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脑出血可能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广州中山大学第一和第三附属医院从1996年5月至2005年4月收治的454例肝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病例组入选标准:(1)行尸肝供体原位肝移植病人;(2)术后出现脑出血;(3)所有病例均经头颅CT或MRI检查明确诊断;(4)术前有过脑出血病史者不能入选。其中脑出血病例组12人,年龄为(56.33±10.25)岁。无脑出血对照组48例,年龄为(50.38±10.20)岁。调查内容包括:(1)共同因素:性别,年龄,术前诊断、乙肝表面抗原、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肝功能Child分级、凝血四项、血常规、肝功能、电解质、是否入住重症监护室(ICU)、血压及中心静脉压,手术时间,冷缺血时间,无肝期,术中出血量,术后血常规、凝血四项、血压及中心静脉压、感染情况(以培养出细菌、真菌为标准)。(2)脑出血患者另外收集:脑出血前血压、中心静脉压,脑出血时间,脑出血部位(以CT描述为准),脑出血后手术与否,预后状况。所有数据应用SPSS12.0 for windows统计学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首先应用单因素相关分析,筛选出两组有显著差异的参数,然后再对这些参数进行多元回归分析,从中找出肝移植术后并发脑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相关分析显示两组间术前入住ICU、术前肝功能Child分级、术前血红蛋白(HB)、术前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术前白蛋白(ALB)、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血小板(PLT)、术后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回归分析显示术前肝功能Child分级情况和术中出血量是肝移植术后并发脑出血的两个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术前肝功能Child C级和术中出血量可能对预测肝移植术后脑出血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患者术后大量腹水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8年6月~2020年6月我院收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62例,所有患者行肝切除术,术后将发生大量腹水患者纳入发生组,未发生大量腹水患者纳入未发生组。收集所有患者基线资料,经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原发性肝癌患者术后大量腹水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 纳入的62例患者中,术后发生大量腹水14例,经单因素分析显示,原发性肝癌患者术后发生大量腹水与年龄、性别无关(P0.05);与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前白蛋白(PA)、术中出血量、肝功能分级(Child)、术前门静脉高压有关(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TA、PA水平低表达、术中出血量≥400ml、Child B级、术前门静脉高压是导致原发性肝癌患者术后发生大量腹水的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 血清PTA、PA水平低表达、术中出血量≥400ml、Child B级、术前门静脉高压是导致原发性肝癌患者术后发生大量腹水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危险因素。方法:480例行择期非心脏大手术老年患者,观察术后出现认知功能障碍的人数并分析其原因。结果:480例患者中发生认知功能障碍104例,发生率为21.67%,年龄越大的患者POCD发生率越高,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的老年人POCD发生率高于其他患者,术中术后低血压时间较长的患者POCD发生率高。结论:年龄,术中术后较长时间的低血压,术前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是引起老年人POCD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肝癌术后高胆红素血症影响因素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詹爱丁  莫新少 《护理研究》2010,24(7):1741-1743
[目的]探讨肝癌病人术后发生高胆红素血症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肝癌肝切除术病人,根据术后胆红素水平分为高胆红素血症组和胆红素正常组,分析总结术后出现高胆红素血症的原因。[结果]单因素分析发现,术前胆红素水平、Child—Pugh分级、肠道准备泻药、肿瘤最大直径、包膜完整性、手术时间、术中输血量和总输液量影响病人术后高胆红素水平变化;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hild—Pugh分级、磷酸钠盐口服泻药、术前总胆红素水平、术中输血量与术后高胆红素血症发生情况呈正相关,术前使用硫酸镁或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导泻与术后高胆红素血症发生呈负相关。[结论]术前胆红素水平、Child—Pugh分级、肠道准备泻药、肿瘤最大直径、包膜完整性、手术时间、术中输血量和总输液量是肝癌术后胆红素水平变化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肝血管瘤切除术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探讨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2010年在东方肝胆外科医院行肝血管瘤切除术治疗的946例患者的资料,统计患者年龄、性别、既往病史、术前及术后实验室检查资料(表面抗原、血小板、白细胞)、手术信息(肝切除史、肝切除量、失血量、输血情况)、ICU时间、住院时间、住院期间并发症等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找寻导致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 术后有63例患者发生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6.7%.其中术后肝功能恢复延迟57例,发生率为6.0%.肝功能恢复延迟的独立危险因素为术后血小板计数〈100×109/L(OR=3.014,P=0.018)、术中输血(OR=3.067,P〈0.001).结论 肝血管瘤切除术后患者主要并发症为肝功能恢复延迟,危险因素为术中输血和术后血小板偏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选择性肝血流阻断法行肝切除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原发性肝癌行肝切除术患者60例,其中行选择性肝血流阻断法肝切除术28例(选择性肝血流阻断组),行全肝入肝血流阻断法肝切除术32例(全肝血流阻断组),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肝功能、并发症及预后情况。结果与全肝血流阻断组比较,选择性肝血流阻断组术中出血量较少、术后谷丙转氨酶较低,术后前白蛋白及胆碱酯酶水平较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术后在院观察时间较短,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手术时间、胆红素及白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选择性肝血流阻断组并发症发生率(7.1%)低于全肝血流阻断组(28.1%)(P〈0.05)。结论选择性肝血流阻断法行肝切除术可有效控制出血,术后肝功能恢复较快。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肝切除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320例行肝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Logistic 回归分析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结果 72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包括胸腔积液、腹腔积液、胆汁渗漏、上消化道出血、腹腔感染等;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在年龄、性别、原发病类型、原发病性质、合并症、有无肝硬化、肝功能Child分级、阻断时间、切除范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围手术期输血量及住院时间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和围术期输血量为术后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行肝切除术时应尽量缩短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和围手术期输血量,高龄患者行肝切除术应慎重.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估腹腔镜肝切除术治疗肝癌破裂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2016年1月-2019年9月采用腹腔镜肝切除术治疗肝癌破裂出血的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7例患者均顺利完成腹腔镜手术,与对照组比较,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7例患者均无切口及腹腔种植,两组患者无瘤生存率及总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对于循环稳定、肝功能分级为Child—Pugh A级、肿瘤可切除、能耐受手术的肝癌破裂出血患者,行腹腔镜肝切除术是安全和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肝硬化患者心功能与Child—Pugh肝功能分级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肝硬化患者心功能改变及其与肝功能的关系。方法33例肝硬化患者,年龄(50.9±10.4)岁,按Child-Pugh肝功能分级标准分为Child A组(n=12)、ChildB组(n=11)和ChildC组(n=10)。20例健康体检者作对照组,年龄(46.3±10.3)岁。超声心动图测量静息状态下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房前后径(LAd)、舒张期二尖瓣血流频谱E波峰值速度与A波峰值速度比值(E/A值)。结果肝硬化患者较对照组LVEF增加、LAd增大、E/A值下降(均P〈0.01)。LVEF:对照组〈Child A组(P〈0.05)〈Child B组(P〈0.01),Child C组小于Child B组(P〈0.01),Child C组与Child A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LAd:对照组和Child A组〈Child B组〈Child C组(均P〈0.01)。E/A值:对照组〈Child A组〈Child B组〈Child C组(均P〈0.01)。结论肝硬化患者存在左室收缩功能和舒张功能不全,与肝功能损害严重程度相一致。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发病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非心脏手术的老年患者200例,均属美国麻醉师协会(ASA)分级Ⅰ~Ⅱ级,年龄≥65岁,行连续硬膜外阻滞或全身麻醉。所有患者术前用简易智能状态检查法(MMSE)测试,术后3~5d内再次测试.并记录每项测试结果。如患者术后认知功能评分较术前低1分以上,则认为其发生POCD.结果:200例患者中,47例发生POCD,发病率为23.5%。Logistic回归统计分析表明,年龄≥75岁、麻醉持续时间≥3h、术中低血压总时间≥10min及文化程度低是POCD的主要相关因素。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老年患者POCD的发病率为23.5%,且与年龄、麻醉持续时间、术中低血压及受教育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stoperative congnitive dysfunction,POCD)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情绪智力评分和认知功能问卷对246例髋关节置换术术后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根据是否存在POCD,分为POCD组和非POCD组,首先单因素分析比较两组POCD可能影响因素的差别,然后以认知功能评分为因变量,以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为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探讨POCD的影响因素。结果①246例患者中,有82例出现POCD,占33.33%;②POCD组年龄、麻醉时间大于非POCD组(P<0.05);POCD组情绪智力的总分、自身情绪、管理情绪、自我激励低于非POCD组(P<0.05);③多元回归分析显示,麻醉时间、情绪智力总分、自身情绪和情绪管理均为POCD的影响因素。结论情绪智力和麻醉时间是髋关节置换术患者POCD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检测并分析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血清瘦素(leptin)水平,并探讨其异常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用放射免疫法检测80例肝硬化患者及80名健康对照者的血清瘦素水平,对肝硬化患者进行Child-Pugh分级,并测定全部受试者身高、体重,计算其体重指数(BMI),分析肝硬化患者血清瘦素变化与体重指数、Child-Pugh分级及肝性脑病的关系。结果肝硬化患者血清leptin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女性肝硬化患者血清瘦素水平显著高于男性患者(p〈0.05),按child.pugh分级,血清leptin水平逐渐升高,不同分级肝硬化三组间血清瘦素水平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肝硬化患者血清leptin水平高于正常人,并有性别差异,但血清瘦素水平与肝硬化分级无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肝硬化肝脏流人道血流动力学改变与肝功能Child—Pugh分级的相关性。方法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技术检查80例乙肝病毒性肝硬化(VLC)患者和50例酒精性肝硬化(ALC)患者的肝固有动脉和门静脉主干的血流参数,计算血流灌注指数(DPI),并与对照组(50例)进行比较。结果VLC组、ALC组肝固有动脉峰值流速(PSV)分别为(74.1±30.5)cm/s和(41.5±7.2)cm/s,时间平均流速(TAVMHA)为(26.9±5.5)cm/s和(37.1±14.2)cm/s,阻力指数(RI)为0.72±0.06和0.73±0.05,搏动指数(PI)分别为1.6±0.44和1.7±0.29,血流量(QHA)分别为629.5±206.1和263.4±89.9;门静脉主干最大血流速度(Vmax)为(13.2±3.4)cm/s和(12.1±4.2)cm/s,血流量(Qpv)为945.5±346.9和670.0±190.5。VLC组、ALC组与对照组比较,门静脉主干内径(Dpv)、肝固有动脉内径(DHA)增宽,Vmax降低;RI、PI均高于对照组。肝硬化病变组与对照组血流动力学参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LC组和ALC组问血流动力学变化因病因的不同也有较大差异,VLC组Qpv降低,QHA则呈代偿性增高;而ALC组QHA总体呈下降趋势,RI、PI明显高于VLC组。肝硬化患者肝固有动脉血流速度、QHA随Child—Pugh肝功能分级的加重逐渐增大,与之呈正相关;门静脉的Vpv、Qpv随Child—Pugh肝功能分级的加重逐渐减少,与之呈负相关;其DPI与Child—Pugh肝功能分级亦有很好的相关性。VLC组、ALC组与Child—Pugh肝功能分级的相关系数(r值)分别为:0.71、0.69(P=0.000)。结论肝硬化肝脏整体流人道血流动力学的变化与Child—Pugh肝功能分级有较好的相关性,肝动脉血流的特异性改变为不同病因所致肝硬化的诊断提供依据.对肝硬化的预防和治疗县右重要煮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吗啡静脉自控镇痛(patient-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对老年患者在靶控输注(target control infusion,TCI)全凭静脉麻醉(total intravenous anesthesia,TIVA)下行腹部手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12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吗啡PCIA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两组患者均在TCI/TIVA下行腹部手术,均于术后24 h、48 h进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术前24 h及术后24 h、48 h、72 h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行神经心理学检查,评价认知功能;记录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stoperative cognitive dysfunction,POCD)发生率。结果:术后24 h和48 h PCIA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术后72 h PCIA组POCD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且术后认知功能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吗啡PCIA可减少老年患者在TCI/TNA下行腹部手术后POCD的发生,并促进术后认知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生育期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保守性手术治疗后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对399例行保守性手术治疗的生育期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术后复发情况及其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399例患者中,3年内共复发121例,复发率30.3%。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后复发组(n=121)和未复发组(n=278)患者的年龄、术后孕次、子宫内膜异位症家族史、术后美国生殖医学协会修订的(revised American Fertility Society,r-AFS)内异症分期标准评分、术前用药史、痛经史、生育史、病变侧及术后抗雌激素治疗的坚持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子宫内膜异位症家族史[比值比(odds ratio,OR)=5.666,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1.682-8.760]、术后r-AFS评分(OR=4.252,95%CI:2.539-11.280)、术前用药史(OR=6.798,95%CI:1.961-5.895)是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P〈0.05),术后孕次(OR=0.553,95%CI:0.102-0.512)、术后抗雌激素治疗(OR=0.738,95%CI:0.111-0.405)是术后复发的保护性因素(P〈0.05)。结论:对存在复发危险因素的内异症患者应注意术后治疗,以降低复发的风险。  相似文献   

16.
目的采用CTP及MELD两个评分系统探讨肝硬化患者血小板(platelet,PLT)、白蛋白(albumin,ALB)、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含量变化及临床意义,并了解评分系统优劣。方法101例肝硬化患者按Child—Pugh分级分为Child A级37例、Child B级18例、Child C级46例,按MELD评分分为〈18分和≥18分两组分别为69例和32例,另选正常对照组32例,检测其PLT、ALB、PT并进行对比分析,并对各水平做相关性分析。结果肝硬化患者Child—Pugh分级各组的PLT、ALB水平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PT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肝硬化A级与C级患者的PLT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肝硬化各级患者的ALB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MELD评分各组及对照组之间的PLT、ALB、PT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T与PLT、ALB之间还存在负相关(P〈0.01)。结论肝硬化患者检测PLT、ALB、PT水平变化有助于病情的判断。CTP及MELD两个评分系统在本院均适用,MELD更为灵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幕上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近期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经手术治疗的73例幕上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性别、年龄、术前GCS评分、出血部位、术前瞳孔有无散大、出血是否破入脑室、出血量、手术时机8个因素对患者预后的影响。评定患者日常生活能力(ADL)分级,将ADL 1-3级划为预后良好组,ADL 4-6级划为预后差组。结果:预后良好组和预后差组在术前GCS评分、出血量、出血是否破入脑室、术前瞳孔有无散大及手术时机上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患者的年龄、性别及出血部位则在统计学上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术前GCS评分、出血量、出血是否破入脑室与预后ADL分级相关(P〈0.05)。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456、0.124、0.341。结论:术前GCS评分、出血量、出血是否破入脑室是估计患者手术治疗近期预后有意义的指标,术前瞳孔有无散大、手术时机对评价患者预后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了解影响高血压脑出血预后的因素可以更有效的制定治疗方案,估计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围手术期口服辛伐他汀(simvastatin)对成人体外循环(CPB)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血浆炎症因子、神经损伤标记物及认知、执行功能的影响。方法择期行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51例,随机分为辛伐他汀组(S组)和对照组(C组)。S组于围手术期口服辛伐他汀片20 mg/晚(术前口服>5 d,术后第2天开始口服);C组口服安慰剂。分别于术前、术后6 h、12 h、24 h、48 h、72 h抽取中心静脉血,测定术前、术后6~72 h血浆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及S100β浓度,术前、术后6~24 h血浆炎症因子(TNFα、IL-6、IL-8)浓度;分别于术前1天、术后第5天使用简易智能状态检测法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对患者进行认知评估,使用 Mattis 痴呆评定量表的主动与持续部分进行执行功能评估,并同时运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估患者情绪状态。结果两组患者在基线数据,术前、术后患者发病率与死亡率无明显差别。S组术后6 h、12 h血浆NSE、S100β浓度及术后6 h、12 h、24 h血浆IL-6浓度低于C组(P<0.05);S组术后认知、执行功能评估得分高于C组(P<0.05),S组术后3例(12.5%)发生认知功能障碍(POCD),C 组术后7例(29.17%)发生 POC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体外循环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中,围手术期口服辛伐他汀可减少体外循环后血浆炎症因子的浓度,降低POCD发生,改善患者执行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老年非心脏手术患者全身麻醉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发生率并了解其影响因素。方法随机选择择期需要全身麻醉且年龄≥65岁的老年非心脏手术患者98例,ASAⅠ~Ⅲ。所有患者在术前、术后24 h、48 h、72 h由同一试验者采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法(MMSE)评估患者认知功能。全身麻醉诱导用咪唑安定、乙醚酯、芬太尼、琥珀胆碱,术中麻醉以间断静脉注射维库溴铵,持续静脉注射异丙酚和瑞芬太尼,并间断吸入安氟醚或异氟醚调整麻醉深度。所有患者术后均使用静脉镇痛。结果98例老年患者全身麻醉术后有25例出现POCD,发生率为25.5%。随着年龄增加POCD发生率增加,POCD发病高峰期在术后24h~48 h,高龄、合并高血压和糖尿病、受教育程度偏低更容易引起老年人POCD。结论老年患者全身麻醉术后早期POCD发病率较高,在术中无明显低氧、低血压和术后镇痛效果良好的情况下,高龄、合并高血压和糖尿病、受教育程度偏低是引起老年人POCD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快速康复技术对原发性肝细胞肝癌行部分肝切除患者术后体力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6月~2011年3月在我院肝脏外科实施部分肝切除术的82例患者,信封法随机分为常规组42例和快速康复外科(FTS)组40例,常规组按疾病护理常规进行护理,FTS组按照快速康复技术进行护理,使用术后体外恢复评价表Likert 5分评分法对患者术后恢复情况进行评价,通过重复测量资料的方差分析对两组患者在入院2 d、术后24 h、术后48 h、术后72 h、术后1周五个时间水平的体力情况进行比较。结果:重复测量资料方差分析显示各维度的组别效应、时间效应及时间与组别之间交互效应有统计学意义。术后24 h、术后48 h、术后72 h、术后1周快速康复外科组在耐力、保持体力、精神运动能量、休息、睡眠、疼痛控制、术后康复状态评分与常规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快速康复外科技术能够促进择期部分肝切除患者术后恢复,对患者术后耐力、保存体力、术后康复状态、精神运动能量等情况有显著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