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了解广东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控制和及时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统一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回顾性调查表,由各地市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填写2004-2006年市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报的突发公共卫生相关事件的监测资料,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4-2006年广东省共报告823起突发公共卫生相关事件,发病33 012例,死亡151例,波及人数2 926 862人,其中传染病相关事件442起(占事件总数53.71%),发病23 216例,死亡19例,且以呼吸道传染病为主;食物中毒事件337起(占事件总数40.95%),发病8 474例,死亡80例,以细菌性食物中毒为主。所报告事件频发地区主要集中在珠江三角洲,共报告605起,占事件总数73.51%。传染病相关事件主要发生在3-6月份,共283起,占事件总数34.39%,其中3月份最多,报告126起;食物中毒事件主要发生在6、7、9、10和12月份,共201起,占事件总数24.42%。波及人群以学生为主的事件共383起(占事件总数46.54%),发病20 699例,死亡6例,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主要发病人群,且波及该人群以传染病相关事件为主;其次波及人群以工人和民工为主的事件189起(占事件总数22.96%),发病5 286例,死亡45例,波及该人群以食物中毒事件为主。结论广东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的特点,应加强重点人群如学生、工人和民工的传染病及食物中毒的预防及控制。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高坪区2004-2009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04-2009年高坪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分析。结果 2004-2009年高坪区共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4起,发病总数358例,波及人数35 975人,死亡5例,传染病相关事件占事件总数的85.71,发病353例,占突发事件病例总数的98.60%,死亡3例,占死亡总数的60.00%,以呼吸道传染病为主,占事件总起数的64.29%。结论高坪区突发卫生事件主要发生在人口较为聚集的学校,波及人群主要是学生,影响因素主要是呼吸道传染病。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日照市东港区2006—2010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相应的防控重点和应对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06—2010年日照市东港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分析。结果 2006—2010年东港区共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22起,发病总数442例,波及人数12 521人,死亡1例,传染病相关事件占事件总数的95.45%,发病424例,占突发事件病例总数的95.93%,死亡1例,占死亡总数的100.00%,以呼吸道传染病为主,占事件总起数的90.91%。结论东港区突发卫生事件主要发生在人口较为聚集的学校及托幼机构,波及人群主要是学生和幼托儿童,影响因素主要是呼吸道传染病。  相似文献   

4.
邹梅  邹积丰  周毅恒 《职业与健康》2011,27(16):1909-1911
目的分析2006—2010年大连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情况,了解其流行病学特征,为预测、预警和有效防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6—2010年大连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6—2010年共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68起,发病数1 392例,死亡13例。其中传染病事件59起,占事件总数的86.76%;4—8月(春夏季)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的高峰期,共发生58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占事件总数的85.29%;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场所以学校和托幼机构为主,共发生50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占事件总数的73.53%。结论大连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传染病事件为主,多在春夏季发生,学校和托幼机构是防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重点场所。  相似文献   

5.
2004-2009年无锡市锡山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2004-2009年无锡市锡山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04-2009年锡山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描述。结果 2004-2009年锡山区共报告17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发病数282人,死亡1人;传染病疫情占事件总数的76.47%;幼托儿童和学生是锡山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高发人群;冬、春季是锡山区呼吸道传染病疫情的发病高峰。结论学校内呼吸道传染病是锡山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控重点,完善卫生应急机制,加强二类疫苗的接种,是控制相关疫情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娄星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控制和有效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娄星区范围内2006—2012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娄星区2006~2012年共报告突发事件18起,发病964人,死亡1人,平均罹患率为2.76%,病死率0.10%;事件类型以传染病暴发疫情为主(占83.33%),传染病事件以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为主(占53.33%),其次为肠道传染病(占46.67%),食物中毒主要是细菌性食物中毒(占66.67%);事件发生地点主要在学校和托幼机构(占83.33%);发病人群以监狱服刑人员为主(占51.04%),其次是学生和托幼儿童(占48,86%);发生时间以9月、12月为高峰。结论娄星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传染病事件为主,发生频繁,形势不容乐观,学校和托幼机构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重点场所。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济南市2006-2011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济南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相关信息进行分析。结果济南市2006-2011年共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2 259起,包括重大事件1起,较大事件20起,一般事件24起,未分级事件2 214起。其中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2 117起,占全市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总数的93.71%;传染病事件118起,占5.22%。发病高峰集中在1月、2月和12月,占全年报告总起数的55.22%。学校传染病突发事件64起,占全市所有传染病突发事件的54.24%;食物中毒3起,占全市所有食物中毒事件的60.00%。结论济南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形势不容乐观,应进一步加强环境因素事件和传染病疫情事件的综合性防控措施,重点加强学校卫生工作,降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群众健康的威胁。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北海市2009—2013年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特征,为有效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北海市2009—2013年发生的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9—2013年北海市报告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37起,发病人数1 397例,死亡2例,波及37 714人;病种以水痘、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为主,农村罹患率高于城市,病例相对集中在学校,冬春季节为发病高峰。结论水痘、甲型H1N1流感和手足口病等是北海市防控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重点;要有效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学校卫生工作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济南市2006 - 2011年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济南市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进行分析.结果 2006 -2011年济南市共报告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67起,占全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总数的56.78%.主要以传染病事件为主,占95.52%.发病高峰主要集中在3-5月,占全年报告总起数的55.22%.托幼机构、乡小学、乡中学是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易发场所,占88.06%.结论 农村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目前 学校卫生工作的重点,学校传染病暴发疫情的预防控制重点应为春季呼吸道传染病.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病学特点,为有效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济南市2006-2010年报告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分析。结果济南市2006-2010年共报告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96起,发病1 759例,死亡27例。其中,报告呼吸道传染病最多,占传染病事件数的54.17%;发病1 492例,占病例总数的84.82%。病种以水痘、风疹、流行性腮腺炎、甲型H1N1流感、流行性感冒和手足口病为主。3-5月是高发季节,共报告44起,占全年报告数的45.83%。学校和托幼机构发生事件数占全部事件数的60.42%,发病人数占发病总人数的94.60%。结论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主要发生在学校和托幼机构,建议进一步加强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特别是呼吸道传染病和手足口病的预防和控制。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掌握重庆市万州区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特征和防控现状,为学校科学防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2010—2019年重庆市万州区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特点。结果:2010—2019年重庆市万州区86.63%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在学校,主要为流感、水痘、手足口病等传染病事件,占97.99%;小学和幼托机构是主要发生场所;城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率高于农村。结论:2010—2019年发生在重庆市万州区的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绝大部分为呼吸道传染病事件,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特别是流感发生率增长较快,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广州市白云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有效预防和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08-2012年广州市白云区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分析。结果 2008-2012年广州市白云区共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54起,报告病例1 194例,死亡7例。传染病疫情48起(占88.89%),其中以甲型H1N1流感最多(29起,60.42%)。报告事件数最多的是2009年34起(占62.96%)。事件主要发生在6、9和12月份,共报告36起(占66.67%)。发生在学校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31起(占57.41%)。从首例患者发病到报告的时间平均为5.60 d。结论广州市白云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呼吸道传染病类占居首位;学校学生中传染病疫情和食物中毒是突发事件的防控工作重点;早报告是控制突发事件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分析泉州市2006-2015年学校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特征,为科学制定防控策略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泉州市10年间报告的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相关信息进行分析.结果 2006-2015年泉州市共报告学校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65起,其中一般事件25起(38.5%)、未分级事件40起(61.5%).事件以流感和水痘等呼吸道传染病为主,占97%;肠道传染病占3%,主要为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和手足口病.3-5月和11-12月为学校传染病突发事件的2个高发期,共占81.5% (53/65).农村学校平均罹患率(3.13%)高于城镇学校(1.68%)(x2=226.679,P<0.01).小学发生事件32起1 208例,平均罹患率为3.17%(1 208/38 098),罹患率高于幼儿园、中学和中专及以上学校(x2=219.472,P<0.01).学校突发事件监测敏感值中位数为8.28 d,控制持续时间中位数为14.00d,报告及时性与事件持续时间密切相关(r=0.735,P<0.01).结论 流感、水痘等呼吸道传染病和诺如病毒等肠道传染病是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好发病种,建立主要症状的症状监测有助于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及时发现与控制.  相似文献   

14.
摘要:目的 了解云南省近8年来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控措施和及时、有效地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应用描述和分析性流行病学方法。结果 2006-2013 年云南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占云南全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60.52%,发病人数占全部发病人数的72.62%,死亡21人。798起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均为疫苗针对传染病疫情;3-5月(44.73%)是事件的高发期;农村小学(54.02%)是事件的高发场所,小学生为主要发病人群(35132例,占60.51%);托幼机构发病呈逐年上升趋势;食物中毒(7例)和乙脑(4例)是患者主要死因,死亡病例仅出现在乡镇学校,网络直报及时率仅为23.25%,但总体呈逐年增加的趋势。结论 疫苗可控传染病占87.60%,提示疫苗针对疾病为传染病疫情发生的主要构成,免疫规划仍是我省传染病防治的薄弱环节之一;早报告是控制突发事件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对青岛市2006—2018年报告的学校、幼儿园传染病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流行病学分析,为其科学防控和提高应急处置能力提供合理充分依据。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2006—2018 年青岛市各类学校、幼儿园发生的传染性疾病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06—2018年青岛市共报告学校、幼儿园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54起,报告病例2 283例,死亡1例。排在前五位的传染病事件信息分别为手足口病、甲型H1N1流感、水痘、流行性腮腺炎和流行性感冒。2009年因甲型H1N1流感暴发流行导致报告起数最多,每年3—7月和11—次年1月为报告的高峰月(142起,92.21%)。所有县市区均有事件报告,市北、市南和崂山区报告较多。结论 肠道和呼吸道传染病是引起青岛市学校及幼儿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主要原因,应加强对小年龄组孩童开展并落实健康教育宣传干预;早发现、诊断、隔离有利于控制突发事件扩散范围和减少危害。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上海市浦东新区2006-2010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特征,为有效应对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浦东新区2006-2010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数据资料,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浦东新区2006-2010年共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67起,发病1 481人,死亡16人,以一般事件为主,报告数除2008年较多外,呈逐年递减。其中47.7%为传染病事件,主要为水痘、流行性腮腺炎等呼吸道传染病,高峰在4~6月与11~12月。30起发生在学校,占44.8%。职业中毒与高温中暑致死15人,占总死亡人数93.8%。结论浦东新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应以传染病事件为主,学校为重点场所,职业中毒与高温中暑是主要致死因素。  相似文献   

17.
刘峰    邱琳  朱妮  郁会莲 《现代预防医学》2016,(12):2117-2120
摘要:目的 分析陕西省网络直报10年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陕西省防控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利用陕西省2005 - 2014年网络直报系统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的数据,对全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2005 - 2014年陕西省共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316起,发病12 918例 ,死亡60例;其中一般事件205起,较大事件12起,重大事件3起,未分级事件96起。所报告事件的频发地区主要集中在陕西的关中地区和陕南地区,共报告289起,占事件总数的91.46%。每年3 - 6月和9 - 12月是突发事件的高发期;学校是高发场所,报告268起,占事件总数的84.81%。所有事件中,传染病相关事件263起(占事件总数的83.23%),发病9 344例,死亡20例,且以呼吸道传染病为主;食物中毒(35起,占事件总数的11.08%),发病1 941例,死亡5例,以细菌性食物中毒为主。结论 加强学校传染病防治和食品安全知识的健康教育与宣传力度,提高各类传染病疫情的预防与控制措施,是减少陕西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分析陕西省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特征,为预防和控制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4-2015年陕西省报告的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分析.结果 2004-2015年,陕西省共报告357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其中77.3% (276/357)发生在学校.276起学校事件中,以一般级别(66.7%)和未分级事件(31.2%)为主.事件类别84.8%是呼吸道传染病事件,病种以腮腺炎(31.9%)、流行性感冒(21.7%)和水痘(20.7%)为主;其次是肠道传染病事件(8.3%),主要是手足口病(3.3%)和其他感染性腹泻(2.9%).2010年以后事件报告较为平稳.每年3-6月(50.4%)和9-12月(43.1%)是报告高峰.小学(54.0%)是学校事件的高发场所,其次是托幼机构(13.4%).农村地区发生的事件占学校事件总数的57.3%.事件信息来源中70.3%是医疗机构报告,4.0%是学校报告,而疫情人员主动发现仅占6.9%.事件2h内及时报告率为70.1%,其中呼吸道和肠道传染病事件的2h内及时报告率分别为68.1%和73.9%.结论 学校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高发场所,且以农村、小学多发,以呼吸道传染病事件为主.应重点加强农村地区学校传染病事件的预防和控制.  相似文献   

19.
陆建雄  蒋有琴 《实用预防医学》2011,18(11):2084-2086
目的探讨安顺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特征,寻找控制对策。方法对安顺市2006-2010年报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进行分析。结果 2006-2010年安顺市共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241起,波及164 000人,发病7 337例,死亡18例,罹患率4.47%,死亡率0.01%,病死率0.25%;报告较大级事件4起(均是食物中毒),一般级事件97起,未分级事件140起,罹患率、死亡率、病死率以较大级最高(χ2=552.971、1 739.06、656.99,P〈0.005);报告传染病类事件225起6 911例,食物中毒类事件15起423例,环境因素类事件1起3例,罹患率、死亡率及病死率以环境因素类事件最高(χ2=140.163、057.28、171.41,P〈0.005);传染病类均是一般级事件及未分级事件,以呼吸道(占89.78%)、消化道(占7.11%)传染病为主;食物中毒类罹患率以植物性食物中毒最高,死亡率以不明食物中毒最高(χ2=146.45、13.43,P〈0.005);报告时间以第二季度(占49.79%)、第四季度(占27.80%)为主;8县(区)均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起数及发病数以西秀区最高分别占31.32%、26.96%,罹患率以黄果树区(16.20%)最高(χ2=1788.90,P〈0.005);发生场所在学校的204起占84.65%,其次是农村村庄(占8.71%),罹患率以集体食堂最高(8.33%),其次为学校(5.30%)(χ2=821.20,P〈0.005)。结论 2006-2010年安顺市报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一般级和未分级事件为主,事件分类以传染病类为主,其次是食物中毒类;发生场所主要是学校,其次是农村村庄;发病季节主要在第二季度、第四季度,与学生返校周期相符。应加强学校传染病疫情监测工作,尤其是呼吸道、消化道等易传播传染病,落实传染病"五早"制度,把疫情控制在最小范围;应加强食品安全规范化管理,杜绝食物中毒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北京市学校突发传染病事件流行病学特征,为学校传染病防控提供策略依据。  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子系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信息系统”,获取2010—2020年北京市报告的学校突发传染病事件信息。  结果  2010—2020年,北京市学校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数146起,其中学校突发传染病事件138起,发病人数4 291例,波及或暴露人数185 179人,罹患率为2.32%,年平均罹患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82.46,P < 0.01)。学校突发传染病事件主要为呼吸道和肠道传染病,分别为71和66起,分别占学校传染病事件总数的51.45%和47.83%。时间分布上,每年的3—6月和10—12月为传染病类突发事件的高发期。人群和病种分布上,托幼机构和小学阶段报告的传染病类突发事件最多,分别为51和46起,共占学校报告事件总数的70.29%,且以手足口病和水痘为主;水痘和其他感染性腹泻病是中学和大学阶段传染病类突发事件的首位。  结论  传染病事件在北京市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占主导,呼吸道和肠道传染病是学校防控的关键。学校应加强症状监测,并根据不同年龄段的特点实施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同时规范疫情处置工作,在疫情高峰期加强学校传染病的防治和预案演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