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循证评价单独针刺疗法和针刺结合吞咽康复功能训练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9—2014年CNKI、万方数据库中关于针灸治疗该病的RCT文献进行检索,运用Cochrane系统评价的方法,使用Rev Men5.2软件进行Meta分析,并据其纳入原始临床治疗方法的类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10篇文献。结论针刺疗法、针刺结合吞咽康复功能训练两种方式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有效,对照其他治疗方法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2.
综合近10年来头针在治疗脑卒中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相关文献,从头针刺激区的选择、针刺方法、留针时间等方面系统总结头针治疗脑卒中肢体运动功能障碍临床研究现状,归纳针刺治疗规律,分析不同治疗方案的差异,为今后提高针刺临床疗效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评价针刺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检索近十年来针刺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文献,并进行Meta分析。结果:检索纳入11篇文献,共计1 074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分析结果显示针刺组、药物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OR=2.38,I2=0%,P=0.81,95%CI=1.68~3.36);针刺对HAMD影响的评价表明针刺组与药物组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针刺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疗效优于其他常用药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潘俊晓  潘永清 《河南中医》2013,33(1):119-120
足内翻是中风后最常见的功能障碍,也是中风后患者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笔者通过对相关文献进行分析,从中风后足内翻的单纯针刺疗法、电针疗法、针刺结合康复疗法、针刺结合运动疗法、针刺结合推拿疗法、电针结合康复手法方面,总结近5年中风后足内翻的主要治疗方案,以及临床研究所取得的新成果,为进一步研究中风后足内翻的治疗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目的:系统评价经筋刺法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的临床疗效。方法:以"经筋""脑卒中""痉挛"等相关词为检索词,检索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1979年-2015年)、维普数据库(1989年-2015年)、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1978年-2015年)、万方数据库(1989年-2015年)、PubMed(1980年-2015年)、The Cochrane Library(Issue 4,2015年)。通过Cochrane系统的偏倚风险评估工具对文献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利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13篇,合计820名患者。根据Cochrane协作网系统评价员手册(5.0.2版)对随机对照试验进行偏倚风险的评估,13篇文献均是偏倚风险不确定。Meta分析结果:总有效率对比,OR合并=3.86,95%CI为[2.67,5.57],合并效应量检验,Z=7.20,P0.0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经筋刺法优于传统针刺法;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对比,OR合并=4.54,95%CI为[2.91,7.10],合并效应量检验,Z=6.64,P0.0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经筋刺法优于传统针刺法;Fugl-Meyer肢体运动功能评分,MD合并=4.18,95%CI为[-0.59,8.94],合并效应量检验,Z=1.72,P=0.09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纳入文献发表性偏倚不明显,对合并效应量的影响可以忽略。结论:经筋刺法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有效,总体临床疗效及改善肌张力均优于传统针刺法。由于纳入文献的质量普遍不高,尚待更多高质量、设计规范严谨的临床研究加以验证。  相似文献   

6.
梅国胜  王光义 《四川中医》2010,(12):105-106
临床观察平稳阴阳针刺法结合康复训练对缺血性脑卒中肢体运动功能的临床疗效,探讨二者结合治疗中风患者偏瘫运动功能的机理和意义,并通过fugl-meyer运动功能评价量表、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观察平衡阴阳针刺法结合康复训练对缺血性脑卒中肢体运动功能的改善,为临床寻求一种更有效、综合的康复干预措施提供依据。并为缺血性脑卒中临床治疗提供有特殊疗效的俞穴。缺血性脑卒中采用平衡阴阳针刺加背俞穴治疗的方法,效果明显优于传统针刺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系统评价针刺治疗化疗所致周围神经病变(CIPN)的临床研究。方法: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通过电子及手工检索中英文数据库,全面收集针刺治疗CIPN的随机对照实验的相关文献,时间截止至2017年7月。并用ReviewManager5.3对所得资料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6篇文献,观察组为针刺治疗,对照组为肌肉注射营养神经药物。Meta分析显示,针刺组患者自觉神经功能恢复优于对照组,针刺后患者自觉感觉功能恢复优于针刺后自觉运动功能恢复;NCV示,观察组感觉神经功能恢复优于对照组,运动神经恢复两组无明显差异,针刺后上肢感觉神经功能的恢复优于下肢恢复,针刺对上下肢运动神经功能的恢复并无差异,针刺对运动神经功能恢复优于对感觉神经功能恢复。结论:针刺治疗对CIPN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具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与开展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目前临床上脑卒中后运动功能障碍患者,根据Bruunstrom分期,采取康复训练、传统中医治疗结合"运动想象疗法"的康复方案,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总结近年来"运动想象疗法"在分期康复脑卒中后运动功能障碍的文献报道,从"运动想象疗法"在脑卒中运动功能康复中的神经作用机理研究和其在脑卒中运动功能分期康复中的应用研究两方面概述其研究进展,为其进一步的研究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系统评价针刺百会、神庭穴治疗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PSCI)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Pub Med、康健临床决策循证数据库、the Cochrane Library,手动检索《中国针灸》《上海针灸杂志》两本杂志,检索时限至2013年12月31日止已发表中、英文文献。纳入针刺取穴含百会、神庭穴治疗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随机对照试验。根据资料提取表提取数据,用Cochrane系统评价手册中的文献质量评价标准对纳入文献进行评价,用Rev Man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22个临床试验共1637例受试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针刺取穴含百会穴和神庭穴干预组的康复效果优于单纯认知康复训练或药物,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MSE评分[WMD=3.37,95%CI(1.70,5.05),P0.00001],P300潜伏期[WMD=-17.31,95%CI(-19.70,-14.93),P0.00001],P300振幅[WMD=1.22,95%CI(0.84,1.59),P0.00001]。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针刺取百会、神庭穴可有效改善PSCI患者的认知功能,然而对于PSCI的诊断标准和评价指标有待进一步规范、统一,且针刺干预PSCI的临床研究的方法学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0.
通过总结针刺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足内翻的不同方法及研究进展,为治疗脑卒中后足内翻提供简洁有效的临床思路。结合相关文献,从单纯针刺疗法、单纯康复疗法、常规针刺联合康复疗法和特殊针刺联合康复疗法等方面阐述治疗脑卒中后足内翻的机制和临床效果。联合疗法比单一方法治疗临床效果显著,特殊针刺联合康复疗法优于常规针刺联合康复疗法。针刺疗法联合新兴康复训练,能够有效改善脑卒中后足内翻患者中枢及患肢周围神经元功能障碍,松解患肢痉挛肌群肌力,增强拮抗肌群肌力,纠正患肢的异常运动模式并使其恢复正常。该联合疗法疗效显著且优于单一使用针灸或康复训练,值得临床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11.
头皮静脉穿刺是儿科护士必备的技术,其成功率的高低直接危机患儿的痛苦乃至生命,掌握这门过硬的技术,尽量做到一针见血,是儿科护士的天职,也是衡量合格护士的标准之一。本人从事儿科护理工作已多年,现将这方面的体会做一报告。  相似文献   

12.
通过分析伤寒与温疫的证治特点、《伤寒论》与《温疫论》的篇章结构、张仲景与吴又可所处的时代背景,以及现代医学对出血热与鼠疫的认识,梳理热病证治的发展历史与脉络。  相似文献   

13.
根据“穴位组学概念”的提出,针对针刺机理进行深入研究。目的在于揭示针刺的生物学基础,阐明针刺的科学性,并对相关针刺处方进行优化,围绕临床针刺治疗手段中的关键技术进行标准化与规范化研究,实现针刺科学机理转化为实际应用,从而更好的服务于临床。  相似文献   

14.
中药蛇床子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姜涛  李慧梁 《中草药》2001,32(2):181-183
概述近年来有关蛇床子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和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5.
《伤寒论》这一中医经典著作,指导临床,疗效显著,活人无数,尤其是对外感热病的发展影响颇深.伤寒学派是以研究或阐述张仲景《伤寒论》辨证论治及理法方药为中心的医学学术群体,该学派学术璀璨,连绵千年.现就以古代此派的形成、发展、争鸣3个阶段进行初步探析,认为其形成于晋唐,发展于宋元,争鸣于明清.  相似文献   

16.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到文化大革命爆发的近20年间,是新时期仲景学说研究队伍的形成———发展期。在这一时期,对《伤寒论》原著的注释和校正工作,揭开了新中国教材编写的序幕;对《伤寒论》中一些有代表性问题或关键性字词的考订,是一个特点;对《伤寒杂病论》方法论的研究,也是这一时期出现的新特点。此外,这一时期,对六经的研究逐渐深入;对方证的研究仍是热门话题;对伤寒方中用药规律的研究出现热潮;对张仲景治疗方法原理的研究开始活跃;比较性研究热度不减;专题性研究渐成趋势。  相似文献   

17.
百年以来《伤寒论》理论研究述评(之一)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百年来,公开发表的研究《伤寒论》的学术论文约3万篇,内容涉及张仲景生平事迹、《伤寒论》版本传承、《伤寒论》学术思想和临床应用研究等多个方面。民国时期是近代仲景学术研究的萌芽——发动期,这一时期的文章具有以下时代特点:①期刊和作者群有明显的地域和社团性;②体现了中西医结合的研究方向;③研究空间不断扩大;④学术争鸣空前活跃。  相似文献   

18.
从中医角度探讨“软系”疗法的科学性,探求“软系”疗法疗效显著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探讨肝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各方面压力的增加会引起人们的情志变化,本文利用中医的基本观点和肝的特性,探讨肝气郁结所导致的多种脏器疾病发生的机理,详细探讨肝郁的各种影响提出治疗要兼顾情志。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