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探讨左心室重建术对左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 结扎14只普通级杂种犬冠状动脉, 建立左心室室壁瘤模型, 取犬正常心肌组织作为正常组;建模评估后将建模成功的犬平均分为2组, 实验组犬通过左心室重建术 (闭式折叠术) 折叠室壁瘤、重建左心室, 对照组犬则只进行开胸手术;6周后, 采集对照组、实验组犬的非手术区心肌组织, 使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已采集的3个组的心肌组织AT1RmRNA、AT2RmRNA含量, 并通过透射电镜观察各组心肌组织的超微结构.结果 与正常组相比, 实验组和对照组非手术区心肌组织中AT2R mRNA表达显著更高 (P<0.05) , AT1R mRNA的表达显著更低 (P<0.05) , AT2R mRNA/AT1R mRNA比值显著更高 (P<0.05) .相较于对照组, 实验组非手术区心肌组织中AT2R mRNA的表达显著更低 (P<0.05) , AT1R mRNA的表达显著更高 (P<0.05) , AT2R mRNA/AT1R mRNA的比值显著更低 (P<0.05) ;与正常组相比, 实验组和对照组非手术区心肌组织电镜下都有心室重构 (心肌间质内可见胶原蛋白沉着明显, 胶原纤维明显增多) 和心肌损害 (心肌细胞内肌原纤维间隙增大, 细胞质水肿, 线粒体部分嵴断裂) 的超微结构表现;与对照组相比, 实验组的非手术区心肌组织电镜下心室重构和心肌损害程度小于对照组.结论 左心室重建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延缓左心室重构的发生, 降低心肌组织的损害程度, 有助于预防心室重构的发生及改善心室重构的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早期脑钠素(BNP)水平测定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左室重构的预测价值。方法用放射免疫法测定AMI患者早期(急性期48h内)和恢复期(梗死4周后)血浆BNP浓度,用超声心动图检查急性期和恢复期左心室容积指标,并根据左心室容积指标分组,左心室容积增加率>20%为左心室重构组,否则为非重构组。结果重构组恢复期左心室舒张末期及收缩末期容积指数均高于非重构组(<0.01),亦高于组急性期左心室容积(<0.01)。重构组早期血浆BNP浓度明显高于非重构组(<0.01),恢复期也较非重构组高(<0.01)。重构组早期BNP浓度与恢复期左心室容积及容积变化量之间呈正相关。结论血浆BNP浓度在AMI后发生左心室重构的病人中显著升高,早期BNP浓度与左心室重构程度之间存在密切相关性。与超声心动图检查比较可以更早指导临床抗左心室重构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老年冠心病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hs-CRP)和脑钠肽(BNP)水平的改变.方法:选取84例接受PCI的老年冠心病患者作为实验组,另外选取同期进行冠状动脉造影(CAG)的老年患者53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两组术前及术后血清hs-CRP及BNP的水平变化.结果:术前两组患者的血清hs-CPR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I后1周内实验组患者血清hs-CPR水平先升高后下降,术后12h时水平最高,1周后接近术前浓度.术后1h、12h、48 h与术前血清hs-CPR水平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患者的血清hs-CPR水平则比较稳定,术前、术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的血清BNP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 >0.05);PCI后1周内实验组患者血清BNP水平一直呈下降趋势,术后1h、12h、48 h及术后1周与术前血清BNP水平相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患者术后1周内血清BNP水平虽然也呈下降趋势,但是与术前水平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I后患者血清hs-CRP升高而BNP水平降低,可能与血管局部或全身的炎症反应及治疗后病情得到有效缓解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兔心脏压力超负荷左心室肥大(LVH)发展过程中心电图(ECG)的电学改变能否早于超声心动图(UCG)的形态学改变,进一步探讨ECG在高血压性LVH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日本大耳白兔40只,随机分成实验组25只和对照组15只.实验组采用肾上腹主动脉次全结扎法建立心脏压力超负荷LVH模型,对照组除不行腹主动脉缩窄外,其余处理同实验组.两组兔均于术前及术后2、4、6、8周测量血压,描记同步12导联ECG并测量各导联R波和QRS波的振幅、心电轴、QRS波时限和QTc间期;同时做超声心动图,测量室间隔及左心室下后壁厚度、左心室收缩和舒张末期内径以及心功能等参数.术前及术后8周拍摄X线胸片,测量心胸比值.之后处死动物,取左心室测量其质量指数,并进行病理检查.结果 实验组兔术后血压逐渐上升,X线下心胸比值增加,左心室质量指数增大,病理所见心肌细胞肥大,部分变性或坏死.超声所见:左心室下壁、后壁及室间隔厚度术后即逐渐增大,E/A逐渐降低,4周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心室收缩和舒张末期内径术后4周始逐渐增大,6周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心室射血分数逐渐降低,术后8周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CG表现:心电图Ⅱ、Ⅲ、aVF及胸前各导联术后R波及QRS波振幅逐渐增高,术后2周开始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QRS波时限和QTc术后呈逐渐递增趋势,4周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兔上述各指标术前、术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兔压力超负荷LVH发展过程中,ECG电学改变早于UCG反映的结构改变,ECG对高血压性LVH具有一定的早期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5.
合并巨大左心室的心脏瓣膜病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合并巨大左心室的心脏瓣膜病的外科治疗效果,总结该类疾病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本科2003年1月-2006年12 月连续施行合并巨大左心室(左室舒张未内径(LVEDD)>70 mm)的心脏瓣膜替换手术19例,其中二尖瓣替换术4例,主动脉瓣替换术6例,双瓣膜替换术(DVR)9例,其中保留二尖瓣瓣下结构者11例,三尖瓣成形术12例.结果:术后出现并发症者13例(68.42%),经内科治疗后均治愈,全组无早期(术后3个月内)死亡,与术前相比较,术后1周、3个月和6个月时测定LVEDD、左室收缩末内径(LVESD)均显著缩小(P<0.01),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短轴缩短率(LVFS)在术后1周时明显下降(P<0.05),3个月时恢复至术前水平(P>0.05),6个月时明显优于术前(P<0.05).结论:更为完善系统的术前准备,完善的术中、术后处理,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合并巨大左心室的心脏瓣膜病患者的外科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利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对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左心室室壁瘤(LVA)患者术前及术后2个月的心功能相关指标进行比较,评估急诊PCI短期疗效.方法 应用RT-3DE观察31例急性前壁心肌梗死(AAMI)并LVA患者术前、术后2个月的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收缩末期客积(ESV)、心排血量(CO)、舒张末期容积指数(EDVI)、收缩末期容积指数(ESVI)、心脏指数(CI)、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左心室球形指数(SPI).将31例AAMI患者分为功能性LVA(A组)、解剖性LVA(B组)及伴有血栓性LVA(C组).对各组患者心功能参数进行组内及组间比较.结果 与术前比较,A组术后2个月的LVEF提高,SPI降低(P<0.01);B组术后2个月的CO、CI、LVEF提高,SPI降低(P<0.05);C组术后2个月SPI下降(P<0.05);3组患者组间术前及术后2个月EF及SP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及术后2个月的SPI与LVEF呈负相关,与EDV、ESV、EDVI、ESVI、CO、CI呈正相关.结论 功能性和解剖性LVA患者PCI术后2个月左心室形态及整体收缩功能改善,伴有血栓性LVA术后2个月疗效不明显.  相似文献   

7.
叶武  陈立军  楼杨勇 《海南医学》2012,23(23):22-23
目的 观察心脏瓣膜病患者血浆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在围手术期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36例心脏瓣膜病患者根据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评估术前心功能,经胸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室射血分数(LVEF),并在术前1d、术后1d、术后7d测定血浆BNP浓度.分析围手术期血浆BNP的变化,结合心功能分级和LVEF结果,探讨其临床意义.结果 36例患者住院期间无死亡病例,1例术后出现心包填塞,行二次开胸止血术,术后平均呼吸机辅助时间为(22.40±8.65)h,术后ICU平均治疗时间为(5.10±2.45)d.患者术后1d血浆BNP较术前1d明显升高(P<0.05),术后7d血浆BNP较术后1d明显下降(P<0.05),略高于术前1d水平(P>0.05).患者心功能NYHA分级与术前1d血浆BNP浓度水平呈正相关(r=0.814,P<0.05).患者术前1d血浆BNP与术前LVEF呈明显负相关(r=-0.614,P<0.05);术后7d血浆BNP与术后LVEF呈明显负相关(r=-0.672,P<0.05).对于术后LVEF<50%和≥50%的患者,术前1d血浆BNP浓度的平均值分别为(912.42±110.75) pg/ml和(561.27±127.79) pg/ml (P<0.05).对于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24h和≥24 h的患者,术前1d血浆BNP浓度的平均值分别为(644.83±138.93) pg/ml和(778.78±157.82) pg/ml (P>0.05).结论 心脏瓣膜病患者围手术期血浆BNP浓度检测方便,能正确反映心功能状态.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富脯氨酸蛋白酪氨酸激酶(PYK2)与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左心室肥厚的关系及其发病机制.方法 2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手术组及假手术组,每组各10只.手术组行二肾一夹手术建立肾血管性高血压左室肥厚模型,假手术组行假手术.分别于术前及术后4周、8周、12周检测鼠尾动脉血压1次;术后12周处死动物,取心脏检测相应指标.结果 (1)术后4周时,手术组大鼠收缩血压大于150 mmHg,与假手术组大鼠相比,手术组大鼠术后4周、8周、12周时血压均明显升高(P<0.05).(2)手术组大鼠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左心室壁厚度(LVWT)、室间隔厚度(IVST)均明显大于假手术组(P<0.05),而左心室腔内直径(LVD)小于假手术组(P<0.05).(3)手术组大鼠心肌组织PYK2蛋白表达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5).结论 PYK2蛋白表达增加与大鼠肾血管性高血压左心室肥厚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巨大左心室患者行心脏瓣膜置换手术后近中期的手术疗效以及探讨影响其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82例心瓣膜病合并巨大左心室患者行心瓣膜置换术的临床资料,比较术前术后近中期的心脏大小以及心脏功能的改变,并探讨影响其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术后近中期左心房内径、左心室舒张期末内径、左心室收缩期内径(LVESD)均较术前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左心室射血分数值、左心室缩短率值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心功能分级(NYHA)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影响患者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有术前LVESD值>6.0 cm、心功能NYHA分级在Ⅳ级、术后未使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类药物或者β-受体阻滞剂(P<0.05).结论 心瓣膜病合并巨大左心室患者行心瓣膜置换术后围手术期死亡率低,且术后近中期心脏的形态大小发生了明显的逆重构过程,心功能同样明显改善,手术疗效满意.心功能Ⅳ级、LVESD≥6.0 cm、术后未使用小剂量的ACEI类药物或β-受体阻滞剂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AMI)后血浆脑钠素(BNP)与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变化及相关关系,探讨血浆BNP浓度与AMI后左室重构的关系.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心肌梗死后1 d组、心肌梗死后1 w组、心肌梗死后2 w组、心肌梗死后4 w组.结扎大鼠冠状动脉前降支制作AMI模型.行血流动力学检测后,测定各组大鼠血浆BNP浓度及MMP-9,后处死大鼠,取心肌标本测定梗塞面积及心肌胶原含量.结果:心肌梗死各组较对照组左心室舒张末压均显著增加(P<0.05),平均动脉压、左心室内压最大上升和下降速率则显著降低(P<0.01);第4周组左心室湿重较其余各组明显增加(P<0.01).心肌梗死各组BNP、MMP-9表达较同期对照组显著增加(P<0.01),MMP-9与BNP呈正相关(r=0.81,P<0.01);心肌胶原含量增加,与左心室内压最大上升和下降速率呈负相关.结论:心梗后BNP与MMP-9明显升高呈动态改变,并且与心室重构及心功能密切相关,心梗后BNP的迅速分泌可能是促进MMP-9表达的原因之一;心梗后同时测定BNP与MMP-9浓度对于判断心功能及心室重构从而间接判断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左室峰值充盈率(LVPFR)与左室心肌质量(LVM)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TR-3DE)测量34例冠心病患者的LVPFR、LVM和左室心肌质量指数(LVMI),分析冠心病患者LVPFR与LVM、LVMI的相关性.结果 冠心病患者LVPFR与LVM和LVMI呈负相关(r=-0.684,P=0.000;r=-0.706,P=0.000).结论 冠心病患者的LVPFR与LVM密切相关,可以综合反映冠心病患者左室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左心室不同舒张功能状态患者左心房几何重构。方法173例患者根据左心室舒张充盈状态分级分为4组(正常组37例,舒张功能降低组76例,假性正常化组26例,限制性充盈障碍组34例),应用二维超声测量左心房偏心指数(u也I)评价左房几何重构;测量包括二尖辫口舒张期前向峰值血流速度(E峰)与二尖瓣前瓣环组织多普勒舒张期前向运动速度E峰比值(E/E’)、二尖辩口E峰与二尖瓣口M型彩色多普勒峰值血流速度Vp比值(E/Vp)等左心室舒张功能相关参数。结果随着左室舒张充盈状态分级的增加,LAEI逐渐降低,而E/E’、E/Vp增大(P〈0.05);LAET与E/E’、E/Vp均呈负相关(r=-0.73,P〈0.05;r=-0.69,P〈0.05);LAEI〈1.275辨别假性正常化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3.8%、71.4%。结论左心房几何重构与左心室舒张充盈状态密切相关,LAEI指数可作为临床评价左心室舒张充盈状态的敏感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3.
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高血压病患者左心功能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运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技术综合评价高血压病患者左心功能.方法高血压病组50例和对照组30例,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测左房内径(LAD),舒张期室间隔厚度(IVST)和左室后壁厚度(WPT),二尖瓣EF斜率,室间隔及左室后壁运动幅度,左室射血分数(EF),左室短轴缩短率(FS),每搏量(SV);脉冲多普勒(PW)检测二尖瓣口舒张早期充盈峰速度(VE),舒张晚期充盈峰速度(VA),E/A比值,等容舒张时间(IVRT).结果高血压病患者左心结构各项参数(LAD、IVST、PWT)高于对照组(P〈0.05);左室收缩功能(EF、FS、SV)高于对照组(P〈0.05);左室舒张功能各参数异常,与对照组比较P〈0.01.结论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技术可反映高血压病患者左心功能变化,为临床诊治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检查先心病分类与其它心脏疾患。方法:采用心电图及彩以超声对300例疑诊心脏病患儿进行检查。结果:发现50例左心室条索。结论:心尖部收缩期杂音提示左心室条索占疑诊为先心病例的1/6。  相似文献   

15.
陈丽莉  张萍  陈江华 《浙江医学》2017,39(12):961-963,975
目的评价肾移植失功患者的左心室结构与功能,探讨其发生原因。方法选取因移植肾失功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终末期肾脏病患者39例为移植肾失功组,选取同期未行肾移植而开始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终末期肾脏病患者46例为初发血透组。两组患者均在初次透析前行心脏多普勒超声和实验室检查,比较两组患者实验室指标及左心室结构、功能指标。结果两组患者Hb、血白蛋白、TC、TG、甲状旁腺素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移植肾失功组患者血肌酐、血清铁、总铁结合力、转铁蛋白饱和度均低于初发血透组(均P<0.05),C反应蛋白高于初发血透组(P<0.05)。两组患者左心房内径、左心室收缩及舒张末期内径等心脏结构指标及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短轴缩短率等心脏功能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移植肾失功组患者室间隔收缩及舒张末期厚度、左心室后壁收缩及舒张末期厚度、左心室重量指数均高于初发血透组(均P<0.05)。移植肾失功组患者左心室肥厚发生率高于初发血透组(P<0.05)。两组患者左心室收缩、舒张功能减退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移植肾失功患者一般状态和左心室结构与功能均较差,移植肾再失功及免疫抑制剂的使用可能是上述现象发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秦小飞 《中外医疗》2014,33(6):41-42
目的对进行了冠状动脉左前降支植入支架手术后的患者进行观察,并进一步分析术后患者左心功能受到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139例冠状动脉左前降支闭塞或狭窄的患者,这些患者的左心功能有着不同程度破坏。基于自愿原则,并充分考虑患者的经济情况,将他们分为两组: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组(PCI)72例,药物治疗组(SDT)67例,在手术或药物治疗前后各1个月、6个月对患者的左心室的舒张末期内径(LVEDD)、收缩末期内径(LVESD)、射血分数(LVEF)、N末端脑钠尿肽原(NT-proBNP)进行检测,并比较1、6个月两组患者左心室的功能指标变化情况。结果通过PCI组手术或SDT组治疗后六个月与手术或治疗前的左心室功能指标进行比较,LVEDD、LVESD、NTpro—BNP这几项指标出现明显下降(P〈0.05),LVEF指标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PCI组手术后六个月与SDT治疗后6个月的左心室功能指标进行比较,LVEDD、LVESD指标出现明显下降(P〈0.05),LVEF指标上升(P〈0.05)。PCI组手术或SDT组治疗后1个月与手术或治疗前的左心室功能指标进行比较,以上功能指标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冠状动脉左前降支植入支架后,患者的左心功能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尿毒症患者透析、肾移植前后左室结构和功能改变。方法 CDFI测量30例尿毒症患者透析治疗、肾移植前、移植成功3个月后左室结构和功能。结果尿毒症患者透析治疗3个月心脏各参数:左室舒末径、左室厚壁厚度、左室舒张及收缩功能均有明显改善(P0.05);肾移植3个月后左室厚壁厚度较术前明显减小(P0.01),仍较正常对照组增厚(P0.05),余指标与正常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尿毒症患者肾移植术后,左室结构和功能逐渐得以改善。  相似文献   

18.
来蕾  段徐  王宁夫 《浙江医学》2010,32(1):57-59
目的探讨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患者左室肥厚和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情况。方法选取确诊的PA患者32例(PA组,腺瘤22例、增生10例),同期另择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其生化指标、血醛固酮(ALD)浓度、血浆。肾素活性(PRA);并行颈动脉B超及心超检查,测定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左室肥厚情况。结果(1)两组患者仅K^+、LVMt、IMT差异明显(P〈0.05),其他指标均无明显差异(P〉005)。PA组发生左室肥厚22例(68.75%);形成颈动脉斑块10例(31.25%)。对照组发生左室肥厚8例(40.00%);形成颈动脉斑块3例(15.00%)。PA组左室肥厚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颈动脉斑块发生率较之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2)PA组中两类患者各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腺瘤患者发生左室肥厚16例(72.73%);形成颈动脉斑块6例(27.23%)。对照组发生左室肥厚6例(60.00%);形成颈动脉斑块4例(40.00%)。两类患者左室肥厚和颈动脉斑块发生率均无明显差异(均P〉0.05)。(3)PA患者中,剔除病程、收缩压、Cr的影响,LVMI与卧位及立位ALD浓度均呈正相关(均P〈0.05);控制病程、年龄、收缩压、血糖、甘油三脂、总胆固醇等危险因素,IMT与卧位及立位ALD浓度均显著相关(均P〈0.05)。结论PA患者LVMI高于EH患者,左室肥厚发生率增加,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较EH患者严重。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氯沙坦对早期高血压心室肥厚和左室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血浆肾素活性、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及血清Ⅲ型前胶原的含量在治疗前后被测定.左心室肥厚指标及心肌舒张功能用彩色多谱心动仪测定.结果治疗8周后血浆醛固酮及血清Ⅲ型前胶原的含量降低,快速充盈峰速(E)与心房收缩峰速(A)之比升高,而室间隔厚度(ⅣS)、左室后壁厚度(PWT)及左室心肌重量指数(LVMI)治疗前后未有明显变化.结论氯沙坦在有效降低血压的同时,具有明显的降低血清前胶原和改善左心舒张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顽固性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经介入植入双心室起搏三腔起搏器治疗在合适的病例中已是指南建议的ⅠA类适应症,本文就左室电极安放技巧和方法进行探讨,旨在于提高手术成功率.方法结合多角度造影技术、冠脉介入导丝及交换球囊技术、球囊支撑技术等,优化左室电极植入.结果对8例行左室再同步治疗(CRT),成功率100%,左室电极到位操作快捷、靶血管选择满意、无不良并发症发生.结论本文所采取的左室电极植入技术可靠、安全,有推荐和进一步探讨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