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18例老年患者肺部感染与痰病原菌分布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肺部感染是老年人常见病,呼吸道病原菌的检测对肺部感染的诊断及治疗是非常重要的。随着新的广谱抗生素的应用,呼吸道病原菌分布的不断变迁.尤其是老年人免疫功能低下,又多伴有基础疾病,且反复使用抗生素,耐药病原菌不断增多,给肺部感染的诊治带来更大的困难。因此,有必要对老年人肺部感染的痰病原菌分布进行探讨。我们对我科2000年1月至2001年12月向218例老年肺部感染进行回顾性调查,了解病原菌特点、耐药菌株以及治疗情况.以提高对肺部感染的诊治水平。  相似文献   

2.
抗生素耐药性现状透视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抗生素耐药性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抗生素耐药机理包括酶对抗生素的修饰和破坏,减少抗生素向细菌内的摄入、增加抗生素的主动排出作用,新靶位的产生及药物作用靶位的过度表达。本文指出了目前临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方法,如减少抗生素的使用,开发新的抗生素,或开发治疗感染的新策略。  相似文献   

3.
肠球菌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耐药机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肠球菌是重要的条件致病菌。常对多种抗生素耐药,在院内感染的病原菌中居重要地位。大环内酯类,林可酰胺类和链阳菌素B是结构无关但功能相近的三类抗生素(MLSB),可以作为治疗肠球菌感染的替代药物,近年来新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大量用于临床,在药物选择压力下,肠球菌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耐药较为严重。耐药机制包括erm基因介导的药物靶位的改变和mef基因及msrC基因介导的抗生素的主动外排等。  相似文献   

4.
肺部细菌性感染是老年人常见的呼吸道疾病。由于各种致病菌对抗生素的耐药菌株增多,加之老年人的免疫功能降低、基础疾病多,给治疗带来一定的困难。正确的临床和病原学诊断以及合理的抗生素应用对于治疗成功至关重要。本文对2002年3-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40例60岁以上老年人肺部感染病原微生物分布的特点及抗生素敏感情况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嗜麦芽寡养单胞菌耐药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嗜麦芽寡养单胞菌为机会致病菌,已成为医院内感染的一个重要致病菌.该菌耐药性强,几乎对临床使用的抗生素都有耐药,对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和大环内酯类固有耐药。对部分抗生素甚至高度耐药。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对多种抗生素和一些消毒剂表现出的抗性与其外膜渗透屏障、外排系统、各种酶类及靶位的迅速突变有关。  相似文献   

6.
陈海滨  孙艳  谭次娥 《中国药业》2007,16(21):53-55
目的分析呼吸科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抗生素应用及耐药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2004—2006年呼吸科发生的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病例。结果212例患者经抗生素治疗后,有效94例,进步42例,死亡70例,有效率为44.3%。调查发现,单一应用抗生素、治疗时间长者效果不佳,抗生素联合应用治疗效果较好,尤其是头孢吡肟与乳酸环丙沙星联合治疗铜绿假单胞菌引起的重症肺部感染,治疗时间短、效果好。结论铜绿假单胞菌引起肺部感染的治愈率较低,尤其是老年患者,因此提高患者免疫力、切断感染源、加强耐药性监测及合理应用抗生素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7.
耐药菌是指在长期的抗生素选择之后出现的对相应抗生素产生耐受能力的微生物。耐药菌的出现增加了感染性疾病治愈的难度,加重了患者的负担,并迫使人类寻找新的对抗微生物感染的方法。下面就我院耐药菌监测情况和预防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万古霉素耐药肠球菌对院内肠球菌肺部感染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目的 探讨万古霉素耐药肠球菌对医院内肺部感染预后的影响。方法 应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1993年1月~2001年12月96例医院内肺部肠球菌感染病人进行分析。结果 96例院内肺部肠球菌感染以粪肠球菌为多(73%),屎肠球菌次之(22%)。肠球菌对临床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率高,对万古霉素的耐药率为12.5%,屎肠球菌的耐药率明显高于粪肠球菌。96例肺部肠球菌感染患者,病死率40%(38/96)。感染的肠球菌对万古霉素耐药的病人病死率最高,达92%,明显高于万古霉素敏感肠球菌肺感染的病死率(26%)(P<0.05)。结论 万古霉素耐药肠球菌肺感染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病死率高,需引起临床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9.
本通过肺部感染患呼吸道分泌物分离的54株铜绿假单胞菌,对14种抗生素敏感性测定表明,肺部感染患铜绿假单胞菌对环丙沙星敏感率为85.2%,对多粘菌素B的敏感率为81.5%;对氨苄两林的耐药率最高为96.3%,对其它11种抗生素有不同的敏感性。这对肺部感染患铜绿假单胞菌的流行病学调查以及临床治疗的药物选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抗生素的耐药性与菌株的优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由于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和误用导致致病菌的耐工性不断增加,降低了传统抗生素的使用效率,目前,许多耐药机制已经被发现,包括降低细胞膜的通透性,修饰抗生素作用靶位的结构。酶分解或修饰抗生素,活化泵出系统等,每一种微生物通常拥有多种耐药机制,对一种抗生素可能使用一种或多种机制,在这些耐药机制中,改变核糖体的结构和RNA聚合酶的结构成为十分重要的发现,菌株优化的方法由传统的诱变剂诱导随机突变发展到应用分子遗传学的方法和技术,更加理性地改造微生物的遗传和操作特性,原生质体融合,转化和接合以及体外分子克隆和定点突变等方法均成功地应用于一些抗生素或其他生物活性物质产生菌的优化,在对核糖体的研究的推动下,诱导微生物过量合成抗生素,这一发展被成功地开发为一种新的,基于引入特定的抗生素耐药突变的优化抗生素生产菌的方法,详细考察突变类型与活化抗生素合成之间的关系。发现特定的突变导致特定的结构变化是活化抗生素生物合成所必须的,为了大幅度也提高抗生素的生产水平,我们发明了组合抗生素耐药突变的方法,连续地提高天蓝色链霉菌全成放线紫红素的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