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4 毫秒
1.
目的:探讨全额骨瓣人路大脑镰切开治疗双额叶脑挫裂伤的临床治疗经验。方法回顾2003年1月至2011年6月共32例双侧额叶脑挫裂伤并脑内血肿的患者,采用全额瓣开颅和大脑臁下切开清除对侧脑内血肿的术式,并随访6个月-9年(平均56个月)。结果28例恢复良好且无精神及行为异常,2例中残,1例重残,1例死亡。结论对于双侧额叶挫裂伤合并血肿病人选择全额骨瓣开颅和大脑臁下切开等改良手术方式可以减少手术创伤、改善病人预后、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入路治疗双侧额叶脑挫裂伤伴颅内血肿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1-12—2015-12间收治的84例双侧额叶脑挫裂伤伴颅内血肿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双侧开颅手术,观察组采取单侧开颅手术。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比较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以及嗅神经损伤、精神障碍发生率均小于对照组,优良率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侧手术入路治疗双侧额叶脑挫裂伤伴颅内血肿的效果优于双侧手术入路,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偏侧性冠状开颅治疗非对称性双额叶脑挫裂伤的手术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本院自2008年4月至2012年4月,收治的32例符合纳入条件的非对称性双额叶脑挫裂伤患者,采用偏侧性冠状开颅,序贯清除主侧额颞部、对侧额部挫伤脑组织及血肿,并去骨瓣减压。结果根据伤后3个月GOS评分评估预后,恢复良好17例(53.1%),中残8例(25.0%),重残4例(12.5%),植物生存l例(3.1%),死亡1例(3.1%)。结论偏侧性冠状开颅能根据非对称性双额叶脑挫伤范围及局部压力大小设计合适人路、对双额叶脑挫伤非对称性特点个体化治疗.使得较常规冠状开颅及单侧开颅减压更为充分、手术暴露视野更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双额叶脑挫裂伤患者的治疗措施和效果。方法随机将60例双额叶脑挫裂伤患者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双侧开颅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单侧开颅手术治疗,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恢复良好20例(66.67%),对照组为15例(50%)。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单侧开颅手术方式治疗双额叶脑挫裂伤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效果明显,且精神障碍、语言障碍的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双侧额叶脑挫裂伤开颅手术时机及颅内压监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至2010年,66例双侧额叶脑挫裂伤并接受冠状切口双额去骨瓣减压术的病例,手术结合颅内压监测治疗的35例患者为监测组,仅手术未采用颅内压监测治疗的31例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2个月的临床疗效,并总结双侧额叶脑挫裂伤的临床变化特点、手术时机、颅内压监测的临床应用价值及疗效。结果 66例患者中18例急诊手术,48例入院时不具备手术指征,病情逐渐加重而采用手术治疗。随访12个月,按GOS评分评定预后,监测组3例死亡,1例植物生存,2例重残,4例中残,25例良好。对照组5例死亡,2例植物生存,2例重残,6例中残,16例良好。监测组与对照组预后恢复良好率分别为71.43%和51.61%(P<0.05)。结论双侧额叶脑挫裂伤在保守治疗过程中有较大比例需进行手术,应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把握合理手术时机,冠状切口双额去骨瓣减压术是一种有效的手术方式。应用颅内压监测能动态地了解颅内压力变化情况,为临床上及时处理颅内高压提供客观准确的依据,为改善患者预后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一侧开颅清除双侧额叶挫裂伤伴出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一侧开颅切开额前部大脑镰清除双侧额叶挫裂伤的手术治疗可行性。方法对8例经一侧开颅清除双侧额叶挫裂伤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CT复查示所有病例血肿清除满意,出院GOS评分7例为良好,1例并肺部感染自动出院。结论一侧开颅清除双侧额叶挫裂伤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失血少、患者预后好的优点,对部分病例适用。  相似文献   

7.
双侧额叶挫裂伤并发脑中央型脑疝51例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总结双侧额叶脑挫裂伤并发中央型脑疝的诊治。方法对51例双侧额叶脑挫伤并发中央型脑疝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51例患者经治疗后恢复良好63例,中残3例,重残4例,植物生存2例,死亡6例。结论双侧额叶脑挫裂伤一旦出现中央型脑疝,死亡率与病残率高,应充分认识本病的早期临床征象和CT特征性表现是降低死残率的关键,早期手术能明星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老年双侧额叶脑挫裂伤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5月本院收治的21例老年双侧额叶脑挫裂伤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其治疗. 结果 恢复良好12例,中残3例,重残2例,植物生存2例,死亡2例. 结论 老年人双侧额叶脑挫裂伤患者经密切动态观察血肿及脑水肿变化,病情较重者及早手术治疗可获满意疗效,在保守治疗过程中积极防治精神障碍及低钠血症等并发症,病情稳定后高压氧治疗可促进恢复和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急性额叶脑挫裂伤的救治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84例急性额叶脑挫裂伤患者根据其不同的临床表现,采用保守或者手术治疗。结果出院时预后根据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标准评价。手术治疗组中,恢复良好和中残27例,重残9例,死亡3例。保守治疗组,恢复良好和中残34例,重残6例,死亡5例。结论临床工作中可根据伤者的受伤机制、意识状况和CT检查结果,选用保守或手术治疗及手术的方式,提高治愈率,降低致残率及死亡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中央型脑疝的临床特点及抢救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4年3月至2013年10月手术救治的特重型颅脑损伤致中央型脑疝的临床资料。结果 121例患者经治疗后恢复良好53例,中残27例,重残14例,植物生存9例,死亡18例。结论双侧额叶脑挫裂伤一旦出现中央型脑疝,死亡率与病残率较高。应充分认识本病的早期临床征象和CT特征性表现。尽早开颅减压,术后持续颅内压监护是降低死残率的关键,能明显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提高双侧额叶脑挫裂伤病人的治疗效果。方法自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共收治双侧额叶脑挫裂伤病人402例.分别采用药物治疗及药物、手术治疗。结果本组患者治疗效果满意,根据GOS评分,预后良好378例。结论积极早期的手术治疗可减少病人的并发症及降低伤残、死亡率,减少后遗症,改善预后,并可缩短住院日。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扩大式翼点入路开颅术在重型额颞部颅脑损伤的应用。方法:对我科采用此手术方法治疗的26例重型额颞部颅脑损伤病人进行分析总结。结果:26例重型额颞部颅脑损伤存活16例(61%),其中恢复良好和中残12例(46%),重残4例(15%),死亡10例(39%)。结果:采用扩大式翼点入路开颅术,早期综合治疗,可显著改善额颞部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双额叶脑挫裂伤早期手术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双额叶脑挫裂伤50例,6~8 h内及时行冠状切口双额骨瓣或扩大翼点额颞顶开颅,清除血块及碎裂失活脑组织,去除骨瓣减压。结果治愈40例,好转5例,死亡5例。结论双额叶脑挫裂伤应早期手术,行双侧冠状开颅或双额颞大骨瓣开颅充分减压,是救治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总结分析双额叶脑挫裂伤老年患者的临床特点,探索个性化的救治方案,提高救治水平.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5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67例双额叶脯挫裂伤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临床特点和救治方法. 结果 手术治疗36例,非手术治疗31例.治疗期间死亡9例,半年后病人恢复情况(56例患者得到随访):死亡1例,植物生存1例,重残5例,轻残12例,恢复良好37例. 结论 对双额叶脑挫裂伤老年患者要高度重视,严密观察意识瞳孔及生命体征变化,动态头颅CT复查,正确掌握手术适应征,早期积极主动手术能够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病死率;重视基础疾病的治疗和伤后并发症的防治.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双额叶重度脑挫裂伤并中央型脑疝的治疗体会。方法对65例双额叶重度脑挫裂伤并中央型脑疝患者实施开颅手术治疗,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65例患者中,恢复良好率50.8%,中度残疾率29.2%,重度残疾率9.2%,植物生存率6.2%,病死率4.6%。结论早期对双额叶重度脑挫裂伤并中央型脑疝患者进行诊断,在严格把握手术指征的前提下行手术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单额开颅治疗双额叶挫裂伤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双额叶挫裂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单额开颅治疗。入院时GCS评分:9~11分13例,6~8分6例,3~5分2例。结果术后第1 d所有病例均行头颅CT复查,无一例出现迟发性颅内血肿或残余血肿。对侧挫裂伤及血肿基本清除(>75%)15例,部分清除(50%~75%)6例。术后6个月按GOS分级标准,恢复良好13例,中残4例,重残3例,死亡1例。结论采用单额开颅能有效清除双额叶挫裂伤及血肿,并具有缩短手术时间、减轻手术创伤等优点,具有较好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对冲性双额叶脑损伤致中央型脑疝的临床特点、手术救治时机及方法. 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05年1月至2011年12月,手术救治的对冲性双额叶脑挫伤致中央型脑疝的临床资料.本组男32例,女11例;年龄19~70岁,平均41岁.入院立即手术19例,观察后急诊手术24例.所有手术均采用开颅去骨瓣减压,其中26例为双侧去骨瓣减压,17例为单侧去骨瓣减压. 结果 恢复良好32例,遗留有癫痫2例,智力障碍3例,重残4例,死亡2例. 结论 重视中央型脑疝前期或间脑期临床表现,结合影像学特征性表现,及早应用开颅去骨瓣减压,可降低双额叶脑挫伤致中央型脑疝患者的死亡率和致残率,提高双额叶脑挫伤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标准外伤大骨瓣与常规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效果。方法将我科2000年1 月-2006年1月手术的89例额颞顶重型颅脑损伤[Glasgow昏迷评分(GCS)3-8分]病人,分成两组,2000年1月- 2004年7月根据出血部位采用常规额颞或颞顶骨瓣开颅手术35例为常规骨瓣组,2004年8月-2006年1月采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手术54例为标准外伤大骨瓣组。所有病人均经CT证实颅内损伤情况。根据Glasgow预后评分(GOS) 评价病人预后。结果术后平均随访6个月,常规骨瓣组恢复良好13例,中残4例,重残2例,植物状态2例,死亡14 例。标准外伤大骨瓣组恢复良好22例,中残14例,重残4例,植物状态3例,死亡11例。排除了术前GCS评分、性别构成及发病至手术时间的影响,标准外伤大骨瓣治疗重型损伤疗效好于常规骨瓣开颅术,病死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标准外伤大骨瓣治疗重型颅脑损伤较常规骨瓣开颅术能明显降低重度颅脑损伤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在日间病房围手术期模式下经口腔前庭入路腔镜甲状腺癌根治术的可行性、安全性及优势。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4月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经口腔前庭入路腔镜单侧甲状腺癌根治术235例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行日间围手术期模式下经口腔前庭入路腔镜单侧甲状腺癌根治术125例(日间组),常规围手术期模式下经口腔前庭入路腔镜单侧甲状腺癌根治术110例(常规组)。对比分析两组病人的手术参数、术后并发症及住院参数等临床数据。结果 日间组125例病人中出现5例暂时性喉返神经损伤、1例感染及1例术后酒窝征,未出现其他并发症。常规组110例病人中出现5例暂时性喉返神经损伤,1例感染,1例术后味觉异常,1例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未出现其他并发症。两组术后并发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日间组手术预约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常规组(P<0.01),日间组住院费用更低(P<0.01),病人满意度更高(P<0.01)。结论 通过严格的多学科综合治疗协作组评估与围手术期管理,日间病房围手术期模式下行经口腔前庭入路腔镜甲状腺癌根治术能安全有效地开展,在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和美容效果的同时,有效缩短病人的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提升病人的住院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双额叶脑挫裂伤致中央脑疝的手术时机及手术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湘潭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2003年7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45例双额叶脑挫伤致中央脑疝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5例患者有44例手术治疗,1例非手术治疗,所有患者伤后3个月行GOS评分,25例Ⅰ期(间脑期)患者有20例4~5分,5例3分,无1例死亡;10例Ⅱ期(中脑桥脑上部期)患者有6例4~5分,3例3分,1例2分,无1例死亡;6例Ⅲ期(桥脑下部-延髓上部期)患者有2例4分,2例3分,1例2分,1例死亡;4例Ⅳ期(延髓期)患者有1例2分,3例死亡。结论重视双额叶脑挫裂伤患者中央脑疝间脑期临床表现,及早双侧或单侧额部去骨瓣开颅手术,可降低双额叶脑挫裂伤患者的死亡率,提高双额叶脑挫裂伤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