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含乌头碱中成药是临床安全合理用药的重点,此类药品多含有川乌、草乌附子或雪上一枝蒿,以祛风除湿或温中补阳为功效,需要严格遵照适应症和用法用量使用。但此类药品种类繁多,不仅部分中西医师对于药品性效特征不了解,而且还时常存在多科室联合用药的情况,增加了乌头碱中毒的风险。该文在前期研究基础上,将近2年的含毒中成药处方点评和用药宣教工作经验提炼为"辨证-辨量-辨毒"3个核心要素,并采用客观化、标准化的评价方式,以虎力散胶囊和祛风止痛胶囊为例,构建包含3类9项36个指标的风险评估数字量表,实现对于含乌头碱中成药治疗方案的治疗风险预估和治疗现状评估。以现有上述中成药的不良反应案例报道的验证显示,该风险评估量表可以提示药物治疗方案的风险,标识药物治疗现状的风险等级。为科学、客观地评价含毒中成药的临床用药安全性提供了方法学范例,也有助于不熟悉中医药理论的医师和药师快速掌握含毒中成药合理使用的关键环节和风险防范。  相似文献   

2.
从"量"之视角探究《伤寒论》中证候、治法以及遣方用药之特点。张仲景证候表述见微知著、层次分明;治法拿捏细腻、着力清晰;遣方用药揣度精妙、推敲毫厘,充分展现张仲景临证对"量"之思考。张仲景辨证与辨量相结合的思想贯穿于其辨治体系诸多方面,故亟待深入探索辨量之思维,挖掘辨量之模式,凝练辨量之思想。临证若将辨证和辨量相参互用,对临证辨治是有益的思考与实践。  相似文献   

3.
儿童处于特殊的生理期,骨科疾病多发,但是临床上缺少专门的骨科儿童用药,儿童经常使用成人药物,导致发生不良反应.探析骨科中成药的用药特点,根据《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将骨科儿童用药总结为“重特点、重适量、重避险、重种类、重给药、重短用”6点.结合儿童骨科疾病就医用药的特殊性,就骨科中成药的儿童使用原则进行剖析,为临床上最大程度地避免或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获得最佳疗效提供参考.认为儿童使用骨科中成药应在保证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前提下,充分衡量风险和收益,制定合理的用药方案.  相似文献   

4.
王琦教授在传统中医学辨病、辨证基础上,提出以辨体为核心的“辨体-辨病-辨证”诊疗模式,从体-病-证多维角度来反映疾病的本质、阐释人与病证之间的关系、指导疾病的临床诊疗。文章以失眠为例,从辨体、辨病、辨证3个维度和层次,对以辨体为核心的思维贯穿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的诊疗模式进行论述,以期为中医临床诊疗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北京市常用中成药中含毒性成分中成药的应用情况,探讨含毒性成分中成药的合理使用,保证其临床用药安全。方法调取北京市常用中成药品种。参照药品说明书、《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将含毒性成分中成药品种的成分、用法用量、注意事项、禁忌等信息摘录,建立excel数据库,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调取北京市常用中成药325种,其中含毒性成分的中成药品种97种,占29.85%;含有2种及以上毒性成分的中成药有41种,占所有含毒性成分中成药品种的42.27%。含有"大毒"成分的中成药品种22种,其中骨伤科品种最多,有7个品种,均为外用制剂。含"大毒"成分前5位的是生川乌、蟾酥、马钱子、雄黄、生草乌;含"有毒"成分前5位的是制草乌、全蝎、制附子、蜈蚣、朱砂。结论含毒性成分的中成药临床应用广泛,多用于临床某些疑难杂症和急病重症,如恶性肿瘤、白血病、类风湿等。目前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应注意在辨证基础上进行使用,同时注意用药剂量和疗程,进行用药监护,发挥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分析"辨体为主""辨病为主""辨证为主"的辨证方法,总结"三辨模式"的常规应用模式。即应以辨病为先,抓住疾病主要病机,明辨主病,制定主方配合专药,同时结合患者体质特征和证候特点加减用药;待病情缓解后,逐渐转向以辨体为主,结合辨证、辨病,巩固疗效。  相似文献   

7.
骨科中成药组分复杂,多含药性峻烈及毒性饮片,药物安全窗口较窄,临床禁忌较多,不良反应/事件发生频率较高。为探索骨科中成药安全用药的通则规律,提炼用药教育关键点,以保障临床合理用药,以近80种本院常用骨科中成药为研究对象,通过系统的检索策略,收集汇总来自164篇不良反应文献的237例案例,采用多维度的文献分析和个案荟萃防范,尝试确定骨科中成药安全合理用药的风险共性因素,建立不良反应/事件防范通则。包括1不良反应临床表现方面,无论内服或外用,皮肤过敏反应为最常见的不良反应表现;循环、消化等其他系统不良反应与药品所含毒性成分密切相关;部分药品存在隐匿而累积的肝肾损伤。2不良反应发生时间方面,存在3个重要时间节点,用药30 min与患者特异体质相关、用药数月至半年与药源性肝肾损伤相关,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发生节点为7 d,且呈现与药理作用相关的可预测型不良反应特征。3毒性因素对于骨科中成药不良反应的发生(频度、广度、难易度)具有极端重要性。4特殊用药因素如联合西药、中药汤剂,超剂量超疗程用药、自我药疗等也需重点关注。综上,总结骨科中成药不良反应/事件防范的通则规律,为临床医师安全合理用药提供支持,为临床药师用药教育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8.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典型的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病,临床上可累及全身多个器官和系统,严重危害人民健康。“三辨模式”是基于中医体质学说相关与传统的中医辨治相结合而构建的一种诊疗模式,即“辨病-辨体-辨证”相结合的诊疗模式。通过系统整理吴洋教授运用辨病-辨体-辨证诊疗模式诊断及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经验,主张临证时首先辨病确定其中西医病名,把握其病因病机;其次辨体预估疾病发展方向,指导临床组方用药;然后辨证确立具体证型,随势辨证。从“三辨”诊疗模式探析系统性红斑狼疮,为中医治疗该病提供新的治疗思路。  相似文献   

9.
重视辨体辨病在冠心病辨证论治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性,而且这三者密不可分,辨体质是辨病、辨证的基础,辨病是与辨证紧密联系的环节,辨体、辨证决定选方用药的关键。将这一模式运用到临床中最能突出以人为本、中医辨证论治中个体化诊疗的优势。  相似文献   

10.
李灿东教授临床注重整体观念,活用“五辨”思维辨治疾病,认为不寐病以“痰、火、郁、虚”为核心病机,本文将其辨治思路进行总结和分享,以期为临床实践和辨证用药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含毒性饮片中成药临床不合理现象原因,加强含毒性饮片中成药临床合理应用。方法 对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2019年3月—2020年3月医院有毒中药饮片进行统计。分析含毒性饮片中成药临床不合理使用的原因。结果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共使用毒性饮片40种,其中大毒饮片1种,有毒饮片25种,小毒饮片14种。临床毒性饮片与含毒性饮片叠加使用时,无超《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剂量的病例。结论 医院应重视含毒性饮片中成药的临床合理应用,提高合理用药意识,建立健全相关管理制度,加强监管,加强对医师和药师的培训,保障含毒性饮片中成药临床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抽查我院门诊不合理中成药处方,对中成药使用方法错误的问题进行分析,以提高我院的合理用药水平。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0年7月至12月门诊处551200张,根据《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等相关知识进行综合评价。结果:不合理用药表现在:辨析病证不明确,临床诊断与药物适应症不符,配伍不合理,联合用药不合理,重复用药,用法用量不当,超疗程用药。结论:中成药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医院应该加强中成药临床合理应用相关知识的培训。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住院病患者中成药的应用情况,促进临床合理使用中成药。方法:在医院信息科抽取有使用中成药的病历287份,按照《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基本原则》、《药品说明书》以及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的相关文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使用中成药的病历占病历总数的26.52%;中医师开具中成药病历为11.8%,医师开具中成药病历为88.2%;有中医理论描述的病历为10.8%;使用超说明书的病历为31.7%;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7.3%,主要为静脉用药;国家基本药物使用率为85.4%;静脉用药占首位(72.1%),其次为口服(18.8%),再其次为外用和肌内注射。结论:住院患者对中成药的应用基本合理,应进一步提高中成药的临床应用能力与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某医院儿科门诊中成药处方用药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以保障儿童用药安全.方法:从美康系统抽取某医院2016年儿科门诊中成药处方,每月抽取100张,共抽取1200张进行回顾性点评与分析.结果:该医院儿科门诊疾病多涉及中医肺脏(西医呼吸系统),不合理处方118张,占抽取处方总数的9.83%.结论:该医院儿科中成药处方存在不合理使用情况,需加强对《处方管理办法》和中医中药知识的学习,诊疗过程中要注意辨证论治,病、证、药相结合,加强临床中成药合理用药意识,确保临床安全、有效、经济用药.  相似文献   

16.
中成药以其疗效确切、副作用小、使用和携带方便的特点而广泛应用于我国各级医院的临床实践当中。当前的中成药品种繁多,每一种药不论是单味或者多味,不论是单方或者复方都是依据中医理、法、方、药规则而制成,其适应证应体现辨证施治原则。随着医疗卫生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何规范和管理中成药的临床应用成为当务之急,本文将尝试从新的中成药分类法来探究一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我院2013年中成药ADR发生的特点和规律,为中医用药合理化、有效化提供依据。方法:从我院2013年上报国家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全部ADR报告中,筛选出全部中成药相关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3年我院中成药用药ADR多发于注射剂,ADR高发于原患疾病为呼吸系统感染的病患,不良反应以皮肤损害居多。结论:合理使用中成药应该引起临床的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北京同仁堂中医医院(以下简称“本院”)门诊中成药用药现状和趋势,为临床合理使用中成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调取本院信息系统2013-2018年门诊中成药相关数据,统计中成药品种、用量、销售金额,计算其年增长率、用药频度(DDDs)、限定日费用(DDC)。结果门诊中成药使用占整体门诊药物使用比例变化较小,稳定在40%;2013-2016年,门诊中成药处方量及销售金额整体呈逐年增长、增速放缓趋势,受2017年北京市医药分开综合改革影响,门诊中成药处方量下降4.93%、销售金额下降7%,2018年中成药处方量增长率2.43%、销售金额较2017年增长1%。门诊中成药销售金额排序稳定,与门诊中成药销售类别排序趋同。6年内门诊中成药DDDs呈整体上升趋势,排序前3位为金水宝胶囊、复方丹参滴丸、同仁牛黄清心丸。结论本院2013-2018年门诊中成药应用情况较为理想,基本涵盖了本院就医人群的中成药用药需求,但需进一步加强管理不合理用药问题。  相似文献   

19.
医院制剂和协定处方多源于名老中医经验处方,具有促进名老中医学术经验传承、推动医院特色专科发展、填充中成药市场空白、保证临床医疗需求的作用.文章针对医院中药制剂发展的现状,分析医院中药制剂申报存在的常见问题及发展存在的共性问题,提出源于协定处方的医院中药制剂转化研究策略,为促进名老中医经验传承、加快医院中药制剂转化提供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