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目的探讨甲基强的松龙(MP)在脊髓型颈椎病围手术期的疗效。方法将因脊髓型颈椎病行单纯前路减压的117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40例,减压手术前在持续心电监护下于30 m in内以30 mg/kg剂量快速静脉滴注MP,术后1-3 d按照3 mg·kg^-1·d^-1剂量静滴MP;B组39例,仅术后1-3 d按照3 mg·kg^-1·d^-1剂量静滴MP;C组38例,仅术后1-3 d以10 mg地塞米松静脉滴注。术后常规给予脱水、预防溃疡及神经营养药物治疗。于术后3 d、7 d、180 d对3组患者的脊髓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组术前JOA评分无显著差异,术后A组神经功能恢复率优于B组和C组,B组术后1周内优于C组。术后各时相点JOA评分较术前显著提高(P〈0.01),各组之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差异。结论脊髓型颈椎病围手术期给予MP治疗对于神经功能的恢复有良好疗效,且术前给予大剂量冲击治疗较单纯术后使用MP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颈椎动态稳定器(Dynamic cervical implant,DCI)治疗退变性颈椎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4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38例颈椎病患者,其中脊髓型颈椎病15例、神经根型颈椎病23例;单节段21例、两节段17例;均采用颈前路手术,其中颈椎动态稳定器(DCI)组18例,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植骨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with fusion,ACDF)组20例。术前患者的年龄、病程、病变节段、脊髓受压情况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记录两种术式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并发症,术前及术后半年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评估疼痛情况;采用脊髓神经功能(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评估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影像学测算颈椎管矢状径评估椎管减压情况。结果:随访时间平均为1.5年(11个月-24个月)。术后半年患者的疼痛改善情况、脊髓神经功能恢复情况,DCI组与传统ACDF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相邻节段的活动度改变情况,DCI组优于ACDF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椎动态稳定器治疗退变性颈椎疾病的临床疗效确切,与传统的ACDF术式相当,但在减少相邻节段退变发生率方面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颈椎单开门应用两种固定技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的临床及影像学结果。 方法 55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均进行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根据内固定技术分为微型钛板固定技术(A组) 26例和锚定法固定技术(B组)29例。通过比较JOA评分及改善率评价临床疗效,而影像学结果则通过比较X线颈椎曲度变化值和MRI椎管与脊髓最狭窄处面积进行评估。 结果 其中50例获得随访6~42个月,平均(27.1±9.9)个月。两组患者随访时JOA评分及改善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颈椎曲度变化值、椎管与脊髓最狭窄处面积变化值等方面,A组均优于B 组(P<0.05)。 结论 两种颈椎单开门内固定技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均可获得良好的神经功能改善;但微型钛板固定技术获得更好的影像学结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Neulen钛板用于单开门颈椎管扩大成形内固定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方法 2008年6月~2013年10月我科采用C3-7单开门颈椎扩大成形Neulen钛板内固定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53例,其中男性36例,女性17例,年龄52~75岁,平均年龄63.2岁,MRI显示4个节段狭窄43例,3个节段狭窄10例,以JOA评分及其改善率评价术后神经功能改善情况,术后复查颈椎X片、CT及MRI测量椎管扩大和维持情况及门轴侧骨融合情况。结果手术时间(100±15)分钟,出血量(250±30)ml,术后未出现伤口感染或延迟愈合、C5神经根麻痹、脊髓损伤等并发症。随访6~15个月,平均10个月,改善率(74±8)%,影像学复查显示术后3天、6个月椎管扩大满意,脊髓受压解除,术后6个月门轴均达骨性融合,无一例出现关门及神经损伤加重的情况。结论单开门联合Neulen钛板内固定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简单安全,临床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5.
背景:目前MRI对于颈椎病的检查多是常规的中立仰卧位静态平扫,是在非运动和非承重的条件下完成的,容易忽略脊髓在人体中承重和动态下脊髓的器质性改变。目的:分析颈椎动态MRI结合临床表现早期诊断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意义。方法:对随机抽取的正常人群10名(正常组)、有颈肩部不适的亚健康人群20名(亚健康组)、有脊髓型颈椎病症状体征但常规MRI不支持的患者20名(MRI正常脊髓型颈椎病组)、符合现行脊髓型颈椎病诊断标准的患者20名(脊髓型颈椎病组)进行JOA评分,颈椎正侧位片、颈椎中立位MRI及颈椎动态MRI检查,并随访18个月以上,观察4组研究对象各项观察指标的变化情况及4组人群的转归情况。结果与结论:脊髓型颈椎病组20例患者均在入组半年内手术治疗;MRI正常脊髓型颈椎病组20例中有16例在入组16个月内行手术治疗,其中4例入组1年内在中立位MRI检查尚无明显改变时即行手术治疗,12例在入组1年后颈椎中立位MRI也已有脊髓型颈椎病的典型改变时行手术治疗,前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后者(P0.05);亚健康组有4例出现了脊髓型颈椎病的症状体征,发现此4例患者动态颈椎MRI检查均有椎管变窄脊髓受压征象,但中立位MRI仅发现1例由此改变,且此例动态MRI在入组12个月时已经发现脊髓受压。在正常组随访中动态MRI与中立位MRI检查均发现1例有椎管变窄脊髓受压征象,但患者没有任何不适症状,考虑为假阳性;二者假阳性率相同。结果表明,颈椎动态MRI检查较中立位MRI能够更早期、更真实客观地发现脊髓受压征象;在临床症状、体征检查的基础上将常规的中立位MRI检查与动态MRI检查相结合将会更早期发现脊髓型颈椎病。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依据颈椎不同曲度确定开门宽度在单开门椎板成形术中应用的可行性和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2014年1月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脊柱外科行颈椎后路单开门椎板成形术治疗76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48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28例。根据术前颈椎曲度不同分为3组:颈椎前凸角<10°为A组(21例),>40°为B组(16例),10°~40°为C组(39例)。根据开门宽度不同A组分为A1组(12 mm)和A2组(10 mm),B组分为B1组(8 mm)和B2组(10 mm),C组开门宽度均为10 mm。分别对术前和术后1周时神经功能JOA评分,记录术后各组出现神经根麻痹发生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 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6~27个月,平均(19.3±4.7)个月。术后各组患者神经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恢复,术后1周与术前JOA评分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神经功能改善率A1组为50.21%±18.77%、A2组为42.06%±15.21%,B1组为53.53%±13.78%、B2组为57.89%±19.05%,C组为55.73%±14.59%,各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5)。C5神经根麻痹发生率A1组及 A2组均为0,B1组为1/9、B2组为2/7,C组为5.1%(2/39),其中B2组发生率较其他组高,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c=7.322, P>0.05)。结论 采用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颈椎病简单、可行,可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术前根据不同颈椎曲度选择不同的开门宽度,在获得满意的神经功能改善前提下,有可能减少C5神经根麻痹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80岁以上高龄脊柱结核患者的临床特点,手术治疗的必要性及可行性,以提高病员生存质量。方法通过对2011~2012年本院80岁以上老年脊柱结核患者中,采取手术治疗(A组,n=9例)与保守治疗(B组,n=1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观察两组不同时间点的VAS评分、治疗前后脊髓神经功能分级(ASIA分级)及治疗后恢复速度(治疗1个月下床活动人数;治疗3个月下床活动人数;治疗3个月后血沉正常人数;治疗3个月后CRP正常人数)。结果术中及在院期间无严重并发症及死亡发生。手术治疗组的VAS评分、脊髓神经功能分级及恢复速度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在完善的围手术期管理及合理的术式选择情况下,大于80岁的高龄脊柱结核患者仍然可以选择手术治疗,能有效的提高病员的生存质量及满意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保留C_2棘突止点全椎板切除侧块螺钉固定术在治疗累及C_2水平的脊髓型颈椎病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6年12月共26例在我院接受手术的累及C_2水平的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均采用保留C_2棘突止点的潜行减压+全椎板切除减压侧块螺钉固定术治疗。观察患者神经功能恢复、颈椎曲度改变、轴性症状及C_5神经根麻痹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接受手术,手术时间(141.7±36.2)min,术中出血量(328.1±43.9)mL;椎板切除宽度(17.1±2.2)mm,JOA评分由术前的(7.4±2.3)分恢复为术后3个月时的(12.3±3.1)分及末次随访时的(13.5±3.3)分,不同时间点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0.05),末次随访时神经功能改善率达到(63.7±12.5)%。颈椎曲度指数由术前的(13.6±3.7)%,增加到术后3个月时的(16.8±4.3)%及末次随访时为(16.2±4.2)%,手术前后比较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0.05)。术后出现C_5神经根麻痹患者2例,发生率为7.7%(2/26)。根据轴性症状评定标准:优14例,良8例,可2例,差2例,AS发生率15.4%。结论保留C_2棘突止点全椎板减压侧块螺钉固定术是治疗累及C_2水平脊髓型颈椎病的一种有效术式,能够解除脊髓压迫并促进神经功能显著恢复,侧块螺钉植入可避免颈椎后凸畸形,同时可降低轴性症状及C_5神经根麻痹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锚定法"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6月~2015年5月来我院就诊且符合要求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40例。随机分成两组,常规组20例患者行C_(3-7)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改良组20例患者行"锚定法"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即对C_(3-6)单开门椎管扩大,对C_7椎板造穹窿减压,保留了C_7棘突。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神经功能改善情况及轴性症状发生率。于术后1、3、6、12个月,由独立的评估人员进行严格随访,对手术整体疗效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改良组在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中并发症方面和常规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改良组的术后并发症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术后随访JOA评分情况可见,和术前相比,常规组和改良组情况都得到了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在手术1、3、6、12个月手术JO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组轴性症状的发生率为20%,明显低于常规组的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常规的C_(3-7)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改良后的术式一样有减压效果,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的同时又能降低术后轴性症状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显微镜下颈前路精细化减压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7年5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脊柱外科行颈前路手术的70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37例、女33例,年龄38~86(58.2±7.4)岁。根据手术方式分为两组,其中显微组35例行显微镜下减压内固定术,开放组35例行常规开放前路减压内固定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引流管留置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在术后1、3、6个月及1年比较两组患者的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及其改善率,颈椎功能障碍指数评分以评价术后神经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显微组和开放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引流管留置时间分别为(75.13±11.06)min、(26.14±16.36)mL、(26.42±15.37)mL、(1.09±0.60)d和(74.86±10.57)min、(45.36±18.05)mL、(51.23±16.42)mL、(1.11±0.58)d,显微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均低于开放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显微组术后1、3、6个月的神经功能JOA评分高于开放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但在术前及术后1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术后1、3个月显微组神经功能改善率高于开放组(P值均<0.01),而术后6个月、1年时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显微组术后1、3个月颈椎功能障碍指数评分均低于开放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但在术前、术后6个月及术后1年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显微镜辅助下颈前路减压手术相比于传统颈前路开放手术,具有减压精准、创伤小、出血少、疼痛轻、术后恢复快等优势,能显著改善患者术后的神经功能,提高生活质量,疗效确切,值得国内脊柱外科医师在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1.
脊髓型颈椎病动物模型的初步建立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目的 建立脊髓型颈椎病动物模型。方法  36只短毛豚鼠按处理方法不同随机分成 3组 ,A组 :在C4~C5或C5~C6 椎间盘后缘植入骨形态发生蛋白 (BMP)与聚乙烯吡咯烷酮 (PVP)复合制剂 ;B组 :在椎间盘后缘植入PVP ,C组系假手术组。分别于手术后 4、8、1 2周以斜板试验观察实验动物的运动功能 ,并按计划处死动物 ,对实验节段颈椎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 A组术后 8周起出现运动功能减退 ;B组和C组动物术后各期运动功能无改变。组织学观察 ,A组术后 4周起出现椎体后缘骨质增生 ,占据椎管 ,并出现不同程度的脊髓受压变形和脱髓鞘、神经元脱失等改变 ;B、C组术后各期椎管形态、脊髓等无改变。结论 植入颈椎间盘后缘的BMP可诱导椎间盘及韧带组织骨化、椎体后缘骨质增生 ,并对颈脊髓造成恒定的慢性压迫 ,为开展脊髓型颈椎病的实验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2.
王昊  王沛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4,18(13):2037-2042
背景:颈椎后路治疗后脊髓后移位距离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实质是脊髓受到外力后的一种形态学改变。 目的:分析脊髓型颈椎病行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形减压后脊髓后移的影响因素。 方法:回顾性分析70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行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形减压患者的病例资料,根据患者治疗后MRI脊髓后移位的距离不同将其分为3组:< 3 mm组,3-5 mm,> 5 mm组。采用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颈椎曲度改变程度、轴性症状指标评估比较。 结果与结论:3组间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恢复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3组患者治疗前后颈椎曲度的改变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治疗后脊髓后移> 5 mm组患者表现轴性症状的比例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 < 0.05)。提示脊髓型颈椎病行颈后路减压后脊髓后移位的距离与治疗后的轴性症状有关联。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人工关节;骨植入物;脊柱;骨折;内固定;数字化骨科;组织工程全文链接:  相似文献   

13.
背景: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近年开展一项微创微型钛板置入颈椎管成形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在保留颈椎重要结构的基础上对颈椎病实现脊髓减压。 目的:对比分析微创微型钛板置入颈椎管成形与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对脊髓型颈椎病的治疗效果。 方法:将78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成2组,分别采用微创微型钛板置入颈椎管成形与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治疗。 结果与结论:治疗后随访3-36个月。末次随访患者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优良率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治疗后轴性症状明显率微创颈椎管成形组明显低于单开门组(P < 0.05),颈曲指数丢失值微创颈椎管成形组显著低于单开门组(P < 0.05)。微创颈椎管成形组末次随访1例患者2枚钛钉轻微松动,患者无异常症状。单开门组治疗中6例开门时出现铰链侧断裂,将断裂椎板切除,脊髓表面覆盖人工硬脊膜加以保护。结果表明,微创颈椎管成形组与单开门组相比在脊髓功能恢复方面疗效无差别,但治疗后并发症远低于单开门组。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人工关节;骨植入物;脊柱;骨折;内固定;数字化骨科;组织工程全文链接:  相似文献   

14.
文题释义:血氧水平依赖功能磁共振:是一种非侵入性的检测方法。该技术依赖于脑血流和神经元激活的耦合,当大脑的某个区域处于活动状态时,流向该区域的血液会随之增加,超过了代谢需求时,顺磁性去氧血红蛋白浓度会相对下降,这一效应会减弱局部磁场的不均匀性,从而显示出成像信号的差异。   皮质重构:脊髓受到损伤后患者会出现脑皮质功能活动的改变。相对于正常健康人群,这种脑皮质活动的异常,类似于一种特殊的激活区域空间移位,被称之为皮质重构。神经组织的可塑性是脊髓损伤后脑皮质能够发生重构的重要原因。 背景:血氧水平依赖功能磁共振(BOLD-fMRI)通过检测大脑功能区活动时血流变化而获得脑功能改变的客观信息。以往关于脊髓型颈椎病的任务态fMRI研究能够观察到患者感觉和运动皮质功能的重构。 目的:运用任务态fMRI分析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皮质激活的变化程度与临床症状严重程度及手术预后之间的关系。 方法: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收集行颈椎后路减压手术治疗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82例(脊髓型颈椎病组)及健康志愿者45名(正常组)。所有对象均行颅脑fMRI扫描,动作任务均为右手对指任务。采用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评估患者脊髓功能,术后6个月随访时将JOA评分改善率< 50%定义为手术预后不良。 结果与结论:①脊髓型颈椎病组术后JOA评分较术前显著改善(P < 0.05);②脊髓型颈椎病组术前左侧中央前回的激活体积值较正常组显著升高(P < 0.05),左侧中央后回的激活体积值与正常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脊髓型颈椎病组术前左侧激活体积比值(中央前回/中央后回)较正常组显著升高(P < 0.05);③术后6个月随访时,脊髓型颈椎病组左侧中央前回的激活体积值较术前显著减低(P < 0.05),左侧中央后回的激活体积值与术前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左侧激活体积比值较术前显著降低(P < 0.05);④相关性分析显示左侧中央前回、中央后回的激活体积值、激活体积比值与术前JOA评分、术后JOA评分改善率间均具有显著相关性(P < 0.05)。激活体积比值与术前JOA评分、术后改善率的相关系数绝对值最大;⑤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发现术前激活体积比值预测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为0.803,界值为3.621;术前JOA评分预测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为0.751,界值为8;激活体积比值的预测效能高于JOA评分;⑥结果表明,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任务态fMRI皮质左侧中央前回与中央后回的激活体积比值与临床症状严重程度(JOA评分)存在显著负相关。术前激活体积比值可有效预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术后脊髓功能恢复情况。 ORCID: 0000-0002-9156-0702(宋彦澄)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人工关节;骨植入物;脊柱;骨折;内固定;数字化骨科;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15.
背景:在脊髓型颈椎病脊髓损伤发生机制的研究过程中,建立稳定且同人类体内疾病演变过程相似的疾病模型对于研究脊髓型颈椎病发病机制至关重要。 目的:构建慢性颈脊髓压迫模型,观察该模型病理生理变化特点,进一步明确脊髓型颈椎病受压脊髓组织的病理改变。 方法:30只SD大鼠随机均分为对照组、轻度压迫组、重度压迫组。将不同大小吸水性压迫材料聚乙烯醇丙烯酰胺互穿网络水凝胶植入C5-C7椎板下,制作慢性颈脊髓压迫动物模型,对照组不植入压迫材料。 结果与结论:MRI检查显示两压迫组大鼠出现不同程度的椎管狭窄和脊髓压迫,而对照组椎管宽度正常无脊髓压迫。电生理检测显示两压迫组大鼠运动诱发电位潜伏期较对照组明显延长且振幅明显降低(P < 0.05)。神经元免疫荧光染色显示对照组大鼠脊髓有大量形态规则的神经元,而两压迫组大鼠神经元计数明显减少且神经元胞体形态明显皱缩,脱髓鞘现象明显,3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压迫组大鼠脊髓压迫节段发现较多凋亡细胞,而对照组未发现。说明构建的大鼠慢性颈脊髓压迫模型符合脊髓型颈椎病的病理改变,且手术操作简便,不易感染死亡率低;神经元损伤、脱髓鞘改变和凋亡机制参与了大鼠慢性颈脊髓压迫损伤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6.
背景: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形单侧侧块内固定与全椎板切除双侧侧块内固定通过扩大椎管有效容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并且两种固定方法的疗效和安全性并不清楚。 目的:观察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形单侧侧块内固定与全椎板切除双侧侧块内固定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植入物与宿主生物相容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117例多节段(≥3个)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病历资料,分为单开门组65例和全椎板切除组52例,分别采用单开门椎管成形单侧侧块内固定及全椎板切除双侧侧块内固定治疗。对两组患者固定前及末次随访进行JOA评分、估算恢复率,观察神经恢复情况,并通过侧位X射线片测量颈椎曲度指数和颈椎活动度进行评估。 结果与结论:两组平均随访时间28个月(12-59个月)。两组均无C5神经根麻痹患者。两组末次随访JOA评分均高于固定前(P < 0.01)。两组间JOA评分、恢复率、末次随访颈椎曲度指数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 > 0.05)。两组末次随访颈椎活动度均低于固定前(P < 0.01)。结果说明,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形单侧侧块内固定与全椎板切除双侧侧块内固定在改善神经功能、缓解疼痛、减少并发症上有相似的疗效,但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颈椎活动度。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人工关节;骨植入物;脊柱;骨折;内固定;数字化骨科;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脊髓型颈椎病合并椎体分节不良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2月—2013年7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脊柱外科收治的2 981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合并椎体分节不良患者71例纳入观察组,随机选取其中住院号尾数为单号的、无分节不良的单节段颈椎病患者80例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采用前路手术完成减压和脊柱重建,观察颈椎分节不良的分布特点。比较两组患者术前颈椎活动度、颈椎曲度值、病变节段及相邻节段椎间盘退变程度、MRI T2WI髓内高信号。采用术后6个月的JOA评分及其改善率评价临床效果。结果 脊髓型颈椎病合并椎体分节不良发生率为2.4%(71/2 981),分节不良椎体为上位椎间隙8例、下位椎间隙53例、远隔椎间隙10例。观察组术前颈椎活动度(35.2°±6.5°)较对照组(47.3°±8.8°)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509,P<0.01);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前颈椎曲度分别为24.3°±3.8°和25.8°±5.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901, P>0.05)。观察组MRI T2WI髓内高信号发生率为39.4%(28/71)显著高于对照组22.5%(18/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23,P<0.05)。观察组病变椎间盘平均退变分级高于对照组(Z=5.273, P<0.01),而颈椎分节不良椎体下位邻近节段椎间盘与上位邻近椎间盘分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术后观察组及对照组患者平均JOA评分改善率分别为64.24%±9.49%和61.78%±11.4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88, P>0.05)。结论 脊髓型颈椎病合并椎体分节不良影像学上表现椎间盘突出多发生于分节不良节段下位椎间隙,退变严重,颈椎活动度变小,但相邻节段和颈椎整体曲度影响不大。此类临床表现与脊髓型颈椎病相似,选择适当术式治疗,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8.
背景: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传统方法采用术中解剖标志定位,定位较模糊,且容易受患者个体差异及术者经验的影响。 目的:观察颈后路个体化精确椎管横径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治疗颈椎病的疗效。 方法:2006-01/2009-12共施行颈后路个体化精确椎管横径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治疗119例,对单开门术式进行了部分改进,行个体化椎管横径测量法的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治疗。观察临床疗效并比较治疗前后和随访时的JOA评分和目测类比评分。 结果与结论:共112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5~53个月。JOA评分治疗后6个月、末次随访时与治疗前比较显著升高(P < 0.01)。末次随访时疗效分级,优57例,良43例,优良率89.3%。目测类比评分治疗后6个月、末次随访时与治疗前比较显著下降(P < 0.01)。仅有3例患者治疗后出现C5神经根麻痹症状,发生率为2.67%。提示颈后路个体化精确椎管横径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治疗颈椎病减压彻底,脊髓后移充分,手术方法简单规范,治疗后C5神经根麻痹和颈肩痛症状发生较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