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观察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发展过程中的表达变化情况,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空芯针穿刺且病理确认为浸润性乳腺癌的患者104例为实验组,同时选取乳腺空芯针穿刺病理检查排除浸润性导管癌的病人35例作为对照组。将乳腺空芯针穿刺组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荧光方法检测实验组患者肿瘤组织和对照组非癌乳腺组织中EGFR的表达。分析EGFR的表达与浸润性乳腺导管癌年龄、肿块大小、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EGFR的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非癌乳腺组织,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EGFR的阳性表达与浸润性乳腺导管癌的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而与年龄以及肿块大小无关(P0.05)。结论 EGFR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高表达,且EGFR高表达促进乳腺癌的淋巴转移,故EGFR表达水平可作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预后的评估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血清miR-10b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29例为乳腺癌组,成年女性体检健康者48例为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2组血清miR-10b相对表达量;绘制ROC曲线,评估血清miR-10b水平对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诊断价值,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乳腺癌组血清miR-10b相对表达量(2.140±1.769)高于对照组(1.408±1.328)(P0.05);当血清miR-10b最佳截断值为0.334时,诊断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AUC为0.646(95%CI:0.523~0.769),灵敏度为89.70%,特异度为41.70%;乳腺癌组术前有淋巴结转移患者血清miR-10b相对表达量(3.449±1.855)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1.077±0.630)(P0.05),不同年龄、月经状态、肿瘤直径及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阳性或阴性患者血清miR-10b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miR-10b对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有一定诊断价值,其升高可能与患者不良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Ki-67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乳腺癌各临床病理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362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肿瘤组织中Ki-67的表达,并分析Ki-67的表达与患者各项临床病理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Ki-67阳性比例为59.7%(216/362)。Ki-67的表达与肿瘤大小成正相关(P<0.05),与淋巴结转移、组织细胞学分级、脉管癌栓、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拓扑异构酶Ⅱ-α表达成正相关(均为P<0.01),与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表达成负相关(均为P<0.01),与P53蛋白、TNM分期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Ki-67的表达与大部分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临床病理指标有相关性,提示其可以作为监测此类患者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和Ki67在浸润性乳腺癌中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8年6月~2019年4月经手术切除的浸润性乳腺癌组织65例及其距癌组织5 cm以上的癌旁正常乳腺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和Ki67表达,分析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和Ki67在浸润性乳腺癌中的表达情况,探讨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和Ki67与浸润性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二者相关性。结果:浸润性乳腺癌组织中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阳性表达率(58.46%,38/65)、Ki67阳性表达率(64.62%,42/65),高于癌旁正常乳腺组织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阳性表达率(0.00%,0/65)、Ki67阳性表达率(0.00%,0/65)(P<0.05);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和Ki67在浸润性乳腺癌中的表达与TNM分期、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与年龄、肿瘤直径无关(P>0.05);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和Ki67在浸润性乳腺癌中的表达呈明显正相关(r= 0.369,P<0.05)。结论: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和Ki67表达与浸润性乳腺癌TNM分期、淋巴结转移相关,且二者呈明显正相关,联合检测能够为患者预后判断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微血管密度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55例术前未作过化疗的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微血管密度(MVD)的表达,与乳腺癌的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等生物学行为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MVD值与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密切相关(P0.05);(2)VEGF主要表达于肿瘤细胞胞浆或胞膜,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有关(P0.05);(3)乳腺浸润性导管癌VEGF表达与MVD值密切相关(P0.05)。结论 VEGF表达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血管生成和侵袭转移关系密切。MVD和VEGF的检测可以用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6.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ER、PR表达的临床病理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ER、PR表达的临床病理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二步法检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ER、PR表达情况。结果 :6 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ER、PR阳性表达在乳腺癌发病年龄、肿瘤大小、有无淋巴结转移和肿瘤分级间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ER、PR阳性表达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病理组织学分级、有无腋窝淋巴结转移和患者预后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雌激素受体(ER)、催乳素(PRL)、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粘附分子(E-cadherin)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菌抗生物蛋白-过氧化物酶染色法对55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ER、PRL、HER-2、VEGF和E-cadherin分别进行检测.结果 ER、PRL、HER-2、VEGF和E-cadherin在55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1.82%、58.18%、38.18%、36.36%和30.90%;55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发生淋巴结转移21例(38.18%),发生淋巴结转移的病例组中ER、PRL、HER-2、VEGF、E-cadherin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6.67%、71.42%、42.86%、66.67%和45.00%.其中VEGF的表达在淋巴结转移组明显高于非转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3.48,P<0.05).乳腺癌中HER-2的表达与PRL呈负相关(r=-0.87,P<0.05),ER和PRL呈明显正相关(r=0.55,P<0.05).结论 ER、PRL、HER-2、VEGF、E-cadherin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可用来指导临床用药和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8.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fascin的表达及预后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fascin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88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fascin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ER、PR和HER2表达及乳腺浸润性导管癌预后的关系.结果 乳腺正常导管上皮和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fascin的阳性率分别为9.1%(1/11)和48.86%(43/88),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的阳性率明显高于乳腺正常导管上皮组织(P<0.05),其阳性率与腋淋巴结转移状况、组织学分级和TNM分期呈正相关(P<0.05),并且在ER和PR阴性组中明显高于阳性组(均P<0.05),而在HER2阳性组中明显高于阴性组(P<0.05).fascin阳性表达患者的术后生存时间明显短于阴性患者(P<0.05).结论 fascin可能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浸润转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其阳性表达提示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人类表皮生长因子2(简称HER2)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HER2表达与其淋巴结转移的关系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15例正常乳腺组织和60例原发性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HER2基因的表达。结果: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HER2表达总阳性率为67%,有淋巴结转移者其阳性率(65.22%)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35.14%)(P<0.05);uPAR阳性的癌组织中HER2表达阳性率显著升高[(84.21±36.36)%,P<0.05],uPAR与HER2之间的表达高度相关。结论:HER2蛋白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高度表达,且其过度表达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淋巴结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探讨浸润性导管癌与导管内癌钙化的钼靶X线表现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术后经病理证实的145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与19例导管内癌患者的乳腺钼靶X线检查.结果:145例浸润性导管癌患者中,76例(52.4%)可见钙化,其中钙化伴有肿块者68例(46.8%).19例乳腺导管内癌中,15例(78.9%)可见钙化,钙化伴有肿块者4例(21.0%).导管内癌钙化的发生率显著大于浸润性导管癌,浸润性导管癌钙化伴有肿块的发生率显著大于导管内癌.结论:仔细分析乳腺的钙化灶,对浸润性导管癌与导管内癌的诊断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CUEDC2在乳腺浸润性癌组织中的表达特点及与临床病理特征、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增殖抗原(Ki-67)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基因扩增情况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检测163例乳腺不同病变组织中CUEDC2、ER、PR、Ki-67和Her-2的表达水平,FISH技术检测Her-2基因扩增情况,结合患者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CUEDC2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乳腺导管内癌的阳性率分别为72.8%、63.3%,明显高于正常乳腺组织的10%,差异显著(P0.05)。CUEDC2表达水平与浸润性导管癌患者的淋巴结转移、组织学分级有明显相关性(P0.05),与年龄、肿瘤大小、临床分期无关(P0.05)。在浸润性导管癌不同分子亚型中,luminal A型CUEDC2表达率最低,三阴型最高(P0.05)。CUEDC2表达水平与ER(r=-0.703,P0.05)、PR(r=-0.798,P0.05)表达程度呈负相关;与Ki-67(r=0.414,P0.05)表达、Her-2基因扩增(r=0.359,P0.05)表达程度呈正相关。结论 CUEDC2表达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转移及分子分型有关,其高表达是预后不良的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乙酰肝素酶(Hpa)在乳腺正常组织、不典型增生、导管内癌、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分析其与浸润性乳腺癌临床病理指标及肿瘤淋巴管生成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5年1月至2007年12月经手术切除的23例不典型增生组织,34例导管内癌组织,80例浸润性导管癌组织标本,以及距离肿瘤边缘5 cm以外的正常乳腺组织20例。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不同组织Hpa表达情况,分析其与浸润性乳腺癌肿瘤直径、腋窝淋巴结转移、病理分期、雌孕激素受体表达等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并用淋巴管内皮细胞标记物D2-40标记肿瘤淋巴管,探讨Hpa表达对肿瘤淋巴管生成的影响。结果 Hpa在乳腺正常组织、不典型增生、导管内癌、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表达阳性率分别为15.0%、34.8%、52.9%、76.3%,呈逐渐升高趋势(χ2=31.403,P<0.01)。Hpa阳性表达率在乳腺导管内癌与浸润性癌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93,P<0.05)。Hpa阳性表达率在乳腺癌不同病理分期、淋巴结转移及肿瘤直径分组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浸润性导管癌Hpa表达阳性组MLD值高于Hpa表达阴性组(9.961±4.329 vs 7.339±3.714,t=2.379,P<0.05)。Hpa表达与MLD值呈正相关关系(r=0.603,P<0.05)。结论浸润性乳腺癌中Hpa表达水平升高,其表达上调与乳腺癌淋巴管生成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乳腺X线摄影(MG)、MRI及病理联合诊断乳腺癌分子分型的价值。方法 收集600例乳腺癌女性患者,包括Luminal A型147例,Luminal B型277例,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过表达型65例及三阴型111例;比较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的MG、MRI及病理特征,行logistic回归分析,观察不同分子分型的独立影响因素;构建病理模型(模型1)、MG+病理模型(模型2)、MRI+病理模型(模型3)及MG+MRI+病理模型(模型4),评估其诊断价值,并以SHAP分析评估最佳诊断模型中各参数的贡献价值。结果 组织学低分级浸润性导管癌、无腋窝淋巴结转移、MG假阴性、无恶性钙化及“流入型”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为Luminal A型乳腺癌的独立影响因素(P均<0.05),腋窝淋巴结转移、恶性钙化及毛刺征为Luminal B型的独立影响因素(P均<0.05),组织学高分级浸润性导管癌、恶性钙化、毛刺征、非肿块样强化(NME)及较高表观弥散系数为HER-2过表达型的独立影响因素(P均<0.05),组织学高分级浸润性导管癌、无恶性钙化及无毛刺征为三阴型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男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方式、病理类型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友谊医院1990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22例男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病理类型及术后生存时间。结果手术方式为15例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5例行乳腺癌根治术;1乳腺区段切除+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1例行乳房单纯切除术。术后病理示20例为浸润性导管癌,1例为浸润性小叶癌,1例为神经内分泌癌;20例患者行激素受体等免疫组化,结果示雌激素受体(ER)(+++)13例,ER(++)5例,ER(+)1例,ER(-)1例;孕激素受体(PR)(+++)10例,PR(++)6例,PR(+)2例,PR(-)2例;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2例,HER-2(++)3例,HER-2(+)5例,HER-2(-)10例;临床TNMⅠ、Ⅱ期5年生存率明显高于Ⅲ、Ⅳ期,腋窝淋巴结转移者5年生存率明显低于无转移者。ER、PR阳性者及Her-2阴性表达者5年生存率明显高于ER、PR阴性及Her-2阳性表达者;除外1例失访外,其余21例中位随访4年(1~9年),5年生存率为47.6%(10/21)。结论男性乳腺癌为临床罕见病例,病理类型以浸润性导管癌为主,ER、PR阳性及Her-2阴性表达患者5年生存率较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B(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BB, PDGF-BB)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及微血管密度的关系。方法行超声造影的80例乳腺癌手术患者,术前通过超声造影的时间-强度曲线得到乳腺癌灶区组织峰值强度、AUC、达峰时间、上升支斜率、梯度等血流灌注参数;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癌组织及癌旁正常乳腺组织PDGF-BB mRNA相对表达量,分析PDGF-BB mRNA与超声造影血流灌注参数及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PDGF-BB mRNA相对表达量(3.926±3.647)高于癌旁正常组织(2.763±2.699)(P0.05);PDGF-BB mRNA相对表达量与超声造影组织峰值强度(r=0.337,P=0.002)、AUC(r=0.322,P=0.004)和梯度(r=0.300,P=0.007)呈正相关,与达峰时间呈负相关(r=-0.350,P=0.001),与上升支斜率无相关性(r=0.198,P=0.079);有淋巴结转移患者组织中PDGF-BB mRNA相对表达量(5.630±4.399)高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3.239±3.083)(P0.05),不同年龄、月经状态、肿瘤直径以及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状态患者PDGF-BB mRNA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DGF-BB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高表达并与淋巴结转移相关;超声造影血流灌注参数可作为评价PDGF-BB表达的影像学指标,PDGF-BB具有诱导肿瘤微血管形成能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收集我院11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新鲜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MIF在11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并分析MIF表达水平与腋窝淋巴结有无转移、雌、孕激素受体以及Her-2表达情况之间的关系。结果 MIF在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率为74.55%,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46.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IF的表达与腋窝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与雌、孕激素受体及Her-2表达情况无关(P>0.05)。结论 MIF作为一种重要的多功能细胞因子,可能在乳腺癌的发生与侵袭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分析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超声声像图表现与免疫组织化学指标,探讨二者的相关性。方法 对22例经病理证实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的超声表现(肿瘤的大小、边缘、纵横比、微钙化、腋窝淋巴)及血流分级(肿瘤周边及内部血管分级)与免疫组化表达情况[包括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原癌基因(Cerb B-2)、肿瘤增殖抗原(Ki-67)及上皮钙黏蛋白(E-cad)]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形态不规则、边缘有毛刺、纵横比>1与ER、PR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大小与Ki-67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微钙化、腋窝淋巴结、血流II-III级与Cerb B-2、Ki-67、E-cad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超声表现与免疫组化指标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对我们从超声角度评估乳腺癌分子表达情况,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也为乳腺癌的临床内分泌治疗及对预后的评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Luminal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超声特征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201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术前进行超声检查,术后根据乳腺癌标本中以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及细胞核增值抗原(Ki-67)表达情况分为Luminal型与非Luminal型,分析其超声表现与表达的关系。结果 201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中,Luminal型158例(78.6%),非Luminal型43例(21.4%);有边缘毛刺征149例(74.1%),肿块后方回声有衰减85例(42.3%),肿块内有微钙化灶93例(46.3%)。Luminal型边缘毛刺征阳性率77.8%(123/158),明显高于非Luminal型边缘毛刺征阳性率60.1%(123/158),差异有显著性(P<0.05);Luminal型与非Luminal型在后方回声有衰减(43.0%vs39.5%),与微钙化灶(46.2%vs46.5%)两项超声特征上差异无显著性。结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超声影像与分子亚型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将超声影像与分子亚型结果相结合对于判断乳腺癌的恶性程度及预后可以提供更有价值的信息,对于内分泌治疗的选择提供更有价值的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675例乳腺癌患者的病理资料,探讨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表达规律并分析其与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腋窝淋巴结阳性率43.72%,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Ki-67蛋白阳性率分别为67.16%,71.12%,91.75%,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过表达率14.19%。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Ki-67蛋白、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与淋巴结转移无相关性。结论:淋巴结转移与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Ki-67蛋白、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表达是相对独立、相互补充的乳腺癌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