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颅内血肿术后再发血肿救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颅血肿清除术后颅内再发血肿的原因,从而针对性的制定预防措施,减少术后再发血肿发生率。方法 总结19例颅内血肿术后再发颅内血肿病例,分析术后再发血肿相关因素。结果术中处理是否得当、原发损伤程度、术后并发症的严重程度及病人基础状况与术后再发血肿有相关性。结论 术中术后采取综合有效的措施,能有效减少术后再发血肿,术后严密临床观察及时CT复查、及时诊断、迅速清除血肿是救治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外伤性颅内血肿清除术后并发对侧血肿目前报道较少[1,2],我院自1990年5月至1998年3月共收治28例此类病人,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28例中男22例,女6例,年龄21~63岁,平均42岁。致伤原因:车祸伤18例,坠落伤6例,摔伤4例。发现对侧血肿时间:术中~术后3天,其中24小时内22例。症状体征: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计分(GCS)≤8分21例,轻度偏瘫8例,完全瘫痪1例,去脑强直、去皮层状态各1例,外伤性颅内血肿侧脑疝16例,其中双侧瞳孔散大、光反应消失1例,血肿侧瞳孔散…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的治疗效果。方法对36例血肿量在30-60ml,GCS8~13分的幕上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应用YL-1型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配合生化酶血肿液化技术清除血肿,观察疗效。结果34例行微创清除术后2~7d颅内血肿基本清除,2例中转行开颅手术。全组病例治愈出院。3个月后随访,按GOS评估方法判定疗效:艮好28例,中残8例。结论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操作简便,手术创伤小、安全、疗效确切,是治疗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钻孔注入尿激酶引流颅内血肿的临床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CT定位引导下行钻孔注入尿激酶引流颅内血肿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外伤性脑出血的护理方法。方法对3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及外伤性脑出血患者采用钻孔注入尿激酶颅内血肿引流术,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完善各项检查,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并控制血压,加强颅内压的监测和引流管的护理,保持正确体位及大小便通畅,预防并发症。结果28例患者颅内血肿术后3~7d消除,CT证实血肿消除80%~90%后拔除引流管。引流后再出血2例,开颅清除血肿后痊愈。结论高血压性脑出血及外伤性脑出血早期采用钻孔注入尿激酶颅内血肿引流术,对患者实施科学的护理可进一步保证疗效,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病死率,同时能有效地促进患者脑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5.
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清除术后继发血肿再手术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清除术后再次手术的原因、预防及处理措施。方法2001年11月至2006年11月我科共对561例颅脑损伤病人急诊行开颅血肿清除术,术后31例发生迟发性血肿行再次手术治疗。结果本组31例再次手术后恢复良好7例,中残7例,重残8例,植物生存3例,死亡6例。结论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清除术后继发血肿包括:①原血肿手术部位再出血;②多发性血肿的非手术部位血肿形成。临床应采取相应的有效预防措施,并强调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复查CT,以便及时发现并再次手术清除继发性血肿、缓解颅内压。  相似文献   

6.
外伤性颅内迟发血肿的早期诊断   总被引:52,自引:1,他引:51  
外伤性颅内迟发血肿的早期诊断田力学,左焕琮,秦志平,曲永太,杜宏谋我院对300例颅脑外伤病例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发现外伤性颅内迟发血肿29例,占同期颅脑损伤病人的9.7%,讨论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29例中,男20例,女9例。年龄:15~18岁...  相似文献   

7.
急性颅脑损伤术后继发对侧迟发性血肿诊治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清除术后继发对侧迟发性血肿的诊治,以提高疗效。方法对36例外伤性颅内血肿清除术中及术后并发对侧迟发性血肿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6例对侧迟发性血肿均行手术治疗,其中恢复良好16例,中残6例,重残3例,死亡11例。结论在清除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后,若术中发生急性脑肿胀或术后病情恶化.应考虑对侧迟发性血肿形成的可能,及时钻颅探查或复查头颅CT,及早治疗可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外伤性颅内血肿清除术后并发迟发性颅内血肿(DPIH)的原因、发病机制及防治措施。方法:790例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清除术后,45例出现术后迟发性颅内血肿,将DPIH与未出现术后血肿(WRIH)者在某些临床特征方面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比较,在术前出现脑疝征象、血肿的类型、凝血功能异常、手术方式、术中低血压及治疗结果等方面均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DPIH的发生与颅脑损伤的程度、类型、治疗方式及全身因素密切相关,其预后很差。血肿清除术后症状不能改善或病情恶化时应行动态CT检查,可尽早发现DPIH。一些预防措施可有助于减少DPIH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外伤性颅内血肿清除术后并发抗利尿激素分泌不当综合征5例报告大连医科大学附属一院谭方伦,曹萍,李昌臣报道1993年3月~1994年3月我院收治5例外伤性颅内血肿术后并发抗利尿激素分泌不当综合征(SIAD),均为男性,年龄分别为36、41、56,56和8...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双侧外伤性多发性颅内血肿的手术时机和手术方式。方法对47例双侧幕上外伤性多发性颅内血肿手术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恢复良好32例,中残7例,重残3例,植物生存2例,死亡3例。结论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和恰当的手术方式可改善双侧外伤性多发性颅内血肿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双侧平衡控制阶梯减压术治疗双侧外伤性颅内多发血肿的适应证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手术治疗的52例幕上双侧外伤性颅内多发血肿的临床资料。术中采用双侧平衡减压,结合控制性阶梯减压技术,快速有效逐级减压,根据术中双侧情况决定下一步处理方法,以及是否去骨瓣;如果合并严重颅前窝底骨折,术中行颅底重建。结果 术中发生脑膨出10例;去单侧骨瓣11例,去双侧骨瓣8例;术后复查CT,发现原有血肿增大或出现新血肿15例。随访6个月,按GOS评分:恢复良好22例,中残9例,重残9例,植物生存状态7例,死亡5 例。结论 双侧平衡控制阶梯减术可减少术中脑膨出及颅内再出血等发生率,是救治双侧外伤性颅内多发血肿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急性颅内血肿清除后继发对侧迟发性血肿   总被引:99,自引:0,他引:99  
目的: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清除的术中及术后,如及时发现对侧迟发性血肿并治疗可提高疗效。方法:在术中发生急性脑肿胀时应在对侧钻颅探查或术后病人恶化时行CT检查。结果:治疗30例对侧迟发血肿病人其中10例死亡,手术死亡率为33.3%。结论:在清除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时发生急性脑肿胀或术后病情恶化应想到对侧可能是迟发性血肿形成,宜尽早钻颅探查或复查CT,早诊早治可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3.
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3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技术对各种颅内血肿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应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技术治疗颅内血肿患者37例.结果 高血压脑出血25例,存活15例,术后1周内意识障碍均有不同程度好转,1个月内偏瘫肢体肌力由0~2级恢复至1~5级,术后 3~6个月随访,ADL12例,ADL21例,ADL36例,ADL44例,ADL52例,慢性硬膜下血肿8例,1例术后1个月复发,再次手术后恢复,术后6个月随访,均恢复至发病前状态,急性硬膜外血肿存活1例,术后6个月随访,ADL1,外伤性脑室出血脑积水1例,术后3个月随访,ADL5.结论 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对颅内血肿的治疗效果良好,手术简单,对脑组织损伤小,有利于患者的抢救和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颅内血肿开颅血肿清除术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术后出现迟发血肿的危险因素.方法 以我院2009-03-2013-03收治的68例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开颅手术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迟发血肿进行分组,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术后迟发血肿危险因素.结果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浆凝血酶时间、手术时机、颅骨骨折为发生迟发血肿的危险因素.结论 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患者多伴有重型颅脑损伤和颅内占位,术后迟发血肿一般发生于术后12 h内,以脑内血肿、硬膜外血肿、硬膜下血肿为常见,血浆凝血酶时间延长、手术时机短、合并颅骨骨折为高危因素,应引起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15.
外伤性颅内血肿清除术后脑梗塞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外伤性脑梗塞是颅脑损伤的一种重要并发症,易被漏诊或误诊。对于外伤性颅内血肿开颅手术的患者,若术前CT检查没有脑梗塞表现,而术后出现者临床更容易忽略。筛选我院自1998年7月至2005年8月收治的临床资料完整的外伤性颅内血肿清除术后脑梗塞的患者23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双侧开颅术治疗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的临床应用方法及疗效。方法对21例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行双侧开颅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3个月至半年随访,本组患者恢复良好13例、轻度残疾2例、重度残疾1例、植物生存0例、死亡5例,死亡率为23.8%。结论双侧开颅术治疗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应严格掌握手术指征,及早发现及处理迟发性颅内血肿,可有效降低患者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17.
急性颅内血肿清除术继发非原位迟发性血肿17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DTICH)的早期诊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1],但一侧急性颅内血肿清除术后继发非原位迟发性血肿报道较少。现将我院1995~1997年底收治的17例报告如下。1 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男14例,女3例,年龄18~68岁,平均38-5岁。致伤性质:加速性损伤4例;减速伤11例;复合性损伤2例。着力部位:顶部3例,枕部6例,颞部4例,额部2例,额颞部2例。发现迟发性血肿的时间为首次CT检查后2小时至8天,其中13例发生于术后24小时以内。1-2 临床表现:入院检查:GCS…  相似文献   

18.
手术治疗外伤性多发性颅内血肿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手术治疗外伤性多发性颅内血肿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07年7月至2010年2月收治的122例外伤性多发性颅内血肿患者均采用手术治疗.结果 122例外伤性多发性颅内血肿患者中,持续植物状态生存9例,重残13例,中残20例,良好67例,术后死亡13例.死亡原因为颅内血肿量大,脑挫裂伤严重并脑水肿致脑疝,最后导致脑...  相似文献   

19.
外伤性多发性颅内血肿(32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我院1976~1988年共收治外伤性多发性颅内血肿323例。我们的资料表明,多发性颅内血肿的死亡率,CT 应用前后并无明显差异。要降低死亡率重在术中判断,及在一切清除所有血肿及术后有效持续减压。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外伤性颅内血肿清除术后并发迟发性颅内血肿 (DPIH)的原因、发病机制及防治措施。方法 :790例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清除术后 ,4 5例出现术后迟发性颅内血肿 ,将DPIH与未出现术后血肿 (WRIH)者在某些临床特征方面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比较 ,在术前出现脑疝征象、血肿的类型、凝血功能异常、手术方式、术中低血压及治疗结果等方面均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 :DPIH的发生与颅脑损伤的程度、类型、治疗方式及全身因素密切相关 ,其预后很差。血肿清除术后症状不能改善或病情恶化时应行动态CT检查 ,可尽早发现DPIH。一些预防措施可有助于减少DPIH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