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临床医学》2021,41(3)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手术应用于旋后-外旋型踝关节骨折的效果及其对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6月至2015年5月天津市第一医院收治的132例旋后-外旋型踝关节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132例患者分为两组,每组66例,研究组行闭合复位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手术治疗,对照组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记录两组手术情况相关指标、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研究组手术情况相关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术前踝-后足指数评分系统得分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3个月研究组踝-后足指数评分系统得分优于对照组,组间、组内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应用闭合复位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手术治疗旋后-外旋型踝关节骨折患者有利于缩短其骨折愈合时间,对提高踝关节功能也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中医闭合手法复位在踝部骨折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9年4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92例踝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抽签原则将受试者分为对照组(n=46)和研究组(n=46),对照组和研究组患者分别接受常规手术切开复位及中医闭合手法复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复位优良率及踝关节功能评分。结果:研究组患者复位优良率为86.96%,对照组患者复位优良率为69.56%,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踝关节功能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中医闭合手法复位可有效提高踝部骨折复位效果,改善踝关节功能,为将来相关临床实践活动进行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踝关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82例踝关节骨折患者,按手术意愿分成外固定组和内固定组各41例。外固定组给予常规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内固定组给予切开复位内固定。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住院时间、术后骨折愈合时间及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治疗后,内固定组优良率为92.68%,显著高于外固定组的75.61%(P0.05)。与外固定组相比,内固定组术后住院时间较长,骨折愈合时间较短(P0.05)。治疗前,两组AOFAS评分和Mazur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AOFAS评分和Mazur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内固定组明显高于外固定组(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和手法复位外固定术均可有效治疗踝关节骨折,但前者具有疗效显著、骨折愈合时间短、踝关节功能恢复好等优势,后者有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因此,临床应综合考虑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以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内踝螺钉联合支撑接骨板固定治疗旋后-内收型Ⅱ度踝关节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5月收治的86例旋后-内收型Ⅱ度踝关节骨折患者,根据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44例。对照组患者接受螺钉固定术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内踝螺钉联合支撑接骨板固定治疗。比较两组踝关节恢复优良率、术后完全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以及踝与后足功能评分。结果:术后6个月,与对照组踝关节优良率(73.81%)对比,观察组(93.18%)更高(P<0.05);与对照组术后完全负重、骨折愈合时间对比,观察组均更短(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踝与后足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内踝螺钉联合支撑接骨板固定治疗旋后-内收型Ⅱ度踝关节骨折,可改善踝关节功能、踝与后足功能,缩短患者术后完全负重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手术与手法复位治疗Weber-DenisC型踝关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C型踝关节骨折患者125例,随机分为手术治疗组61例,手法复位组64例。两组术后随访1年,对患者术后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价。结果共120例完成随访,手术组58例,手法组62例。手术组患者住院时间长于手法组,但手术组骨愈合时间短于手法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治疗组总优良率为87.9%,明显高于手法组的67.7%(P0.05)。结论手术治疗C型踝关节骨折虽住院时间长,但是在骨愈合时间和踝关节功能恢复方面明显优于手法复位组,对于全身情况较好的C型踝关节骨折患者应尽量采用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6.
宫民庄 《临床医学》2011,31(7):38-39
目的探讨手法整复夹板外固定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手法整复夹板外固定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疗效、愈合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4%和63.34%,观察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法整复夹板外固定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疗效显著,具有骨折愈合快、肩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等优点,值得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4年4月收治的69例踝关节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33例。对照组给予单一手法整复方案,观察组予以手法整复联合康复治疗方案。比对两组患者影像学疗效评估结果,记录其治疗前后踝-后足评分(AOFAS)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达到优良级别者30例,优良率为8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6%,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在AOFAS评分上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由治疗前的55.3±3.1分提升至90.4±2.4分,增幅明显大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对踝关节骨折患者予以手法整复联合康复治疗方案,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舒筋活血汤联合康复训练对踝关节骨折患者术后功能恢复及并发症的影响。 方法:选择 2017 年 2 月 ~2020 年 7 月收治的择期接受切开复位内踝关节手术治疗患者 86 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43 例。 对照组给予术 后常规处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舒筋活血汤治疗。 对比两组患者中医临床证候积分、踝关节功能恢复以及并发症发生情 况。 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中医临床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治疗后,观察组踝关节评分系统评分及踝 - 后足评分系统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 结论:踝关节 骨折患者术后予以舒筋活血汤治疗,可有效促进其踝关节功能恢复,缓解临床症状,对减少术后并发症有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跨踝外固定支架联合切开复位内固定在踝关节高能量Pilon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4月至2023年4月江苏大学附属宜兴医院/宜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3例踝关节高能量Pilon骨折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手术治疗方式的不同,将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的45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将行跨踝外固定支架联合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的58例患者纳入观察组。统计两组患者术后骨折解剖复位情况,比较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及随访6个月时踝关节背屈、跖屈角度及踝关节功能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踝关节背屈、跖屈角度均大于对照组,观察组Kofoed评分总优良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术后骨折解剖复位情况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跨踝外固定支架联合切开复位内固定可有效促进高能量Pilon骨折术后踝关节功能恢复,增大踝关节背屈、跖屈角度,缩短骨折愈合时间,且可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旋后-内收型Ⅱ度踝关节骨折患者行支撑钢板固定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随机选取的92例旋后-内收型Ⅱ度踝关节骨折患者进行观察,根据不同治疗方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46例患者行支撑钢板固定术,对照组46例患者行螺钉内固定手术。术后随访18个月,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完全负重时间、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踝与后足评分(AFOAS)、手术成功率。结果观察组完全负重时间、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AFOAS评分[(85.9±9.0)分]明显优于对照组[(74.4±17.6)分],手术成功率(100%)高于对照组(9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撑钢板固定术能恢复骨折部位正常解剖结构,支撑效果好、固定牢靠,为早期锻炼提供条件,缩短了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对旋后-内收型Ⅱ度踝关节骨折患者的疗效突出,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1):114-115
观察分析手法整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来院治疗的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采取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采取手法整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术后随访1年,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效果。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4.12%,对照组有效率为79.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VAS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肱骨近端骨折采取手法整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恢复肩关节活动功能,缓解患者疼痛,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比分析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骨质疏松型桡骨远端骨折的优劣差异。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1月~2017年2月收治的100例老年骨质疏松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小夹板组和手术组各50例,小夹板组予手法复位后小夹板固定,手术组予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观察两组骨折临床愈合时间、腕关节功能优良率、掌倾角、尺偏角与桡骨相对高度及疼痛程度。结果:小夹板组腕关节恢复优良率(86.00%)明显高于手术组(68.00%),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掌倾角、尺偏角与桡骨相对高度较治疗前均显著增加(P0.05),无显著性差异(P0.05);小夹板组骨折临床愈合时间和VAS评分均明显少于手术组(P0.05)。结论:与切开复位内固定相比,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治疗骨折疏松型桡骨远端骨折在改善腕关节解剖结构方面具有相当的疗效,但小夹板固定治疗患者疼痛程度相对更轻,腕关节功能恢复更快,临床价值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解剖路径骨-韧带修复技术治疗旋前型踝关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衡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2例旋前型踝关节骨折患者,按照不同治疗方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保守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解剖路径骨-韧带修复技术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美国矫形足踝协会(AOFAS)踝-后足评分与骨折愈合时间、骨折恢复优良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AOFAS踝-后足评分、骨折愈合时间及骨折恢复优良率依次为(86.34±6.65)分、(53.09±6.84) d、93.48%,对照组依次为(78.52±7.21)分、(64.16±7.15) d、76.09%,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解剖路径骨-韧带修复技术治疗旋前型踝关节骨折疗效显著,可促进患者骨折愈合及踝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空心螺钉内固定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92例踝关节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微创组,每组46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微创组采用空心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微创组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手术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术后踝关节功能恢复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术后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高于对照组,但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空心螺钉内固定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均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但空心螺钉内固定因其具有微创性,并发症发生率低,更利于患者术后踝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与传统切开复位治疗踝关节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2月至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踝关节骨折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观察组给予闭合复位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踝关节功能Olerud及Tegner评分。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骨折愈合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伤口感染、钉松动、钉断裂及排异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Olerud、Tegner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Olerud、Tegner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为80.00%,高于对照组的6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闭合复位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和并发症的发生,提高踝关节功能恢复的优良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经皮微创空心螺钉内固定对踝关节骨折患者术中出血量及并发症的影响。 方法:选取 2016 年 1 月 ~2018 年 6 月收治的 80 例踝关节骨折患者,按掷骰子法分为 A 组和 B 组,各 40 例。 A 组选择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B 组选用经皮微创空 心螺钉内固定术。 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踝关节功能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 B 组切口长度、首次离床活动时间、术后 住院时间明显短于 A 组,术中出血量少于 A 组( P <0.05 );术后 3 个月,两组 AOFAS 踝 - 后足评分系统评分升高,且 B 组高于 A 组( P <0.05 ); B 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 2.50% ,低于 A 组的 20.00% ( P <0.05 )。 结论:与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相比,采用经皮 微创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能减少踝关节骨折患者术中出血量,减轻对机体造成的创伤,促进术后踝关节功能恢复,且并发症发生 率低。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关节镜微骨折手术与自体骨软骨移植手术治疗距骨骨软骨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该院距骨骨软骨损伤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临床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关节镜微骨折手术组(n=43例)和自体骨移植手术组(n=43例),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关节功能恢复状况及疼痛程度。结果术后两组患者AOFAS评分、Harris评分和踝关节活动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较手术前显著改善,且自体骨移植手术组改善程度优于关节镜微骨折手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Cobb角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中应用自体骨软骨移植手术治疗距骨骨软骨损伤在改善患者踝关节功能方面优于关节镜结合微骨折手术,值得临床中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与可行性。方法选取2013-05—2015-06某院收治的76例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两组,38例患者采用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治疗(保守组),38例患者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切开复位组),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切开复位组的骨折愈合时间、掌倾角、尺偏角与保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切开复位组腕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为92.11%明显高于保守组的71.06%,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效果更加理想。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并评价保守疗法与手术疗法治疗旋后外旋型踝关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95例旋后外旋型踝关节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47)给予手法复位+石膏固定;观察组(n=48)给予手术复位+石膏固定。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以及X线检查结果和Mazur评分。结果对照组的复位固定时间、住院时间、关节功能恢复时间均优于观察组(P0.05),两组患者的骨痂生长评分、骨折临床愈合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依照Lauge-Hansen分型系统,两组患者Ⅱ型骨折的Mazu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Ⅲ型、Ⅳ型骨折的Mazur评分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Ⅱ型旋后外旋型踝关节骨折,无论是保守疗法还是手术治疗,其远期疗效无显著差异;但对于Ⅲ型、Ⅳ型骨折,手术治疗的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外固定支架结合有限内固定在高能量Pilon骨折患者的踝关节功能及复位中的治疗作用。方法将58例Pilon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分组法分为两组,其中研究组29例采用外固定支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对照组29例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对比两组的踝关节解剖复位、踝关节功能效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的复位总有效率为89.66%,高于对照组的65.5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踝关节恢复评分均有升高,且研究组升高更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踝关节功能改善的优良率达到86.21%,高于对照组的62.0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45%,低于对照组的20.6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固定支架结合有限内固定在高能量Pilon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骨折复位效率和踝关节功能改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