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消化道癌症患者家族史和遗传方式。方法采用面对面调查的方法,对苏州市消化道癌症患者的一二三级亲属构成及其癌症患病情况进行调查,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家族癌症史发生情况,Li-Mantel-Cart法估算分离比。结果共调查消化道癌症患者720人,病例家族癌症及消化道癌症家族史发生率分别为36.67%、28.61%,一级亲属癌症和消化道癌症患病率均高于二三级亲属(P值均0.05);消化道癌症在同胞中分离比(95%CI)为0.01(-0.18~0.21)。结论一级亲属癌症和消化道癌症患病率显著高于二三级亲属;消化道癌症的遗传方式为多基因遗传。需对一级亲属有癌症尤其是消化道癌症史的高危家庭进行重点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东莞市鼻咽癌患者家族癌症发病史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选取广东省东莞市人民医院2017年1月至2021年1月入院进行鼻咽癌治疗的患者240例进行家族癌症发病史调查,分别确定病例家系,获取其一二三级亲属癌症家族史情况,对其发病情况、人群分布、发病因素等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240个病例共询问7 918个一二三级亲属,共发现患癌188例,其中鼻咽癌118例,非鼻咽癌70例(消化道癌10例,乳腺癌18例、淋巴癌20例、肺癌22例);家族癌症男性(127/240)多于女性(79/188);家族癌症主要病理类型为鳞状细胞癌(109/188),占57.98%;家族癌症组患者职业以农民居多(128/188),占68.09%;不同性别病例亲属鼻咽癌与非鼻咽癌患病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11,χ~2=0.23,P0.05);不同性别病例的一级亲属癌症患病率均高于二三级亲属,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26,χ~2=5.62,P0.05);鼻咽癌家族癌症患者发病年龄高峰期为40~49岁年龄组(39.36%);家族癌症组患者咸鱼摄入经常度(每周2次)、EB病毒感染明显高于家族非癌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7,χ~2=10.59,P0.05)。结论一级亲属癌症和鼻咽癌患病率显著高于二三级亲属;鼻咽癌的发生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对鼻咽癌家属需开展健康教育,避免食用熏制和腌制食物,积极改善生产、生活环境,以降低鼻咽癌发病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一级亲属癌症史对胃癌、结直肠癌的遗传倾向影响大小。【方法】采用面对面调查的方法依据《人群疾病家族史和病史调查表》对苏州市某6个乡镇的胃癌、结直肠癌患者进行调查,内容包括:一般情况、一二三级亲属家系构成及一二三级亲属患癌症情况。【结果】一级亲属有癌症史,个体患胃癌的风险高于结直肠癌55%,调整OR(95%CI)为1. 551(1. 021,2. 356);如一级亲属有消化道癌症史,这种风险会增加至104%,调整OR(95%CI)为2. 037(1. 279,3. 246)。一级亲属有癌症史的男性患胃癌的风险高于结直肠癌91%,调整OR(95%CI)为1. 911(1. 080,3. 381);如一级亲属有消化道癌症史的男性,这种风险会增加至156%,调整OR(95%CI)为2. 559(1. 337,4. 897)。胃癌患者的一级亲属患癌症的人数多于结直肠癌,Z=-6. 873,P0. 001;一级亲属患消化道癌症的人数亦多于结直肠癌,Z=-6. 137,P0. 001。【结论】胃癌患者的一级亲属患癌症史、消化道癌症史均比结直肠癌患者普遍,健康教育时有必要对一级亲属有癌症史、消化道癌症史的男性进行重点宣教,提倡其改变生活习惯、定期体检,以减少胃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肺癌患者中的家族癌症史的流行情况.方法 依据《人群疾病家族史和病史调查表》采用面对面的方式对巴中地区418例肺癌患者家族癌症史进行调查.结果 418例肺癌患者中家族史癌症阳性和肺癌阳性率分别为36.12%(151/418)和28.47%(119/418),两者间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家属...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癌症发病的危险因素,为制定癌症的预防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将确诊的癌症患者352例作为研究病例,进行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在47个可能与癌症有关联的因素中,通过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主要危险因素。结果居住及工作环境的放射性、微波、水、空气、居室装修等检测,均在国家规定的正常范围。肿瘤家族史,吃动物内脏、动物油、烟熏食品、泡菜腌菜、油炸食品、剩菜剩饭,吸烟,压力大,经历过重大精神刺激等是癌症的危险因素(P0.05);与家人相处愉快,文化程度高,月收入高,吃绿叶蔬菜、水果、鲜肉类、奶类、过酸食物是保护因素(P0.05)。夫妻均患癌症28对。结论癌症的主要危险因素:家族遗传因素,饮食因素,吸烟,负性精神事件及不良心理因素等,提示癌症是一种生活方式疾病。改变不良生活方式是癌症预防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支气管哮喘的患儿进行家属病史调查,为诊断提供参考。[方法]对门诊就诊并确诊为哮喘的患儿203例和非支气管哮喘的呼吸道疾病患儿205例的亲属做家族过敏性疾病史问卷调查。[结果]在203例哮喘患儿中,Ⅰ级亲属456名,患各种过敏性疾病者214例(46.9%);Ⅱ级亲属2086人中,有156例患病(7.5%)。Ⅰ、Ⅱ级亲属中均以哮喘、过敏性鼻炎和荨麻疹患病率较高。对照组患儿Ⅰ级亲属559人中,患各种过敏性疾病者47例(8.4%);Ⅱ级亲属2152人中,有26例患病(1.2%)。Ⅰ、Ⅱ级亲属中均以湿疹和荨麻疹患病率较高。两组对照以哮喘组亲属过敏性疾病患病率较高(P<0.05)。[结论]家属过敏性疾病史在哮喘诊断上有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安徽省淮河流域地区成人居民癌症预防相关知识知晓以及态度行为状况。方法在安徽省5个县区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选取18岁及以上常住居民进行面对面询问调查,收集调查对象人口统计学信息,癌症预防相关知识知晓、态度和行为等信息。结果有效样本量为3 995人,对吸烟和过量饮酒增加癌症发病风险的知晓情况比例较高,分别为90.1%和71.6%,然而对病毒细菌感染、不合理饮食、肥胖、职业因素和水土壤等环境污染对癌症的影响知晓水平较低,分别为35.1%、33.6%、19.5%、23.2%和41.6%,仅有2.7%的调查人群知晓生殖因素是癌症的危险因素。除病毒细菌感染、职业因素和生殖因素外,其他危险因素知晓情况比例均为男性高于女性(均有P0.05);除吸烟外,其他危险因素知晓比例随年龄增加均呈递减趋势(均有P0.05)。认为通过有效预防、早期发现与治疗可以减少癌症的调查对象比例分别为63.1%和60.2%。认为多吃新鲜水果蔬菜、改变不良行为和饮食习惯可以预防癌症者比例分别为58.5%、66.1%,76.9%的调查人群认为食用发霉的粮食会致癌。愿意接种乙肝疫苗者的比例为80.6%,然而乙肝疫苗接种率仅为42.8%。知识态度知晓情况比例男性均高于女性(均有P0.05),且随年龄增加均呈下降趋势(均有P0.05)。20.0%的人饮食重盐,9.7%者喜欢吃偏烫食物,28.3%者家中接通洁净的自来水。调查人群现在吸烟率为29.5%,12个月高频率饮酒率为15.8%,男性均高于女性(均有P0.05)。结论安徽省淮河流域地区成人居民对癌症相关危险因素知晓情况比例较低(吸烟和过量饮酒除外),乙肝疫苗接种率不高,尤其是高年龄组人群。虽然调查人群对吸烟和过量饮酒是癌症的危险因素知晓情况比例较高,但是吸烟和高频率饮酒行为仍然普遍存在。  相似文献   

8.
山西省贲门癌遗传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山西省贲门癌发病因素中遗传因素的作用.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 ,对病例及对照的Ⅰ、Ⅱ、Ⅲ级亲属所有成员的姓名、性别、出生和死亡日期以及疾病诊断与治疗进行调查.用Falconer法和Li-Mentel-Gart法计算贲门癌的遗传度和分离比.结果 (1)病例组Ⅰ、Ⅱ、Ⅲ级亲属的贲门癌患病率分别是0.54%、0.04%、0.05%;病例组Ⅰ、Ⅱ、Ⅲ级亲属的上消化道癌患病率分别为2.50%、0.36%、0.13%.贲门癌与上消化道癌患病呈现Ⅰ>Ⅱ>Ⅲ级亲属的趋势,表现为家族聚集性,男女性均如此.(2)贲门癌先证者Ⅰ级亲属患贲门癌的遗传度为11.71%,其中女性为14.72%,男性为14.01%;贲门癌先证者Ⅰ级亲属患上消化道癌的遗传度为13.87%,其中女性为23.08%,男性为11.49%,均低于25%,属低遗传肿瘤.(3)病例组同胞中上消化道分离比为0.0452,其中男性为0.0441,女性为0.0507,均低于0.25,不符合单基因遗传方式,属多基因遗传方式.结论 遗传因素是贲门癌的危险因素,但不是山西省贲门癌高发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建立Lee-Carter模型,分析苏州市2002-2016年消化道癌症的死亡特征和变化趋势。  方法  采用苏州市死因监测点居民的消化道癌症死亡数据,计算死亡率和标化死亡率,并建立Lee-Carter死亡率预测模型,进行死亡率的趋势分析。  结果  以苏州市2012-2016年消化道癌症死亡率数据检验模型的应用效果,其平均绝对百分误差(mean absolute percentage error,MAPE)值在年龄和年份水平上分别为2.48%、4.13%,表明模型预测效果较佳;2002-2016年消化道癌症总体的死亡指数呈下降趋势,其中上消化道癌症死亡指数呈现下降趋势,下消化道癌症死亡指数呈现上升趋势;上消化道癌症死亡率是下消化道癌症死亡率的4.23倍,男性死亡率是女性死亡率的2.17倍。  结论  苏州市居民消化道癌症死亡率总体呈逐年下降趋势,其中下消化道癌症男性死亡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本研究发现苏州市已出现人口老龄化现象,其医疗卫生水平逐年提高。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370例肺癌先证者的核心家系和370个对照的核心家系资料,发现肺癌先证者的亲属(父母、同胞)患癌症的危险性明显高于对照的亲属(父母、同胞),前乾是后者的2.07倍(P〈0.01)。其中患癌的危险性是对照亲属的1.85倍,患其它癌症的危险性是3.78倍,差别均具有高度显著性统计学意义,表明了宣威肺癌患者的亲属不仅对肺癌的易感性增高,而且对其它癌症的易感性也较高。这些结果都支持了肺癌患者的家系亲属对癌症具有遗传易感性的假设。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370例肺癌先证者的核心家系和30个对照的核心家系资料,发现肺癌先证者的亲属(父母,同胞)患癌症的危险性明显高于对照的亲属(父母,同胞)前者是后者的2.07倍(P〈0.01)。其中患肺癌的危险性是亲属的1.85倍,患其它癌症的危险性是3.78倍,差别均具有高度显著性统计学意义,表明了宣城威肺癌患者的亲属不仅对肺癌的易感性增高,而且对其它癌症的易感性也较高,这些结果都支持了肺癌患者的家系亲属对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上海市杨浦区老年居民大肠癌及癌前病变的影响因素,为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于2015年1月—2017年12月在杨浦区每年以居委会为单位整群抽取20 000名居民进行大肠癌筛查,剔除3年重复筛查和信息无效的居民后,最终将6 154名≥65岁完成初筛的老年居民作为研究队列进行随访,以队列中确诊的46例老年大肠癌患者和106例老年癌前病变患者分别作为病例组,队列中的6 002名健康老年人群作为对照组,应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杨浦区老年居民大肠癌及癌前病变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病例组老年大肠癌患者有慢性便秘史、有黏液或血便史和有个人非大肠癌肿瘤史的比例分别为19.57%、13.04%和41.30%,均高于对照组健康老年人群的7.73%、1.92%和4.8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病例组老年大肠癌患者每天排便的比例为78.26%,低于对照组健康老年人群的89.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12,P=0.024)。病例组老年大肠癌前期病变患者有慢性腹泻史、有粘液或血便史、有肠息肉病史、有一级亲属肠癌史、有下消化道炎症史、现在吸烟、食用鸡鸭等禽肉≥4天/周的比例分别为8.49%、5.66%、14.15%、14.15%、15.09%、16.04%和8.49%,均高于对照组健康老年人群的4.18%、1.92%、3.33%、4.27%、4.48%、8.55%和5.6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病例组老年大肠癌前期病变患者年龄≥75岁和食用叶类蔬菜≥6天/周的比例分别为5.66%和53.77%,均低于对照组健康老年人群的15.41%和66.1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有粘液或血便史、有血吸虫病史和有个人非大肠癌肿瘤史是杨浦区老年居民患大肠癌的危险因素;年龄65~74岁、有肠息肉史、有一级亲属肠癌史、有下消化道炎症和食用鸡鸭等禽肉2~3天/周是杨浦区老年居民患大肠癌前期病变的危险因素,食用豆制品2~3天/周是杨浦区老年居民患大肠癌前期病变的保护因素。结论有无粘液或血便史、血吸虫病史和个人非大肠癌肿瘤史是杨浦区老年居民患大肠癌的主要影响因素;年龄、有无肠息肉病史、一级亲属肠癌史、下消化道炎症及食用鸡鸭等禽肉和豆制品频率是杨浦区老年居民患大肠癌前期病变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癌症住院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状况,以及清开灵雾化吸入对癌症患者肺部感染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1月-2015年11月900例癌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50例,调查两组患者肺部感染率;对两组发生肺部感染患者均给予常规抗菌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抗菌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清开灵雾化吸入;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2、7、15、30d咳嗽、咳痰临床指标,所有数据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率观察组为5.56%,对照组为10.2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咳嗽、咳痰均有所减轻,观察组患者改善更为明显,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部感染患者治疗30d后有效率观察组为96.00%、对照组为86.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住院癌症患者给予清开灵雾化吸入给药,可以有效地降低癌症患者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对发生肺部感染患者的控制作用良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2型糖尿病(糖尿病)核心家系成员糖尿病患病特点和遗传特征.[方法]对2003~2005年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一院等医院门诊住院及接受健康教育的糖尿病患者中有家族史的患者及其家庭成员进行调查.[结果]调查91个家系的305人.糖尿病患病率,男性(132人)为45.45%,女性(173人)为51.45%(P>0.05);母亲患糖尿病者的子女(90人)为17.78%,父亲患糖尿病者的子女(52人)为23.08%(P>0.05);患病率与年龄呈正相关(P<0.05);家系一级亲属中,TC、TG、LDL-C、HDL-C中有1项或1项以上异常者所占比例,NGT组为64.71%,IGR组为54.05%,糖尿病组为70.68%(P>0.05).[结论]大连地区有家族史的糖尿病核心家系成员糖尿病患病率在性别、父母单方患病者子女之间无差异,随年龄的增加而增高;一级亲属中糖耐量正常者已出现血脂代谢紊乱.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癌症放疗患者社会支持状况。方法采用肖水源的"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正在进行放疗的240例癌症患者进行社会支持情况的调查和分析。结果癌症放疗患者获得的社会支持总分为(44.93±9.94)分,与常模(34.56±3.73)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人群癌症放疗患者社会支持情况有差异,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受教育程度低、个人月收入少的患者获得的社会支持水平较低(P﹤0.01,P﹤0.05)。结论癌症放疗患者较健康人能获得较高的社会支持,但应关注老年、受教育程度低、个人月收入少的癌症患者的社会支持情况,积极给予护理干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家族史与肺癌发生的关系。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PubMed、CENTRAL、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系统(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收集国内外在1988—2009年间公开发表的恶性肿瘤家族史与肺癌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采用系统评价方法对各研究结果进行分析,计算其合并优势比(OR)和95%可信区间(CI)。结果纳入合并分析的文章共17篇(10490例病例),结果表明,恶性肿瘤家族史与一级亲属肺癌的发生有关(OR=1.58,95%CI:1.31~1.91,P0.0001)。分层分析表明,一级亲属患恶性肿瘤与非吸烟者肺癌的发生有关(OR=1.46,95%CI:1.08~1.97,P=0.01);一级亲属患肺癌与肺癌的发生有关(OR=1.71,95%CI:1.49~1.95,P0.0001);一级亲属中父亲、母亲及兄弟姐妹(包括同父异母和同母异父者)患恶性肿瘤与肺癌的发生有关[OR值分别为1.43(95%CI:1.10~1.84,P=0.007)、1.36(95%CI:0.99~1.87,P=0.06)和1.51(95%CI:1.35~1.69,P0.0001)]。结论恶性肿瘤家族史明显增加一级亲属患肺癌的风险。  相似文献   

17.
心理因素及癌症家族史与胃癌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 研究心理因素及癌症家族史对胃癌发生的影响。方法 采用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346对胃癌病例和对照进行问卷调查,应用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分析,计算比值比及其95%可信区间,结果 精神创伤及精神压抑为胃癌的危险因素,比值比分别为2.17和1.73,父亲及母亲患癌史的比值比分别为2.80和1.95。多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有精神压抑和父亲患癌史,比值比分别为1.92(95%CI1.09-3.35),和2.60(95%CI 1.36-28),结论 心理因素及癌症家族 史对胃癌发生有一定的影响,胃癌的发病是环境因素,心理社会因素及遗传背景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中路铺镇中南村村民癌症发病情况、生活环境、生活习惯、职业习惯、家族聚集性进行调查研究。方法通过上户调查,对该村癌症和疑似癌症患者的年龄分布、病种分布、生活环境、经济状况、生活习惯和职业习惯、家族聚集性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采集当地饮用水进行检测。结果自1972年以来,中路铺镇中南村实际发生38例癌症和疑似癌症患者,癌症平均年发病率为58.07/10万,其中死亡29例,死亡率为76.32%。结论中路铺镇中南村不是癌症村。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家族遗传与食管癌发病风险的关系,为实现食管癌的二级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1∶1匹配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213对食管癌病例及对照进行分层分析,比较2组间不同癌症类型、不同血缘关系亲属的食管癌发病危险(OR值)的大小及差异。结果 与无癌症家族史相比,家系中有食管癌家族史的食管癌发病风险较高(OR = 2.52,95%CI = 1.67~3.79),同时有食管癌和其他癌症家族史的发病风险更高(OR = 2.58,95%CI = 1.37~4.89)。I级和Ⅱ级亲属中患有癌症的食管癌发病风险均较高,OR值(95%CI)分别为2.09(1.47~2.98)和3.35(1.32~8.53)。结论 淮安市沿淮河地区居民有食管癌家族史者食管癌发病风险较高,同时有食管癌和其他癌症家族史的食管癌发病风险更高,且亲缘关系越近,食管癌的发病危险越大。  相似文献   

20.
银屑病危险因素研究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目的探讨有家族史与无家族史银屑病患者的发病年龄、病情程度、发病季节及发病诱因等的关系.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形式对220例有家族史和547例无家族史银屑病患者以及647名正常对照进行调查,用EPIinfo软件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①220例有家族史银屑病患者中,一级亲属和二级亲属的患病率分别为16.98%、2.70%.而对照的一级亲属和二级亲属的患病率分别为0.59%、0.19%.②有家族史银屑病患者中,女性平均年龄、平均发病年龄较男性早,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显著性(t=1.7150,P<0.05).有家族史男性发病年龄较无家族史男性要早,而女性患者中则差异无显著性(t=0.7392,P>0.05).③发病诱因、病情程度及发病季节在有家族史和无家族史间无统计学意义,但环境因素无论对有家族史还是对无家族史银屑病患者,在统计学上差异均有显著性(χ2=0.23,P<0.05).结论除平均年龄、平均发病年龄在有家族史和无家族史银屑病患者中存在统计学上显著差异外,发病诱因、病情程度及发病季节等则无统计学意义.说明遗传因素在有家族史患者中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也进一步论证了银屑病是一个多因素遗传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