眼)均行玻璃体切割术的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3例病例中,前交通动脉瘤4例,后交通动脉瘤3例,小脑后下动脉瘤3例,基底动脉顶端动脉瘤1例,椎-基底动脉夹层动脉瘤1例,椎动脉-小脑后下动脉夹层动脉瘤1例。21眼行玻璃体切割术,术后随访3~12个月,平均随访6.1月,21只眼视力均有所提高,平均视力恢复至0.45,其中视力≥0.3者16眼,占76.2%。结论对aSAH患者应常规进行眼科筛查有无Terson综合症;玻璃体切割术是治疗Terson综合症安全有效的,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皮质直接电刺激(DES)在语言区胶质瘤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1例大脑语言区胶质瘤病例的临床资料,均在唤醒麻醉下以皮质DES测定脑功能区,并最大程度切除肿瘤。结果直接电刺激结果:88例(125个阳性刺激点)病人出现运动发作(面部或手),91例(112个阳性点)出现语言障碍(包括数数中断、命名错误或不能命名)。肿瘤全切除53例(58.2%),次全切除31例(34.1%),部分切除7例(7.7%)。术后无神经功能障碍42例(46.2%),短暂神经功能障碍并恢复48例(52.7%),出现永久性神经功能障碍1例(1.1%)。结论皮质DES是一种可靠、精确、安全的脑功能区定位方法,可在保留术后语言功能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切除语言区胶质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