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评价冠脉内注射国产盐酸替罗非班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介入术后无复流患者TIMI血流的影响及安全性。方法 ACS患者行支架植入术后判定无复流者46例,随机分为替罗非班组(冠脉内注射盐酸替罗非班10 μg/kg)26例,硝酸甘油组(冠脉内注射硝酸甘油200 μg)20例。观察给药后30 min TIMI血流分级及校正的TIMI计帧数(CTFC),2 d后安全性的终点及30 d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结果 替罗非班组介入术后无复流患者TIMI Ⅲ级血流获得率显著高于硝酸甘油组(65% vs 30%,P<0.05);校正的TIMI计帧数显示替罗非班组血流快于硝酸甘油组[(72±19) vs (93±22),P<0.01],两组患者30 d的MACE发生率替罗非班组低于硝酸甘油组(4% vs 20%),但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替罗非班组出血不良反应较硝酸甘油组略高(12% vs 10%),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均未见血小板减少。结论 冠脉内注射国产盐酸替罗非班治疗ACS介入术后无复流患者是有效和安全的。  相似文献   

2.
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s,ACS)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一类疾病,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pectons,UAP)、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on—ST segment elevated myocardial infarction,NSTEMI)和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 segment elevated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及猝死,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急诊介入治疗(PCI)患者使用不同剂量替罗非班的对比分析,探讨其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143例急性冠脉综合征行急诊PCI治疗患者进行分组,分为半剂量用药组(71例)和全剂量用药组(72例)两组。两组常规给予冠心病标准化治疗并替罗非班均以10μg/kg的负荷量在3min内静脉推注,随后全剂量用药组及半剂量用药组分别以0.15μg/(kg·min)和0.075μg/(kg·min)持续静脉泵入48h。比较两组患者血小板计数、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幅度、住院期间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安全性指标。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相关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后IRA前向血流达到TIMⅠ3级的比例、CK幅度、CK-MB幅度、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住院期间MACE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替罗非班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接受PCI的患者是安全的,使用半剂量不增加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国产替罗非班对急性冠脉综合症(ACS)急诊介入治疗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本文入选住院ACS患者151例,随机分为对照组(75例)和替罗非班组(76例),比较两组基础临床资料、介入治疗情况、住院期间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和安全性(出血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基本临床资料和介入治疗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替罗非班组可明显减少住院期间MACE的发生率(7.6%VS 20.0%)。虽然替罗非班组与对照组相比出血并发症无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但是从临床观察看替罗非班确实有增加出血的倾向。结论国产替罗非班在国人ACS的急诊介入治疗过程中是有效的和安全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血小板糖蛋白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盐酸替罗非班对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STE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无复流现象的影响.方法选择2006年1月至2006年12月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急诊入院的STEAMI患者104例,急诊冠状动脉造影结束后,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盐酸替罗非班组和对照组,观察两组PCI术后TIMI血流情况,24 h和1周心电图ST段回落情况2、4 h及30 d复合心血管终点事件发生率及出血情况.结果替罗非班组PCI术后TIMI 3级血流发生率92.3%,TIMI 0~2级血流发生率7.7%;对照组TIMI 3级血流发生率80.7%,TIMI 0~2级血流发生率19.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替罗非班组24 h和1周心电图ST段完全回落率较对照组大(P<0.05).两组住院期间主要复合终点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但替罗非班组有下降趋势.两组均无严重出血事件发生.结论急性心肌梗死直接PCI中应用盐酸替罗非班,可以改善术后梗死相关动脉无复流现象.  相似文献   

6.
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介入术后无复流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血小板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介入术后无复流的临床疗效。方法介入术后无复流的ACS患者62例,随机分为替罗非班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28例),两组患者在常规应用抗凝、抗血小板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给予冠状动脉内注入替罗非班8m l,继以8m l/h静脉泵入维持24h,观察用药后两组心电图、血小板聚集率及住院期间主要终点事件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心电图ST段明显改善,缺血损伤导联减少,血小板聚集率明显降低,住院期间主要终点事件发生率显著下降。结论血小板GPⅡb/Ⅲa受体拮抗药替罗非班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加强微血管灌注,从而明显改善ACS介入术后无复流的现象。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替罗非班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介入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436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在进行冠脉介入治疗前根据是否应用替罗非班分为标准治疗组(220例)和替罗非班组(216例),对比两组介入术中罪犯血管TIMI血流和发生无复流现象情况,观察应用硝酸甘油和替罗非班冠脉注射改善无复流现象的效果,观察两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和出血情况。结果替罗非班组术前、术后罪犯血管TIMI血流明显高于标准治疗组(P<0.05),术中无复流现象发生明显低于标准治疗组(P<0.05)。介入术中发生无复流现象后,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比硝酸甘油更为有效地改善无复流现象(P<0.05),而不增加出血并发症。结论术前应用替罗非班可以有效改善罪犯血管TIMI血流并预防无复流现象发生,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可以有效改善无复流现象,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内注射盐酸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并冠脉内血栓的疗效。方法对2005年12月至2006年9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心血管中心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为急性冠脉综合征并冠脉血栓病变患者38例,随机分为替罗非班组19例和对照组19例。替罗非班组在经皮腔内冠脉成形术(PT-CA)和(或)支架置入治疗前(后)行冠状动脉内注射盐酸替罗非班10~30mL,之后进行支架置入,术后静脉滴注盐酸替罗非班0.15μg/(kg.min)持续24~48h。对照组采用常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观察两组PCI术前、术后心肌梗死血栓溶解(TIMI)积分、TIMI血流、无复流或慢血流、校正的TIMI帧计数(cTFC)、心肌灌注分级(MBG),术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住院期间出血并发症与包括死亡、再发心肌梗死、再次血运重建等的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情况。结果盐酸替罗非班组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TIMI血栓积分明显下降(0.90±0.14对1.53±0.54,P<0.01),最后TIMI血流改善[(2.78±0.32)%对(2.14±0.23)%,P<0.01],cT-FC降低[(17.9±5.1)%对(25.3±13.2)%,P<0.01],MBG改善[(2.70±0.54)%对(2.06±0.38)%,P<0.01];盐酸替罗非班组左室射血分数显著高于对照组[(57.1±12.6)%对(51.0±13.9)%,P<0.01];两组住院期间出血并发症与MACE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盐酸替罗非班可改善合并冠脉血栓病变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血栓负荷、冠状动脉血流、心肌灌注和左室收缩功能,且不增加患者住院期间主要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盐酸替罗非班对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早期介入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NSTE-ACS的中高危患者95例,随机分为替罗非班试验组(n=48)和对照组(72=47),均于入选后72h内接受早期PCI治疗。比较两组间基础临床资料、PCI前后病变血管血流TIMI分级、术后12h血清肌钙蛋白(cTnT)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出血事件和血小板减少以及30d主要心血管事件(MACE)的发生率。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最终分别入选了47例和44例患者。两组间基础临床资料无统计学差异,试验组应用替罗非班后PCI术前病变血管前向血流达到TIMI3级的比率高于对照组(61.7%VS47.7N,P〈O.05),术后TIMI3级血流获得率试验组较对照组高(95.7%VS88.6%),但未达到统计学差异;术后试验组cTNT和CK-MB升高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减低(10.6%VS20.5%,P〈0.05)。两组出血事件和血小板减少以及30dMACE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STE-ACS患者早期介入治疗术前应用盐酸替罗非班是安全有效的,能够提高PCI术前病变血管前向血流,并减少PCI术后的心肌损伤。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替罗非班对冠状动脉介入无复流现象的治疗效果。方法冠状动脉介入术中出现无复流现象47例,依次给予硝酸甘油、维拉帕米和替罗非班,观察靶血管前向血流的TIMI 分级。结果 替罗非班明显改善TIMI 血流,治疗无复流现象的有效率(33/40)优于硝酸甘油(5/47)和维拉帕米(2/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х2=72.216,P=0.000)。结论 替罗非班对冠状动脉介入术中无复流现象有确切疗效。  相似文献   

11.
替罗非班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34,自引:1,他引:34  
替罗非班是一种包含有纤维蛋白原RGD(Ary-Gly-Asp)片段的新型人工合成的非肽类小分子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可竞争性抑制纤维蛋白原与血小板Ⅱb/Ⅲa受体结合,从而抗血小板激活、聚集、血栓形成.本文综述替罗非班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介入治疗中的临床应用和对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剂量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2.
替罗非班是一种包含有纤维蛋白原RGD(Ary-Gly-Asp)片段的新型人工合成的非肽类小分子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可竞争性抑制纤维蛋白原与血小板Ⅱb/Ⅲa受体结合,从而抗血小板激活、聚集、血栓形成。本文综述替罗非班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介入治疗中的临床应用和对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剂量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替罗非班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介入治疗中的应用进行分析,首先对替罗非班的药理特征进行阐述,然后提出了其在临床中不同情况下的应用、与其他抗凝剂联用的剂量以及应用指南概况和缺陷,为临床应用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盐酸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对2008年9月—2010年9月确诊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84例,随机分为替罗非班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替罗非班组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前及术后静脉输注替罗非班0.15μg/(kg.min)持续36h~48h。对照组采用常规PCI术。观察两组PCI术前、术后TIMI血流、无复流或慢血流、TIMI帧计数,术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住院期间出血并发症,包括死亡、再发心肌梗死、再次血运重建等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情况。结果盐酸替罗非班组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TIMI血流改善,盐酸替罗非班组左室射血分数高于对照组(P<0.01),分别为(56.8±13.3)%vs(51.7±11.4)%。两组住院期间出血并发症、MACE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替罗非班可改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介入治疗后冠状动脉血流、心肌灌注和左室收缩功能,且不增加患者住院期间主要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Ⅱb/Ⅲa受体拮抗剂盐酸替罗非班对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的血流灌注影响。方法选择2005年12月至2008年2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急诊治疗的147例ACS患者为研究对象。治疗组(72例)行急诊PCI治疗同时静脉推注盐酸替罗非班,对照组(75例)直接行PCI治疗。应用心肌灌注分级(TMP)和心电图ST段变化(sumSTR)法评价急诊PCI时心肌组织的再灌注情况。结果盐酸替罗非班可使PCI前梗死相关血管TIMI血流分级提高,治疗组有68例(94.44%)心肌灌注良好,4例(5.56%)心肌灌注不良;对照组中64例(85.33%)心肌灌注良好,11例(14.67%)心肌灌注不良,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umSTR评价结果:治疗组有68例心肌灌注良好(94.44%),4例心肌灌注不良(5.56%);而对照组中有62例心肌灌注良好(82.67%),13例心肌灌注不良(17.33%),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替罗非班可改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相关血管的血流灌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注射液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1年10月至2013年4月期间揭阳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诊治的ACS患者92例,其中男性61例,女性31例,年龄52~74岁,平均年龄(62.8±7.3)岁。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氯吡格雷、阿托伐他汀等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再给予替罗非班。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治疗24 h后心肌肌钙蛋白I(c Tn I)峰值水平、治疗30 d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ST段回落率、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出血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c Tn I均升高;治疗组较对照组治疗后c Tn I降低[(1.54±0.52)μg/L vs.(2.24±0.48)μg/L],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均0.01)。对照组较治疗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总发生率升高(15.22%vs.2.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25例心电图ST段回落,回落率为54.35%,治疗组37例回落,回落率为80.43%,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治疗30 d后,LVEF均高于治疗前,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均0.01)。治疗组治疗后LVEF高于对照组[(58.1±5.6)%vs.(46.2±5.1)%],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皮肤及黏膜出血对照组10例,发生率21.74%,治疗组7例,发生率15.2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治疗基础上增加替罗非班治疗ACS可有效减低心肌细胞损伤和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改善心功能,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盐酸替罗非班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无复流现象的影响。方法纳入ACS患者行PCI治疗术后无复流患者72例,随机分为替罗非班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对照组经冠状动脉给予硝普钠0.9μg/kg,替罗非班组经冠状动脉给予盐酸替罗非班负荷剂量10μg/kg,3min内注完,随后以0.15μg/(kg·min)微量泵持续静脉泵入24h。观察两组患者冠脉给药前、给药后20min靶血管前向血流的TIMI血流分级、心电图改变及术后2周内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及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冠状动脉内给药20min后造影显示,两组患者梗死相关动脉TIMI血流分级均较给药前有改善,替罗非班组IRA的TIMI血流0级、1级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TIMI血流3级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冠状动脉给药2h后与给药前比较,对照组心电图改善不明显,而替罗非班组患者心电图获得显著改善,两组冠脉给药2h后ST抬高及压低程度、缺血损伤导联数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2周内替罗非班组主要不良心脏事件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术后2周内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冠状动脉给予盐酸替罗非班治疗可有效地改善ACS患者术后无复流现象,并减少术后2周内主要不良心脏事件。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应用替罗非班的临床疗效及其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07年4月—2008年3月入住我院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170例,老年组(88例)按是否使用替罗非班随机分为老年替罗非班组和老年对照组。观察两组48h的联合终点及出血并发症。结果老年替罗非班组48h的联合终点事件发生率与老年组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并发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替罗非班组应用替罗非班48h的联合终点事件显著减少,替罗非班可改善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预后,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围手术期联合应用替罗非班抗血小板治疗,对不同年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地收集解放军总医院老年心内科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确诊为ACS,围术期均用小剂量替罗非班,并植入药物洗脱支架(DES)的患者302例(男性207例,女性95例),根据年龄分为老年组(≥65岁,n=155)和中青年组(<65岁,n=147)。比较两组患者PCI术后30d内主要及次要终点事件的发生率,并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终点事件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1)老年组主要终点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中青年组[26(16.7%)vs 7(4.8%),P=0.001]。(2)30d随访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出现颅内出血,消化道出血两组各1例,老年组发生轻微出血事件24例(15.5%),中青年组6例(4.2%),P=0.001。(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年龄≥65岁、女性、吸烟史、糖尿病、高脂血症、既往PCI史为30d内主要终点事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4)女性、吸烟史、糖尿病与30d内各种出血事件成正相关,老龄、高脂血症、既往PCI史不是出血并发症发生的预测因素。结论围术期应用替罗非班强化抗血小板治疗,老年组患者主要终点事件及轻微出血事件的发生率均高于中青年组,提示对老年患者介入治疗过程中强化抗血小板治疗需慎重。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估国产替罗非班用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时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已确诊的ACS患者PCI术前随机分为替罗非班组和对照组,替罗非班组PCI术前静脉应用替罗非班。观察2组30d发生的复合终点事件、术后出血事件及血小板情况。结果:给药后30d内心肌梗死、急性冠状动脉血运再重建等复合终点事件的发生率2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病死率替罗非班组有下降趋势(3.85%∶11.54%)。血小板减少、出血事件发生率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严重出血。结论:国产替罗非班可安全用于ACS的介入治疗中,且可能降低30d病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