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核苷酸还原酶亚单位M1 (RRM1)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及其与吉西他滨化疗疗效的关系.方法 选择60例晚期NSCLC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吉西他滨联合顺铂(GP)方案化疗,对照组采用紫杉醇联合顺铂(TP)方案化疗.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两组患者肺癌组织中RRM1的表达,统计客观有效率(RR)、疾病控制率(DCR)、无进展生存期(PFS),分析RRM1阳性表达与化疗疗效的关系.结果 不同性别、年龄、组织类型及病理分期患者的RRM1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RRM1阳性表达者RR、DCR及PFS均低于阴性表达者(P<0.05).对照组RRM1阳性表达者RR、DCR及PFS与阴性表达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RRM1的表达与吉西他滨化疗疗效相关,可作为晚期NSCLC选择吉西他滨的依据,RRM1高表达者应避免吉西他滨化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Ⅱ、Ⅲ和Ⅳ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外周血及其肿瘤组织中核糖核苷酸还原酶M1(RRM1)mRNA表达水平是否有一致性及其与吉西他滨化疗疗效之间关系。方法病例组为49例接受吉西他滨化疗的NSCLC患者,收集化疗前、化疗一疗程后、病情恶化或停止治疗前外周血及应用吉西他滨化疗前的病理组织蜡块,对照组为同期12例健康体检者。应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RRM1 mRNA表达水平。结果病例组中,RRM1在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的表达与在病理组织中的表达无差异(P=0.336),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的表达水平在化疗前与化疗一疗程后无统计学差异(P=0.936),化疗前与化疗结束或病情恶化后亦无统计学差异(P=0.878)。应用吉西他滨化疗4个周期后,RRM1 mRNA低水平表达组(n=30)和高水平表达组(n=19)有效率分别为76.7%和21.1%(P<0.05)。结论检测NSCLC患者外周血RRM1 mRNA是一种简便、快捷的方法,可以替代必须检测病理组织的传统方法,减轻患者痛苦及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Ⅱ、Ⅲ和Ⅳ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外周血及其肿瘤组织中核糖核苷酸还原酶M1(RRM1)mRNA表达水平是否有一致性及其与吉西他滨化疗疗效之间关系。方法病例组为49例接受吉西他滨化疗的NSCLC患者,收集化疗前、化疗1个疗程后、病情恶化或停止治疗前外周血及应用吉西他滨化疗前的病理组织蜡块,对照组为同期12例健康体检者。应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RRM1 mRNA表达水平。结果病例组中,RRM1在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的表达与在病理组织中的表达无差异(P=0.336),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的表达水平在化疗前与化疗1个疗程后无统计学差异(P=0.936),化疗前与化疗结束或病情恶化后亦无统计学差异(P=0.878)。应用吉西他滨化疗4个周期后,RRM1 mRNA低水平表达组(n=30)和高水平表达组(n=19)有效率分别为76.7%和21.1%(P<0.05)。结论检测NSCLC患者外周血RRM1 mRNA是一种简便、快捷的方法,可以替代必须检测病理组织的传统方法,减轻患者痛苦及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DNA修复基因家族成员ERCCl、RRM1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PV-9000法对30例NSCLC患者肿瘤组织中的ERCC1、RRM1蛋白表达进行检测。用χ2检验、相关分析、Kaplan-Meier生存曲线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NSCLC患者肿瘤组织中,ERCC1和RRM1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分期、病理类型、是否吸烟等参数无明显相关;ERCC1和RRM1的表达呈正相关(r=0.439,P=0.027);ERCC1阴性组的总生存期和无疾病进展生存期均明显长于ERCC1阳性组,RRM1阴性组的总生存期和无疾病进展生存期均明显长于RRM1阳性组(P<0.05或<0.01)。结论 ERCC1和RRM1在NSCLC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具有相关性,ERCC1和RRM1低表达提示NSCLC患者生存期长、生活质量高,RRM1和ERCC1高表达者对吉西他滨+顺铂化疗耐药,可作为判断其预后的指标,指导临床个体化用药。  相似文献   

5.
目的检测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肿瘤组织中核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ERCC)1、糖核苷酸还原酶(RR)M1、β-微管蛋白(β-tubulin)Ⅲ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SP二步法)对80例NSCLC患者肿瘤组织进行ERCC1、RRM1、β-tubulinⅢ检测,分析患者的ERCC1、RRM1、β-tubulinⅢ表达与临床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80例NSCLC肿瘤组织中ERCC1、RRM1、β-tubulinⅢ,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55.0%、42.5%和52.5%。ERCC1、RRM1、β-tubulinⅢ蛋白表达阳性率与患者的性别、年龄、组织学类型、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ERCC1、RRM1表达阴性的患者中位生存期及2年生存率分别均高于ERCC1,RRM1表达阳性的患者(P0.05);β-tubulinⅢ表达与否对NSCLC患者中位生存期及2年生存率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免疫组化方法检测ERCC1、RRM1、β-tubulinⅢ的蛋白表达情况有助于筛选NSCLC患者辅助化疗药物,并且对判断预后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核苷酸还原酶M1(RRM1)的表达对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化疗疗效的影响。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治疗组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肺癌组织RRM1的表达,根据RRM1的表达选择化疗药物,RRM1低表达选择吉西他滨(1 000 mg/m2第1、8天,每21 d为1个周期)化疗,RRM1高表达选择紫杉醇(175 mg/m2第1天,每21 d为1个周期)化疗;对照组只需根据医生的意愿选择吉西他滨或紫杉醇化疗。结果治疗组中不同性别、组织类型及分期患者的RRM1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疗效及疾病控制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治疗方式与不良反应均无明显差异。结论根据RRM1的表达对老年晚期NSCLC患者进行选择性用药。  相似文献   

7.
张璇  王亚帝  哈敏文 《山东医药》2012,52(13):74-76
目的通过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与癌旁组织中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RCC1)、核糖核苷还原酶调节因子1(RRM1)蛋白检测,探讨其表达与NSCLC临床特征及预后的关系,为NSCLC个体化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121例NSCLC患者术后癌组织和癌旁组织标本中ERCC1、RRM1蛋白的表达水平,探讨ERCC1、RRM1的表达与NSCLC患者总生存期(OS)、疾病进展时间(TTP)及中位OS、中位TTP之间的关系。结果①ERCC1、RRM1在NSCLC患者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53.72%、46.28%vs 23.14%、25.62%,P均<0.05);②接受术后铂类方案化疗并随访,ERCC1阴性表达者中位OS较阳性表达者明显延长(18.30 vs 11.00个月;χ2=8.756,P=0.003),中位TTP亦较阳性表达者明显延长(15.00 vs 9.30个月;χ2=8.740,P=0.003)。RRM1阴性表达者中,中位OS较RRM1阳性表达者明显延长(18.30vs 11.00个月;χ2=6.836,P=0.009),同时中位TTP亦较RRM1阳性表达者明显延长(11.20 vs 6.60个月;χ2=5.764,P=0.016);③121例NSCLC患者中,ERCC1、RRM1蛋白阴性表达者的中位OS、中位TTP较阳性表达者明显延长(P均<0.05)。结论 ERCC1、RRM1蛋白可能成为NSCLC患者对铂类药物敏感性的预测因子;二者联合检测有助于NSCLC患者个体化治疗方案的选择。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ERCC1、RRM1、TYMS和TUBB3分子检测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辅助治疗的临床研究。方法收集我院胸外科住院治疗并经病理确诊的晚期NSCLC患者68例,随机分为研究组40例、对照组28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患者胸水或静脉血中ERCC1、TYMS、RRM1、TUBB3基因mRNA表达水平。研究组根据mRNA表达水平选择化疗药行化疗,对照组给予吉西他滨+顺铂联合化疗。结果研究组的总有效率和总控制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的进展率显著高于研究组(P0.05);研究组治疗前后的PS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的PS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且研究组PS评分改善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同系统的不良反应严重程度均低于对照组,尤其血液系统不良反应严重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根据胸水或静脉血中ERCC1、RRM1、TYMS和TUBB3表达水平选择化疗药,可提高晚期NSCLC患者治疗有效率和疾病控制率,降低毒副反应,提高肿瘤综合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核糖核苷酸还原酶M1(ribonucleotide reductase M1,RRM1)在预测吉西他滨治疗胰腺癌患者的疗效的价值.方法:计算机检索在2004-01-01/2014-12-31在Cochrane Library、Medline、Science Direct、Springer link、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以及维普数据库公开发表的关于核糖核苷酸还原酶M1在吉西他滨治疗胰腺癌患者疗效的全文为英文的文献,严格按纳入排除标准由2位研究者独立进行文献筛选(PRISMA标准)、资料提取和方法学质量评价后,采用Stata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8篇文献,共包含胰腺癌患者556例,其中高表达的RRM1患者373例,低表达RRM1的患者293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高表达的RRM1患者的总体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HR=1.56,95%CI:1.17-2.07P0.05)和无病生存期(disease free-survival DFS)(HR=1.47,95%CI:0.83-2.62,P0.05)均较高.结论:在吉西他滨治疗的胰腺癌患者中,高表达的RRM1较低表达的RRM1能显著性的提高患者的总体生存率和无病生存期,他们可以作为临床上评估吉西他滨治疗胰腺癌患者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检测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XPD蛋白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21例NSCLC患者术后癌组织及癌旁组织标本中的XPD蛋白。结果 NSCLC组织中XPD蛋白阳性表达率为47.9%,癌旁组织中为26.4%,两者比较P〈0.05。其表达水平与NSCLC的分化程度有关(P〈0.05)。XPD蛋白阴性表达的63例患者中,接受术后含铂方案化疗者的1、3、5 a生存率明显高于单纯手术组,中位生存期、疾病进展时间均较单纯手术组明显延长(P均〈0.05)。XPD蛋白阳性表达的53例患者中术后接受含铂方案化疗者1、3、5 a生存率较单纯手术组无明显升高,中位生存期、疾病进展时间均较单纯手术组无明显延长(P均〉0.05)。结论 NSCLC组织中XPD蛋白表达上调。XPD蛋白可作为预测肺癌患者生存期的一个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人类平衡型核苷转运载体1(hENT1)及核糖核苷酸还原酶M1(RRM1)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发病、预后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54份NSCLC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bENT1、RRM1蛋白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NSCLC临床病理特征及接受含吉西他滨方案化疗患者生存时间的相关性。结果bENT1蛋白及RRM1蛋白在NSCLC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均显著高于癌旁正常肺组织(P〈0.05),但均与年龄、性别、生存时间等临床特征无显著相关性;bENT1蛋白阳性表达、RRM1蛋白阴性表达者生存时间显著高于RRM1蛋白表达阴性、bENT1蛋白表达阳性者(P〈0.05)。结论bENT1蛋白和RRM1蛋白在NSCLC发病中具有一定作用,二者可通过调节化疗药物敏感性影响患者预后;联合检测上述两种蛋白表达有利于为患者制订个体化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2.
金艺凤  王莹 《临床肺科杂志》2008,13(10):1268-1270
核糖核苷酸还原酶M1(RRM1)是DNA合成通路中的限速酶,RRM1的表达可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引起细胞凋亡。早期肺癌患者高RRM1表达水平提示预后较好,晚期患者高RRM1表达水平提示预后较差。RRM1是吉西他滨的分子作用靶点,是吉西他滨耐药的一个重要的预测指标,RRM1过表达者对吉西他滨化疗不敏感。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DNA修复酶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MGMT)及抑癌基因p53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10例NSCLC患者及20例肺部良性病变患者术后肺组织中MGMT及p53的表达,并观察110例NSCLC根治术后患者的生存期. 结果 110例NSCLC患者及20例肺良性病变患者组织中MGMT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1.8%(46/110)和80%(16/20),p.5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6.4%(62/110)和0%(0/20)例,MGMT蛋白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及吸烟史相关(x2值为12.107和6.512,均P<0.05),p53蛋白表达亦与淋巴结转移及吸烟史相关(X2值为6.330和7.909,均P<0.05),MGMT和p53蛋白表达呈负相关(Rs=-0.592,P<0.05).110例患者的5年生存率为10.9%(12/110),中位生存期为(30.4±0.6)个月;46例MGMT表达阳性的患者5年生存率为0%(0/110),中位生存期为(25.9±0.4)个月,均低于64例MGMT表达阴性患者的5年生存率(18.8%,12/64)和中位生存期[(32.4±0.7)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3.569,P<0.05).62例053表达阳性患者的5年生存率为4.8%(3/62),中位生存期为(30.4±1.2)个月,均低于48例p53表达阴性患者的5年生存率(18.8%,9/48)和中位生存期[(30.5±1.1)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521,P<0.05). 结论 NSCLC患者体内MGMT表达缺失可能与突变型p53的表达水平有关,且与肺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核糖核苷酸还原酶大亚基(RRM1)在上皮性卵巢癌中的表达及其预后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PV-6000二步法在62例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检测RRM1蛋白的表达,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和COX回归分析研究RRM1与上皮性卵巢癌预后的关系。结果RRM1蛋白阳性表达率低分化卵巢癌组高于高、中分化卵巢癌组(P〈0.05);在早期上皮性卵巢癌患者中,RRM1阳性表达者生存率比阴性表达者高(P〈0.05);而在晚期上皮性卵巢癌患者中,RRM1阳性表达者生存率低(P〈0.05);RRM1阳性表达+癌组织低分化为卵巢癌总生存期的影响因素,RRM1阳性表达+癌组织低分化者死亡危险度是非RRM1阳性表达+癌组织低分化者的4.252倍。结论RRM1对上皮性卵巢癌诊断及预后评估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王莉  宋学立 《山东医药》2010,50(45):82-83
目的探讨吉西他滨联合顺铂与吉西他滨联合卡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90例晚期NSCLC患者随机分成GP方案组(45例)和GC方案组(45例),两组均采用吉西他滨1 000mg/m2,静脉滴注第1、8天。另外,GP组联用顺铂80 mg/m2,静脉滴注第1天。GC组联用卡铂300 mg/m2静脉滴注第1天;均21 d为一周期,每例治疗至少2个周期。结果 GP和GC组有效率分别为42.2%和40.0%,中位疾病进展期为5.4个月和5.1个月,中位生存期为9.3个月和9.0个月,1 a生存率为43.6%和41.8%;以上观察指标两组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骨髓抑制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GC组较GP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 GP与GC方案均为治疗晚期NSCLC的有效方案,但GC方案的胃肠道不良反应较轻,患者有更好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化疗对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60例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联合化疗组30例,接受顺铂联合吉西他滨的两药联合方案化疗,顺铂25 mg/m2,d1~3;吉西他滨1 000 mg/m2,d1、8;21 ~28 d为1个周期,至少治疗2个周期;支持治疗组30例,只接受最佳支持治疗.另选取30例40~ 70岁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对照组,接受联合化疗,方案同联合化疗组.按照RECIST实体瘤客观疗效评价标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联合化疗组有效率为40%( 12/30),临床获益率为46.7%(14/30),中位生存期为9.5个月,1年生存率为26.7%;支持治疗组有效率为0(0/30),临床获益率为6.7%(2/30),中位生存期为6.0个月,1年生存率为6.7%;对照组有效率为36.7%(11/30),临床获益率为43.3%(13/30),中位生存期为9.6个月,1年生存率为30%;联合化疗组与支持治疗组有效率、临床获益率、中位生存期和1年生存率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联合化疗组与对照组有效率、临床获益率、中位生存期和1年生存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联合化疗组Ⅲ~Ⅳ度骨髓抑制发生率、胃肠道反应发生率和并发感染发生率分别为16.7%、26.7%和6.7%,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高龄并不影响化疗的疗效和生存期,临床治疗中不应排除70岁以上人群.  相似文献   

17.
o处理组对SW1990生长抑制率较0浓度组显著降低,而MDR-1 mRNA、RRM1 mRNA表达量增加(P<0.01或<0.05).吉西他滨对SW1990的抑制率与MDR-1 mRNA和RRM1 mRNA表达均呈负相关(r=-0.964,P=0.036;r=-0.968,P=0.032).结论 Epo可降低胰腺癌SW1990细胞对吉西他滨的化疗敏感性,其机制可能是上调MDR-1、RRM1的基因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黏蛋白-1(MUC1)和PINCH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方法以数字法抽选35例NSCLC患者癌组织为观察组,同时病理检查时选择35例正常肺组织为对照组。应用RT-PCR方法观察并比较两组肺组织中MUC1和PINCH蛋白的表达。结果对照组标本中均MUC1和PINCH蛋白的阳性表达,观察组中MUC1和PINCH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2.9%(22/35)和57.1%(20/3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MUC1和PINCH蛋白的阳性表达水平间无明显差异(P>0.05);MUC1和PINCH蛋白表达情况与NSCLC患者性别差异、年龄、分型、分期等因素无关,与淋巴结转移发生与否密切相关,有淋巴结转移者的MUC1和PINCH蛋白阳性表达分别为86.9%和73.9%,明显高于未淋巴结转移者;MUC1和PINCH蛋白阳性表达者的术后5年生存率为22.7%(5/22)和30%(6/20),明显低于MUC1和PINCH蛋白阴性表达者的77.3%(17/22)和70%(14/20)(P<0.05)。结论 NSCLC患者癌变组织中MUC1和PINCH蛋白可高度表达,并且淋巴结转移者中,两者表达程度高于非淋巴结转移者,因此,MUC1和PINCH蛋白可作为NSCLC检测和病情评估的指标,并且指导临床治疗方案的确定。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与切除修复交叉互补蛋白1(ERCC1)和核苷酸还原酶亚单位M1(RRM1)mRNA表达的关系。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257例NSCLC组织中EGFR基因突变、ERCC1和RRM1mRNA的表达。结果NSCLC组织中EGFR基因突变率占49.03%(126/257),在女性和不吸烟患者中较高(P〈0.05);ERCC1mRNA高表达占47.47%(122/257),RRM1mRNA高表达占61.87%(159/257)。与未检测到EGFR基因突变的NSCLC患者比较,EGFR基因突变中ERCC1mRNA低表达者多见(P〈0.05);NSCLC组织中,EGFR基因突变与RRM1mRNA表达水平无关(P〉0.05);ERCC1mRNA表达水平与RRM1mRNA表达水平无关(P〈0.05)。结论NSCLC组织中EGFR基因突变患者ERCC1倾向低表达,可能受益于以铂类药物为基础的化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吉西他滨与多西他赛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惠州市惠阳区人民医院2009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晚期NSCLC患者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2例。对照组给予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观察组给予多西他赛联合顺铂治疗,均以21 d为1个化疗周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化疗期间毒副作用及1年生存率。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恶心呕吐、腹泻、脱发及过敏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血小板计数减少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感觉神经毒性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毒副作用均在耐受范围内。对照组患者1年生存率为45.0%(18/40),观察组为47.6%(20/4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吉西他滨联合顺铂与多西他赛联合顺铂治疗晚期NSCLC均有效,且两种治疗方案效果相当、毒副作用均可耐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