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男 ,5 2岁 ,因乏力低热 4月 ,咳嗽气促 2月 ,加重 4d于 2 0 0 2年 10月 17日入院。患者 4月前出现乏力 ,食欲下降 ,不规则发热 ,外院诊断为肺部感染 ,经先锋霉素Ⅴ等抗感染治疗半月症状稍缓解。 2月前再次出现低热伴气促、咳嗽及右上腹疼痛。胸片示肺部炎症 ,双侧胸腔积液 ,予先锋霉素Ⅴ及左氧氟沙星治疗一周后症状较前缓解。 4d前再次发热 ,体温波动在 3 7 5~3 9℃之间 ,干咳、气促较前明显 ,伴有心悸、腹泻 ,遂入院。既往无血吸虫疫水接触史 ,无肝炎病史。体查 :T :3 7 5℃ ,P :82次 /min ,R :18次 /min ,BP :110 /80mmHg ,急性病容 ,…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多浆膜腔积液临床病理特征和其病因的因果关系。方法:对55例多浆膜腔积液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引发多浆膜腔积液病因通常为恶性肿瘤(27.2%)、结核(18.2%),其次为肝硬化、心功能不全、结缔组织病等。多浆膜腔积液病因与其积液的位置、积液面积、积液性质息息相关,其中在结核性质的多浆膜腔积液临床分组中,ADA含量显著增多,与恶性积液及非结核且良性多浆膜腔积液的临床分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恶性肿瘤和结核是导致多浆膜腔积液最常见发病病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良性多浆膜腔积液的临床特点及其与常见病因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明确诊断的32例良性多浆膜腔积液患者的诊断与治疗.结果:良性多浆膜腔积液最常见原因为肝硬化(56.3%),其次为结核、急性胰腺炎、慢性心功能不全、糖尿病、希恩综合征(Sheehan Syndrome)等.结论:良性多浆膜腔积液病因复杂,经过仔细收集病史、有针对性检查,多能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结核性多浆膜腔积液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00年至2009年3月收治的50例结核性多浆膜腔积液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结核性多浆膜腔积液占收治结核病患者的1.28%,占结核性浆膜腔积液患者的4.73%。病变部位以胸腔积液合并腹腔积液病例为多(36%),其次为胸腔积液合并心包、腹腔积液(26%).再其次为胸腔积液合并心包积液(22%)、心包积液合并腹腔积液(14%)。积液均以中量为主,大量积液较为少见。结核性多浆膜腔积液病例往往存在血行播散性结核和浸润型结核,或并发有肺外结核,结核中毒症状较为明显。结论结核性多浆膜腔积液多是重症结核的表现,但临床表现并无特异性,故易误诊,在积极正规抗结核治疗基础上,抽液引流和早期常规应用激素治疗,结核性多浆膜腔积液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5.
两浆膜腔或多浆膜腔积液病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67例两浆膜腔或多浆膜腔积液的常见病因,并分别按性别、年龄、积液量、积液性质、积液浆膜腔数量分组作进一步的统计分析.结果显示两浆膜腔或多浆膜腔积液的常见病因为结核(41.8%)和肿瘤(32.80%).分组分析发现性别、积液量、积液性质不同时,病因构成比均不一样. 相似文献
6.
7.
8.
目的探讨结核性多浆膜腔积液的临床特点,提高对结核性多浆膜腔积液的认识水平。方法对36例结核性多浆膜腔积液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5岁中青年为主(83.3%),结核性多浆膜腔积液合并肺结核及其它肺外结核较多(52.8%)。临床症状以发热最为常见(86.1%),其次是胸痛,胸闷、气促,腹胀、腹痛。以腹腔积液合并胸腔积液较多见(55.6%),其次是胸腔积液合并心包积液(25%)。结论对于有发热、胸闷、气促、腹胀、腹痛的中青年患者应进行胸、腹腔及心包腔B超检查。 相似文献
9.
10.
传统的多浆膜腔积液常需反复穿刺抽液,易致损伤等并发症,笔者应用中心静脉导管对23例多浆膜腔积液病例进行了治疗,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我院2004年11月~2005年4月共23例多浆膜腔积液患者,年龄18~81岁;男15例,女8例;胸腔积液12例,心包积液6例,腹腔积液2例,心包积液并胸腔积液2例,心包积液并腹腔积液1例;结核性积液14例,肿瘤性积液6例,尿毒症、肝硬化及类风湿关节炎所致者各1例。1.2方法和结果所有病人均经胸片、B超等检查,部分病人并作B超定位,全部病例均使用8 Fr艾贝尔引流专用中心静脉导管。常规消毒、铺巾,局部麻醉后用连接… 相似文献
11.
结核病( tuberculosis,TB)是严重影响中国乃至世界的公共卫生难题.多浆膜腔积液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现象,是指患者在病程中同时或相继出现胸腔积液、腹水、心包积液.最常见病因为恶性肿瘤(31. 3% ),其次为结缔组织疾病、结核、肝硬化、心功能不全等.本文1例患者孕期产检未见明显异常,产后2 天发现多浆膜腔积液,...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调查患者浆膜腔积液培养阳性结果及耐药状况,以期对浆膜腔感染病原菌的分析和对临床使用抗菌药物有所帮助.方法 2006年1月-2008年2月对721例浆膜腔积液患者按常规培养方法进行细菌培养、鉴定及药敏测试.结果 721例浆膜腔积液标本培养阳性49株,阳性率6.80%,其中革兰阳性菌15株(30.61%),革兰阴性菌28株(57.14%),真菌6株(12.25%);排前3位的病原菌分别为:肠杆菌科16株(32.65%),肠球菌属9株(18.37%),铜绿假单胞菌6株(12.25%);对肠球菌属的敏感率为:万古霉素和利奈唑烷(100.00%)、呋喃妥因和四环素(66.67%);对葡萄球菌属的敏感率为:万古霉素、利奈唑烷和呋喃妥因(100.00%)、四环素和利福平(75.00%);对革兰阴性菌的平均敏感率为:哌拉西林/他唑巴坦(67.86%)、亚胺培南(64.29%)、妥布霉素(60.71%)、庆大霉素(53.57%)、左氧氟沙星(46.43%).结论 浆膜腔积液标本培养阳性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多见,尤其是肠杆菌科细菌,调查结果为浆膜腔感染的预防和经验性抗菌药物治疗提供可靠的数据资料. 相似文献
13.
多种浆膜腔积液中结核分枝杆菌DNA的检测付朝宏高静①郭天然董楠张涛李维刘好洛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471003河南)我们自1995年以来对我院住院或门诊就诊的70例诊断和疑为结核病患者的浆膜腔积液(包括痰、胸腔积液、腹水、精液、前列腺液、脑积液...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恶性浆膜腔积液的细胞学检验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7月—2012年7月该院收治的恶性浆膜腔积液患者129例的检验资料.结果?恶性腹水50例(38.76%),恶性胸水70例(54.26%),恶性心包积液9例(6.98%).结论?恶性浆膜腔积液细胞学检查,对于肿瘤的诊断、分型、预后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肿瘤标志物检测在浆膜腔积液性质鉴别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20年3月-2021年5月本院收治的浆膜腔积液患者66例作为研究对象,经脱落细胞查找癌细胞法判定,良性为34例并将其设为良性组,恶性为32例设为恶性组,两组均给予肿瘤标志物检测,对比两组肿瘤标志物阳性率、各项标志物水平。结果 恶性组肿瘤标志物阳性率为96.88%,显著高于良性组5.88%(P<0.05)。恶性组CA125指标与良性组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恶性组AFP、CEA、CA153、CA199、CA724、NSE、SCC、CYFRA21-1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浆膜腔积液性质鉴别中使用肿瘤标志物检测对于良性、恶性的判断具有一定价值,其中恶性浆膜腔积液检测中肿瘤标志物相应指标升高显著,可对疾病判断起到一定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浆膜腔积液腺癌细胞和间皮细胞中Calretinin、Ber-EP4、CEA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应用细胞块技术对42例浆膜腔积液标本进行处理,并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Calretinin、Ber-EP4、CEA在腺癌细胞及间皮细胞的表达。结果 Calretinin、Ber-EP4、CEA在腺癌细胞的阳性表达率与在间皮细胞的阳性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细胞块切片结合免疫组化是鉴别腺癌细胞与增生间皮细胞的有效方法, Calretinin、Ber-EP4及CEA的抗体组合,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浆膜腔积液是临床检验科较为常见的标本,除了一般常规检查及生化检查外,细胞形态学检查对疾病的明确诊断有较重要的价值,同时也是医学检验人员的一项最基本操作技能。为此,本文收集了2007年-2009年住院病人浆膜腔积液常规检查中发现恶性肿瘤细胞的 相似文献
18.
例1,男.52岁。因阵咳,胸闷、低热4年,腹胀8月加重1月,于2000年11月6日入院。患者于4年前开始无明显原因出现阵发性咳嗽,咳少量白粘痰,胸闷伴午后低热(T37.6℃)无盗汗,在某医院诊断为“结核性胸膜炎(右侧)”给予2HRSE/4HRE方案抗结核治疗:先后3次抽出淡黄色胸水约2000ml症状好转出院,出院后继用原方案抗结核治疗,症 相似文献
19.
1998年住院肺吸虫病患者9例,均以胸腔积液表现为主.造成诊断和治疗困难.并且均为上海城市居民.这在以往的报道中较少见.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现作临床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结核性胸膜炎胸腔积液并防止早期包裹粘连的快速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将98例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分为A、B两组,在应用抗结核药物和对症支持治疗的基础上,A组(50例)采用持续性浆膜腔穿刺引流术引流胸水,对引流不畅者配合胸腔内注入尿激酶治疗,B组(48例)每周有传统胸腔穿刺方法抽液2~3次.结果A组治疗1周的总有效率为94%,B组为78%.A组无胸膜增厚,B组则有部分胸膜增厚:A组治疗1个月的总有效率为98%,B组为82%,A组胸膜无增厚或变薄,B组则增厚,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A组引流持续时间和住院时间均较B组明显缩短,不良反应轻.提示持续性浆膜腔穿刺引流术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的疗效较好,且不良反应轻。结论为该病治疗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