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居琴 《中外医疗》2012,31(19):132-132
目的对心理护理在恶性肿瘤患者护理中的作用及临床应用的护理体会进行研究,为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护理提供参考。方法对2010年6月-2011年6月我院收治的180例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及疗效进行回顾性研究。对患者的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系统的分析,并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护理,并将护理体会进行总结。结果心理护理对恶性肿瘤患者的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均有良好的改善,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结论我院研究证实对恶性肿瘤患者的心理问题进行分析,并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可以较好的改善患者治疗效果及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前,少年儿童的心理卫生问题呈逐年上升趋势,日益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因此对少年儿童轻生原因进行分析,对其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以提高其社会适应能力显得尤为重要。我科自1998年6月—2002年4月抢救轻生少年儿童11例,现就其发生原因及心理护理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癔症又称歇斯底里,是一种有精神刺激诱发的暂时性神经精神障碍性疾病。该病是一种典型的心因性疾病,俗称“心病”,因此心理护理非常重要。2002年10月~2007年6月中卫市人民医院收治54例该病患者。笔者对其进行了心理护理,结合语言暗示和药物暗示治疗后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烧伤病人的心理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科2005年6月~2006年6月收治烧伤病人共34例,治疗同时进行心理护理,现针对烧伤病人存在的心理问题及其护理综述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吕娟妹 《当代医学》2013,(13):159-160
目的分析妇产科手术患者的心理状态,针对其心理状态制定相应的解决对策。方法选择2010年6月-2012年6月东莞市虎门医院妇产科收治的186例手术患者分为两组,各93例。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观察组在一般护理基础上对患者行心理护理,对两组的痛觉反应、睡眠质量、焦虑抑郁心理状态进行对比。结果采取积极心理护理的观察组其在痛觉反应、睡眠质量、心理评分及住院时间方面均明显优于未进行心理护理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积极良好的心理护理,可有效疏导患者负面心理状态,减轻患者的疼痛感受,提高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尿毒症病人的心理进行分析,以便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达到消除或减轻其心理障碍的目的。方法:对2009年6月~2010年6月70例尿毒症病人的心理状态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措施。结果:所有患者都不同程度的存在焦虑心理、精神紧张恐惧心理、沉默抑郁心理、悲观绝望心理等。通过相应的护理对策,均能消除或减轻患者的心理障碍。结论:对尿毒症患者的各阶段心理状态进行分析,,给予相应的心理护理干预,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病人生存率的有效保证。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娩期对初产妇应用心理护理程序进行正确的心理护理,最大阴度的防止心理因素导致的难产。方法选择2005年6月~12月在我院进行分娩的初产妇400例,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00例,实验组运用心理护理程序,对照组则按分娩常规处理。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剖宫产率分别为13%、30%;产后随访患者满意度分别为99%、85%,结论分娩期对初产妇应用心理护理程序进行正确的心理护理,最大限度的防止心理因素导致的难产。  相似文献   

8.
张冬梅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9,22(11):1371-1373
有机磷农药中毒是临床常见急症,我国每年发生人数近5~7万人之多,死亡率达10%以上。2006年1月-2008年6月我科共收治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162例,均为自服所致,抢救成功并痊愈出院150例。本调查对150例患者进行心理分析评定,了解到不同患者的心理反应特点及服毒原因,并针对不同性格的患者采取不同的护理,进行系统的心理干预,取得了较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急诊手术患者心理状况,对个体做针对性的护理。方法 随机选取2005年1月~2006年6月收治的急诊手术患者400例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收回有效问卷384份,存在的不良心理状态:焦虑、恐惧、抑郁、悲观、自卑、孤独等。结论 对个体进行针对性心理护理不仅能让患者情绪稳定主动配合治疗与护理,安全渡过手术期,而且对早日康复有着积极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分析老年慢性病患者的心理特点,采取个性化的心理护理,已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2010年6月~2011年6月本社区服务中心诊治的72例老年慢性病患者,护理人员利用护理、治疗的一切机会,分析患者的心理特点,并根据其的心理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与指导.结果 72例老年患者经过护士耐心的心理护理,对护士产生了信任感,能积极主动地配合治疗和护理.结论 对老年慢性病患者认真及时做好心理疏导和心理支持,充分调动患者自身能动性,对疾病康复有着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1.
心理护理在剖宫产手术中的效果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剖宫产手术中的作用,并对其效果进行比较评价。方法:选取2007年6月~2008年1月于我院实施剖宫产的68例孕产妇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对照组)32例和常规护理加心理护理组(观察组)36例,两组患者基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对两组护理效果及产妇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术后比较。观察组无论是在产妇恢复情况还是护理效果及患者满意度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剖宫产术中实行心理护理对产妇的恢复及提高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均有积极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龚子霞 《四川医学》2013,(6):933-934
目的探讨对普外科择期手术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对患者手术前后一般生命特征和围术期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将2010年6月~2012年6月入我院普外科接受择期手术的18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组)和观察组(心理护理组)各93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以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一般生命特征和负性心理事件数量。结果两组手术前后一般生命特征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围术期负性心理事件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择期手术患者进行心理护理能够有效降低负性心理事件发生,患者对手术依从性得到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13.
手术病人的心理护理李睿君,李华,穆凤仙做好手术病人的心理护理,必须掌握心理护理的技巧,按照术前、术后病人的心理状态,进行心理护理,其效果较好:1术前病人的心理护理对要手术的病人,要调查摸清情况,至少做到"三个清楚":对病人的基本情况掌握外,对其工作、...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对剖宫产术后产妇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64例初产妇的临床资料,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并对实验组进行心理护理。结果:和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术后疼痛症状明显缓解(P<0.01),在统计学上有一定意义。结论:心理护理可使产妇产后出血减少,有助于产妇术后恢复,可使产科护理质量得到有效提高。  相似文献   

15.
手术是治疗外科疾病的重要手段,但同时也给患者带来了各种心理应激反应及心理压力,增加了手术的不字全因素。因此,及时而准确地分析和掌握这种心理反应。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措施,显得至关重要。现将我院普外科2003年6月~2004年6月收治的45例择期手术病人的心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心理护理在初产妇分娩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初产妇的心理特点并对其进行心理护理。方法:通过接诊将2006年1月~2008年6月450例入院分娩初产妇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25例,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结果:初产妇普遍存在自豪、喜悦及恐惧、焦虑、烦躁、依赖的心理,经心理干预护理,初产妇的产程缩短,自然分娩率增高,剖宫产率下降。结论:初产妇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认识其在分娩前后心理变化,针对性地进行心理干预护理,有利于初产妇的顺利分娩.提高自然分娩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康复状况与心理护理之间的关系。方法将我院2004年1月-2007年6月收治的167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心理护理组89例及对照组78例。护理组给予科学系统的心理护理,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患者2个月内肢体功能康复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心理护理组与常规护理组经2个月后,心理护理组在肢体功能康复方面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结论脑卒中病人在住院期间,加强心理护理能使病人树立信心,调整情绪,促进尽快恢复,最终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社区门诊患者的心理护理特点.方法:2010年1~6月收治患者785例,对其临床资料及护理过程进行分析.结果:785例社区门诊患者主要为高血压123例,冠心病257例,脑梗死后遗症303例,其他102例.结论:社区门诊护士必须了解和掌握各种社区门诊患者的心理需要,根据其不同的心理特点采取有效的心理护理措施,提高社区门诊的临床护理效果,促使疾病的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整形科中的运用。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间前来我院整形科就诊的患者59例,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同时给予综合性的心理护理,采用SAS与SDS评价两组患者心理状态,对比两组心理状态良好率。结果:观察组心理状态良好率(92.31%)明显高于对照组(81.82%),两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应用于整形科能够改善患者不良心理状态,帮助患者保持良好状态,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20.
手术室护士对剖宫产妇的个性化心理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如何减轻剖宫产妇术前的心理负荷,做好术前准备。方法:收治2006年6月-2009年6月住院实施剖宫产手术的孕妇395例,根据孕妇术前的临床心理反应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针对性地采取相应措施,做好心理护理,使产妇达到最佳心理状态,接受手术和护理。为手术后的健康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