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玲玲  张永 《国际呼吸杂志》2011,31(21):1646-1649
鲍曼不动杆菌属于条件致病菌,是目前引起医院内及社区性感染的重要病原菌,特别是重症监护病房患者.近年来,多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甚至是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日益增多,治疗十分棘手.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下呼吸道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临床分布及其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情况。方法分析我院132例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者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的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及其分布情况。结果鲍曼不动杆菌主要分布在重症监护病房、儿科、神经外科,药敏试验显示对碳青霉烯类、含酶抑制剂、氨基糖苷类药物敏感性较高,对β-内酰胺类药物普遍耐药。2009年至2011年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率与2002年~2004年相比,呈上升趋势,尤以对氟喹诺酮类抗生素耐药率升高显著。结论鲍曼不动杆菌主要侵犯重症监护病房、儿科、神经外科患者,鲍曼不动杆菌对各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 分析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NICU)医院获得性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发生的特点及防治措施。方法 采取前瞻性研究的方法,对NICU发生医院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NICU医院获得性鲍曼不动杆菌肺炎感染发生率为9.04%。鲍曼不动杆菌肺炎患者多合并有各种慢性疾病和各种侵袭性诊疗;脑卒中患者合并鲍曼不动杆菌肺炎比率较高。鲍曼不动杆菌除了对碳青霉烯类、头孢哌酮舒巴坦抗菌药物有较高的敏感性外,对头孢菌素类、氨基甙类和氟喹诺酮类等抗菌素均耐药严重。结论 NICU鲍曼不动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较高且呈多重耐药态势,医务人员应当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合理选择抗生素,并加强对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的监测。  相似文献   

4.
鲍曼不动杆菌是医院感染最常见的病原菌之一.近年来,多重耐药及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日渐增多,对临床构成严重威胁.本文就鲍曼不动杆菌对临床主要使用的抗菌药物的耐药机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医院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耐药情况,分析可能感染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0例鲍曼不动杆菌感染者,记录其一般情况,进行病原菌培养、菌种鉴定与药敏试验,将多重耐药感染者纳为多重耐药组,其他患者纳为非多重耐药组,并找出可能感染的影响因素,并观察其耐药情况。结果 200株鲍曼不动杆菌菌株中检出多重耐药菌株142株。经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检验证实,侵入性操作、抗生素使用3种、免疫抑制剂/激素使用均可能是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影响因素(OR1,P0.05)。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对米诺环素耐药率最低,其次为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结论医院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发生可能与侵入性操作、免疫抑制剂/激素使用、抗生素使用等因素有关,临床应重视这些影响因素带来的感染高风险;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后对米诺环素耐药性相对较弱,临床应结合药敏试验结果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以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探讨老年患者广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血行感染及其预后的危险因素,为老年患者临床防治鲍曼不动杆菌血行感染及加强和控制其感染播散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院内血行感染鲍曼不动杆菌的老年患者100例。依据血培养及药敏实验结果分为广泛耐药组30例,非广泛耐药组70例。依据预后情况分为存活组46例,死亡组54例。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基础疾病,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评分、入院后有创检查、细菌培养及药敏实验结果、住院时间、预后状况等,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患者广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血行感染及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老年患者广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血行感染1个月内病死率为54.00%,其中广泛耐药组病死率为76.67%(23/30例),明显高于非广泛耐药组44.29%(31/70例,P0.05)。老年患者广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血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有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及留置导管;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有年龄、入住ICU治疗、鲍曼不动杆菌广泛耐药及合并真菌感染。结论老年患者广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血行感染后1个月内病死率显著升高,其感染与合并COPD及留置导管有关,其死亡与年龄、鲍曼不动杆菌广泛耐药、入住ICU治疗及合并真菌感染有关。因此对老年患者特别是基础疾病多且较严重的患者,应减少有创操作,加强临床管理及无菌操作观念,从而有效控制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及播散。  相似文献   

7.
鲍曼不动杆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是医院感染的主要条件致病菌,也容易出现多重耐药。近年来,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率及多重耐药率呈上升趋势。分离到的标本类型主要集中在痰液、分泌物及血液中。为了解本院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和耐药情况,现对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收集分离到的472株鲍曼不动杆菌进行回顾性研究。  相似文献   

8.
鲍曼不动杆菌具有强大的获得耐药性和克隆传播的能力,对多种抗生素的耐药机制非常复杂。多重耐药、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呈世界性流行,已成为我国院内感染最重要的病原菌之一,为院内感染治疗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明确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机制并制定有效的治疗策略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对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机制和治疗策略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ICU中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暴发的原因、耐药特征及其同源性,分析其可能的传播途径,为治疗和预防鲍曼不动杆菌院内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解放军总医院某ICU2007年5-6月份收治的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患者的痰、血液、尿及创口分泌物等临床标本,同时采集同期医护人员手、呼吸机管路、患者皮肤和病床等部位的环境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分离及鉴定;应用琼脂稀释法测定鉴定为鲍曼不动杆菌标本的MIC值,分析其耐药特征,并用脉冲场凝胶电泳进行分型,判断其同源性.结果 分离到的12株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达100%,对替加环素的敏感度为91.7%,对多黏菌素均敏感.12株菌株经脉冲场凝胶电泳分为A、B、C 3个类型,在医护人员手上分离到的鲍曼不动杆菌与患者体液中分离到的鲍曼不动杆菌同型.在1个月内,A型和B型菌株对米诺环素的药敏试验结果由中介变为耐药,A型菌株中出现1株替加环素耐药菌株.结论 ICU中出现的鲍曼不动杆菌为碳青霉烯类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其耐药性在1个月内发生了改变.带有致病菌的医护人员的手可能为ICU中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媒介.  相似文献   

10.
鲍曼不动杆菌是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属于住院患者常见致病菌,主要引起呼吸道感染,现已成为医院内获得性肺炎的重要致病菌,尤其是免疫缺陷患者以及ICU病房患者,易感染鲍曼不动杆菌。近年来,随着广谱抗生素、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广泛应用,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率有逐年增加趋势。本文回顾性分析了江苏大学附属医院呼吸内科感染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老年患者的临床特征,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鲍曼不动杆菌是医院感染重要条件致病菌.近年来,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日益增多,呈现多重耐药现象,给临床治疗带来很大困难.现将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预防措施和治疗用药等防治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目前非鲍曼不动杆菌临床分离株的耐药现状及耐药基因携带情况。方法随机抽取100株不动杆菌临床分离株,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筛选非鲍曼不动杆菌,用E-test方法检测非鲍曼不动杆菌对12种抗生素的耐药性,用PCR方法检测16种相关耐药基因的分布。结果共筛选出17株非鲍曼不动杆菌,7株为多重耐药(41.2%),其中对头孢噻肟的耐药率为100%,对氯霉素、哌拉西林、氨苄西林和氨曲南的耐药率分别为76.5%、76.5%、64.7%和52.9%,对多粘菌素B普遍敏感;检出6种耐药基因分别为ampC、blaTEM、blaPER-1、blaOXA-23-like、blaOXA-58和Int1。结论携带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基因和blaOXA-23-like基因为非鲍曼不动杆菌对β-内酰胺类和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的主要原因。非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形势严峻,应加强监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及其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情况.方法 收集我院2007年7月至2010年7月的临床标本,进行鲍曼不动杆菌分离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 3年共分离出鲍曼不动杆菌373株,在临床标本中,痰液分布率最高,占78.6%,感染分布以ICU为主,占36.2%.药敏试验显示对碳青霉烯类、含酶抑制剂、多粘菌素E敏感性较高,对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β-内酰胺类耐药率较高,多重耐药性明显.结论 鲍曼不动杆菌主要侵犯ICU患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及术后感染者.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医院骨科患者手术后创面感染的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情况,以指导医生合理用药,有效控制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的进一步发展,预防和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从骨科患者手术后创面感染标本分离鲍曼不动杆菌28株,作gyrA基因测序,并进行BLASTn比对;通过测定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进行药敏试验,测定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选取经纯培养的鲍曼不动杆菌菌落置入含蛋白酶K溶液的离心管内,分别进行水浴,再离心,留取上清液,以此为模板PCR扩增与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耐药性相关的gyrA、qepA、qnrS、qnrA、qnrB和aac(6)-Ib基因,使用Chromas分析软件进行测序。结果鲍曼不动杆菌对诺氟沙星、氧氟沙星、培氟沙星、依诺沙星、环丙沙星、司帕沙星、左氧氟沙星、加替沙星、莫西沙星的耐药率分别为:96.43%、96.43%、96.43%、89.29%、85.71%、85.71%、82.14%、78.57%和78.57%。PCR检测28株鲍曼不动杆菌gyrA基因100%阳性,即都发生了gyrA基因突变,而其他相关基因检测均阴性。基因测序看出,其83位发生突变,即由TCA转变为TTA。结论本组分离骨科患者手术创面感染的鲍曼不动杆菌对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严重,其中对诺氟沙星、氧氟沙星、培氟沙星等的耐药率均在90%以上。临床抗感染治疗应根据耐药结果进行用药,并控制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使用。  相似文献   

15.
老年人鲍曼不动杆菌肺部感染11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老年鲍曼不动杆菌肺部感染的临床特点。方法分析115例老年鲍曼不动杆菌肺部感染患者的症状、体征、肺部影像学改变、痰细菌培养、药敏实验及治疗转归等。结果老年鲍曼不动杆菌肺部感染多于基础疾病的危重期起病。临床症状和体征缺乏特征性。肺部X线影像学变化以小片状浸润影多见(占82%)。痰培养鲍曼不动杆菌占检出革兰氏阴性杆菌的11.9%;鲍曼不动杆菌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率为5.4%~95.1%。患者住院病死率为20.9%。结论临床上应警惕并重视鲍曼不动杆菌所引起的老年肺部感染。对老年鲍曼不动杆菌肺部感染患者须注意病原菌及其耐药率的监测。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我院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情况及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鲍曼不动杆菌(CRAB)耐药机制,调查感染因素,为治疗及控制院感提供依据。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1-2011年检出的1571株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情况;检测40株CRAB碳青霉烯酶基因型;与40位患者接触的医务人员手、环境物体消毒监测。结果鲍曼不动杆菌主要来自痰液占50.9%,临床分布以烧伤科为主占37.4%,对多种抗生素耐药。35株CRAB检出OXA-23。医护人员手、呼吸、神经外科和泌尿外科环境≤10cfu/cm2,烧伤科、ICU≤5cfu/cm2。结论我院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情况严重,CRAB耐药机制是OXA-23,感染因素是抗生素选择性压力。  相似文献   

17.
[摘要]?鲍曼不动杆菌是一种需氧非发酵乳糖的革兰阴性杆菌,为医院环境中广泛存在的条件致病菌之一,可导致医院获得性感染,其粘附力强、抵抗力强、适应环境能力强、耐药率高等特点使它成为威胁人类健康最重要的病原体之一。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全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出现为临床治疗带来巨大挑战。双组份调控系统(two component regulatory systems, TCSs)在鲍曼不动杆菌的环境感知和适应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使其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广泛存在且长期存活。因此,TCSs小分子抑制剂或可成为抗微生物感染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18.
王飞  贺蓓 《传染病信息》2014,(3):189-192
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所致的医院获得性肺炎须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近年来,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率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多重耐药或广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所致医院获得性肺炎的病死率高,因此临床治疗面临很大的抗菌药物选择压力。目前,除多粘菌素和替加环素对鲍曼不动杆菌有较高的敏感性外,其他抗菌药物如舒巴坦、碳青霉烯、喹诺酮和氨基糖苷等耐药率均较高,但可通过增加给药剂量、延长输注时间及联合用药等方式增强药物在体内的敏感性,提高临床治愈率。  相似文献   

19.
国承杰  张文 《山东医药》2012,52(27):78-79
目的了解鲍曼不动杆菌在我院各临床科室的分布情况以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2009年1月~2010年12月住院患者标本进行鲍曼不动杆菌分离、鉴定及耐药性分析。结果①共分离出非重复鲍曼不动杆菌243株,主要分离自痰标本,其次是血和创面分泌物;病区分布依次是ICU、呼吸内科和神经外科。②鲍曼不动杆菌对阿米卡星耐药率最低,为14.5%;对其他12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70.0%;已出现大量多重耐药菌株及少数泛耐药菌株。结论我院鲍曼不动杆菌感染主要见于ICU、呼吸内科病房等,且对抗菌药物已产生明显多药耐药性;应警惕并重视该菌感染及耐药性监测,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的分离率,动态观察其耐药性变迁情况,为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的API对临床分离菌株进行鉴定,用K-B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用WHONET5.4软件对药敏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001~2009年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分离率逐年上升,12种抗菌药物对鲍氏不动杆菌的耐药率总体呈上升趋势。结论鲍氏不动杆菌的分离率逐年增加,多重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在临床上呈上升趋势,使临床医生对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治疗越来越棘手,因此进行规范的连续的耐药监测,及时发现耐药菌株及调整治疗方案,预防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进一步恶化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