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预见性干预对重型颅脑损伤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干预效果。方法 2011年8月到2014年12月收治符合标准的重型颅脑损伤90例,根据护理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所有病人急诊手术后均入住ICU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ICU干预,观察组给予积极的预见性干预,持续应用12 d。结果 观察组压疮和肺部感染等并发症总发生率(13.3%,6/45)明显低于对照组(33.3%,15/45;P<0.05)。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7.65±4.38)d]较对照组[(11.98±4.13)]明显缩短(P<0.05),ICU住院时间[(12.87±3.29)d]也较对照组[(18.67±4.22)d]明显缩短(P<0.05)。结论 对于重型颅脑损伤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病人,预见性干预可以减少并发症,缩短机械通气时间与ICU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与C-反应蛋白(CRP)在重型颅脑损伤入院7 d内并发医院获得性肺炎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76例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资料。入住NICU当时、入住NICU第3、7天和转出NICU当天,抽取空腹静脉血,使用免疫增强发射分析技术检测血清PCT,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CRP。结果 76例中,24例入院7 d内发生医院获得性肺炎(感染组),发生率为31.58%。52例未发生医院获得性肺炎(无感染组)。入住NICU当天,两组血清PCT均在正常范围,而血清CRP均明显增高。入住NICH第3、7及转出NICU当天,感染组血清PCT明显增高(P<0.05),而且明显高于无感染组(P<0.05)。入住NICU第7天,感染组血清CRP水平明显增高(P<0.05),而且明显高于无感染组(P<0.05)。血清PCT≥0.05 ng/ml诊断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医院获得性肺炎的灵敏度为91.67%,特异度为90.38%。血清CRP≥10 mg/L诊断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医院获得性肺炎的灵敏度为100%,但是特异度为44.23%。结论 对于重型颅脑损伤,可早期监控血清PCT变化,有助于早期诊断医院获得性肺炎,以便早期干预,改善临床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早期鼻饲普复舒冲剂对预防重型颅脑损伤后便秘的疗效。方法将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04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2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早期鼻饲普复舒冲剂2~3 g,2次/d,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便秘及呕吐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便秘37例,便秘率为71.2%(37/52);治疗组便秘3例,便秘率为5.8%(3/52),两组便秘发生率相差显著(P0.01)。对照组发生呕吐29例(55.8%),呕吐量(130±4.9)ml;治疗组发生呕吐17例(32.7%),呕吐量(90±5.1)ml,两组呕吐发生率及呕吐量差异显著(P0.01)。结论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鼻饲普复舒冲剂能软化大便,减少便秘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颅内压监测指导下治疗方案对重型颅脑损伤的治疗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200例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颅内压监测指导下治疗方案。结果 观察组痊愈35例,显效40例,有效15例,无效10例;对照组痊愈16例,显效36例,有效20例,无效28例。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0.0%)明显高于对照组(72.0%;P<0.05)。治疗7 d,观察组甘露醇应用量、甘露醇应用时间、NICU住院时间较对照组均明显减少(P<0.05),GCS评分明显增高(P<0.05)。观察组发生肺部感染21例(21.0%)、脑疝5例(5.0%)、颅内感染6例(6.0%);对照组肺部感染46例(46.0%)、脑疝24例(24.0%)、颅内感染19例(19.0%)。观察组肺部感染、脑疝、颅内感染等发生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重型颅脑损伤,颅内压监测指导下治疗方案有助于将颅内压控制于理想水平,从而改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
亚低温与重型脑损伤病人外周血NSE关系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亚低温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外周血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影响以及亚低温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将24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分为亚低温组(12例)和对照组(12例)。前者进行亚低温治疗,对照组不进行亚低温治疗,其它治疗措施与亚低温组相同,于术前、术后次日、术后3d、术后7d均抽取外周血测NSE含量。结果亚低温组第3d和第7d的NSE分别为(33·33±9·44)和(20·11±5·09)ng/ml,明显低于对照组(40·47±6·00)和(33·63±6·23)ng/ml(P<0·05和P<0·01)。结论通过亚低温治疗能抑制NSE的释放,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神经元细胞和神经内分泌细胞继发性损害有保护性作用,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动态观察醒脑注射液对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清S-100B蛋白浓度的影响,探讨醒脑注射液在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将120例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醒脑注射液组和常规组各60例.醒脑注射液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醒脑注射液30ml+5%葡萄糖或生理盐水100m1静滴,30min内滴完,1次/d,7d为1个疗程.所有患者于入院6h内和入院后第2、3、4、5、6 天检测血清S-100B蛋白浓度.结果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血清S-100B蛋白浓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醒脑注射液组第2~6天血清S-100B蛋自浓度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清S-100B蛋白浓度明显升高.醒脑注射液能降低患者血清S-100B蛋白浓度,从而保护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盐酸氨溴索结合高流量加温湿化氧疗在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病人气道湿化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1年11月至2013年1月收治重型颅脑损伤并气管切开的患者86例,按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43例,0.45%氯化钠溶液气管内持续滴液湿化组)和观察组(43例,盐酸氨溴索结合高流量加温湿化氧疗)。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病房环境温度无明显变化(P>0.05),但是气管切开处温度、相对湿度和绝对湿度均明显增高(P<0.05);观察组Ⅲ度粘痰和形成痰痂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但是Ⅰ度粘痰比例明显增高(P<0.05);观察组动脉氧分压和氧饱和度明显增高(P<0.05),而二氧化碳分压无明显变化(P>0.05);观察组发生刺激性咳痰、气道粘膜出血、肺部感染和纤维支气管镜吸痰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 采用盐酸氨溴索高流量加温湿化氧疗系统用于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病人气道湿化,效果满意,是一种理想的气道湿化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颅脑损伤后病人体内血清皮质醇变化与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 140例颅脑损伤病人(轻型26例、中型34例、重型64例和特重型16例)在伤后1 d、2 d、3 d、5 d、7 d和14 d早上7:00连续测定血清皮质醇,并进行分析研究,探讨颅脑损伤病人血清皮质醇的变化规律。结果血清皮质醇水平出现波动的病例数在轻型组、中型组、重型组和特重型分别为1例(3.9%)、23例(67.7%)、48例(75.0%)和12例(75.0%)。各组皮质醇波动幅度,在伤后3 d内差别较大,而3 d后基本降至正常范围。病人伤后血清皮质醇下降者预后差,伤后血清皮质醇上升者和正常范围内波动者预后较好。结论颅脑损伤病人伤后血清皮质醇变化与颅脑创伤程度以及病人年龄呈正相关,伤后血清皮质醇下降者预后最差。  相似文献   

9.
纳络酮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重型颅脑损伤病人不同时期使用纳洛酮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重型颅脑损伤病人41例分为早期治疗组(伤后12h内足量或大剂量使用纳洛酮)12例,晚期治疗组(伤后7~10d使用纳洛酮)14例,对照组15例,比较观察各组病人的疗效。结果早期治疗组较晚期治疗组、对照组的意识复苏时间明显缩短(P<0.05),拔气管导管时间明显提前(P<0.01),肺部感染率则无明显差别(P>0.05);晚期治疗组与对照组上述各项指标则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早期足量或大剂量使用阿片受体阻滞剂纳洛酮能明显减轻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继发损伤,缩短意识复苏时间及气管导管滞留时间。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无创脑水肿动态监测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54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为观察组,选择同期54例脑震荡患者为对照组。观察组采用BORN-BE无创脑水肿动态监护仪连续监测患者开颅手术后双侧大脑半球脑电阻抗(CEI)扰动系数的变化。结果 手术前,观察组手术侧CEI扰动指数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非手术侧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1、12~14 d,观察组手术侧、观察组非手术侧与对照组CEI扰动指数,两两之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观察组手术侧术后2~11 d CEI扰动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侧cei扰动系数术后2 d逐渐增加,术后4~7="" d达高峰,然后逐渐减低,至术后12="" d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手术侧CEI扰动系数异常波动共12例,CT示术区脑水肿11例;非手术侧CEI扰动系数异常波动共6例,CT示非手术区域脑水肿4例。结论 CEI扰动系数随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病程推移呈现动态变化,可动态评估患者脑水肿或血肿演变过程,指导临床颅内压处理方法的制定。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控制性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4年1月至2017年3月共收治符合标准的颅脑损伤146例,采用控制性减压术治疗52例(观察组),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94例(对照组)。结果 观察组术后1周病死率(17.3%)与对照组(20.2%)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术中出现急性脑膨出发生率(13.5%)明显低于对照组(28.7%;P<0.05)。观察组术后迟发性颅内血肿发生率(14.3%)、脑积水发生率(11.9%)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为36.8%、30.3%;P<0.05)。伤后6个月按GOS评分评估疗效。观察组恢复良好27例,中残6例,重残3例,植物生存2例,死亡14例;对照组恢复良好30例,中残6例,重残15例,植物生存14例,死亡29例。观察组恢复良好率(51.9%)明显高于对照组(31.9%;P<0.05)。结论 重型、颅脑损伤去骨板减压术中采用控制性减压方法有助于减少手术并发症,改善病人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PEG)营养支持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TBI)患者早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收集重型TBI患者12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63例)和对照组(61例)。所有病人均予以TBI常规治疗,在入院后3 d且病情相对稳定时,观察组病人置PEG管,对照组置胃管,进行营养支持治疗至少2周;除喂养途径有差异外,摄入热量、氮量和其他基础治疗均相同。监测营养治疗期间病人胃肠功能变化、并发症及治疗后1、14、28 d血清白蛋白 (ALB)、血红蛋白 (Hb)、氮平衡(NB)变化,治疗后1个月,按GOS评分评估患者早期预后。结果 营养支持治疗后1、14、28 d,两组患者血清ALB、Hb、NB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营养液返流发生率(17.5%,11/63)和肺部感染发生率(19.0%,12/63)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为44.3%(27/61)和37.7%(23/61);PP<0.05)。>结论 与经鼻胃管途径相比,早期经PEG途径营养支持治疗TBI,可明显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改善患者早期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总结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至2016年8月手术治疗的103例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资料,其中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术治疗50例(观察组),常规骨瓣减压术治疗53例(对照组)。结果 两组术前颅内压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术后1、3、7 d颅内压较术前均明显降低(P<0.05),而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18.0%)显著低于对照组(35.8%;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恢复良好率(52.0%)明显高于对照组(32.1%;P<0.05)。结论 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术在重型颅脑损伤中的应用增加救治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预后,效果优于常规骨瓣减压术。  相似文献   

14.
丹参注射液可防治甘露醇对肾功能的损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丹参注射对甘露醇所致肾功能损害的防治作用。方法对于重度颅脑损伤及重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治疗组.应用甘露醇加丹参注射液2 ml,对照组同等条件下甘露醇中不加丹参注射液,观察两组病人血肌酣和尿素氮及尿常规、尿量变化,并经统计学处理。结果未加丹参注射液者肾功能损害、肾功能衰竭的发生率升高。结论甘露醇配丹参注射液可防治其肾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早期胃肠道营养对预防重型颅脑损伤病人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方法将118例病人随机分为A、B两组。A组58例常规预防上消化道出血,B组60例在此基础上(不用碱性药中和胃酸)于入院后或手术后12h给予鼻饲流质食物。结果B组病人上消化道出血及首次出血发生率均明显低于A组(P〈0.05);胃酸pH值〈4.0者A组为77.6%(45/58),B组为13.3%(18/60)。结论早期胃肠道营养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上消化道出血有较好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6.
脑水肿,颅内压增高是导致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昏迷乃死亡的主要原因。近年来,对脑水肿和降低颅内压的治疗研究,并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本文于1997年4月至1998年10月对70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GCS≤8分),采用醒脑静注射液进行临床观察,结果如下。1一般资料70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其中男性39例,女性31例。年龄16-58岁。70例均经CT扫描确诊损伤类型;脑挫裂伤38例,硬膜下血肿18例,硬膜外血肿14例。2治疗分组及给药70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两组采用手术或非手术治疗。(1)对照组20例;(2)治疗组50例,伤后24小时用醒脑静(无锡宏药…  相似文献   

17.
呼吸机在重型颅脑损伤病人长途转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长途转运应用呼吸机进行呼吸管理的救治效果。方法将符合标准的长途转运的成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08例,分为2组,较早期救治的52例作为对照组,转运途中持续低至中流量给氧;治疗组56例,使用车载呼吸机进行呼吸管理。对两组患者转运前后心率、自主呼吸频率变化,及到转运目的地即刻动脉血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等进行观察比较。结果治疗组动脉血氧分压及心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自主呼吸频率和二氧化碳分压的改善则主要表现在颅脑损伤更严重的病人。结论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长途转运应用车载呼吸机进行呼吸管理,可纠正呼吸衰竭,降低能量消耗,控制过度通气,保障病人的转运安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危重症相关性皮质类固醇不足(CIRCI)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检测49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浆皮质醇浓度,并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刺激试验,血浆皮质醇水平为ACTH刺激前〈100μg/L或刺激后变化幅度≤90μg/L定为CIRCI,比较CIRCI和非CIRCI患者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及发病28 d死亡率。结果 49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发生CIRCI 33例(67.3%);CIRCI组APACHE-Ⅱ评分[(23.56±5.74)]显著高于非CIRCI组[(19.50±6.77)分,P〈0.05];CIRCI组发病28 d死亡率[60.61%(21/33)]较非CIRCI组[31.25%(5/16)]明显增高(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CIRCI发生率较高,CIRCI对重型颅脑损伤病情严重程度评估及患者预后判断有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颅脑损伤术后外周血免疫指标变化及免疫调节剂脾多肽对其影响。方法 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开展一项单中心、随机、对照、单盲的临床试验,纳入符合入组标准的颅脑损伤60例,随机分为脾多肽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脾多肽组急诊行去骨瓣减压术26例,单纯脑室外引流术4例;对照组急诊行去骨瓣减压术25例,单纯脑室外引流术5例。脾多肽组术后静脉滴注10 ml脾多肽(用250 ml 5%葡萄糖稀释),1次/d,连续7 d;对照组术后给予10 ml生理盐水(用250 ml 5%葡萄糖稀释)。主要观察指标为感染发生率,统计时段为患者在接受治疗至搬离监护室时间,超出28 d的以28 d为终点;次要观察指标为反应免疫状态的一系列指标,包括白细胞计数及分类、白细胞介素(IL)-2、IL-4、IL-6、IL-12、γ-干扰素(IFN-γ)、儿茶酚胺(CA)浓度及全血CD14或mHLA-DR阳性细胞比例。结果 脾多肽组感染发生率(20.0%,6/30)明显低于对照组(46.7%,14/30;P <0.05);而且,脾多肽组耐药菌株比例(33.3%,2/6)明显低于对照组(57.1%,8/14;P <0.05)。脾多肽组监护室住院时间最长为24 d,对照组截止28 d仍有7例未转出监护室;但是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两组监护室住院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脾多肽组28 d GOS评分[(2.6±0.5)分]与对照组[(2.9±0.5)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前,两组外周血免疫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1周,脾多肽组外周血单核细胞细胞数、CD14阳性细胞比例、IL-12水平均明显增高(P <0.05),而外周血IL-2水平明显降低(P <0.05)。结论 脾多肽可改善颅脑损伤术后被抑制的免疫功能,降低感染率,但并不影响患者总体预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对40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护理及管理,探讨合理、科学的护理管理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治疗及预后的意义。方法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系统科学的护理,加强对病人意识、瞳孔及生命体征的观察,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对留置胃管病人的观察护理,防止泌尿系统的感染,翻身防止褥疮的发生等等。结果40例病人除2例原发损伤过于严重,导致脑功能衰竭死亡外,余病人均得到满意的治疗。结论系统科学的护理对于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治疗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