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比较全髋关节和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82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1例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对照组41例采用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住院时间,对两组随访36个月以上,比较两组术后1年、3年髋关节Harris评分和优良率。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均多于对照组[(95.6±21.7)min vs(72.4±18.9)min,(482.8±117.9)ml vs(262.5±81.3)ml,(247.3±71.8)ml vs(169.6±61.7)ml,P均<0.01],两组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观察组[24.4%(10/41)vs 7.3%(3/41),χ2=4.479,P=0.034];术后1年,两组髋关节Harris评分和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3年观察组髋关节Harris评分和优良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全髋关节和半髋关节置换术均为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有效手段,半髋关节置换术创伤小、出血少,而全髋关节置换术远期疗效更优,手术方式的选择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决定。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表面置换手术治疗髋关节疾病的近期临床效果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8月~2008年1月在本科行全髋关节表面置换术患者29例38髋,其中男14例18髋,女15例20髋,年龄25~66岁,平均(44.6±15.4)岁。骨性关节炎8例10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14例19髋,强直性脊柱炎5例7髋,髋关节发育不良2例2髋。所有患者均为首次接受髋关节手术治疗,且术前均有手术适应症。手术方法按照Amstutz和Nelson提出的标准方法进行,术后进行定期随访。采用Harris评分对患者术前术后的髋关节功能进行评估。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57个月,平均35.6个月。患者术后无股骨颈骨折、感染、关节脱位、血管神经损伤、深静脉栓塞。随访期间,有2例患者因假体移位行翻修手术。术前、术后6周和末次随访患者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分别为(32.5±8.3)分,(91±7.6)分,(92.6±7.0)分。术后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33髋优,3髋良,2髋差。结论全髋关节表面置换术是治疗年龄较轻患者和骨质较好的老年患者髋关节疾病的有效方法,术后近期随访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3.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9):1675-1676
分析全髋关节置换术应用于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治疗中的效果。我院103例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均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术后均随访1年,观察统计本组患者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术后留院观察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对比手术前后疼痛程度、术后6个月及1年髋关节功能。103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用时(98.15±16.24)min,术中出血量(225.63±20.53)ml,术后留院观察时间(16.12±2.09)d;术后VAS评分(1.73±0.85)分显著低于术前(8.02±1.65)分,术后1年Harris评分(94.02±4.03)分明显高于术后6个月Harris评分(82.50±5.2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34.393,t2=17.623,P<0.05)。术后均获一年随访,1例患者出现静脉栓塞,3例假体松动,2例髋部疼痛,2例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为7.77%。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可显著缓解患者疼痛程度,改善髋关节功能,且安全性较高,有利于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半髋关节置换术与全髋关节置换术在老年股骨颈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105例中采取全髋关节置换的57例作为观察组,采用半髋关节置换的48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后疼痛情况。随访3个月采用Harris评分评价髋关节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住院时间和术后的并发症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发生疼痛情况和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和半髋关节置换术是两种有效的手术治疗方式,但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疼痛少、关节功能恢复更好,适合于老年患者。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全髋关节置换术和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移位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总结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手术治疗并获得随访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243例,其中半髋关节置换术137例,全髋关节置换术106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半髋关节置换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和术后负重时间均优于全髋关节置换组(P0.05),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全髋关节置换组Harris评分优良率(88.7%)高于半髋关节置换组(77.1%),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或半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有效方法,对于可耐受手术、预期寿命长的病人采取全髋关节置换术可能会得到更有利的功能恢复;对于身体条件差、预期寿命短的患者可使用半髋关节置换术。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及对患者睡眠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1月海南省第三人民医院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术予以治疗,对照组予以半髋关节置换术予以治疗。对2组患者手术情况及PSQI睡眠质量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及手术出血量大于对照组,住院时间及并发症产生率小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术后的PSQI指标为(6.07±0.94),小于对照组的(10.82±1.3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和半髋关节置换术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均能取得较好的手术效果。但是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更低、患者术后康复效果更好,患者的接受度及推广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估老年股骨颈骨折治疗中全髋与半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1年1月该院治疗的92例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基于实施不同关节置换手术条件,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予以半髋关节置换术;观察组予以全髋关节置换术。评价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效果、髋关节功能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手术有效率(93.48%)明显高于对照组(78.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89,P=0.036);观察组术后3个月疼痛程度(40.53±3.51)分、髋关节功能(37.86±4.02)分、活动度(4.08±0.76)分、畸形程度(3.16±0.71)分及总评分(86.45±4.06)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31.12±3.53)分、(29.59±3.78)分、(2.95±0.88分、(2.53±0.91分、(75.28±4.3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821、-10.165、-6.591、-3.702、-12.763,P<0.05);且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4.35%)明显低于对照组(17.39%),差异有统计...  相似文献   

8.
选取2010年6月~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7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5例。试验组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对患者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半髋关节置换术对患者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疼痛分级情况,及术后疗效及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的术后住院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试验组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1),术中出血量明显多于对照组(P0.01),术后疼痛分级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手术的优良率91.4%明显高于对照组68.6%,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试验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17.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5.7%,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疗效显著,优良率高,术后并发症少,明显优于半髋关节置换术。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金属假体髋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S)累及髋关节的疗效。方法 35例AS累及髋关节患者行MOM髋关节表面置换术,比较患者手术前后的关节活动度、肩关节评分(UCLA),Harris评分及并发症。结果术后髋关节总活动度为(181.1±21.7)°,UCLA评分(6.4±0.8)分,Harris评分(90.8±9.0)分,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MOM髋关节表面置换术对AS累及髋关节的治疗效果好,术后关节功能改善明显。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及其对髋关节活动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6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随机将其分成两组,每组4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观察组患者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下地活动时间、术后并发症;随访1年后Harris评分和髋关节活动范围。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手术时间较长,术中出血量多(P0.05),但两组术后下地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1年时,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Harris评分较高,且髋关节屈曲、外展和内收活动幅度较大(P0.05),但两组患者髋关节背伸幅度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或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均可以取得一定的临床效果,有效改善髋关节功能,提升生活质量。但在远期效果方面,全髋关节置换术要优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实施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对照组30例实施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即人工半髋关节置换术),对比两组住院时间、引流量及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记录并发症。结果 :两组住院时间、引流量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但术后观察组Harris评分(87.29±1.44)分较同组术前及对照组术后明显增加(P0.05);术后早期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6.67%,低于对照组的26.67%(P0.05)。结论: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可有效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改善其髋关节功能,对60岁以下老年人建议选择全髋,60~70岁老年人根据情况选择全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带大转子血管骨瓣移植术与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32例类风湿性关节炎伴髋关节功能受限患者,按照其手术方式不同,分为髋关节置换术组(A组)及带大转子血管骨瓣移植术组(B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等一般情况,对患者行术后随访,观察术后并发症以及术后不同时间髋关节Harris评分,统计分析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引流量以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手术时间[(150.4±25.3)min比(122.3±30.4)min,P0.001]以及术中出血量[(384.6±65.5)ml比(300.8±65.4)ml,P0.001]显著多于B组;但术后下床活动时间[(2.3±0.5)周比(5.2±0.8)周,P0.001]显著短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前Harri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行手术治疗后以及术后6月行Harris评分,发现A组显著高于B组(P0.05);术后1年时,两组患者Harri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随访24个月,发现B组Harris评分显著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24个月,发现两组未发现植入物感染,A组切口感染2例,B组1例。B组术后发现髋关节功能较差,再行手术2例,而A组仅1例再行手术治疗。A组术后2例患者出现内固定松动,而B组仅1例出现固定螺钉松动。A组术后发现1例患者较对侧肢体缩短,两组患者术后总并发症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2.9%比22.2%,P=0.39)。结论髋关节置换术及带大转子血管骨瓣移植术均能有效恢复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髋关节功能。髋关节置换术短期髋关节功能恢复较带大转子血管骨瓣移植术好,但带大转子血管骨瓣移植术长期疗效较髋关节置换术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骨水泥型与生物型假体髋关节置换术治疗不稳定型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2013年1月~2017年1月本院收治的60例不稳定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施以生物型假体髋关节置换术,观察组施以骨水泥型假体髋关节置换术,观察2组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优良率93.33%显著高于比对照组7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时长9.4±1.1d,短于对照组15.6±2.5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长比对,差异不明显(P0.05);观察组术后髋关节Harris评分93.68±3.50分高于对照组84.58±5.62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水泥型假体髋关节置换术治疗不稳定型老年股骨颈骨折,应用效果比生物型更显著,可明显提升治疗优良率,促进髋关节功能快速恢复,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金属对金属大直径股骨头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近期疗效。方法对本科于2006年2月至2008年4月行金属对金属大直径股骨头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晚期股骨头坏死14例(22髋)患者进行随访,并与同期16例(24髋)行金属对聚乙烯假体置换的患者进行对比,通过Harris髋关节评分系统、影像学评估及检测血铬浓度进行评价。结果所有患者均得到随访,平均随访时间3年(2~4.2年),金属对金属大头置换组患者的Harris评分由术前平均(38.27±11.56)分提高至术后随访时平均(89.86±8.39)分(P<0.05),患者髋关节活动度由术前平均(55.55±15.34)°提高至术后平均(120.91±9.47)°,关节功能明显改善(P<0.05),金属对聚乙烯假体置换组髋关节的Harris评分由术前的18~71分,平均(42.25±13.73)分提高至术后随访时的62~98分,平均(89.46±7.79)分(P<0.05),髋关节功能由术前平均(55.04±14.88)°提高至术后平均(96.00±8.30)°,关节功能明显改善(P<0.05),金属对金属大头置换组术后关节活动度明显优于金属对聚乙烯假体置换组(P<0.0...  相似文献   

15.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14):2702-2703
分析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行微创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选择2015年6月~2016年6月在我院诊治的124例股骨颈骨骨折老年患者临床资料,按术式不同分2组,各62例,对照组行常规人工髋关节置换术,观察组行微创髋关节置换术,比较组间手术指标及并发症。两组手术时间比较无统计意义(P0.05),观察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Harris评分及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优(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率4.84%比对照组19.35%低(P0.05)。微创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骨折的疗效显著,手术具微创、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势,有效改善髋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骨水泥型与生物型假体髋关节置换术治疗不稳定型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于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在选择初次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手术的不稳定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60例,随机分为骨水泥型组和生物型假体组,各30例,分别行相应假体髋关节置换术,术后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髋关节脱位发生情况和髋关节Harris评分。结果骨水泥型组和生物型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水泥型组住院时间短于生物型组(P0.05)。骨水泥型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高于生物型组(P0.05)。术后1个月和6个月时,两组患者均出现髋关节脱位的情况。术后1个月和6个月时,骨水泥型组Harris评分高于生物型组(P0.05)。结论与生物型假体髋关节置换术相比,骨水泥型假体髋关节置换术不增加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患者住院时间更短,在改善患者术后早期髋关节功能方面有重要作用,但更易发生并发症。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比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与半髋置换术治疗老年移位型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老年移位型股骨颈骨折患者130例,随机分为A、B两组各65例。A组接受半髋置换术治疗,B组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和恢复完全负重时间;对比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6个月时Harris评分和ADL评分;统计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A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水平均低于B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Harris评分和ADL评分均高于术前,且A组患者术后6个月时Harris评分和ADL评分均高于B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对老年移位型股骨颈骨折患者的远期髋关节功能和生活质量作用更佳,对手术耐受较好的患者可优先考虑。  相似文献   

18.
熊小江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21):2811-2811,2813
目的分析高龄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加长柄人工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2010年6月至2012年5月该院收治的高龄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患者74例纳入研究,均接受加长柄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观察手术情况,术后随访1年,采用髋关节Harris评分评价疗效。结果手术时间(76.32±12.56)min,术中出血量(153.14±25.38)mL,住院时间(18.96±3.38)d。术后随访1年,所有患者切口均达到Ⅰ期愈合,髋关节Harris评分为优54例、良10例、可6例、差4例,优良率86.48%。结论加长柄人工关节置换术对高龄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疗效满意,值得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组配式股骨假体髋关节翻修治疗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近中期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2016年6月我院行组配式股骨假体髋关节翻修治疗的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20例临床资料,观察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输血量、住院时间,术前、术后髋关节HHS评分、PPMS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及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20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42.56~80.45(64.35±20.23)min,术中出血量976.46~2988.79(2001.34±986.45)ml,输血量452.14~1485.34(963.14±512.42)ml,住院时间7.50~18.50(14.23±4.82)d;20例术后HHS及PPMS评分均高于术前,术后VAS评分低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中未发生血管、神经损伤,术后随访期间未发生假体周围感染、松动、脱位、骨折不愈合及再骨折等并发症。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应用组配式股骨假体进行髋关节翻修治疗的近中期效果满意,且操作简单,可获得良好的骨折初始稳定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比分析对于高龄老年(80岁)股骨颈骨折患者,选择全髋关节置换术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研究。方法随机选取2005~2009年在治疗的56例股骨颈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8例,术后随访2~6年,A组为全髋关节置换术,B组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住院总时间及Harris评分标准进行术后髋关节功能评分。结果 A组和B组比较,A组术中出血量多(P0.05),手术时间长(P0.05),住院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A组术后髋关节恢复情况、疼痛率、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优于B组。出院后随访两组Harris评分优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对高龄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显著,能有效减少术后疼痛及并发症、二次翻修,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年龄不宜作为影响手术选择的决定性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