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 毫秒
1.
目的探讨天津市成年人膳食锰摄入水平与糖尿病前期和2型糖尿病(T2DM)患病的关系,提出合理膳食建议。方法以在天津市和平区健康指导中心体检的20~88岁且符合纳入标准的2 670名为调查对象,采用膳食频率法调查膳食摄入情况,并进行体格检查、血生化检查以及一般情况的问卷调查。采用单因素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进行锰摄入水平与糖尿病前期及T2DM患病关系分析。结果天津市和平区体检成年人中T2DM患病率为6.33%,糖尿病前期患病率为6.74%。且T2DM患病率随膳食锰摄入量的增加,呈现上升趋势。调整混杂因素后,膳食锰摄入水平第3和第4四分位数最低四分位数的OR值分别为2.22(95%CI:1.34~3.68,P0.01)和1.96(95%CI:1.19~3.23,P0.01),是糖尿病的危险因素。相对于膳食锰摄入水平最低四分位数,第2四分位数摄入水平是糖尿病前期患病的保护因素,其OR值为0.62(95%CI:0.39~0.98,P0.05)。结论过量摄入锰元素可增加T2DM患病风险,适量摄入锰元素可一定程度预防并控制T2DM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T2DM)患者肥胖与内分泌指数的关系,为T2DM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04年5月—2017年11月上海长海医院内分泌科住院治疗的15~85岁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医院电子病历系统收集人口学信息、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测资料;根据体质指数(BMI)和腰围身高比(WHt R)将T2DM患者分为非肥胖、单纯型肥胖和复合型肥胖,分析不同肥胖类型患者Matsuda指数、处置指数、空腹C肽指数和餐后C肽指数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这4种内分泌指数的影响因素。结果纳入T2DM患者361例,其中非肥胖82例,占22.71%;单纯型肥胖206例,占57.06%;复合型肥胖73例,占20.2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单纯型肥胖(OR=1.825, 95%CI:1.034~3.220)、复合型肥胖(OR=5.796, 95%CI:2.667~12.594)、三酰甘油(OR=1.667,95%CI:1.235~2.251)是Matsuda指数的影响因素;糖尿病家族史(OR=0.624,95%CI:0.397~0.981)是处置指数的影响因素;单纯型肥胖(OR=0.458,95%CI:0.261~0.800)、复合型肥胖(OR=0.314,95%CI:0.152~0.650)、三酰甘油(OR=0.713,95%CI:0.534~0.953)和血压(OR=0.576,95%CI:0.336~0.987)是空腹C肽指数的影响因素;单纯型肥胖(OR=0.392,95%CI:0.220~0.698)和复合型肥胖(OR=0.188,95%CI:0.088~0.401)是餐后C肽指数的影响因素。结论单纯型肥胖和复合型肥胖T2DM患者发生低胰岛素敏感性风险较非肥胖T2DM患者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社区老年人2型糖尿病(T2DM)的膳食危险因素,为T2DM的膳食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体检人群中随机选取T2DM患者与健康对照者各426例进行病例-对照研究,体检者进行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并进行膳食问卷调查。比较两组间各变量差异,应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法分析T2DM膳食危险因素。结果病例组体质指数、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血清甘油三酯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每日摄入能量[(1 941.96±843.14)kcal]、蛋白质[(84.36±51.37)g]、维生素A[(1 155.91±332.52)μg RE]、铁[(40.43±28.91)mg]、锌[(12.77±10.86)mg]、硒[(64.12±35.87)μg]均高于对照组[每日摄入能量(1 806.86±581.48)kcal、蛋白质(76.67±26.02)g、维生素A(745.53±121.52)μg RE、铁(34.23±11.63)mg、锌(11.11±7.97)mg、硒(55.73±21.54)μ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膳食纤维[(21.76±7.38)g]、硫胺素[(1.66±0.14)mg]、钙[(870.84±226.21)mg]均低于对照组[膳食纤维(24.07±10.16)g、硫胺素(2.23±0.51)mg、钙(961.67±297.31)m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碳水化合物供能比(63.67%±6.66%)低于对照组(63.92%±6.65%),蛋白质供能比(15.32%±2.59%)高于对照组(15.17%±2.4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蛋白质(OR=1.015,95%CI:1.003~1.025)、铁(OR=1.003,95%CI:1.001~1.010)和维生素A(OR=1.004,95%CI:1.001~1.012)是T2DM的膳食危险因素,膳食纤维(OR=0.896,95%CI:0.884~0.918)、钙(OR=0.988,95%CI:0.972~0.998)和硫胺素(OR=0.406,95%CI:0.395~0.429)是T2DM的膳食保护因素。结论适当控制能量、蛋白质的摄入,适量增加蔬菜、水果等含食膳食纤维多的食物以及富含硫胺素的食物可以预防和减少T2DM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南浔区≥50岁人群2型糖尿病(T2DM)患病率及影响因素,为制定社区糖尿病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于2017年6—11月,采用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1 612名≥50岁的常住户籍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生化指标检测,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T2DM患病的影响因素。结果有效调查1 551人,有效率为93.32%。调查发现T2DM 127例,患病率为8.19%。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OR=2.394, 95%CI:1.480~3.872)、糖尿病家族史(OR=34.487, 95%CI:21.533~55.232)、超重(OR=1.746, 95%CI:1.420~3.427)、肥胖(OR=1.906, 95%CI:1.427~3.393)和中心性肥胖(OR=1.602, 95%CI:1.394~1.920)是≥50岁人群T2DM患病的危险因素,日均蔬菜摄入量500 g (OR=0.423, 95%CI:0.229~0.780)是T2DM患病的保护因素。结论南浔区50岁及以上人群T2DM患病率为8.19%,高血压、糖尿病家族史、超重、肥胖和中心性肥胖是当地50岁及以上人群患T2DM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饮酒及其他生活方式因子的交互作用对2型糖尿病(type 2diabetes mellitus,T2DM)发生风险的影响。方法 2015年6月—2016年2月,利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在淮南市东方医院与淮南市体检中心分别选取320例T2DM患者和64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比较两组间一般人口学信息、饮酒、吸烟、体力活动和饮食行为方面的差异,运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与广义多因子降维法(GMDR)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调整混杂因素后,各食物条目摄入得分相对于Q1,粮谷类(OR=0.301,95%CI 0.153~0.628)、蔬菜水果类(OR=0.444,95%CI 0.245~0.806)、奶及奶制品(OR=0.510,95%CI 0.329~0.790)、豆类(OR=0.434,95%CI 0.212~0.901)、红肉类(OR=0.461,95%CI 0.229~0.926)、西方食物类(OR=0.223,95%CI 0.076~0.652)、含糖饮料类(OR=0.150,95%CI0.035~0.643)摄入得分为Q5以及体质指数<24.0(OR=0.189,95%CI 0.109~0.329)为罹患T2DM的保护因素;而经常饮酒(OR=3.936,95%CI 1.145~8.734)、中等强度体力活动<5次/周(OR=1.558,95%CI 1.013~2.876)为罹患T2DM的危险因素。(2)相乘交互作用分析显示:经常饮酒分别与摄入粮谷类(Q5)(OR=0.852,95%CI 0.765~0.949)、蔬菜水果类(Q5)(OR=0.862,95%CI 0.757~0.982)及中等体力活动≥5次/周(OR=0.613,95%CI 0.468~0.803)间存在相乘交互作用。(3)相加交互作用分析显示:经常饮酒分别与高摄入红肉、含糖饮料及中等体力活动≥5次/周间存在相加交互作用。(4)GMDR法分析显示:含糖饮料、红肉和经常饮酒三因素间存在交互作用共同影响T2DM的发生(P=0.001)。结论经常饮酒与其他多种可控因素间存在交互作用共同影响T2DM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人群中辛辣食物摄入与超重和肥胖的关系,为肥胖膳食预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数据来自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China Kadoorie Biobank,CKB)哈尔滨市2004—2008年的横断面人群,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纳入57 555名30~79岁(男性23 254人,女性34 301人)研究对象。通过面对面问卷调查获得人口学信息及吸烟、饮酒等生活习惯信息,采用食物频率问卷获取各类食物包括辛辣食物摄入信息,体格检查获得身高、体重等指标,并应用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辛辣食物摄入及其与偏爱肉食/素食膳食习惯的交互作用对超重与肥胖风险的影响。结果与摄入辛辣食物频率低的人群相比,摄入辛辣食物频率高的人群超重和肥胖的风险在男性中增加了29%(OR=1.285,95%CI 1.251~1.319,P<0.001),在女性中增加了33%(OR=1.329,95%CI 1.294~1.364,P<0.001)。与摄入微辣食物的人群相比,摄入极辣食物人群男女超重和肥胖的风险分别增加了20%(OR=1.198, 95%CI 1.137~1.259,P=0.011)和19%(OR=1.194, 95%CI 1.141~1.247,P=0.003)。在男性人群中,偏好肉食,且辛辣食物摄入频率及程度高的人群,超重和肥胖的风险最高,偏好肉食/素食的膳食习惯与辛辣食物摄入两因素间存在交互作用(P<0.001)。结论辛辣食物的摄入可能增加超重和肥胖的风险,同时减少辛辣食物和肉食的摄入可能能够更有效地预防超重和肥胖。  相似文献   

7.
目的运用膳食平衡指数(DBI-07)评价郑州市18~45岁青年糖尿病人群的膳食质量并探讨膳食因素与2型糖尿病之间的关联。方法选取新诊断为2型糖尿病的青年患者(163例)及年龄在相同范围的健康志愿者(32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半定量的食物频率问卷收集半年内的食物摄入情况,运用调整的膳食平衡指数(DBI-07)比较2组研究对象的评分并运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2型糖尿病的影响因素。结果每日油脂摄入量大于30g的青年人群比低于30g的人群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上升1.49倍(OR=2.487,95%CI:1.114~5.556);(HBS-DBI)指数较高同样增加青年人群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OR=2.808,95%CI:1.176~6.711)。结论目前青年人群2型糖尿病高发主要由于膳食不均衡及过量摄入油脂导致,而并非过量摄入主食所致。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社区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红肉的摄入水平,探究红肉与血糖控制情况之间的关联。方法 纳入2019年5—7月蚌埠市“省级慢病防控示范区”某社区专病资料中的316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开展一般问卷调查、膳食调查、体格测量和血液生化检查。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红肉与T2DM患者血糖控制情况的关系。结果 在调整混杂因素后,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总红肉和未加工红肉摄入量与T2DM患者血糖控制未达标率没有显著关联,而对于加工红肉,相较于T1组(未摄入组)T2DM患者,T3组(高摄入组)患者血糖控制未达标率显著增加(OR=2.318,95%CI:1.109~4.844),而T2组(低摄入组)则没有。年龄(OR=0.972,95%CI:0.945~1.000)较小和未采取药物治疗(OR=1.929,95%CI:1.111~3.349)的T2DM患者摄入加工红肉的可能性更高。结论 摄入总红肉和未加工红肉对T2DM患者血糖控制没有显著不良影响,而摄入加工红肉与血糖控制不良比例的增加呈显著正相关,但极少量摄入加...  相似文献   

9.
朱炜  蔡东联 《中国学校卫生》2012,33(9):1099-1101,1104
目的 通过研究膳食钙和奶类的摄入量与肥胖的关系,旨在为进一步研究肥胖的发病机制和干预手段提供依据.方法 以2011年4-9月期间进入一项肥胖干预试验筛选阶段的119名大专院校女生为病例组,年龄18~22周岁;同时选择同性别、同年龄、同身高,体重正常的同校健康学生作为对照组,以1∶1配对.对病例组和对照组进行食物频率调查及人体测量.采用条件Logistic回归法,分析不同钙和奶类摄入量对肥胖的关系;通过Pearson相关系数法,分析钙和奶的摄人量同BMI和体脂百分比的相关性.结果 膳食钙的摄入是肥胖的保护性因素,中高及高摄入量水平相对于最低摄入量水平具有统计学意义(OR值分别为0.19和0.05,P值均<0.01);奶类的中高和高摄入量水平相对于最低摄入水平的保护性作用有统计学意义(OR值分别为0.36和0.16,P值均<0.01).BMI与钙的摄入(r=-0.38)和奶的摄入(r=-0.25),体脂百分比与钙的摄入(r=-0.37)和奶的摄入(r=-0.26)均呈负相关(P值均<0.01).结论 膳食钙及奶类的摄入是肥胖的保护性因素,且与肥胖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居民牛奶摄入频率、摄入量与2型糖尿病(T2DM)患病风险之间的关联,为T2DM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09年1月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青岛市6 000名35~74岁成年居民为研究对象,实际调查5 110名,排除牛奶摄入以及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信息缺失者,最终4 955名研究对象纳入本研究。对其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测。采用SPSS 23.0统计软件进行t检验、χ~2检验、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4 955名研究对象中,T2DM患者占16.29%,T2DM组与非T2DM组牛奶摄入频率、牛奶摄入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调整年龄、性别、糖尿病家族史、体质指数(BMI)、婚姻、受教育程度、饮酒、职业体力活动、酸奶摄入等混杂因素后,牛奶摄入频率≥7次/周(OR=1.40,95%CI:1.10~1.79)、牛奶摄入量≥250g/d(OR=1.39,95%CI:1.09~1.77)均与T2DM患病呈正相关。结论牛奶摄入频率≥7次/周、摄入量≥250 g/d与T2DM患病风险呈正相关,后续还需要长期研究或干预试验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11.
目的检验膳食蛋白质、牛奶及奶类制品与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病例为2007-2009年施行BPH手术,年龄在55~90岁的360例男性;对照为与病例年龄相同的360例患其他疾病的男性,对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同时用半定量化食物频率调查表(FFQ),调查研究对象膳食情况;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检验研究因素与BPH关系的比值比(OR)及其相应的95%可信区间(CI)。结果病例组居住农村者高于对照组,分别为28.3%(102/360)和16.7%(60/360),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调整了年龄及热能的摄入量后,总蛋白质的摄入量与BPH呈负相关(χ2=8.567,P=0.036);与摄入量最低四分位数对照组比较,病例组最高四分位数者的OR值明显降低(OR=0.615,95%CI=0.014~0.930);动物性蛋白质、牛奶及奶类制品的摄入量与BPH呈负相关关系(分别为χ2=10.572,P=0.014和OR=0.731,95%CI=0.545~0.981),但随着每日摄入量的增加,BPH发病的危险性并不呈一致性的降低,与摄入量最低四分位数的对照组比较,病例组最高四分位数者的OR值增加(分别为OR=0.638,95%CI=0.418~0.972和OR=0.636,95%CI=0.292~0.835)。结论膳食蛋白质,尤其是动物性蛋白质可使BPH的危险性降低,而摄入过多动物蛋白却使这种保护性作用降低。  相似文献   

12.
膳食因素与宫颈癌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膳食因素与宫颈癌发生的关系。方法 采用以医院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 ,调查山西省肿瘤医院妇科 2 0 0 4年 1~ 5月经病理确诊的宫颈癌新发病例 (n =132 )和同期就诊的良性肿瘤患者 (n =133)的相关因素和膳食情况 ,膳食摄入情况的调查采用半定量食物频数问卷的方法。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计算各因素与宫颈癌的OR值及其 95 %CI。结果 在调整非膳食因素的影响后发现 ,深色蔬菜 (OR =0 34,95 %CI =0 15~ 0 76 )和膳食叶酸 (OR =0 36 ,95 %CI=0 14~ 0 95 )是宫颈癌发生的保护性因素 ,且存在剂量 -反应关系 (趋势检验P <0 0 1)。结论 宫颈癌的发生可能与膳食因素有关 ,摄入较多的深色蔬菜特别是富含叶酸的食物可能会降低宫颈癌发生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广西痛风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研究对象的一般情况、疾病史、膳食结构和饮酒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调查病例组和对照组各379例。单因素分析发现年龄、职业、文化、收入、痛风家族史、BMI与痛风有关(P0.01);菌藻、蔬菜、水果、猪肉、其他肉类、动物内脏、总禽畜肉、蛋类和总嘌呤摄入量9项膳食因素与痛风有关(P0.05或0.01);啤酒、米酒、低度酒、和总酒精摄入量4个变量与痛风有关(P0.05或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在控制年龄、职业、文化等个体特征因素后,总嘌呤、总禽畜肉类,动物内脏、猪肉、总酒精、米酒和啤酒是痛风的危险因素。其中总嘌呤摄入≥1000mg/d与500mg/d相比OR值为2.5(95%CI,1.3—5.1);总禽畜肉摄入≥150g/d、≥350g/d与50g/d相比OR值分别为1.6(95%CI,1.1—2.5)和2.3(95%CI,1.4—4.0);动物内脏摄入≥50g/d与25g/d相比OR值为4.5(95%CI,2.0—10.3),猪肉摄入≥350g/d与50g/d相比OR值为1.7(95%CI,1.1—3.2)。酒精总摄入25g/d或≥61g/d与不喝酒相比OR值分别为1.8(95%CI,1.1—2.9)和3.2(95%CI,2.1—5.0);自酿米酒酒精摄入25g/d或≥61g/d与不喝者相比OR值分别为2.4(95%CI,1.5—4.0)和4.0(95%CI,2.2—7.3),啤酒类酒精摄入25g/d与不饮啤酒者相比OR值为2.0(95%CI,1.1—4.0)。结论广西农村地区痛风与膳食饮酒有关,动物内脏、自酿米酒是重要的危险因素,合理控制膳食和饮酒可以有效预防和减少痛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孕晚期膳食摄入情况与子痫前期发生的关系。方法采用1∶1匹配的病例-对照研究,选择2016年3—12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产科住院分娩的子痫前期患者131例为病例组,按照年龄±3岁、孕周±2周,随机选取血压正常且没有蛋白尿的孕妇131例为对照组。通过食物频率问卷(FFQ)及自制孕期健康危险因素调查问卷,调查研究对象近3个月的膳食摄入情况,并计算平均每天各种营养素的摄入量,采用条件Logistic回归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发现,病例组的孕前体质指数(OR=1.18,95%CI 1.08~2.82)和孕期增重(OR=1.51,95%CI 1.15~1.97)均高于对照组,该组孕妇红黄色水果(OR=0.76,95%CI 0.60~0.98)的摄入量、以及膳食中维生素C(OR=0.57,95%CI 0.33~0.99)和叶酸(OR=0.36,95%CI 0.18~0.72)摄入量均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过高的孕前体质指数和孕期增重过多是子痫前期的危险因素,妊娠期适当增加红黄色水果的摄入有利于预防子痫前期的发生,维生素C和叶酸的摄入可能是子痫前期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不同孕期膳食铁及维生素A日均摄入水平对低出生体质量儿发生风险的影响,并分析其交互效应。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在某省级三甲医疗机构建卡就诊并在本院分娩的孕妇为研究对象,采用24 h膳食回顾法分别在孕早、孕中、孕晚期对孕妇进行膳食调查并随访至胎儿分娩。以多因素logistics回归模型分析不同孕期膳食维生素A与铁摄入量对低出生体质量儿发生风险的影响,用相乘模型分析其交互作用。结果 8 469例单胎孕妇中,分娩低出生体质量儿531例(6.27%),分娩巨大体质量儿583例(6.88%)。分娩低出生体质量儿孕妇孕期膳食维生素A及铁日均摄入量在孕早期(t=2.76、2.84,P=0.003、0.002)、孕中期(t=3.26、2.08,P=0.01、0.019)、孕晚期(t=3.12、3.13,P0.01)均低于分娩正常体质量儿孕妇摄入量。在控制相关混杂因素后,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孕晚期膳食维生素A摄入水平低于EAR的孕妇分娩低出生体质量儿的风险增加12%(OR=1.12, 95%CI:1.01~1.28),孕早、孕中、孕晚期膳食铁摄入量低于EAR的孕妇分娩低出生体质量儿的风险分别增加36%(OR=1.36, 95%CI:1.09~1.70)、18%(OR=1.18, 95%CI:1.05~1.33)、22%(OR=1.22, 95%CI:1.07~1.39);交互作用分析显示,孕期膳食维生素A与铁摄入量不足对低出生体质量儿的发生风险存在相乘的交互作用(OR_(孕早)=1.28, 95%CI:1.04~1.57;OR_(孕中)=1.15, 95%CI:1.06~1.25;OR_(孕晚)=1.15, 95%CI:1.05~1.28)。结论孕期膳食维生素A及铁摄入量低于RNI将增加低出生体质量儿的发生风险,故孕期适量增加维生素A及铁摄入可降低LBW的出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利用膳食平衡指数(diet balance index, DBI)评价浙江省40岁及以上人群的膳食质量,并分析其与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 借助2018年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项目中的问卷调查和连续3天24小时膳食回顾法以及家庭调味品称重法收集浙江省40岁及以上人群的膳食数据,计算得到食物和能量摄入量,并应用膳食平衡指数法分析膳食质量和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评估调查对象认知功能,利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膳食质量与认知功能受损的相关性。结果 640名研究对象中有14.2%存在认知功能受损;单因素分析显示认知受损者谷类(P=0.001)和其中米类及其制品(P<0.001)以及蛋类(P=0.008)摄入量高于认知正常者,而豆类摄入量(P=0.025)低于认知正常者;认知受损者DBI评分中谷类(P=0.006)和正端分(P=0.028)高于认知正常者;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中度以上摄入过量与认知受损风险呈正相关(OR=2.486, 95%CI 1.130~5.470,P=0.024)。结论 膳食摄入过量可能会增加浙江省中老年人认知功能受损的风险。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糖尿病肾病(DN)流行状况及膳食模式与患病风险关联性。方法 选取2018年8月至2021年5月武汉市普仁医院655例T2DM患者,其中男性338例,女性317例,根据患者有无合并DN分为T2DM组(n=368例)和DN组(n=287例),由该院经过统一培训的工作人员采用针对糖尿病设计的简化版食物摄入频率问卷表调查患者近1年膳食摄入合理情况,收集两组患者临床资料,统计两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物、膳食纤维的摄入量;采用logistics回归分析T2DM发生DN的式独立危险因素,对糖尿病肾病发病率与膳食模式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 655例T2DM患者发生DN 287例(43.82%),其中男性149例,女性138例,DN组平均年龄、糖尿病病程、吸烟比例显著高于T2DM组(P<0.05);两组在性别比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N组患者能量、蛋白质摄入量、碳水化物和脂肪摄入量显著高于T2DM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蛋白质、碳水化物和脂肪摄入量是T2DM患者发生DN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经Pe...  相似文献   

18.
了解杭州地区新入学的大学生膳食情况,为探讨膳食模式与超重/肥胖之间的关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单纯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杭州市6所高校的1 752名大学新生进行体检和膳食调查,利用因子分析法构建大学新生的膳食模式.结果 因子分析得出3种主要的膳食模式,分别为"动物性食物型"(摄入较多的猪肉、牛羊肉、禽肉、鱼虾类及动物肝脏等)、"西方快餐型"(摄入较多的西式快餐及油炸食物、零食、可乐/雪碧、咖啡、糖类)和"传统中国型"(摄入较多的粮谷类、新鲜蔬菜水果、蛋类、豆制品、奶类及猪肉)."动物性食物型"和"西方快餐型"膳食模式中高分位组的体质量均数(BMI)均高于低分位组(t值分别为-5.083,-6.068,P值均<0.01),而"传统中国型"模式中高分位组BMI (20.1kg/m2)低于低分位组(20.7 kg/m2)(t=3.779,P<0.01).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调整相关混杂因素后,"西方快餐型"膳食模式可以增加超重/肥胖和中心性肥胖的患病风险(超重/肥胖:OR=1.36,95% CI=1.02 ~ 2.08,P<0.05;中心性肥胖:OR=1.54,95% CI=1.16 ~ 2.03,P<0.01);而"传统中国型"膳食模式可以降低超重/肥胖和中心性肥胖的危险性(超重/肥胖:OR=0.60,95% CI=0.44 ~0.90,P<0.01;中心性肥胖:OR=0.87,95% CI=0.67 ~ 0.99,P<0.05).结论 膳食模式对大学新生超重/肥胖和中心性肥胖的发生有影响,应坚持"传统中国型"膳食模式.  相似文献   

19.
钱雯  陆娇娇  魏咏兰  韩明明  肖雄 《现代预防医学》2023,(16):2931-2936+2977
目的 研究成都市居民膳食模式与高血压的相关性,为开展膳食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的方法。使用西南区域自然人群队列成都市汉族居民的基线数据,包括基本信息、膳食摄入、体格检查和血生化数据。构建两种先验膳食模式,分别为替代地中海膳食模式(alternative Mediterranean-style diet, aMED)和终止高血压膳食模式(Dietary Approaches to Stop Hypertension, DASH)。将膳食模式得分划分为五分位数,使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膳食模式与高血压之间的相关性。在原始总分中减去每种食物组分得分,计算该得分与高血压的比值比,进一步评估每种食物组分对高血压的相对影响。对性别、年龄、体质指数、地区、吸烟情况和体力活动进行分层分析探究潜在的修饰因子。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18 401人,其中3 710人患有高血压。aMED与高血压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96, 95%CI:0.85~1.09),DASH与高血压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0.77, 95%CI:0.67~0.88)。DASH中的特殊食物组分乳制品与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索膳食模式与2型糖尿病(T2DM)风险的关联。方法采用两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于2013年从山西省大同市某大型煤矿集团的87个煤矿分公司中抽取3747名对象。采用自制问卷收集人口学特征、吸烟、饮酒和糖尿病家族史等资料,采用国际体力活动问卷评估体力活动状况,同时进行体格测量和糖脂代谢指标测定,按照T2DM风险得分分为高风险组与低风险组。采用半定量食物频率问卷收集对象既往1年的膳食数据,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进行膳食模式判别。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膳食模式与T2DM风险的关系。结果研究对象年龄为(41.48±8.62)岁,其中男性2843名(84.31%),T2DM高风险组1819名,低风险组1553名。确定了4类膳食模式,分别为健康膳食、高盐膳食、肉类膳食以及高碳水化合物膳食。调整人口学特征、吸烟和饮酒等因素后,以健康膳食为参照,高盐膳食、高碳水化合物膳食和肉类膳食与T2DM风险的OR(95%CI)值分别为1.54(1.26~1.88)、1.80(1.43~2.28)和1.20(0.99~1.46)。结论高盐膳食和高碳水化合物膳食与T2DM风险存在正关联,肉类膳食与T2DM无关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