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是肝移植术后供肝原发性无功能的主要原因,而肝窦内皮细胞由于其所处的特殊解剖位置和生理特点,在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病理生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从再灌注后活性氧的产生、白细胞的粘附迁移、血管活性因子的释放等方面阐述肝窦内皮细胞在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并对如何防治展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胡军  刘志苏  孙权  孙凯 《肝脏》2004,9(1):21-23
目的 探讨缺血后处理对肝脏缺血再灌注中肝窦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建立大鼠局部肝脏缺血再灌注模型 ,将 2 4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缺血再灌注、缺血后处理 3组 ,以缺血再灌前、反复多次的短暂预再灌、停灌作后处理 ,观察各组血浆肝酶及透明质酸 (HA)水平变化和肝组织中丙二醛 (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内皮素 1(ET 1)含量 ,并行肝组织病理形态学检查。结果 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 ,缺血后处理组肝酶的漏出、血浆HA水平及肝组织中MDA、ET 1的含量明显降低 (P <0 .0 1) ,而SOD活性则显著升高 (P <0 .0 1) ,肝组织病理学损伤亦明显减轻。结论 缺血后处理可通过抑制再灌注后氧自由基的过量生成而保护肝窦内皮细胞 ,减轻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3.
Kupffer细胞作为肝脏固有巨噬细胞在炎症反应及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发挥重要作用.Kupffer细胞激活后将诱发TNF-α、前列腺素、一氧化氮及氧自由基等各种炎症细胞因子的大量形成,除导致自身功能形态发生改变外,还直接影响邻近的肝细胞、血管内皮细胞以及位于血窦腔内的中性粒细胞等多种细胞,进而启动热缺血或冷缺血后肝脏的缺血再灌注损害.现就Kupffer细胞在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机制及对其治疗靶点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山莨菪碱对再灌注后肝细胞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肝脏缺血再灌注后一般都伴随着肝窦内皮细胞和肝细胞的损伤,这是肝脏和创伤外科疾病中常见的病理过程,如处理严重的肝外伤、施行广泛的肝叶切除、肝移植以及休克、感染等[1-4].  相似文献   

5.
肝脏非实质细胞在肝脏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回顾近几年关于非实质肝细胞,如Kupffer细胞、肝窦内皮细胞、肝星状细胞、树突状细胞等在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HIRI)中的作用。分析表明肝脏非实质细胞在HIRI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能通过各种途径最终加重或者减轻HIRI。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肝细胞糖原在拮抗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肝窦内皮细胞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mRNA的表达规律及其意义. 方法健康成年新西兰大耳白兔21只,随机分为3组,术前(缺血前)24 h各组动物分别做以下处理:A组(n=7):禁食24 h; B组(n=7):标准实验室饮食; C组(n=7):标准实验室饮食加每4h静脉注射25%葡萄糖溶液20ml(共6次).此后制备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观察各组白兔肝脏缺血再灌注过程中肝功能、肝窦腔内白细胞数量及肝窦内皮细胞表达ICAM-1 mRNA含量的变化情况. 结果 每克湿肝组织糖原含量为A组为(9.85±0.91)mg,B组为(38.93±5.72)mg;C组为(48.31±6.58)mg; 3组白兔肝脏再灌注1 h时AST:A、B、C组分别为(46.1±5.0)U/L、(33.8±6.3)U/L和(21.5±5.1)U/L,糖原含量越高的肝脏,肝功能损伤越轻.3组肝脏于缺血前及缺血末,肝组织内ICAM-1 mRNA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于再灌注60 min时,糖原含量越高的肝脏,其组织内ICAM-1 mRNA含量越低,每毫克湿肝组织含量为:A组(1.398±0.365)ng、B组(0.852±0.297)ng、C组(0.366±0.183)ng,且此时肝窦腔内白细胞数量也越低.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肝脏糖原含量与肝脏组织中ICAM-1 mRNA含量间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r=-0.965,P<0.01).结论 肝细胞糖原抑制肝窦内皮细胞过量表达ICAM-1可能是其拮抗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参附注射液在抗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hepatic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HIRI)中的保护作用。方法将30只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建立常温下部分肝脏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动态观察血清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二醛(MDA)、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内皮素-1(ET-1)的水平。术后取肝组织作光镜和电镜观察。结果实验组血清AST、MDA、TNF-α、ET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水平(P〈0.05),SOD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大鼠肝细胞和肝窦内皮细胞变性和坏死程度较轻。结论参附注射液具有抗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主要通过抑制氧自由基产生。  相似文献   

8.
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TNF-α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是肝脏和创伤外科疾病中常见的病理过程,许多疾病均涉及到这一过程,如处理严重的肝外伤、施行广泛的肝叶切除、肝移植以及休克、感染等。导致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原因众多,确切机制目前仍不十分清楚。既往研究证实氧自由基及钙超载参与了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近年来,细胞因子在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其中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TNF-α)为最具代表性的一种,它在烧伤、急性肝坏死以及梗阻性黄疸中的作用已有研究,而在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研究较少。我们在实验中制作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观察了肝脏缺血再灌注后血浆TNF-α,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HA),丙氨酸氨基转移酶(glutamic-  相似文献   

9.
肝脏微循环与急性缺血性肝损伤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急性肝缺血再灌注后,损伤肝细胞的功能和结构并不很快恢复,甚至加重,其主要原因之一是再灌注后肝脏微循环的“无血再流现象”,或肝脏微循环衰竭。目前对这一现象尚无满意解释。本文简要阐述肝缺血再灌注后肝脏微循环障碍的发生机理及其肝脏微循环障碍在肝缺血损伤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HIRI)是肝脏外科疾病中常见的病理过程.导致肝脏HIRI的原因很多,与以下三个因素有关:①肝脏缺血期的低氧损伤;②再灌注后肝窦内皮细胞和肝细胞的损伤;③继发于内皮细胞损伤的微循环障碍.但确切的发病机制仍不十分清楚.本研究旨在通过测定HIRI大鼠模型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6、IL-8及IL-10含量的变化,探讨大鼠肝脏HIRI对氧自由基、NO、ET及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致心肌细胞凋亡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肝移植术中病肝切除和供肝血流恢复有时存在着缺血再灌注损伤。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肝脏及肝外器官会出现一系列功能、代谢和结构的损伤,肝脏缺血后再恢复血流,血液从肝静脉回到右心房,心脏为接受肝缺血再通后血液的第一站。因此探索肝缺血再灌注损伤是否并发心脏的损伤及其可能的机制,以寻找减少损伤、增加机体抗损伤的方法是一项亟待解决的课题。本研究旨在观察肝缺血再灌注损伤时iNOs、c-fos在心肌组织中的表达和心肌细胞凋亡的关系以及可能的机制。  相似文献   

12.
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是肝脏外科常见的一种并发症,是导致术后肝功能障碍的重要原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生机制十分复杂,涉及多种因素.自噬是真核细胞内的一种溶酶体依赖的降解途径,具有维持细胞内环境稳定的作用.自噬在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是目前的研究热点之一,但是其具体作用及机制仍有较大争议.本文就自噬在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及其机制作一详尽综述.  相似文献   

13.
茶多酚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茶多酚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均分为4组:假手术正常对照组6只;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组8只;茶多酚低浓度于预组8只(75mg/kg);茶多酚高浓度于预组8只(150mg/kg).缺血30min再灌注60min检测肝组织MDA含量、GSH-PX活性及血浆ALT含量。光镜下比较各组肝组织损伤情况。结果肝缺血再灌注模型组ALT、MDA含量明显高于假手术正常对照组(P〈0.01),GSH-PX活力则降低(P〈0.01);茶多酚低浓度及高浓度组ALT,MDA含量均明显低于肝缺血再灌注模型组(P〈0.01),而GSH-Px活力均高于肝缺血再灌注模型组(P〈0.01);光镜观察茶多酚低浓度及高浓度预处理组肝细胞损伤明显小于肝缺血再灌注模型组。结论茶多酚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川芎嗪对肝缺血再灌注损伤防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观察了川芎嗪对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防护作用。结果提示:川芎嗪可显著减少血清转氨酶、LDH的溢出;减轻肝缺血再灌注后肝细胞病理性损伤;明显降低肝组织LPO、TXB2的升高;维持缺血及再灌注期SOD活性。川芎嗪通过抑制肝缺血再灌注时氧自由基产生,提高组织抗氧化能力,维持W/K平衡,对肝缺血再灌注损伤起到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缺血后处理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75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和缺血后处理组,建立大鼠肝脏局部缺血再灌注模型。检测大鼠血清、肝组织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并行肝组织病理学和超微结构检查及免疫组化法检测内源性一氧化氮合成酶(eNOS)的表达。结果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缺血后处理组血清ALT和AST水平及肝组织MDA明显降低(P<0.01),而SOD水平则显著升高(P〈0.01);肝组织病理损伤减轻,在再灌注7min时IPO组肝组织eNOS蛋白表达比IR组增强。结论缺血后处理可通过抑制再灌注后氧自由基的过量生成和再灌注损伤保护激酶通路,从而减轻肝细胞损伤。  相似文献   

16.
肝缺血再灌注损伤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肝脏损伤类型.核因子红细胞2相关因子2(Nrf2)可以通过抑制氧化应激、抗炎、抑制细胞凋亡等多种作用来减轻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在肝缺血再灌注损伤中起作用的Nrf2相关信号通路主要有KEAP-Nrf2-ARE通路、DOR-PKC-Nrf2通路、Sirt1-Nrf2信号通路、PI3K-AK...  相似文献   

17.
川芎嗪对肝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观察了川芎嗪对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防护作用,结果提示川芎嗪可显著减少血清转氨酶,LDH的溢出,减轻肝缺血再灌注后肝细胞病理性损伤,明量降低肝组织LPO,TXB2的升高,维持缺血及再灌注期SOD活性,川芎嗪通过抑制肝缺血再灌注时氧自由基产生,提高组织抗氧化能力,维持T/K平衡,对肝缺血再灌注损伤起到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手术切除是原发性肝癌的最佳治疗方法,手术治疗往往面临肝脏储备功能衰退、残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等弊端,这些因素明显增加了肝癌手术治疗或肝移植的难度和风险.自噬是肝脏缺血再灌注后细胞程序性死亡方式之一,其在缺血再灌注伤损中的作用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在模拟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实验研究时,常检测到自噬相关蛋白Beclin 1的变化,并以此代表自噬活动变化.目前已发现多种预处理方法可降低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中Beclin 1蛋白的含量并且减轻肝损伤.现就Beclin 1在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促肝细胞生长素对肝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缺血再灌注是肝脏疾病中常见的临床病理过程 ,如肝脏手术、肝脏移植及失血性休克的输血抢救等 ,均存在肝组织缺血再灌注损伤。随缺血再灌注损伤时间及程度不同 ,既可出现可逆性损伤 ,也可出现不可逆性损伤。最近的研究表明 ,在肝缺血再灌注损伤中有肝细胞凋亡存在 ,这是一种不可逆性损伤[1] 。因此 ,在缺血再灌注过程中如何保护肝脏 ,减少不可逆损伤 ,提高肝脏对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耐受性 ,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材料和方法一、实验动物及缺血再灌注模型的制备Wistar大鼠 (黑龙江省肿瘤研究所提供 ) 5 0只 ,雌雄各半 ,重 2 0 0~ 2 5 0 g…  相似文献   

20.
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reperfusion injury,RI)是肝脏缺血再灌注后肝脏功能障碍和结构损伤加重的现象.炎症反应是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重要机制之一[1].近年研究结果表明,肝X受体(live X receptor,LXR)除调节细胞内胆固醇平衡外,还可发挥抗炎效应[2].尽管LXR的抗炎作用业已明确,但其是否在RI后抑制肝脏炎症反应进而减轻损伤,目前仍鲜见报道.我们拟通过LXR化学激动剂T0901317诱导肝内LXR激活,观察其对肝脏RI后炎症反应及损伤情况的影响,研究其对肝脏RI损伤的保护机制,为治疗肝脏RI损伤提供新的作用靶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