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混和基因型感染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对干扰素治疗的反应HorikeN,etal.JGastroHepatol.1996;11(4):353~357作者为探讨丙型肝炎病毒(HCV)混和基因型感染对干扰素治疗反应及基因Ⅱ型和Ⅲ型对干扰素治疗的敏感程度进行此项...  相似文献   

2.
干扰素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病人中HCV核心蛋白血清水平[英]/EijiTanaka…//HelatologyJune.1996,23(6).-1330~1333用荧光酶免疫法(FEIA)检测HCV核心蛋白对预测IFN-a治疗丙型肝炎的反应与监测治疗效果是...  相似文献   

3.
干扰素α-2a治疗丙肝病毒感染伴冷球蛋白血症[英]/MisianeR…NEng1JMed.—1994;330(6).—751~756目的冷球蛋白血症常伴有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此病用干扰素—α治疗有效,但此药对抗HCV活性与临床症状改善的关系尚未清楚。作...  相似文献   

4.
丙型肝炎病毒非结构基因5b的变异及与干扰素治疗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聚合酶链反应直接序列分析方法测定了4例无症状慢性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者,与9例接受干扰素治疗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HCV非结构基因5b(NS5b)cDNA的序列。发现,与已发表的Ⅱ/1b型HCV序列相比,无症状慢性HCV感染者的HCV在核苷酸水平的同源性高于干扰素治疗有效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95.65%±2.61%比94.35%±2.29%),后者又高于干扰素治疗无效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92.70%±1.90%)。还发现在干扰素治疗后,治疗无效者血清中HCVNS5bcDNA序列发生明显变化,在所测定的380个核苷酸中有9~48个发生碱基替换,从而导致所编码的氨基酸中有6~20个发生突变。结果提示,HCVNS5b基因变异与病情及干扰素治疗有一定关系。变异较大者常出现明显的临床表现,且干扰素治疗可能趋势于失败。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小儿慢性丙型肝炎疗效、相关因素及不良反应,采用年龄分组的方法,对43例小儿和24例成人慢性丙型肝炎分别采用重组干扰素(INF)α-2b(Intron A)治疗,43例小儿慢性丙型肝炎平均年龄8.15岁,平均病程23.1月,其中男31例,女12例。肝活检病理分型为:慢性迁延性乙型肝炎(CPH)11例,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CAH)29例,肝硬化(LC)3例。INFα-2b剂量100U至300万U  相似文献   

6.
[英]BeatrizGavier,etal.Gastroenterology.1997;113:1647~1653目的α-干扰素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临床治愈率少于30%。本研究的目的是分析利用干扰素治疗后,患者早期的病毒血症来预测其疗效。方法研究对象为...  相似文献   

7.
病毒唑与干扰素联合治疗耐药丙型肝炎α干扰素(IFNα)治疗慢性丙型肝炎(CHC)有75%失败,病毒唑(Rib)亦仅暂时有效。Brillanti等对Rib加IFNα联合治疗耐IFNαCHC的疗效进行了研究。20例以前用过IFNα(3MU,每周3次共6月...  相似文献   

8.
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易导致慢性肝损害。目前认为,干扰素对丙型肝炎有较理想疗效。为此我们应用干扰能(进口)治疗50例慢性丙型肝炎,获得较满意效果。1材料和方法1.1病例选择病列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0例,分为治疗Ⅰ组和Ⅱ组。治疗Ⅰ组25例系...  相似文献   

9.
重组干扰素对慢性丙型肝炎抗病毒疗效5年随访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重组干扰素α-2a,α-2b抗丙型肝炎病毒(HCV)的近、远期疗效。方法重组干扰素α-2a治疗组70例,重组干扰素α-2b46例对照组28例,治疗后随访5年。结果治疗结束时,HCVRNA阴转率和血清ALT复常率α-2a组分别为6714%和7000%,α-2b组分别为6956%和7173%,随访5年后,α-2a组HCVRNA阴转率和血清ALT复常率分别为3571%和4714%,α-2b组分别为3913%和5217%,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和P<005)。基因分型以HCVⅠ组感染为主(7586%),干扰素对HCVⅡ组感染的疗效优于HCVⅠ组。结论重组干扰素α-2a与α-2b均为有效的抗丙型肝炎病毒药物,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干扰素治疗的早期疗效较好。HCV基因型有预测干扰素疗效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在研制出钙调素(CaM)和抗钙调素(抗CaM)血清的基础上,建立了检测CaM特异性免疫复合物(CaM-ICs)的ELISA法.经检测26名SLE、28名类风湿性关节炎(RA)、15名甲亢、26名慢性活动性肝炎(CAH)患者及100名正常人血清中CaM-ICs阳性率分别为61.5%、67.9%、46.7%、69.2%和0%.患者CaM-ICs的出现常与抗CaM自身抗体的出现同步(x2=60.12,P<0.001)。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丙型肝炎病毒(HCV)基因型与血清HCVRNA含量的关系及其对干扰素应答的影响。方法应用定量荧光PCR(Amplisensor-PCR)技术检测了135例不同基因型HCV感染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HCVRNA含量,另对其中77例进行干扰素治疗并随访12个月以上。结果HCV-Ⅱ型感染血清HCVRNA水平(107.8±3.4拷贝/ml)显著高于HCV-Ⅲ型感染(106.3±2.5拷贝/ml)(P<0.01),Ⅲ型感染的应答率(7/13,53.8%)显著高于Ⅱ型感染(20/64,31.3%)(P<0.05)。应答组治疗前血清HCVRNA含量(106.8±2.7拷贝/ml)显著低于无应答组(108.3±3.2拷贝/ml)(P<0.01)。HCVRNA含量低于106.5拷贝/ml者,无论何种型别HCV感染均应答较好,而HCVRNA高于108.0拷贝/ml者则应答极差。结论HCV基因型及病毒血症水平是预测干扰素疗效的重要因素,且后者比前者意义更大。Ⅱ型感染病毒血症水平较高可能是影响其疗效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2.
免疫检测法与多聚酶链反应诊断慢性丙型肝炎的比较[英]/SilvaAE...//AmJGastroenterol.-1994;89(6).-493~496目的作者对第1代、第2代酶联免疫法检测抗─HCV的结果和两项确证试验(重组免疫印迹法、血清HCVR...  相似文献   

13.
丙型肝炎病毒非结构区抗原制备及其相应抗体的检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研究丙型肝炎病毒非结构区3(Hepatitis C virus nonstructurd region3,HCV-NS3)与丙型肝炎发病的关系,寻求一种可用于判断临床干扰素(Interferon,IFN)治疗疗效的检测方法。方法 采用基因重组,以大肠埃岙菌表达,提取HCV-NS3不同末端蛋白作为抗原,并回顾性的对IFN治疗的63例HCV-RNA阳性的丙型肝炎患者血清用免疫印迹(Western  相似文献   

14.
一例无丙种球蛋白血症患者HCV包膜糖蛋白(E2/NS1)的高变区[英]/KumarU…//Gastroenterology.-1994,106(4).-1072~1075一例无丙种球蛋白血症的慢性丙型肝炎思考,男,53岁,因肝硬化、腹水和血清转氨酶水...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聚乙二醇(PEG)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使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40000Mr)联合利巴韦林治疗22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其中7例为难治性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 180μg,肌注,每周1次,利巴韦林按体重900~1200mg/d,口服,疗程均为48周。分别于治疗中的12周、24周、48周及治疗结束后24周评价疗效,并观察药物副反应。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治疗,在治疗结束后随访24周,持续应答率为63.6%(14/22),7例难治性慢性丙型肝炎的持续应答率为42.8%(3/7)。在治疗12周时的早期应答率为72.7%(16/22),治疗结束时的应答率为77.2%(17/22)。3例患者在随访24周内出现ALT升高,血清HCV.RNA阳转,其中1例为难治性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复发率为17.6%(3/17)。副反应主要为不同程度的血WBC、血小板、血红蛋白下降及低热、肌肉酸痛,1例患者于疗程近结束时出现甲状腺机能亢进.个别患者睡眠受影响,大多不影响治疗。结论PEG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副反应较轻,患者可以耐受。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肝组织丙型肝炎病毒(HCV)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活性对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干扰素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用标准铬释放法对45例拟接受α干扰素治疗的慢性丙型肝炎(慢丙肝)患者肝组织CD8^ HCV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HCV-CTL)活性进行检测,观察CTL活性与干扰素疗效的关系。结果 45例慢丙肝中20例(44.4%)肝组织HCV-CTL活性阳性。在完成干扰素治疗的42例中,19例HCV-CTL活性阳性。经过6个月的干扰素治疗,42例中共18例(42.9%)获得治疗终点完全应答15例(78.9%)为ETR,而23例HCV-CTL活性阴性患者仅3例(13.05)为ETR(P<0.01);10例持续应答者均为HCV-CTL活性阳性患者。结论 机体细胞免疫,尤其是CD8^ HCV-CTL介导的细胞免疫在决定慢性丙型肝炎干扰素治疗的效果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不同用量α2b干扰素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病人的长期随访[英]/[SaraccoG...Hepatolo-gy,-1993,18.-1300~1305]80名慢性丙型肝炎病人,在完成-项用α2b干扰素间歇治疗的随机对照试验(以前曾报道过)后随访至少36个月...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过程中血清白细胞介素-18(IL-18)和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的变化,探讨它们在慢性丙型肝炎抗病毒疗效中的早期预测作用。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30例正常人.82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前、治疗4周、治疗24周血清中IL-18和IL-10的水平.同时检测肝功能和HCVRNA(定量PCR法)。结果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治疗前血清IL-18和IL-10的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人(P〈0.01),其值与谷丙转氨酶(ALT)活性呈显著正相关。抗病毒有效者,在不同时间点血清IL-18和IL—10的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其中,完全应答组细胞因子水平治疗前后改变更显著.而无效者改变不明显。结论IL-18和IL-10在慢性丙型肝炎发病中起一定作用,早期检测IL—18和IL-10的水平对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抗病毒的疗效预测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丙型肝炎病毒基因酶切分型及其在干扰素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了解广州地区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的基因型及其与对干扰素应答效果的关系,应用逆转录-聚会酶链反应(RT-PCR)对133例丙型肝炎病人血清进行HCV5’端非编码区基因片段扩增,对116例阳性PCR产物进行酶切分型。并观察了国产基因工程干扰素对其中51例慢性丙型肝炎的疗效,结果,HCVⅡ型感染101例(87.1%),D型感染15例(12.9%),在干扰素治疗的病例中,Ⅱ型感染(41例)的应答率为43.9%(18例),其中完全应答与部分应答分别为26.8%(11例)和17.1%(7例);Ⅲ型感染(10例)的应答率为80%(8例),其中完全应答与部分应答分别为60%(6例)和20%(2例)。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HCVⅡ型感染是广州地区的优势株,Ⅲ型感染对干扰素应答较Ⅱ型敏感。  相似文献   

20.
慢性HCV感染病人血清sIL-2R水平及干扰素γ的作用[英]/JunH…//DigDisSci.一1995.40(8).一1837~1841为了探讨慢性HCV感染病人血清中可溶性IL-2受体(sIL-2R)的作用特点,文章检测了慢性HCV感染病人血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