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随着静息性缺血性胸痛患者的心脏死亡事件和非致死性缺血性事件危险性的增加,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初步评估与早期诊断变得非常重要。通常,用于诊断和危险度分层的指标包括病史、体格检查、12导联心电图及冠脉造影的检查,近年来一些新的心肌标志物的应用.结合上述指标为ACS患者诊断及治疗提供了更有价值的依据。本文旨在评价各项心肌损伤标志物的利弊,为临床诊断不同类型ACS提供个性化诊断思路。  相似文献   

2.
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是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UA)、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和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等的一组临床综合征,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对早期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诊断价值,比较不同心脏标志物联合检测诊断ACS的价值.方法 选择2010年4月至2011年6月因胸痛发作6h内就诊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急诊科的疑似ACS患者103例,就诊即刻采肘静脉血5ml.采用快速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检测H-FABP,同时测定肌钙蛋白T(cTnT)和肌酸激酶同工酶MB (CK-MB).采用SPSS 17.0软件比较3种心脏标志物及不同心脏标志物组合在诊断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以及不同时间段诊断AMI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 在ACS发病6h内,H-FABP对AMI的诊断灵敏度(62.5%)高于cTnT(30.6%)和CK-MB (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特异度和阳性预测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FABP+ cTnT组合的阴性预测值最高(53.8%).H-FABP在AMI发病3~6h的灵敏度(77.8%)高于发病0~3 h(5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8).在AMI发病0~3h,H-FABP+ cTnT组合和H-FABP+ CK-MB组合的诊断灵敏度(55.6%)高于cTnT+ CK-MB组合(24.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03).在发病0~3h和3~6h,H-FABP+ cTnT组合诊断灵敏度高于单一检测H-FABP(分别提高3.3%和7.4%),H-FABP+ cTnT组合的诊断灵敏度在发病3~6h最高(85.2%).结论 H-FABP是目前早期(0~6 h)诊断ACS最敏感的心脏生化标志物,尤以发病3~6 h更为敏感.H-FABP+ cTnT组合比单一检测H-FABP的诊断灵敏度高,发病3~6h的H-FABP+ cTnT组合具有最好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4.
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 ACS)是最危险的冠心病类型之一,有着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传统的生物标志物在ACS的诊断、治疗、预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随着对ACS复杂的病理生理学机制认识的深入,越来越多的新生物学标志物逐渐被发掘。近年来,随着蛋白质组学技术的发展,为ACS多标志物研究和新标志物的探索提供了便利。本文将对蛋白质组学相关技术及其在ACS发生风险中的应用、诊断、药物治疗、预后风险评估等方面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急性心肌梗死早期生化标志物在AMI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生化标志物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肌红蛋白(Mb)、C反应蛋白(CRP)在AMI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并与肌钙蛋白I(cTnI)比较,为AMI的早期诊断提供更理想的指标。方法观察AMI患者36例,在不同的时间段测定H—FABP、Mb、CRP、cTnI并与40例健康人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CRP在AMI发生4h后升高,在24h内均有较高水平,敏感性也较高。H—FABP与Mb在AMI发生后1h即开始升高,较CRP提前释放,持续至12h,且敏感性较高。H—FABP特异性高于Mb及CRP。cTnI在AMI发生1h后有阳性枪出,但只有在6h后有较高的检出率,且持续时间较长。结论H—FABP较CRP、Mb、cTnI对早期AMl(特别是6h内)更具诊断价值,cTnI为AMI的确定标志物,早期生化标志物H—FABP与cTnI一起可望成为AMI诊断的重要检测标志物。  相似文献   

6.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生化标志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ACS)病理生理过程的研究深入 ,传统心肌酶学用于诊断缺血性心肌损伤越来越多暴露出诊断时间窗短、特异性不高、早期阳性率不高等不足 ,心肌肌钙蛋白等指标弥补了这些不足而备受关注。本文就ACS相关生化标志物的组织特异性、释放动力学特征、临床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急性冠脉综合征生物标志物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s.ACS)是指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脱落、血小板聚积、血栓形成导致冠状动脉狭窄、阻塞。引起心肌缺血以及梗死的病理现象。临床上,它涵盖了一组连续进展的病症,包括不稳定心绞痛(UA)、  相似文献   

8.
B型钠尿肽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勇  傅研  张敬 《中国急救医学》2005,25(9):635-637
目的研究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浆B型钠尿肽(BNP)水平对早期临床诊断、危险分层的临床价值。方法对58例ACS患者行心电图、血浆BNP、血清酶(肌红蛋白、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心肌肌钙蛋白I)、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血浆BNP水平在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组明显高于非ST段抬高的ACS组(188.46±222.03 pg/mL vs.37.91±52.35pg/mL,P=0.001);左室舒张末径(LVEDD)、左室收缩末径(LVESD)、左房径(LAD)、左室射血分数(LVEF)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血浆BNP浓度与LVEF呈显著负相关(r=-0.393,P<0.05),与LVEDD、LVESD有明显正相关性(r=0.415及0.421,P<0.05)。血浆BNP浓度、cTnI浓度、LVEF与ACS患者近期心脏不良事件明显相关(OR值:2.640、2.782、2.036)。结论血浆BNP浓度是ACS患者一个特异性较好的监测指标,是ACS患者早期危险分层的独立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B型钠尿肽在冠脉综合征中的临床价值。[方法]用微粒子发光免疫法检测血清BNP一32的含量。比较BNP在对照组中不同性别间、对照组和心肌梗死(AMI),不稳定性心绞痛(UAP),慢性心力衰竭(CHF)组以及各疾患组之间的差异。[结果]对照组男女之间测定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MI组比UAP、CHF组的测定值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AP与CHF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MI和UAP组的BNP值与TnI和CK—MB质量(CK—MBMass)呈正相关(P〈0.01),CHF组中BNP则与各两指标无相关。[结论]BNP不仅是心力衰竭的可靠指标,也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的诊断具有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作为急性一氧化碳中毒(ACMP)潜在生物标志物的可行性。方法分析2012年4月至2014年4月该院收治的资料齐全的ACMP患者200例,按中毒严重程度分为轻度组(意识模糊时间少于1h,n=126)、中度组(昏迷1~24h,n=53)和重度组(昏迷时间长于24h,n=21)。另选取3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四组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H-FABP水平,统计分析四组心肌酶谱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HISS),并分析血清H-FABP水平与患者心肌酶、NHISS的关系。结果对照组血清HFABP水平为(5.38±0.85)ng/mL,低于轻度组的(10.78±1.07)ng/mL、中度组的(18.66±1.22)ng/mL和重度组的(23.89±1.48)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肌酸磷酸激酶(CPK)、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乳酸脱氢酶(LDH)等心肌酶指标及NHISS,均低于轻度组、中度组和重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血清H-FABP水平与患者CPK、AST、CK-MB和LDH等心肌酶指标均呈正相关(r=0.726、0.789、0.718,0.737,P0.05),与患者NHISS则呈负相关(r=-0.758,P0.05)。结论 ACMP患者存在血清H-FABP水平和心肌酶水平的升高以及NHISS的降低,且其血清H-FABP水平与心肌酶水平呈正相关,与NHISS呈负相关,H-FABP可能成为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潜在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11.
不稳定性心绞痛和非Q波心肌梗死是临床上常见急症 ,称之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该综合征具有较高发生率和死亡率 ,早期正确处理非常必要。本文作者复习近年来有关文献 ,就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治疗研究进展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12.
心脏特异的酶或蛋白质可能成为冠心病的早期诊断指标,但缺点也是明显的,因为它们大多数只表示存在炎症或血栓等病理变化,并不意味一定存在心肌坏死。同时这些指标很难鉴别诊断不稳定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但这些指标的变化对于冠心病的诊断和治疗很有价值。  相似文献   

13.
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炎性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炎性指标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9例ACS患者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10mg.d-1治疗组(35例)和40mg.d-1治疗组(34例),并设正常对照组34例。治疗前和治疗2周后分别测定血清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结果:治疗前ACS组血清sCD40L、hs-CRP水平均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阿托伐他汀治疗2周后sCD40L和hs-CRP水平有明显降低(P〈0.01),阿托伐他汀40mg.d-1组较10mg.d-1组降低幅度大(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降低ACS患者血清炎症指标水平,抑制炎性反应,可能具有稳定斑块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15.
16.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症(ACS)患者死亡率与内皮细胞激活因子的相关性。方法:检测未接受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339例ACS患者血浆中的血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血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前肽(VwF:pp)和骨保护素(OPG),观察其与住院期间死亡的关系。结果:住院期间死亡(死亡组)46例,存活(存活组)293例。死亡组VwF:pp明显高于生存患者组(P〈0.05);高浓度OPG者的死亡率明显高于低浓度OPG者(P〈0.05)。结论:未接受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ACS患者中,内皮细胞功能的激活和紊乱与住院期间死亡率相关。  相似文献   

17.
18.
心肌缺血损伤是血浆脑钠素 (BNP)释放的重要触发因素之一。急性冠脉综合征 (ACS)患者血浆BNP和氮端前体BNP(NT -proBNP)水平升高是患者危险分层的重要生物标志物 ,独立于传统的临床症状及其他生化指标如肌钙蛋白和C反应蛋白 (CRP)。血浆BNP和NT -proBNP水平越高 ,患者的心力衰竭的程度越重 ,病死率越高。  相似文献   

19.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