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4.
目的探讨品质管理活动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对降低会阴侧切率及提高产科护理工作质量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广州市花都区妇幼保健院2012年顺产的3 871例产妇为对照组,2013年起实施QCC后顺产的3 600例产妇为观察组。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产妇的会阴侧切率、会阴裂伤程度、阴道血肿发生率、产后疼痛、产后尿潴留发生率、产妇满意度及新生儿窒息率等指标。结果观察组会阴侧切率19.0%(684/3 600),产后3 d伤口疼痛发生率9.9%(356/3 600),尿潴留发生率1.3%(45/3 600),会阴水肿发生率2.0%(73/3 600),均低于对照组[分别为59.2%(2 292/3 871)、29.7%(1 151/3 871)、2.6%(102/3 871)、6.0%(232/3 871)];会阴Ⅰ度裂伤率55.9%(2 013/3 600)、会阴无裂伤率20.4%(735/3 600),产妇满意度97.6%(3 515/3 600)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31.3%(1 212/3 871)、9.5%(367/3 871)、89.5%(3 465/3 871)](均P0.05);两组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展QCC不仅能降低会阴侧切率,还能提高产科护理工作质量,提高产妇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在本院急诊中心开展品质管理圈活动,以“降低危重病人转运不安全事件的发生率”为活动主题.通过现状把握、问题解析、拟定对策、实施改进等步骤,进行持续质量改进.经过6个月的实践,危重病人转运不安全事件的发生率由原来的26%下降至0.9%.同时大大提高了临床护士的管理水平,收获可喜的无形成果.开展品管质量圈活动能有效减低危重病人转运不安全事件的发生率,显示品管圈活动是提高护理品质管理的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品质管理圈(QCC)在妇产科优质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采用QCC进行优质护理的300例产妇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收治的行优质护理的300例产妇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加那个各自护理后,对健康教育、操作技术、服务态度、生活护理及整体护理满意度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QCC应用于妇产科优质护理中能充分调动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培养护理人员的素质,极大程度提高优质护理的质量,另外还能培养护理人员主动参与护理管理的意识。 相似文献
7.
8.
品质圈(QC)是指工作岗位上从事各种劳动的职工,围绕组织的经营战略、方针、目标和现场存在的问题,以改进质量、降低消耗、提高人员素质和经济效益为目的组织起来,运用质量管理理论和方法开展活动的小组[1]。其活动的特征是:为解决本单位存在的问题,不断地进行质量改进。是由本系统工作人员在自愿的原则下组成,组建的目的是通过定期的选题会议、活动并讨论,提出并解决本科室在工作中急需解决或改善的问题[2]。本院为有效地调动全科护士参与管 相似文献
9.
10.
探讨手术室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方法,规范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程序,指导护士对患者实施整体护理服务,提高护理质量,为患者提供安全、满意、优质的护理服务。有利于满足患者整体需求,缓解心理恐惧感,提高了满意度。术后加强随访,侧重健康指导,预防并发症。 相似文献
11.
为深入贯彻2010年我国卫生部关于“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会议精神,我科特实施“推进优质护理”活动。以满足患者在新形势下对护理工作的新要求,全面提升我科护理服务质量。为此,我科积极组织各级护理人员学习相关文件,领会上级精神,更新思想,提升服务理念;逐步完善护理工作流程,创建符合我科实际医疗情况的护理模式,并且严格把关护理质量,自觉履行岗位责任制职责,将临床工作细致化,全面化,切实落到实处,大大降低了护患纠纷,提升了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为深入贯彻2010年我国卫生部关于"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会议精神,我科特实施"推进优质护理"活动,以满足患者在新形势下对护理工作的新要求,全面提升我科护理服务质量。为此,我科积极组织各级护理人员学习相关文件,领会上级精神,更新思想,提升服务理念;逐步完善护理工作流程,创建符合我科实际医疗情况的护理模式,并且严格把关护理质量,自觉履行岗位责任制职责,将临床工作细致化,全面化,切实落到实处,大大降低了护患纠纷,提升了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提高供应室工作人员职业防护能力,减少职业暴露的发生。方法提出品质圈活动,对供应室工作人员进行职业危害与防护相关知识培训、再造工作流程、改进供应室环境以及进行工作的节力原则和“慎独”精神的培养等。结果供应室工作人员的职业危害与防护相关知识理论考试成绩由平均83.2分上升为95.3分;近1年来供应室未发生一例针刺伤事件;复用医疗器械清洗缺陷率一年来由平均113.3次/月下降至14.8次/月。结论品质圈活动能提高供应室工作人员职业防护能力。 相似文献
14.
陈磊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23,(6):169-171
目的:探讨分析通过品质圈活动增强护士心电监护使用技能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名具有心电图基本知识的护士进行此次研究,研究时间为2018年1月~2019年1月。对全部护士均采用品质圈活动进行培训,并检查对护士的培训效果。结果:比较品质圈活动实施前后护士的心电监护知识掌握评分,实施后(91.3±4.6)分高于实施前(P<0.05);比较品质圈活动实施前后护士的心电监护使用技能评分,实施后(90.4±4.5)分高于实施前(P<0.05)。实践评分、理论评分方面,实施前分别为(81.62±11.89)分与(78.41±11.23)分,实施后分别为(95.05±18.23)分与(92.34±15.71)分,实施后较实施前高,差异明显(P<0.05);设备安装调试所需时间方面,实施前为(79.81±10.04)s,实施后为(53.58±9.74)s,实施后比实施前少,差异显著(P<0.05);护士对心电监护仪的管理满意度方面,实施前为70.00%,实施后为95.00%,实施后比实施前高,差异明显(P<0.05)。结论:通过品质圈活动对护士开展培训工作,不仅可以大幅提...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探讨开展"优质护理示范病房"的方法及护理体会。方法该院以综合外科为试点开展"优质护理示范病房"的科室,采取的措施包括:组织科室护士反复学习相关文件、实施要求、方法,通过实施,不断总结经验,提出问题、整改措施;修订各班职责,实行责任护士包床,全程无缝隙护理;加强落实各项基础护理;加强护患沟通,做好心理护理辅导、宣教工作;改善病区环境;改善服务态度等等。结果开展"优质护理示范病房"效果很好,患者对医院提供的治疗和护理服务满意度大大提高,同时护理质量也得以提升。结论开展"优质护理示范病房"可以提高医院临床护理工作质量和患者对医院服务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总结基层医院儿科开展优质护理的成效.方法 通过近一年来在我科开展优质护理活动中所采取的优质护理措施及技巧所取得的成效进行总结.结果 开展优质护理成效显著,护患关系融洽. 相似文献
18.
魏冬华 《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6):81-82
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神经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0年1~12月随机抽取100名住院患者为对照组,自从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后,2011年1~12月随机抽取100名住院患者为研究组,两组都采用自制的满意度调查表和健康教育知晓率调查表进行调查。结果:研究组满意度为95%,健康教育知晓率94%,对照组满意度为76%,健康教育知晓率为74%。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在神经外科护理中得到了患者的普遍认同。进一步强化了护士对优质护理内容的了解,使住院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我院护理服务系统全面推行“星级宾馆”服务理念。尤其在护理工作中全面实行人文关怀、“星级”服务,护上的精神面貌明显改观,护理质最和患者满意度有了明显的提高。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我院儿科病区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的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儿科病区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的实践情况,总结体会。结果通过转变护理理念,强化服务意识;加强人员培训和人才培养;夯实基础护理,落实专科护理;调整思路,更新管理模式;探索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健康教育等具体措施,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活动。结论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加强了临床护理工作,提高了护理服务水平和质量,保障了护理安全,构建了和谐护患关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