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 探讨静脉侧支回流在多发性脑静脉窦血栓病程中的作用。方法对我科收治的89例多发性脑静脉窦血栓病人采用经颈动脉溶栓、静脉窦内留置微导管连续溶栓等治疗方法,同时辅以全身抗凝治疗,观察临床效果和侧支循环的变化。结果所有病例治疗后颅内压均明显下降,DSA示残留静脉窦有回流63例,海绵窦代偿性引流75例,椎静脉丛引流35例,头皮静脉代偿引流14例。结论血管内溶栓和抗凝是治疗脑静脉血栓较为可靠和安全的方法:静脉侧支回流的建立和加强对于多发性脑静脉窦血栓的治疗和预后判断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
上矢状窦旁脑膜瘤致上矢状窦阻塞时侧支静脉通路的意义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目的 分析上矢状窦旁脑膜瘤致上矢状窦(SSS)阻塞时其侧支静脉通路的建立情况,确定其在肿瘤切除术中的意义。方法 总结归纳86例上矢状窦旁脑膜瘤行MRA及DSA检查时的静脉系表现。结果 27例发生SSS完全阻塞,59例部分阻塞。18例在阻塞的SSS周围出现了由表浅皮层静脉所形成的侧支静脉环;通过表浅皮层静脉与蝶顶窦及小脑幕静脉系建立端—端吻合的16例;通过与Troland或Labbe静脉建立吻合的14例;通过大脑镰与下矢状窦吻合的9例;通过脑膜静脉并经板障静脉引流到颈外静脉系的17例;混合型12例。结论 上矢状窦旁脑膜瘤致SSS阻塞时,肿瘤周围存在广泛侧支静脉通路,术中应注意保护。脑DSA及MRA检查对术前了解SSS通畅性及侧支静脉通路建立有帮助。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对岩上静脉的引流类型进行解剖分类,探讨其在颞下经小脑幕入路和乙状窦后经内听道上嵴入路中对手术暴露空间的影响.方法 解剖10个国人成人尸头,共20侧,观察后颅窝、颞骨岩部重要结构的形态,测量岩上静脉及附近的重要结构之间的距离,根据沿岩骨嵴的岩上静脉注入岩上窦处与Meckel腔(MC)、内耳道(IAM)的关系确定岩上静脉的引流类型.另外用2个完整尸头,分别探讨岩上静脉的引流类型对颞下经小脑幕入路、乙状窦后经内听道上嵴入路的影响和与之相关解剖结构的关系.结果 岩上静脉起源于小脑脑桥角池,其属支较多.根据岩上静脉汇入岩上窦的入口处与MC和IAM的关系将岩上静脉的引流类型分为三型.Ⅰ型:入口在MC的上方或内侧.Ⅱ型:入口在面神经入IAM处内侧和三叉神经入MC处外侧之间.Ⅲ型:入口在IAM的上方或外侧.结论 岩上静脉注入岩上窦的位置与MC和IAM关系密切,根据其与MC和IAM的位置关系将岩上静脉的引流类型分为Ⅰ、Ⅱ、Ⅲ型,且对颞下经小脑幕入路和乙状窦后经内听道上嵴入路具临床指导意义,对沿着岩骨尖计划手术入路和减少术中岩上静脉损伤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应用多模态影像三维重建联合显微解剖观察Trolard静脉及其相吻合静脉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9月至2020年3月菏泽市立医院神经外科行头颅三维对比增强磁共振静脉血管成像(3D-CEMRV)检查的50例(100侧)患者的影像学资料, 通过头颅MRI T1加权成像的三维磁化强度预备梯度回波序列、三维时间飞跃法血管成像序列和3D-CEMRV序列在3D Slicer软件中建立多模态影像三维重建模型, 观察Trolard静脉及其相吻合的大脑中浅静脉、大脑浅静脉的形态并测量Trolard静脉的管径。将20具(40侧)尸头标本的动、静脉分别使用红、蓝色乳胶进行灌注, 显微镜下观察Trolard静脉及其吻合静脉构成并测量Trolard静脉的管径。结果 50例(100侧)患者的三维重建模型中, Trolard静脉共117支, 其中左侧61支, 右侧56支, 管径分别为(1.23±0.78)mm、(1.19±0.79)mm, 两侧静脉管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8, P=0.784);Trolard静脉单干型23侧(23%)、双干型26侧(26%)、三干型14侧(14%)、缺如...  相似文献   

5.
岩下窦的显微解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岩下窦(IPS)的显微解剖学特征,防止术中及术后的出血等并发症。方法通过10例(20侧)经过彩色乳胶灌注的成人尸头标本进行测量。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IPS行于颅底内面的岩下窦沟内,即由斜坡和颞骨岩部组成的岩斜裂内,形状不规则。IPS60%的右侧大于左侧。IPS经颈静脉孔的岩部进入颈静脉孔,4侧经Ⅸ前方(占20%),14侧经Ⅸ与Ⅹ之间穿行(占70%).2侧位于Ⅹ与Ⅺ之间(占10%),16侧汇入颈静脉球,占80%;4侧汇入颈内静脉,占20%,未见同时汇入二者的。并且IPS接收多条属支。结论明确了IPS的解剖特点,为术中处理好IPS,顺利开展岩斜区及颈静脉孔区手术创造良好条件。  相似文献   

6.
岩上静脉的应用解剖及其在显微血管减压术中的意义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 研究岩上静脉的解剖特点,为临床施行显微血管减压术提供应用解剖学资料。方法取15例(30侧)成人尸头标本.经静脉乳胶灌注处理后,在手术显微镜下观察和测量岩上静脉的位置、形态、分支及变异等情况,以及与三叉神经、面神经、位听神经等的毗邻关系。对60例三叉神经痛或面肌痉挛病人施行显微血管减压术,术中观察岩上静脉及其属支的各项情况。结果①岩上静脉位于蛛网膜下腔间隙内,呈游离悬空状.多由2-3支属支静脉汇成.最终注入岩上窦的内、中2/3段。其属支静脉起自小脑半球的前缘部分和脑桥腹侧面,岩上静脉主干之间或两侧的岩上静脉之间存在交通连接。②根据尸头单侧岩上静脉的数量.可以将其分为单干型(9侧,30.0%)、双干型(17侧,56.7%)和三干型(4侧,13.3%);根据55支岩上静脉注入岩上窦的位置与内听道的关系.可将其分为内侧组(17支,30.9%)、中间组(24支,43.6%)和外侧组(14支。25.5%)。临床所见与解剖结果基本一致。③岩上静脉的主干或属支与三叉神经密切相关,可与三叉神经直接接触,形成压迫。没有见到岩上静脉或其属支与面神经、位听神经相接触形成压迫的情况。结论岩上静脉是颅后窝最大的和最常遇到的静脉,其主干和属支在走行过程中与三叉神经、面神经和位听神经相毗邻.并且可以对三叉神经形成压迫。在显微血管减压术中,对作为责任血管和阻挡手术人路的岩上静脉或其属支静脉.可以完全切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Trolard静脉和Labbe静脉在体表的投影区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具(40侧)经血管内灌注乳胶颜料的成人尸头,在尸头上标出外侧裂及中央沟的体表标志线,后在显微镜下观察Trolard静脉和Labbe静脉的形态、走行和回流位置,最后划定两支静脉的体表投影区。结果 Trolard和Labbe静脉的形态、走行和回流位置存在较大变异,大多数走行于划定的Trolard静脉和Labbe静脉体表投影区。结论 Trolard静脉和Labbe静脉的变异大,但其走行仍有规律可循,血肿穿刺时避开Trolard静脉和Labbe静脉区,可最大化避免静脉的损伤。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基底静脉前段的显微解剖变异进行研究,为临床神经外科手术提供形态学依据,以便提供更好的术中保护。方法利用20具(40侧)尸头标本,动、静脉分别用红蓝色乳胶灌注,先模拟翼点入路进行观察,然后去除颅盖骨,在游离的脑标本上观察、测量基底静脉前段及其属支并进行相关数据统计。结果4侧基底静脉前段缺如,36侧紧贴视束后行,25侧直接绕环池后行,7侧直接汇入蝶顶窦。大脑脚静脉和侧脑室下静脉汇合成基底静脉中段,绕环池后行,前段和中段不连续;4侧基底静脉前段汇入蝶顶窦,前段和中段连续。结论熟悉基底静脉前段的显微解剖变异,在翼点入路处理鞍区、上斜坡肿瘤和基底动脉分叉动脉瘤的手术过程加以更好的保护,能减少出血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椎管内静脉丛的应用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椎管内静脉丛的解剖,明确脊髓的静脉引流途径,探讨其解剖特点与椎管内静脉高压发病机理的关系。方法15具尸体经椎管内静脉铸型,解剖观察椎管内静脉前后丛的分布。结果椎管内静脉前丛位于椎管腹侧面,是椎静脉系的主要组成部分,静脉数目多而致密。前丛中有两条弓形的纵形血管,贯穿椎管全长;横行吻合支数目多,排列极致密。椎管内静脉后丛位于椎弓和黄韧带腹侧的硬膜外脂肪内,静脉稀疏,多无规律可循。横行吻合支数量少,规律性不强。结论椎管内静脉丛引流脊髓前后静脉的血液,脊髓前后静脉分别成一纵轴位于脊髓腹背侧,椎管内静脉丛没有瓣膜,血流呈双向性,当椎管内静脉丛血液淤积,静脉压增高时,脊髓前后静脉及椎管内静脉前后丛扩张迂曲。  相似文献   

10.
上矢状窦闭塞或狭窄后静脉侧支循环的建立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了解颅内存在病变时上矢状窦旁桥静脉侧支循环的建立模式,为预防经纵裂入路术后发生静脉性脑梗死提供影像学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影响上矢状窦血流的30例脑膜瘤患者手术前后影像学及临床资料.结果 上矢状窦后1/3或窦汇处闭塞时,主要通过与外侧裂浅静脉、导静脉、半球外侧异常硬脑膜静脉窦等建立侧支循环;上矢状窦中1/3闭塞时,主要通过闭塞前段与外侧裂浅静脉、闭塞后段与Labbé静脉及导静脉等建立侧支循环;病变影响到上矢状窦血流,但仍通畅时,主要通过瘤周静脉网及纵裂内侧面引流静脉建立上下矢状窦间侧支循环.30例脑膜瘤术中离断桥静脉5例,其中2例发生严重脑水肿.结论 不同部位病变引起上矢状窦血流变化时所建立侧支循环的模式是不同的,术前明确侧支循环的建立模式,对计划经纵裂入路以及处理侵及上矢状窦的肿瘤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中岩静脉及其分支的处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5年5月微血管减压术治疗的92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资料。根据术中表现,将岩静脉和其属支分为四种情况:①岩静脉主干妨碍手术操作;②岩静脉属支妨碍手术操作;③岩静脉为责任血管;④岩静脉未妨碍手术操作。结果 岩静脉主干妨碍手术操作32例,电凝切断10例;岩静脉属支妨碍手术操作40例,电凝切断28例;岩静脉及其属支为责任血管3例,电凝切断1例;岩静脉未妨碍手术操作17例,均未切断。术后疼痛消失82例,好转8例,无效2例;手术有效率为97.8%。术后随访3个月~3年,平均18个月;复发3例。术后死亡1例,为小脑梗死,术中切断岩静主干。结论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中,岩静脉的处理是术中重要的操作环节,同时也是减少术后严重并发症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2.
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中岩静脉的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中岩静脉的处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7例行微血管减压术治疗的三叉神经痛病人的临床资料。根据岩静脉与手术入路的关系,将其分成4种情况:①岩静脉不阻挡入路;②岩静脉的主干阻挡入路;③岩静脉的属支阻挡入路;④岩静脉为责任血管。根据4组不同情况,总结处理方法。结果手术有效率为99.03%;平均随访25个月,复发率4.89%。岩静脉不阻挡入路82例;岩静脉主干阻挡入路28例,予以切断5例(2.42%);属支阻挡入路62例,予以切断1~3支30例(14.49%);岩静脉压迫三叉神经35例(16.91%),均电凝后切断。术后发生严重并发症1例(0.48%),无死亡病例。结论岩静脉的处理是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中重要的操作环节,是保障手术成功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联合应用MRI的双激发式稳态自由进动(BTFE)序列与增强T1高分辨率各向同性容积激发(e-THRIVE)成像序列分析岩静脉的正常解剖结构及其与同侧三又神经的空间毗邻关系.方法 选取41例面肌痉挛及气叉神经痛患者.采用飞利浦公司ACHIEVA NOVA DUAL A-serial 1.5T磁共振扫描仪对患者进行成像.成像序列为BTFE与e-THRIVE序列,主要观察脑桥小脑角区岩静脉及其与三叉神经的窄间毗邻关系.结果41例共82侧岩静脉及同侧三叉神经均显示清晰;岩静脉位于蛛网膜下腔,呈局部游离状态.岩静脉主干支数为1、2、3支者分别为70侧(86%)、10侧(12%)、2侧(2%).37例共74侧岩静脉(91%,BTFE、e-THRIVE序列)位于三叉神经根的背外方,3例共6侧岩静脉(7%,e-THRIVE序列)位于神经根的腹外方,1例共2侧岩静脉(2%,BTFE 序列)位于神经根的正上方.结论 联合应用BTFE与e-THRIVE序列可以清晰显示岩静脉及三叉神经,并可以准确评估两者间的空间毗邻关系,为三叉神经痛患者行微血管减压术术前提供局部影像学解剖信息.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联合应用MRI的双激发式稳态自由进动(BTFE)序列与增强T1高分辨率各向同性容积激发(e-THRIVE)成像序列分析岩静脉的正常解剖结构及其与同侧三又神经的空间毗邻关系.方法 选取41例面肌痉挛及气叉神经痛患者.采用飞利浦公司ACHIEVA NOVA DUAL A-serial 1.5T磁共振扫描仪对患者进行成像.成像序列为BTFE与e-THRIVE序列,主要观察脑桥小脑角区岩静脉及其与三叉神经的窄间毗邻关系.结果41例共82侧岩静脉及同侧三叉神经均显示清晰;岩静脉位于蛛网膜下腔,呈局部游离状态.岩静脉主干支数为1、2、3支者分别为70侧(86%)、10侧(12%)、2侧(2%).37例共74侧岩静脉(91%,BTFE、e-THRIVE序列)位于三叉神经根的背外方,3例共6侧岩静脉(7%,e-THRIVE序列)位于神经根的腹外方,1例共2侧岩静脉(2%,BTFE 序列)位于神经根的正上方.结论 联合应用BTFE与e-THRIVE序列可以清晰显示岩静脉及三叉神经,并可以准确评估两者间的空间毗邻关系,为三叉神经痛患者行微血管减压术术前提供局部影像学解剖信息.  相似文献   

15.
磁共振三维成像技术研究岩静脉影像解剖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联合应用MRI的双激发式稳态自由进动(BTFE)序列与增强T1高分辨率各向同性容积激发(e-THRIVE)成像序列分析岩静脉的正常解剖结构及其与同侧三又神经的空间毗邻关系.方法 选取41例面肌痉挛及气叉神经痛患者.采用飞利浦公司ACHIEVA NOVA DUAL A-serial 1.5T磁共振扫描仪对患者进行成像.成像序列为BTFE与e-THRIVE序列,主要观察脑桥小脑角区岩静脉及其与三叉神经的窄间毗邻关系.结果41例共82侧岩静脉及同侧三叉神经均显示清晰;岩静脉位于蛛网膜下腔,呈局部游离状态.岩静脉主干支数为1、2、3支者分别为70侧(86%)、10侧(12%)、2侧(2%).37例共74侧岩静脉(91%,BTFE、e-THRIVE序列)位于三叉神经根的背外方,3例共6侧岩静脉(7%,e-THRIVE序列)位于神经根的腹外方,1例共2侧岩静脉(2%,BTFE 序列)位于神经根的正上方.结论 联合应用BTFE与e-THRIVE序列可以清晰显示岩静脉及三叉神经,并可以准确评估两者间的空间毗邻关系,为三叉神经痛患者行微血管减压术术前提供局部影像学解剖信息.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小脑脑桥角区的解剖结构,为三叉神经痛与面肌痉挛微血管减压手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16例成人头颅湿标本,采用乙状窦后入路,对小脑脑桥角区行显微解剖研究.结果 (1)上界为上项线中点下2 cm,下界为枕骨大孔上缘1 cm,内侧界距枕窦缘3 cm,外侧界为乳突基底内侧0.5 cm的骨窗中心恰与面听神经垂直对应,是微血管减压的最佳骨窗.(2)脑池段三叉神经与面听神经最宽距离平均为(11.19±0.12)mm.(3)岩静脉距离面听神经平均为(10.05±0.11)mm.结论 该区手术骨窗中心位置可行最佳选择.利用岩静脉与面听神经的间隙行微血管减压术无需切断岩静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中岩静脉及其分支的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187例三叉神经痛患者行微血管减压术,显微镜下观察岩静脉的位置、分支情况,术中避免损伤岩静脉主干以及较粗大分支,对阻碍三叉神经暴露以及作为压迫血管的细小分支可予以切断。结果术中均发现岩静脉,根据岩静脉主干的数量分为:单干型17例(9.1%)、双干型102例(54.5%)、三干型68例(36.4%),术中发现岩静脉及分支为责任血管18例,其中动静脉混合压迫13例,单纯静脉压迫5例,术后15例治愈,2例好转,1例无效。结论岩静脉的正确处理是减少术后严重并发症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静脉压迫性三叉神经痛的手术治疗特点和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8年间33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术中静脉压迫的处理及结果.对静脉压迫的处理采取细小静脉予以电凝阻断,岩上静脉复合体分支可部分阻断.保留主干;全程解剖分离血管压迫后予以Teflon围套式包裹三叉神经. 结果 静脉压迫可位于三叉神经脑池段全程:33例中22例既有静脉压迫也有动脉责任血管,11例责任血管为单纯静脉,其中3例为无名静脉,8例为靠近Meckel's腔的岩上静脉复合体;岩上静脉复合体按其引流模式分三种类型:微血管减压术后有效率为100%,平均随访2.5年无复发;术后主要并发症是三叉神经和小脑功能障碍,但经治疗后均明显改善. 结论 岩上静脉复合体是三叉神经痛最常见的责任静脉,静脉压迫无论是主要还是次要压迫因素时,均需要妥善处理,对三叉神经充分有效减压.微血管减压术避免了遗漏静脉压迫,减少了复发,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稍偏高.  相似文献   

19.
三叉神经痛显微血管减压术中岩静脉的保护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岩静脉在三叉神经手术中的保护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MVD)285例,其中206例岩静脉被电凝处理,79例保护良好。结果79例岩静脉保护良好的术后未发生脑水肿,无明显恶心呕吐。206例电凝处理岩静脉的其中3例发生小脑水肿,2例经脱水剂治疗,1例经后颅窝减压后恢复良好,35例术后3天明显恶心呕吐,腰穿测脑压高。结论岩静脉在三叉神经血管减压手术中应尽可能保护良好,否则术后可常规应用脱水剂以及做好再次后颅窝减压手术的准备。  相似文献   

20.
颞叶桥静脉引流形式的显微外科解剖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对颞叶静脉回流方式进行系统性研究,详细了解颞叶桥静脉的外科解剖特点。方法 使用福尔马林固定尸头标本20例,暴露颞叶侧面和底面,观察皮层静脉的分布,检查桥静脉在小脑天幕表面汇入硬脑膜窦的位置,记录Labbe静脉“颞面段”在颞叶侧面的位置以及“颞下段”的长度。结果颞叶桥静脉主要以“单支型”、“集束型”和“成簇型”3种形式进入硬脑膜窦,“集束型”最为多见,颅底汇入点的分布于横窦区(55%)、天幕后区(22%)、岩上窦区(17%)和天幕前区(6%)。Labbe静脉“颞面段”主要位于颞后和颞中静脉分布区,“颞下段”长度大多为1~2cm。结论 “Labbe静脉前位引流”是特殊静脉引流形式,与手术暴露关系密切;术前应仔细研究静脉期血管造影和核磁共振静脉成像;术中不要轻易切断颞叶底面的桥静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