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评价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在胰腺癌PET/CT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4例PET/CT检查病例螺旋CT扫描诊断均使用胰期、肝期螺旋扫描.100 mL离子型对比剂快速团注,3 mm薄层扫描,Pitch1.0、2~3 mm薄层重建.结果胰期扫描胰腺癌病灶检出率达92%,胰周小血管状态了解较好,胰期延时扫描时间38~40 s最佳,肝期扫描肝脏受侵,转移情况显示满意.结论 PET/CT检查胰腺癌使用双期螺旋CT扫描能准确地评价胰腺肿瘤本身及胰周血管受侵状况,能准确检出肝转移灶,提高肿瘤手术切除可行性估计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多层螺旋CT(MSCT)多期扫描联合血管成像技术在肝Ca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我院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间经手术、病理或临床证实的80例肝Ca患者,采用多层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检查,将动脉期、门脉期图像传入工作站,行动脉期、门静脉期双期血管成像,采用容积再现(VR)和最大密度投影法(MIP)等重建技术,分析其对肝脏病变及与肝血管关系的显示情况,并与三期增强扫描的轴位相比较.结果 MSCTA图像及三期增强扫描的轴位图像均可清晰显示全部肿块和部分肿块的供血动脉、引流静脉和门静脉癌栓,但前者更直观、准确显示,尤其是对微小肝Ca.结论 16层螺旋CT多期扫描联合血管成像能直观的显示肿瘤、供血动脉、肿瘤血管、门脉系统状况,多角度观察肿瘤与血管的关系,为临床提供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3.
目的讨论胰腺内分泌肿瘤的CT表现.方法对患者进行CT检查并进行诊断.结论对于胰岛细胞肿瘤来说,血供丰富是最主要的病理学特征,因此薄层增强CT扫描技术是必不可少的首选方法.由于相对于周围正常胰腺组织而言,瘤体的多血供CT表现是一过性的,因此快速扫描、实现在瘤体出现峰值强化时采集数据是影响CT检测率的关键所在.团注法薄层动态CT扫描可以达到这个要求,而作者更推崇采用螺旋C T双期扫描法,特别是在肝动脉期用5m m薄层扫描,用3m m层厚进行图像重叠重建,如此既可在肿瘤与胰腺正常组织出现最大密度差时采集数据,又可通过图像重叠重建来发现小病灶.  相似文献   

4.
刘嘉 《医学综述》2003,9(6):382-384
对于肝肿瘤的诊断 ,常规的CT平扫及强化扫描仅能发现较大的肝脏肿瘤。特别是由于扫描速度和成像条件的限制 ,无法对肝脏肿瘤的血液供应特点进行观察。螺旋CT是CT扫描技术上的最新进展。在螺旋扫描模式下 ,图像数据的采集是连续的 ,且大多数患者能在一次屏气下完成整个肝脏扫描 ,所以螺旋CT消除了呼吸移动导致的病变遗漏 ,并能得到最佳血管及肝实质强化图像。另外一个重要的优点是能在一次注射对比剂情况下完成全肝动脉期、门静脉期及延迟期扫描 ,观察肝肿瘤的动态增强特性[1 ,2 ] 。1 螺旋CT扫描技术螺旋CT(spiralCT ,SCT)一次屏气 …  相似文献   

5.
16层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对胰腺癌侵犯胰周血管的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16层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评估胰腺癌侵犯胰周血管的价值.方法 对20例胰腺癌患者进行16层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和三维血管重建,结合源图像比较正常胰腺组织与肿瘤组织在各项增强中的强化程度,评价胰腺癌对胰周血管的侵犯情况,与术中所见对照.结果 16层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能清晰地显示胰腺癌的各种表现及胰周血管,以动脉晚期显示最佳,20例发现80支胰周血管受侵犯,表现为血管被肿瘤包绕或受压移位,管腔狭窄或闭塞,管壁浸润,CT评估肿瘤可切除准确度75%,不可切除准确度90%.结论 16层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在诊断胰腺癌、术前分期以及肿瘤可切除性的评估中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张俊勇 《中国医药导报》2009,6(24):149-149,152
目的:分析螺旋CT对胰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39例胰腺癌患者检查前口服1.5%泛影葡胺后,行螺旋CT平扫,然后由高压注射器自上肢静脉注射非离子型造影剂80~100 ml,延迟30、60 s分别开始胰腺双期增强扫描,扫描速度为1 s/周,螺距1.5 mm,注射速度3 ml/s.结果:CT扫描可以很好地显示胰腺及胰周的解剖结构,双期增强扫描可以观察胰腺实质的细微结构变化,准确显示胰腺癌的直接或间接征象,包括胰腺肿块、胰周脂肪层改变、淋巴结转移等,是目前诊断和术前评估胰腺癌最常用、最准确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之一.结论:胰腺螺旋CT平扫能很好地确定胰腺病变位置及范围;CT双期增强扫描时,正常胰腺和胰腺癌的密度对比度最高,即小胰腺肿瘤的检出率最高,另外,此时肠系膜上静脉已经强化,正好与胰腺区分开来,能很好地显示胰腺及其周围结构,对胰腺癌的诊断有很大的价值.所以螺旋CT是胰腺动态检查的最佳工具.  相似文献   

7.
随着CT、MRI的发展 ,特别是成像速度的加快 ,胰腺疾病的诊断准确率在不断提高。CT是目前胰腺疾病诊断最重要的影像检查方法。MRI成像在胰腺疾病诊断上的价值进一步提高 ,尤其MRCP成像对胰胆管系统疾病的诊断价值已被临床广泛认可。1 胰腺CT的应用进展螺旋CT扫描 螺旋CT扫描速度快 ,动态增强扫描使胰腺和肝脏达到理想的强化 ,有利于胰腺肿瘤及其肝转移的显示。胰腺小肿瘤应采用螺旋CT双期增强 (动脉期和胰腺实质期 )薄层扫描。胰腺癌于正常胰腺比较为血供较少 ,胰腺有丰富的动脉供血 ,故在动脉期扫描 ,肿瘤与正常胰腺实质的密度差…  相似文献   

8.
多层螺旋CT高分辨扫描诊断周围型小肺癌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高分辨扫描对周围型小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52例经病理证实的周围型小肺癌,对其螺旋CT扫描(SCT)和高分辨CT扫描(HRCT)所获图像作对比分析.结果 HRCT对肿瘤分叶征、棘突征、短毛刺征、空泡征、细支气管气相、血管集束征、胸膜凹陷征的显示率明显高于螺旋CT(P<0.05);HRCT对叶间胸膜破坏征的显示率较螺旋CT高,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多层螺旋CT高分辨扫描对周围型小肺癌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双期扫描技术对胰腺肿瘤检出,诊断和进行可切除性评估的意义.方法 对38例胰腺肿瘤患者行胰腺平扫、胰腺期和肝脏期扫描,对各时相的正常胰腺和肿瘤组织进行CT值测量,计算各时相两者的CT值差别,观察胰周血管和其他变化,作可切除性评估.结果 胰腺肿瘤双期扫描各时相的CT值差分别为平扫(6±3)Hu,胰腺期(43±18)Hu,肝脏期(23±16)Hu,胰腺期差别最大,对胰腺肿瘤的检出和诊断有意义.观察胰周小静脉扩张和其他变化进行手术可切除性评估.结论 多层螺旋CT的双期扫描技术优于普通螺旋CT,对胰腺肿瘤的检出和诊断及可切除性评估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螺旋CT胰腺期增强扫描在胰腺癌诊断和分期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螺旋CT胰腺期增强扫描在胰腺癌诊断和分期中的价值。方法:对34例胰腺癌患者行螺旋CT胰腺期和门脉期双期增强扫描,扫描延迟时间分别为30s和65s,对比剂用量100ml,注射速度3ml/s。观察并比较正常胰腺与肿瘤在两期增强中的对比情况,以及胰腺周围血管、组织和器官的受侵情况。根据CT征象对肿瘤可切除性进行评价,并与手术结果比较。结果:肿瘤—胰腺对比在胰腺期34例中对比明显32例,对比较明显2例;门脉期对比明显10例,对比较明显14例,对比不明显10例。胰腺期扫描能清晰显示胰周血管,其中胰周血管中断6例,包绕4例,部分包绕3例。术前认为可以切除21例,术中切除20例。结论:螺旋CT胰腺期增强扫描比门脉期增强扫描更清晰地显示胰腺癌,并有利于胰腺癌分期和可切除性的判断。  相似文献   

11.
尉东涛  张建平  孙海成 《中国现代医生》2013,(14):108-109,F0003
目的探讨128层螺旋CT肝脏双期扫描血管重建成像对肝脏肿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经手术方式证实的22例肝脏肿瘤进行128层螺旋CT动脉期和门静脉期扫描,在后处理工作站利用多平面重建技术(MPR)、最大密度投影法(MIP)、表面阴影显示(SSD)与容积显示(VR)等技术进行双期血管重建成像。结果肝动脉期vR和MIP等重建图像均能清晰显示腹腔干、肝总动脉、胃十二指肠动脉及肠系膜上动脉及其属支,门静脉期VR和MIP后处理成像能清晰显示门静脉主干及其属支。结论128层螺旋CT双期血管重建成像技术快速、直观、准确,有助于指导临床对肝肿瘤手术方案的制定。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胰腺多期扫描技术,建立最佳显示正常胰腺、胰周血管及胰腺一肿瘤对比的多期扫描模式。方法 80例疑胰腺癌的正常者和68例经临床厦手术证实的胰腺癌患者行多层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分别测量各期正常胰腺、病灶厦胰周大血管的CT值,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正常组胰腺在胰腺期的增强值高于动脉期和门静脉期(F=27.09,P〈0.001),胰周动脉在动脉期增强值高于胰腺期和门静脉期(P〈0.001),胰周静脉在胰腺期和门静脉期增强值高于动脉期(P〈0.001)。胰腺癌组胰腺一肿瘤差值在胰腺期高于动脉期和门静脉期(F=14.17,P〈0.001),正常组胰周小静脉的显示率高于胰腺癌组(P〈0.05)。肿瘤在扫描各期的显示情况的评分结果表明,肿瘤在胰腺期扫描可以获得最佳显示。结论 胰腺癌多期扫描宜分为动脉期、胰腺期和门静脉期,有利于对正常胰腺、肿瘤及胰周血管进行评价,并有助于肿瘤病灶的检出和进行血管成像,该技术在胰腺癌的诊断和术前分期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3.
螺旋CT对正常胰腺变异显示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认识正常胰腺变异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我院行螺旋CT(Spiral CT,SCT)双期增强扫描正常胰腺237例横断面图像,回顾性总结了胰腺各个部位常见变异的SCT表现。结果:显示正常胰头颈变异43例,胰体尾变异14例,一例胰头增大系因肠系膜上静脉走行异常而引起。结论:认识正常胰腺变异可以避勉将之误诊为肿瘤,提高对胰腺肿瘤诊断的正确率,减少不必要的剖腹手术。  相似文献   

14.
钟文美 《中外医疗》2010,29(20):2-3
目的研究螺旋CT动脉期、门脉期双期增强扫描在小胰腺癌早期诊断和正确分期中的作用。方法对14例小胰腺癌患者行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扫描延迟时间分别为30s和65s,对比剂量100mL,注射速度3mL/s,观察并比较正常胰腺及肿瘤在2期的增强情况。根据CT征象对肿瘤可切除性进行评价,并与手术结果比较。结果肿瘤-胰腺对比动脉期和门脉期分别为(48.07+20.4)HU和(28.80+16.04)HU(t=2.535,P≤0.01)。14例肿瘤中,术前认为可以切除11例,本中切除9例。结论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能更清晰地显示小胰腺癌,动脉期胰腺肿瘤对比较门脉期更显著,有利于小胰腺癌的早期诊断和可切除性的判断。  相似文献   

15.
张建伟 《吉林医学》2011,32(23):4824-4826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多期增强及MPR技术在肾癌诊断及术前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32排螺旋CT机对40例肾癌患者进行多期增强薄层扫描,对图像进行MPR重建,并将CT分期结果与手术病理进行对照分析。结果:40例患者均诊断明确,多期增强扫描肿瘤显示出快进快出的强化特点,SCT多期增强及MPR技术在肾癌术前分期的准确率92.5%。结论:螺旋CT多期增强及MPR技术对肾癌的诊断及术前分期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16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在骨肿瘤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评价16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在骨肿瘤影像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42例骨肿瘤患者行16层螺旋CT容积扫描后,做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强度投影(MIP)、表面遮盖(SSD)、容积漫游(VRT)4种后处理。结果每一种重建图像均显示骨肿瘤。其中MPR准确显示了肿瘤骨的骨破坏、骨膜的改变、骨破坏的范围及肿瘤对周围软组织的侵犯情况;MIP及SSD和VRT能立体显示骨改变;SSD和VRT在增强的基础上可以显示肿瘤的供血动脉、静脉和肿瘤血管。4种后处理图像结合横断层面图像能从不同方向准确显示肿瘤骨的骨破坏、骨膜反应类型、肿瘤的范围及肿瘤对周围组织的侵犯。结论16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可以全面、准确地显示骨肿瘤,结合横断面图像,可对骨肿瘤作出准确的影像诊断。  相似文献   

17.
认为螺旋CT扫描速度快,可以减少呼吸运动的影响;连续采集容积数据,扫描结束后可以对图像进行薄层重建和血管的三维重建,有利于小病变和胰周血管的显示,被认为是对胰腺进行动态扫描的最佳工具。同时在胰腺癌术前分期、手术切除性评价及小胰腺癌诊断方面显示出它的优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在胰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20例行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的胰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实施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的20例正常胰腺患者的资料进行比对研究。结果:正常胰腺实施平扫后的平均CT值高于肿瘤;实施增强扫描后,肿瘤在胰腺期与门脉期的CT值无明显差异(P0.05);正常胰腺在胰腺期的CT值要高于门脉期(P0.05);而肿瘤胰腺在胰腺期的CT值显著低于正常胰腺(P0.01);肿瘤和正常胰腺之间存在密度差异。结论:胰腺癌与正常胰腺之间存在密度差异,而在胰腺期实施螺旋CT增强扫描则可以得到最大的密度差值,为胰腺癌的诊断提供重要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9.
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在胰腺癌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慎忠 《黑龙江医学》2006,30(12):921-922
目的研究螺旋CT胰腺期、门脉期双期增强扫描在胰腺癌诊断和胰腺周围血管侵犯及正确评估手术切除可行性的价值。方法对22例行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胰腺癌CT征象,以及胰腺周围血管的受侵情况进行分析,并与手术结果比较。结果延时35 s进行胰腺期扫描能清晰显示胰腺及胰周血管改变,22例胰腺癌均表现为较明显的低密度灶,其中胰周血管中断4例,包绕4例,部分包绕2例,术前认为可以切除13例,术中切除11例。结论螺旋CT胰腺期增强扫描能清晰地显示胰腺癌,并有利于胰腺癌周围血管侵犯和可切除性的评估。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图像后处理技术在肺栓塞诊断中的运用与价值,分析其CT表现。方法利用多层螺旋CT机对50例肺栓塞病人分别进行多层螺旋CT薄层轴位和动脉增强扫描,将增强扫描图像进行MPR(多层面重建)、MIP(最大密度投影)、VRT(容积重建)技术重组处理。比较MSCT图像后处理技术与多层螺旋CT薄层轴位显示栓塞数目的差异。从MPR、MIP、VRT技术优势,体现MSCT图像后处理技术对肺栓塞诊断意义价值。结果 MSCT图像后处理技术相比多层螺旋CT薄层轴位,MSCT图像后处理技术更能清楚准确显示栓子显示肺段动脉以上的栓塞,两者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运用MPR、MIP、VRT在后处理技术中更能够清晰、立体显示血管走形、异常病变。结论MSCT后处理技术有直观、立体、准确的优点,有利于进一步显示病变细节的CT表现,能早期发现栓塞并可提高影像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率,降低误诊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