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损伤控制外科技术(DCS)在严重多发伤急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03—2009年我院急救中心外科收治的按DCS纳入标准入组的210例严重多发伤患者应用损伤控制外科技术,经ICU复苏待生命体征稳定后再实施确定性手术。结果 194例患者复苏后情况良好,APACHEⅡ评分明显低于复苏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再实施确定性手术后,痊愈出院。16例患者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或严重脑外伤。复苏期患者pH、PT、T和SO2监测指标与复苏期前患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符合DCS指征的严重多发伤的患者,应积极实施DCS,根据损伤的不同部位和程度,分次手术治疗,可有效地缩短手术时间、减轻创伤应激、快速纠正创伤三联征,降低严重多发伤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严重胸伤为主的多发伤急诊一体化救治的临床效果。方法严重胸伤为主的多发伤患者268例,其中2005年10月~2007年12月采用传统模式救治122例患者(对照组)、2008年1月~2010年12月开展急诊一体化救治146例患者(观察组),比较两组的救治效果。结果两组早期病死率、早期漏诊率、获得确定性治疗时间、急诊室滞留时间、入院至急诊手术时间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实施急诊一体化救治严重胸伤为主的多发伤是提高其成功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老年人严重多发伤致伤原因的构成及病死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1月至2000年1月5年间收治的老年严重多发伤患者80例(老年组),与同期收治的青中年组(18~35岁)422例进行对照分析,用简明损伤定级(AIS90)和损伤严重程度评分(ISS)标准进行评估,所有患者ISS≥16.结果青中年组和老年组的主要致伤原因都是交通事故,青中年组的病死率明显低于老年组(分别为14.2%和37.5%,P<0.05),老年组中ISS≥50的患者均死亡.两组的主要死亡原因是严重的头部损伤(71.8%和73.3%),老年组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综合征(MODS)和脓毒血症的病死率为6.3%,青中年组为0.老年组伤前并存症、伤后或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ICU治疗时间、住院时间明显高于青中年组.结论对于老年严重多发伤患者积极采取有效的救治措施是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缩短住院时间病死率分析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绿色通道急救模式在严重多发伤救治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06~2009-6以绿色通道急救模式救治的120例多发伤病人的效果,并与2003-6~2006-05收治的106例非绿色通道组病人的救治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两组病人在性别、年龄、致伤原因、ISS及伤后至入院时间等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绿色通道组病死率(4.2%)明显低于对照组病死率(13.2%)(P0.05);绿色通道组在急诊室滞留时间、特殊检查时间、出急诊室至手术室时间及入院至手术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结论绿色通道急救模式缩短了严重多发伤病人的救治时间,降低了病死率,提高了抢救成功率,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急救模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院前急救对老年严重多发伤预后的影响。方法对该院急诊科2012年16月收治的62例老年严重多发伤患者实施院前急救(急救组),分析其受伤至救治时间、有效救治时间、ICU停留天数和住院天数、并发症及伤后6个月的预后情况,并与60例未经院前急救的老年严重多发伤患者作对比(对照组)。结果急救组的有效救治时间长于对照组(P<0.01),受伤至救治时间、ICU停留天数、住院天数均短于对照组(P<0.01P<0.05);急性呼吸窘迫综合证、多器官衰竭、应激性溃疡、腹腔感染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1或P<0.05);预后良好和中残例数多于对照组(P<0.05),植物人状态和死亡例数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老年严重多发伤的病情发展较快,院前急救可缩短老年严重多发伤患者受伤至救治时间并增加有效救治时间,减少多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损害控制外科原则(DCS)治疗严重多发伤合并连枷胸糖尿病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2017年1—12月未应用DCS原则治疗的严重多发伤合并连枷胸糖尿病患者46例作为对照组,2018年1—12月应用DCS原则治疗的严重多发伤合并连枷胸糖尿病患者51例作为研究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 d后和治疗5 d后的平均血糖值。比较两组患者的严重创伤"致死性三联征"发生率和两组救治成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1、5 d后的平均血糖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严重创伤"致死性三联征"(低体温、酸中毒和创伤性凝血病)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救治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DCS原则救治严重多发伤合并连枷胸糖尿病患者可以明显提高救治成功率。需要注意的是,救治早期就要严格控制血糖,有利于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7.
刘其国 《临床肺科杂志》2012,17(9):1697+1731
目的探讨以严重胸腹伤为主的多发伤在ICU中的救治策略。方法分析2002年8月至2012年1月在我院综合ICU收治的以严重胸腹伤为主的多发伤198例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总结在严重多发伤治疗过程中的几个主要的问题以及相关分析。结果在本组救治的198例患者,深静脉置管175例次,行紧急床边气管插管83例次,机械通气142例次,肺部感染、肺不张28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36例,应激性溃疡12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47例;15例腹腔脏器损伤因延迟诊断,于受伤24~132 h后手术;对33例伴有严重腹部损伤,ISS评分≥30分的多发伤患者实施了分阶段的创伤控制外科技术。抢救成功174例,死亡24例(12.1%),早期死亡主要原因为原发性损伤过重直接导致呼吸循环衰竭,后期主要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结论对于严重胸腹伤为主的多发伤患者的救治措施,应采取先救命后诊治,多专业协同救治的方法,在解决严重多发伤的外科情况同时,及时地处理患者在ICU治疗中的问题,积极保护脏器的功能,尽可能减少严重并发症、后遗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PICCO(脉搏指数连续心输出量)监测对重度颅脑损伤亚低温治疗血流动力学的监测在治疗中的指导意义.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1月~2014年9月入住ICU的成人(≥18岁)重型颅脑损伤行亚低温治疗患者选取60例,分为PICCO组和常规组,PICCO组通过PICCO监测数据分析指导液体管理来维持脑灌注压,常规组通过检测中心静脉压(CVP)、有创动脉压指导液体管理来维持脑灌注压.结果:PICCO组患者开始降温的6h液体入量比常规组大(P<0.05),在亚低温维持阶段,平均液体入量比常规组小(P<0.05).各时段平均液体出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ICCO组ICU住院时间短于常规组(P<0.01);治疗14d后,两组GCS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PICCO组GCS评分高于常规组(P<0.01),PICCO组病死率低于常规组(P<0.05),PICCO组脑灌注压高于常规组(P<0.05),PICCO组肺水肿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PICCO通过对容量性指标的监测,能准确地控制重度颅脑损伤亚低温治疗中患者血容量,能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死亡率,缩短ICU住院时间,改善预后,降低死亡率及致残率,减轻社会负担.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应用损伤控制性手术治疗老年人梗阻性胆道疾病是否可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病死率,是否可提高老年人梗阻性胆道疾患者的手术安全性.方法 将278例老年梗阻性胆道疾病患者,根据其接受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损伤控制性手术组和确定性手术组.根据梗阻性疾病的良恶性分层分析,比较其应用损伤控制性手术和确定性手术治疗后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病死率.结果 损伤控制性手术组118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9.32%,术后病死率为0;确定性手术组160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4.38%,术后病死率为6.88%,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良性梗阻性胆道疾病患者应用损伤控制性手术治疗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7.3%,术后病死率为0;确定性手术治疗组分别为16.3%和4.3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恶性梗阻性胆道疾病患者应用损伤控制性手术治疗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45%,术后病死率为0;应用确定性手术治疗组分别为35.29%和10.29%,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P<0.01和P<0.05.结论 损伤控制性手术可降低老年人梗阻性胆道疾病手术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病死率,提高老年梗阻性胆道疾病患者的手术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米力农联合正压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急性左心衰竭的疗效.方法 选择138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急性左心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8例、对照组70例.两组均接受常规抗凝、抗血小板等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米力农联合正压机械通气治疗,治疗3d.观察两组心功能改善、转归、预后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组心功能改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期内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的室性早搏,治疗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住ICU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米力农联合正压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急性左心衰竭疗效确切,能够缩短住ICU及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通过分析80岁以上高龄心血管疾病患者的麻醉围术期处理,探讨麻醉术前评估及围术期处理的重要性.方法 94例高龄心血管疾病患者,分析ICU和总的住院时间,对麻醉效果进行评估.结果 不同类型的心血管疾病、手术及麻醉类型的高龄患者年龄和ICU住院时间差异不显著(P>0.05),严重心律失常、心衰患者的总住院时间明显高于冠心病、高血压和合并两种或以上(P<0.05),普外科和肛肠外科患者的总住院时间明显高于其他手术(P<0.05);骨外科患者的总住院时间明显高于普外科和肛肠外科手术(P<0.05),采用硬膜外麻醉患者的总住院时间明显高于局部麻醉(P<0.05);全身麻醉患者总住院时间明显高于局部麻醉、硬膜外麻醉(P<0.05).结论 高龄患者中严重心律失常、心衰、骨外科手术、全身麻醉患者的住院总时间较长,应给予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严重多发伤失血性休克患者采用限制性液体复苏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多发伤失血性休克患者86例,使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给予限制性液体复苏)和对照组(常规液体复苏),比较2组患者临床指标及疗效。结果:2组患者复苏前血清乳酸、红细胞比容(HCT)、血红蛋白(Hb)、血气剩余碱值(BE),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等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苏后血清乳酸、HCT、Hb、BE、PT和APTT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平均输液量、MAP和病死率,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观察组存活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12.5%vs 37.0%,P0.05)。结论:严重多发伤失血性休克患者采用限制性液体复苏,能降低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在救治创伤失血性休克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重症下呼吸道感染(LRT)患者早期应用瑞能经肠内营养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60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瑞能组)和对照组(瑞素组),治疗10d,比较两组患者血清蛋白(ALB),免疫球蛋白IgA、IgG,总淋巴细胞计数(TLC),机械通气时间及入住ICU时间等.结果 治疗后两组血清ALB、IgA、IgG、TLC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试验组IgA、TLC增加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机械通气时间和入住ICU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腹泻并发症发生率高于试验组(P<0.05).结论 重症LRT患者尽早应用瑞能行肠内营养支持,能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增强免疫力,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4.
80例老年人严重多发伤致伤原因和病死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老年人严重多发伤致伤原因的构成及病死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1月至2000年1月5年间收治的老年类重多发性伤患者80例(老年组),与同期收治的青中年组(18-35岁)422例进行对照分析,用简明损伤定级(AIS90)和损伤严重程度评分(ISS)标准进行评估,所有患者ISS≥16。结果青年中组和老年组的主要致伤原因都是交通事故,青中年组的病死率明显低于老年组(分别为14.2%和37.5%,P<0.05)老年组中ISS≥50的患者均死亡。两组的主要死亡原因是严重的头部损伤(71.8%和73.3%),老年组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综合征(MODS)和脓毒血症的病死率为6.3%,青中年组为0。老年组伤前并存症、伤后或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ICU治疗时间、住院明显明显高于青中年组。结论:对于老年严重多伤患者积极采取有效的救治措施是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缩短住院时间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C反应蛋白与急性胰腺炎病情发展相关性及联合应用生长抑素(SS)和生长激素(GH)治疗后对其变化的影响.方法 比较MAP和SAP患者治疗前CRP差别及AP患者在生长抑素联合生长激素治疗前后APACHEII评分、CRP及中转手术率、病死率、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结果 MAP患者外周血的CRP,入院时与空白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SAP入院时CRP升高更明显(P<0.01);GH组的治疗后APACHEⅡ积分和CRP、中转手术率、病死率、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均明显低于SS组及对照组(P<0.05).结论 CRP变化能反映AP病情的变化,可帮助判断预后与指导治疗;联合应用生长抑素和生长激素能显著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及CRP回复时间,减少严重并发症发生,具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联合胸腺肽α1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免疫调理作用的影响.方法:选择我科2009年6月~2012年6月收治的ARDS患者118例,随机分为实验组59例和对照组59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基础治疗(包括全胃肠外营养),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乌司他丁联合胸腺肽α1免疫调理治疗,疗程为7d.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血清TNF-α与IL-6水平及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CD14+单核细胞人白细胞抗原DR (HLA-DR)表达率;统计患者ICU住院天数以及28 d病死率.结果:治疗7d后,治疗组血清TNF-α与IL-6水平较对照组显著下降,淋巴细胞计数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P<0.01);治疗7d后,治疗组CD14+单核细胞HLA-DR表达较对照组有明显上升(P<0.05);两组ICU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8d病死率对照组为40%,治疗组为37.5%,两组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司他丁联合胸腺肽α1免疫调理治疗能够一定程度改善ARDS患者的免疫机能,缩短住院时间,有利于ARDS患者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序贯机械通气治疗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的方法及疗效,并对在肺部感染控制窗到来时联合运用自主呼吸试验决定序贯机械通气切换点的可行性做初步探讨.方法 采用回顾性对照研究,对接受序贯机械通气治疗的35例(治疗组)与同期接受传统机械通气治疗26例(对照组)重症肺炎患者疗效进行对比分析.记录两组患者出现肺部感染控制窗的时间、有创通气时间、总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天数、住院死亡例数、再次插管例数等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结果 治疗组有创通气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总机械通气时间也明显短于对照组,再次插管率低于对照组,ICU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均<0.05);住院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序贯机械通气治疗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相比较传统机械通气治疗耐受性好,能明显缩短有创机械通气时间、总机械通气时间和ICU住院时间,降低再次插管率;(2)尚没有足够的证据表明序贯机械通气治疗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能降低住院病死率;(3)以肺部感染控制窗联合自主呼吸试验为切换点行序贯机械通气是可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早期纤支镜介入对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误吸患者肺部并发症的影响。方法收集钦州市第二人民医院重症颅脑损伤合并误吸患者80例按单双日法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40例)常规治疗并在入院后8h内行纤维支气管镜介入治疗;对照组(40例)进行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30天病死率,常见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吸入性肺炎、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肺不张、呼吸功能不全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30天病死率无差异(P0.05)。结论早期使用纤维支气管镜介入治疗,可以减少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误吸患者的肺部并发症,缩短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但不能降低30D病死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急性重症胰腺炎ICU综合治疗方案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成都市第六人民医院2015年6月—2017年5月收治的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6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32)和试验组(n=33)。对照组患者采用ICU常规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ICU综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肠功能恢复时间、生命体征稳定时间及ICU住院时间、治愈率、病死率、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治疗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患者肠功能恢复时间、生命体征稳定时间及ICU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治愈率高于对照组,病死率、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ICU综合治疗可有效促进急性重症胰腺炎快速康复,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治愈率,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早期纤支镜介入治疗在重型颅脑损伤并误吸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2015年西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并误吸患者72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29例和观察组43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早期纤支镜介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入住ICU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治疗1个月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入住ICU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患者吸入性肺炎、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LI/ARDS)、肺不张、呼吸功能不全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纤支镜介入治疗在重型颅脑损伤并误吸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良好,能有效缩短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入住ICU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降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