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程静 《大家健康》2016,(10):118-118
目的:对碘125粒子植入治疗肝癌护理效果的分析与探讨。方法:选取30例患有晚期肝癌患者,回顾护理资料进行分析,对患者采用碘125粒子植入治疗肝癌护理法,观察护理效果。结果:最终患者护理总有效率为96.7%,患者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患有肝癌的患者来说,在采用碘125粒子植入治疗后,应当辅助有效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效果,是一种优质理念,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碘-125粒子植入治疗为不能再次手术、碘-131治疗不可控及不适合靶向治疗的持续或复发甲状腺癌提供了一种可选择的手段, 具有疗效确切、安全微创的特点。但由于颈部解剖结构较为复杂, 靶区位置多变, 使得穿刺路径有限, 有时难以满足剂量学要求, 也难以达到同质化, 严重影响疗效, 对该技术的推广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为提高甲状腺癌综合治疗的水平, 更好地规范放射性碘-125粒子植入治疗甲状腺癌的操作技术, 由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微创治疗专业委员会、中国医师协会放射性粒子植入技术专家委员会牵头, 制定了"放射性碘-125粒子植入治疗局部晚期分化型甲状腺癌中国专家共识2022版", 详细介绍了碘-125粒子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的适应证、禁忌证、植入方式、穿刺路径、术前准备、手术流程、手术难点、不良反应、随访等内容, 以便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李勇猛  史沛  商藤藤 《求医问药》2014,(15):200-200
目的:观察用放射性碘125粒子对原发性肝癌进行植入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月期间在我院使用放射性碘125粒子进行植入治疗的1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地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在单个的瘤体内植入碘125粒子的数量为3~50粒,平均植入数量为36粒。植入的粒子分布均匀,未发生移位的现象,患者未出现放射性损伤及急性期并发症。进行治疗后对所有患者使用CT进行复查,有8例患者的肿瘤体积明显缩小,有3例患者的肿瘤组织肿块基本消失,有1例患者的肿瘤组织体积无明显变化。结论:使用放射性碘125粒子对原发性肝癌进行植入治疗疗效显著,安全可靠。此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碘-125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碘-125粒子组织间永久性植入在晚期恶性肿瘤治疗中的作用效果.方法观察28例晚期恶性肿瘤采用碘-125粒子植入治疗180 d(3个半衰期)后的病情变化.结果肿瘤完全消退和部分消退(CR PR)23例,占71.6%.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明显下降,主要副反应是白细胞减少,7例,占17.0%.结论组织间碘-125粒子植入在晚期恶性肿瘤治疗中近期疗效肯定,可以作为综合治疗恶性肿瘤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5.
郝忠臣 《吉林医学》2011,(36):7805-7805
目的:分析探讨碘125放射性粒子植入组织间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应用碘125放射性粒子治疗的28例原发性肝癌的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8例碘125放射性粒子植入顺利,分布满意,单个的瘤体内植入3~50粒碘125粒子,平均34.6粒。无急性期并发症及与放射损伤发生。复查CT时发现,16个病灶显著缩小,9个基本消失,3个无明显变化。结论:碘125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原发性肝癌疗效确切,安全可靠,是原发性肝癌的理想治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术中植入碘125放射性粒子治疗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术后护理特点。方法:分析总结15例术中应用碘125放射性粒子的食管癌患者的临床及护理资料。结果:15例患者除1人术后出现肺部感染外,均恢复顺利出院,无并发症,碘125放射性粒子植入时间平均约10分钟左右,未明显增加手术时间。结论:食管癌术中植入碘125放射性粒子安全可靠,术后护理重点是放射防护及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125碘粒子植入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30例晚期恶肿瘤患者行放射性125碘粒子肿瘤内植入治疗.3个月后按WH0恶性肿瘤治疗客观疗效标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30例患者中,完全缓解2例(6.6%),PR 20例(66%),NC 5例(16.7%),PD 3例(10%),总有效率72.6%.结论 125碘粒子植入治疗晚期恶性肿瘤,微创、安全,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125碘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恶性肿瘤的近期疗效.方法:对30例恶性肿瘤患者实施125碘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植入近距离放射治疗.结果:本组125碘粒子植入均顺利完成,粒子未迁移;术中、后不良反应较轻微且易处理.病情完全缓解6例,部分缓解12例,稳定10例,进展2例,总有效率60.0%.结论:125碘粒子组织间植入近距离内放射治疗恶性肿瘤方便、安全、有效,同时可获得较好的近期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碘-125(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配合手术治疗胃肠道恶性肿瘤的可行性、安全性和近期疗效。方法2005年4月至2006年3月,采用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配合手术治疗胃肠道恶性肿瘤40例。结果全组术后死亡2例,WBC计数减少1例。38例随访2~14个月,中位期6个月,根治性手术者无复发和转移,姑息性手术者中1例死亡,其余患者症状缓解、生活质量改善。无1例发生因植入125I粒子导致的死亡和严重并发症。结论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配合手术治疗胃肠道恶性肿瘤的安全性高,近期疗效满意,值得进一步应用。  相似文献   

10.
CT引导下放射性碘125粒子瘤体内植入治疗肺癌是治疗各种肺癌的一种新方法,其定位精确、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痛苦轻、疗效确切,已在我院较为广泛地开展。本文对我科近年来在CT引导下放射性碘125粒子瘤体内植入治疗肺癌79例进行总结分析,提出手术前后的护理要点及预防处理并发症的护理重点。  相似文献   

11.
碘-125放射性粒子在头颈部恶性肿瘤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碘-125(125Ⅰ)粒子植入内放射治疗技术在头颈部晚期恶性肿瘤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术中植入、B超定位经皮穿刺植入、鼻窦内窥镜引导下放置等方法对16例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在术后残腔、肿瘤内或转移淋巴结内放置碘-125粒子。结果 近期观察无局部感染、无放射性损伤、无血管破裂出血、无粒子移位或脱落等状况发生,半年完全缓解率62.5%,1年完全缓解率37.5%。结论 碘-125粒子植入内放射治疗技术可成为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的综合治疗方法之一,此技术尤其适合于术后复发、放疗后复发、一期手术难以根治等晚期恶性肿瘤患者,亦适合于需行术后放疗的早期恶性肿瘤患者。  相似文献   

12.
CT引导下放射性碘125粒子瘤体内植入治疗肺癌是治疗各种肺癌的一种新方法,其定位精确、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痛苦轻、疗效确切,已在我院较为广泛地开展.本文对我科近年来在CT引导下放射性碘125粒子瘤体内植入治疗肺癌79例进行总结分析,提出手术前后的护理要点及预防处理并发症的护理重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组织间植入125I粒子治疗肺癌的技术方法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CT引导下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肺癌62例,1-5个月评价疗效,所有病例均行术前TPS制定治疗计划,术后CT图像导入TPS中评价粒子分布情况。结果125I粒子植入病例全部成功,无术中终止及死亡病例,部分出现少量气胸、咳血,术后随访未出现放射损伤症状体征,1-5个月复查胸部CT,未发现粒子脱落或移位等并发症。结论 CT引导下经皮穿刺植入125I粒子治疗肺癌技术方法简单,安全可靠,易于实施,疗效较好,并且微创、并发症少,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应用放射性碘125粒子植入联合低功率超声治疗腹腔晚期恶性肿瘤的疗效.方法 对我院普外科2009年10月至2011年5月共36例腹腔内晚期恶性肿瘤患者,采取术中植入放射性碘125粒子持续内照射,术后行病变区域体外低功率超声治疗.结果 36例患者中,完全缓解4例,部分缓解23例,无变化6例,进展3例.结论 碘125粒子术中植入联合体外低功率超声治疗腹腔内晚期恶性肿瘤,具有损伤小、安全有效、并发症发生率低等特点,是针对腹腔内晚期恶性肿瘤的理想治疗手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肝癌经动脉化疗栓塞(TACE)后残留病灶的经皮冷消融或放射性碘粒子植入治疗的可行性。方法搜集2007年1月-2009年12月间失去手术时机的原发性肝癌患者,应用TACE治疗3周后,针对96例存在残留病灶者,59例采用经皮氩氦冷冻系统作消融处理(冷消融组),37例行125I粒子植入组织间内放射治疗(碘粒子组),观察随访两组患者的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冷消融组、碘粒子组患者均收到临床症状好转、AFP下降、肿块缩小的效果,总有效率分别为91.5%与86.5%,6,12,24个月生存率分别为93.2%、72.9%、52.5%与91.9%、70.3%、48.7%,无致命并发症出现。结论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残留病灶的患者,行经皮冷消融或放射性碘粒子植入治疗能收到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125碘(125I)粒子近距离治疗恶性肿瘤的疗效。方法选择恶性瘤患者42例,根据肿瘤部位分别采用床旁局麻直视下体表肿瘤直接植入放射性粒子、超声引导下植入粒子、CT引导下植入粒子和手术中直视下植入粒子的方法对实体肿瘤及转移淋巴结进行放射性125I粒子永久性植入治疗恶性肿瘤。结果42例中,完全缓解16例(38.1%),部分缓解22例(52.3%),无恶化2例(4.8%),恶化2例(4.8%),有效率90.4%。结论125I放射性粒子永久性植入近距离治疗恶性肿瘤方法简单安全,疗效确切,是一种治疗癌症的理想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125I粒子植入联合支气管动脉介入化疗治疗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 2004-10~2011-06共58例肺癌患者,先行125I粒子植入术,之后行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术.术前采用特定计算机治疗计划系统(treatment planning system,TPS)模拟布源,计划术中所需125I粒子的总活度及粒子的数量.在CT引导下将125I粒子植入瘤体区.术后2,4,6,12个月CT扫描,参照WHO实体肿瘤疗效评价标准,测量肿瘤组织两个垂直直径之乘积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125I粒子植入联合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治疗后2,4,6,12个月随访,有效率分别为62.07%,71.93%,83.64%,78.18%.全组58例中1例4个月因出现全身转移而病死,2例6个月因心包转移医治无效病死,其余55例患者均全部完成治疗;所有患者未出现放射损伤症状,未发现粒子迁移,化疗不良反应轻(部分患者出现轻度恶心呕吐,1例患者脱发).结论 125I粒子植入联合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治疗肺癌能有效控制肿瘤治疗"冷点"及针道种植转移;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低能放射性125碘粒子(125I)组织间永久性植入术治疗恶性肿瘤现已广泛使用,特别是对前列腺癌能进行有效的控制。但很少有经内镜超声进行125I粒子植入术治疗胰腺癌的文献报告。我们在125I粒子植入研究的基础上着重探讨了对胰腺癌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碘125(125Ⅰ)粒子组织间永久植入治疗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6例B、C期各类恶性肿瘤行根治性手术联合125Ⅰ粒子植入或姑息性手术在肿瘤部位直接植入125Ⅰ粒子,以及CT引导下将125Ⅰ粒子直接植入肺癌组织中.术后观察血象,临床表现,定期复查B超、X线及CT,了解肿瘤复发或转移情况.结果16例中存活时间最长达37个月.结论125Ⅰ粒子组织间永久性植入治疗中晚期恶性肿瘤是安全有效的,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韩冰  王飞  李志民  刘炜炜 《吉林医学》2010,31(31):5592-5593
目的: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严重影响患者的吞咽、语言功能和面容。部分患者确诊时已是晚期,因此丧失了手术机会;另有一些患者因身体原因无法耐受手术;或惧怕手术或顾虑影响面容而拒绝手术治疗。作者应用125碘(I125)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探讨其治疗效果。方法:对3例患者进行I125插植治疗,术前经B超、CT或MRI等影像学检查,通过三维治疗计划系统(TPS系统),精确计算I125籽源植入数量及分布,确定植入肿瘤的导针位置、方向,实施I125插植治疗。表浅的肿瘤直接插植治疗;深部的肿瘤在CT立体定向扫描,通过影像引导植入放射性核素I125粒子,并进行效果验证。结果:3例患者肿瘤均明显缩小,张口度增加,生存期延长。结论:碘(I125)放射性粒子植入口腔颌面部肿瘤体内低剂量、持续、无间断照射,手术创伤小,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期,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