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素问·五脏别论》云:“魄门亦为五脏使”。魄门亦即肛门,为人体九窍之一。魄门之启闭与人体精微物质的吸收及糟粕的排泄关系极为密切。魄门开合有节,启则糟粕得以及时排出,闭则水谷精微得以进一步再吸收。如魄门启闭失度,启而不闭则清浊不分,俱出体外,机体失养,耗伤正气;闭而不启,则糟粕积蓄不得排出,这不仅是脏腑功能失常的表现,反之,也可以影响脏腑功能。魄门启闭功能的正常发挥,有赖于心神主宰、肝气条达、脾气升提、肺气宣肃和肾气固摄。只有魄门启闭功能不失常度,方能协调脏腑之气机。魄门为心使:《素问·灵兰秘典论》曰:“心者,  相似文献   

2.
《中国民间疗法》2001,9(8):61-64
A1型题 (答案见 64页 )1.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是 :A、整体观念和阴阳五行  B、四诊八纲和辨证论治  C、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  D、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  E、阴阳五行和五运六气2 .有机整体的“中心”是 :A、脑  B、心  C、五脏  D、经络  E、以上均非3.有机整体的“主宰”是 :A、脑  B、心  C、五脏  D、经络  E、肾4.《素问·金匮真言论》所说的“春善病”是 :A、胸胁  B、鼽衄  C、洞泄寒中  D、风疟  E、痹厥5 .《素问·金匮真言论》所说的“秋善病”是 :  A、胸胁  B、鼽衄  C、洞泄寒中 D、风疟  E、痹厥6 .…  相似文献   

3.
<正> “魄门亦为五脏使”见于《素问·五脏别论》。魄门,即肛门;使者,役也。一方面说明五脏主司支配魄门的启闭、(就此而言,“为”可解释做被),另一方面说明魄门为五脏行使排泄浊气的职能,使“水谷不  相似文献   

4.
"浊阴走五脏""此受五脏浊气"分别出自《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和《素问·五脏别论》。"浊阴走五脏""此受五脏浊气"都与五脏有关,存在关联性。联系《内经》其他篇章内容,认为"浊阴走五脏"中的浊阴广义指营养物质,狭义指五味;而"此受五脏浊气"中的浊气具有精微物质、代谢产物、病理性产物、邪气、失常的气机、七情过度等含义。  相似文献   

5.
1浊毒的概念 对于"浊"的认识,《黄帝内经》为其渊源,其分为生理之浊与病理之浊,生理之浊指浓浊的饮食精微物质和体内排出的污浊之物,如《灵枢.阴阳清浊》曰"受谷者浊,受气者清",在此即指饮食精微物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腑"及《灵枢.小针解》曰"浊气在中者,言水谷皆入于胃,其精气上注于肺,  相似文献   

6.
江心镜老医师,是我县名老中医,行医五十余载,冶诸家于一炉。尚谓:窍者,孔穴也,如人体口、眼、耳、鼻、喉、二阴,乃至汗孔、脐等诸窍皆似脏腑之门窗,一有不利,六淫之邪必干扰之;反之“五脏不和则九窍不通”。启闭失常。所以调九窍之启闭实有利于扭转病势。《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故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  相似文献   

7.
《素问·五脏别论》在论述脏腑的功能、特点之后,提出“魄门亦为五脏使”的观点,慨括了魄门(肛门)及其肠腑与五脏之间的密切关系。首先,魄门的启闭有赖于心神的主宰,肝气的调达,脾气的升提,肺气的宣降和肾气的固摄;其次,魄门又能为五脏排泄糟粕废物,使其保持“满而不能实”的特性,从而  相似文献   

8.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云:"故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藏;清阳实四支,浊阴归六府。"传统的解释是这样的:出上窍的"清阳",是指呼吸、发声、视觉、嗅觉、味觉、听觉等功能赖以发挥作用的精微物质,出下窍的"浊阴",是指食物的糟粕和废浊的水液;发腠理的"清阳",是指卫气,走五脏的"浊阴",是指精血津液;实四肢的“清阳”是指饮食物化生的水谷精微,归六腑的"浊阴",是指饮食水谷变化的糟粕和水液。  相似文献   

9.
魄门亦为五脏使辨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魄门亦为五脏使”,语出《素问·五脏别论》:“魄门亦为五脏使 ,水谷不得久藏。”“魄门亦为五脏使”,是指魄门的启闭功能受五脏之气的调节 ,而其启闭正常与否又影响着脏腑气机的升降。1 魄门的内涵魄门 ,指肛门 ,为大肠的下端。属七冲门之一。如《难经·四十四难》曰 :“七冲门何在 ?……下极为魄门。”肛门之所以为魄门 ,其理有二 :其一 ,魄通“粕”,指糟粕 ,渣滓。肛门为糟粕下泻之门故名之。《庄子·天道》曰 :“然则君之所读者 ,古人之糟魄已夫 !”清代叶霖《难经正义》说 :“下极为魄门者 ,魄门即肛门也。魄古与粕通。言食饮至此 ,…  相似文献   

10.
陈震萍  牟重临 《新中医》2015,47(5):316-318
<正>人体气机的升与降是重要的生理活动现象,《素问·六微旨大论》言:"升降出入,无器不有"[1]。芬余氏《医源·阴阳升降论》言:"天地之道,阴阳而已矣,阴阳之理,升降而已矣。"人体的脏腑功能活动是由气机的升降来完成。升清与降浊是人体新陈代谢的主要表现。《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言:"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清阳实四支,浊阴归六腑。"论中又言:"清气在下,则生飧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