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分析居民死因顺位、减寿顺位居前列的死亡原因在城乡、性别的分布差异。方法利用2010年成都市死因监测资料,和成都市公安局公布的同期户籍人口数,编制寿命表和去死因寿命表,采用直接标化法计算城乡、性别标化死亡率后,比较其差异。结果居民死因顺位前5位、减寿前5位、去死因期望寿命增加最多前5位疾病是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脑血管病、心脏病和损伤和中毒。恶性肿瘤以肺癌、肝癌、胃癌为首,死亡率男性高于女性,肺癌死亡率城市高于农村,肝癌、胃癌死亡率农村高于城市。慢性下呼吸道疾病、脑血管病死亡率都是农村高于城市,男性高于女性。心脏病死亡率城市高于农村,男性高于女性。损伤和中毒死亡率男性高于女性,农村高于城市,在顺位和构成上农村和城市、男性和女性有差异。结论成都市居民影响期望寿命的主要疾病为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脑血管病、心脏病和损伤和中毒,不同地区和性别人群应对不同的重点疾病采取的措施,降低死亡率,提高期望寿命。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各地区人口死因现状,研究各疾病死因的变化趋势,为卫生资源合理利用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对比2010、2015、2020年东、中、西部地区死因顺位,编制全死因寿命表以及去死因寿命表。计算死亡率、年龄标化死亡率和减寿率等指标,并采用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进行标化。结果 各地区死亡率呈上升趋势,西部地区年龄标化死亡率最高,各地区期望寿命年均增长0.32、0.34和0.31岁。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和伤害是各地区死因前5位。恶性肿瘤是东部地区死因首位,而脑血管病是中部地区的死因首位。心脏病寿命损失率在各地区都呈上升趋势,2020年中部地区≥85岁年龄组心脏病寿命损失率已达49.50%;呼吸系统导致的寿命损失率逐年降低,但随年龄的增长呈上升趋势,且对西部地区的寿命影响最大;伤害导致的寿命损失率在≥75岁年龄组呈上升趋势。结论 各地区人口期望寿命逐步增加,但心血管病导致的寿命损失率在持续升高,且伤害对老年人群的寿命影响也在不断增加。不同疾病对不同地区寿命影响程度存在差异,应根据不同年龄、地区的老年人制定有针对性地疾病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1990--2010年福建省居民出生期望寿命的变化,探讨不同年龄、死因对期望寿命年代差异的影响。方法利用卫生部死因监测系统中福建省1990--2010年人群的死亡数据估算出生期望寿命,应用Arriaga因素分解法估计期望寿命改变的年龄别、死因别贡献。结果20年问福建省城乡居民期望寿命分别增长了5.82岁和11.67岁,城市人群出生期望寿命高于农村,但农村人群增幅高于城市,两者差距逐步缩小。低年龄组对出生期望寿命增加的贡献率减小,<14岁儿童对农村地区期望寿命的贡献率由78.29%下降至31.23%,使城市居民出生期望寿命降低,高年龄组逐渐成为影响出生期望寿命变化的主体。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及脑血管病对城市居民期望寿命增量的影响在减弱,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神经系统疾病及心血管病的影响增大,分别使城市居民期望寿命增加1.54岁、O.67岁和0.49岁,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及损伤和中毒对农村居民期望寿命影响也在逐渐减少,而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心血管病的影响在逐渐增加,三者使农村居民期望寿命增加了1.23岁;不同死因对各年龄人群期望寿命增量的作用不同。结论福建省居民应降低高年龄组死亡率,提高慢眭非传染性疾病的防治水平,有助于提高人群期望寿命。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北京市大兴区户籍居民的主要死因及对期望寿命的影响,为提高居民健康水平和制定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2018年北京市大兴区户籍居民死亡监测资料,计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死因顺位、期望寿命和去死因期望寿命等相关指标。结果 2018年北京市大兴区户籍居民粗死亡率为612.49/10万,标化死亡率为415.31/10万,男性死亡率(697.89/10万)高于女性(361.77/10万)。居民死因顺位前5位分别是心脏病、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呼吸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占全部死因的比例达82.14%;其中恶性肿瘤及心脏病分列男女性的首位死因,分别占男女性全部死因的25.52%和25.36%。居民人均期望寿命为81.07 岁,男性78.59岁,女性83.62岁;造成寿命损失的死因依次为心脏病、脑血管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去除后寿命分别增加2.98、2.82、2.54、0.87和0.81岁。结论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影响大兴区居民健康和期望寿命的主要因素,应加强慢性病的综合防治工作。此外,应重视交通事故、跌落和自杀等伤害的监测与干预,提高居民期望寿命。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2000-2010年北京市户籍居民期望寿命变化规律以及主要疾病死亡率变化对期望寿命增量的影响.方法 应用简略寿命表、期望寿命差异的年龄和死因分解法对北京市户籍居民2000-2010年死因监测数据进行分析,计算各主要疾病死亡率变化对期望寿命增量的贡献值和百分比.结果 10年间北京市户籍居民期望寿命增加了3.35岁.≥80岁组和65~岁组居民死亡率下降对期望寿命的增加贡献较大,贡献率分别为44.27%(1.48岁)和26.76%(0.90岁).脑血管病和心脏病是对期望寿命增加贡献最大的两类疾病,贡献率分别为41.21%(1.38岁)和21.39%(0.72岁),而恶性肿瘤是阻碍期望寿命增加的最主要疾病,其贡献率为-26.00%(-0.87岁).结论 2000-2010年北京市户籍居民期望寿命增长主要归因于老年人以及心脑血管病死亡率的下降,而恶性肿瘤死亡率的上升则阻碍其增加.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仁寿县常住居民的主要死亡原因,为今后疾病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通过计算2014-2018年粗死亡率、标化率、死因顺位、去死因期望寿命等指标,分析仁寿县常住居民主要死亡特征。结果全人群粗死亡率778.64/10万,标化率480.94/10万,死亡主要发生在45岁以上,死亡率随年龄增长呈先降后升。前5死因顺位为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脑血管疾病、心脏病和伤害,不同性别主要死因相同,但女性主要死因的顺位略有差异。0岁组主要死因为围生期疾病;1~14岁主要死因为伤害;15~44岁主要死因为伤害和恶性肿瘤;45~64岁人群主要死因为恶性肿瘤和脑血管病;65~84岁人群主要死因为呼吸系统疾病、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和心脏病;85岁及以上人群主要死因为呼吸系统疾病、心脏病和脑血管病。对期望寿命影响较大的疾病依次为COPD(3.95岁)、脑血管疾病(2.51岁)、缺血性心脏病(1.74岁)、肺癌(1.17岁)和肝癌(0.86岁)。潜在寿命损失前5位的疾病为:脑血管病、COPD、肺癌、肝癌和缺血性心脏病。结论脑血管病、COPD、肺癌、肝癌和缺血性心脏病是造成仁寿县常住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应加强与公安、妇幼、户籍部门的数据交换,落实高危孕产妇跟踪管理,降低死亡漏报;发展经济,普及清洁能源和抽油烟机,减少人群生物燃料环境暴露;加强高血压随访管理和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2020—2022年四川天府新区户籍居民的死亡水平和死因分布特征,分析不同疾病对期望寿命的影响和潜在寿命损失,为该地区制定疾病防控相关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20—2022年四川天府新区户籍居民死因监测资料,采用Excel 2019和SPSS 26.0软件计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死因顺位、期望寿命、去死因期望寿命、潜在减寿年数(PYLL)、减寿率(PYLLR)、平均减寿年数(AYLL)等指标,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结果 2020—2022年四川天府新区户籍居民粗死亡率450.57/10万,标化死亡率379.95/10万,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死因顺位前5位分别为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脑血管病、心脏病和损伤中毒,占全部死因的85.58%。居民人均期望寿命为82.79岁,男性80.29岁,女性85.52岁;去除死因顺位前5位死因后,期望寿命分别增加3.45、3.32、2.20、1.46和1.08岁;对男女性期望寿命影响最大的疾病分别是恶性肿瘤和呼吸系统疾病。天府新区居民全死因导致的PYLL为46 496人年,AYLL为4.42年...  相似文献   

8.
珠海市2008年户籍居民死因监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珠海市户籍居民死亡水平、死亡原因及变化规律,评价人口健康水平,为制定卫生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全国死因监测网络直报系统录入、审核、汇总珠海市全市居民死亡个案,按照《国际疾病分类第十版(ICD-10)》编码进行死因归类统计,使用《死亡医学登记系统》DeathReg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珠海市2008年共报告户籍人口死亡个案3 503例,粗死亡率为358.88/10万,标化死亡率为333.67/10万,期望寿命为79.59岁。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是前5位主要死因,恶性肿瘤、损伤和中毒、脑血管病是前3位减寿原因,恶性肿瘤排在前5位的死因分别是:肺癌,肝癌,鼻咽癌,结肠、直肠和肛门癌,胃癌。结论珠海市户籍居民死亡率较低,期望寿命较高,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为主要死因,恶性肿瘤为第1死因,政府应尽早开展对全人群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综合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2014—2018年罗定市户籍人口的期望寿命、去死因期望寿命,了解该地区居民死亡水平和主要死亡原因,为制定卫生政策和规划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WHO推荐的蒋庆琅简略寿命表计算该地区2014—2018年报告死亡率、去死因期望寿命等指标,分析居民死亡和减寿的主要原因。结果 2014—2018年罗定市校正户籍人口平均死亡率为588.23/10万,其中男、女性死亡率分别为666.33/10万、499.57/10万;平均期望寿命为78.47岁,女性平均期望寿命高于男性;死因顺位前3位分别是脑血管疾病、心脏病、恶性肿瘤;去死因寿命损失量前3位依次为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结论 脑血管疾病、心脏病、恶性肿瘤等慢性病是影响罗定市居民健康的主要死因,应加强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和慢性病防控指导,尤其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提高早诊早治,对减少寿命损失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鄂州市居民死因状况,为制定慢性病防控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ICD-10国际疾病分类对死因进行分类及编码,应用SPSS 15.0和Excel 2007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分别计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PYLL、PYLLR、AYLL等指标。结果 2014—2017年鄂州市居民总人群粗死亡率为519.56/10万,标化死亡率为489.38/10万;男性死亡率(559.78/10万)高于女性(473.71/10万);死亡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升高,不同年龄组的死因不同;死因前5位依次为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和损伤及中毒;导致寿命损失前5位依次为恶性肿瘤、损伤及中毒、脑血管病、心脏病和呼吸系统疾病。结论影响鄂州市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是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病等慢性病,应采取有效综合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1.
中国1990-2005年不同时期城乡人群期望寿命差异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比较中国不同时期城乡人群期望寿命的差异,探讨不同年龄和死因对其可能产生的影响.方法 利用1990-2005年<全国卫生统计年报>城乡人群的死亡数据,采用寿命表法、年组内平均余命的相对变化指数、期望寿命的年龄分解和死因分解法,进行城乡人群期望寿命的比较.结果 近些年农村人群期望寿命的增量和增速高于城市;儿童组对出生时期望寿命城乡差异的贡献减少,中年组和老年组人群逐步成为导致城乡期望寿命差异的主体;呼吸系统疾病、肿瘤和循环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类是导致城乡期望寿命差异的主要病种,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及消化系统疾病对城乡人群期望寿命差异的影响相对较小;各主要死因中不同年龄人群对城乡人群期望寿命差异的影响不同.结论 中国现阶段从死亡角度上缩小城乡人群的健康差距,重点是关注中老年人健康状况;呼吸系统疾病、肿瘤和循环系统疾病等是导致城乡人群期望寿命差异的主要病种,其中农村中年人群肿瘤和循环系统疾病的死亡尤其需要关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比较上海市1990—2010 年不同时期人群期望寿命变化趋势,探讨疾病谱变化对期望寿命的影响,确定疾病干预的优先领域。 [方法] 利用1990—2010 年上海市居民死亡登记系统的死亡数据和上海市公安系统的人口数据,应用简略寿命表法、期望寿命分解法、死因分解法,比较年龄和不同死因对期望寿命的影响。 [结果]1990—2010 年上海市男性和女性期望寿命分别增加了6.91 岁和6.94 岁,年均增寿均达0.35 岁。65 岁以上老年人口对期望寿命增长的贡献最大,男女分别占增寿总量的52.97%和51.44%。呼吸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和肿瘤死亡率的降低是期望寿命增加的主要原因,他们对男女性期望寿命的贡献分别为2.13 岁和1.98 岁、1.42 岁和1.89 岁、1.35 岁和0.67岁。 [结论] 上海市现阶段,居民的死亡大部分是疾病造成,提高人群期望寿命,重点是关注中老年人健康状况。近20年慢性病死亡率虽大幅下降,但仍是上海市主要死因,建立健全慢病防治体系,提高慢性病防治效果,是进一步提高上海市人口健康水平,增加上海市居民期望寿命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This study aims to evaluate the contribution of the change in circulatory diseases mortality to the life expectancy at birth observed during the years 1955-1995 in Japan. We used data on the population and the number of deaths by cause, age, and sex in 1955, 1965, 1975, 1985, and 1995. The contribution of different ages and causes of death to the change in life expectancy were examined with the method developed by Pollard. We found that the reduction in circulatory diseases mortality contributed to the improvements in life expectancy for both sexes during the decade 1975-1985. Much of this was due to the decrease in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In the years 1985-1995, however, the contribution of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decreased in both sexes, while that of heart disease grew to become the largest of any single condition. By age, the contribution of all circulatory diseases increased among the elderly in recent years. The contribution of the change in circulatory diseases mortality to the life expectancy at birth has increased in recent years but seems to have reached a plateau. The weight against improvements in life expectancy in middle-aged people has shown little change, so that reducing the mortality rate in middle-aged people is now a major issue.  相似文献   

14.
BACKGROUND: This study aimed to examine the contribution made by the change in mortality from malignant neoplasms to the life expectancy at birth, observed during the years 1965-1995 in Japan. METHODS: We used data on the population and number of deaths by cause, age and sex in 1965, 1975, 1985 and 1995. The contribution of different ages and causes of death to the change in life expectancy were examined with the method developed by Pollard. RESULTS: We found that, among all causes, the decrease of mortality from stomach cancer led to the greatest improvement in life expectancy for both sexes. On the other hand, negative contributions were seen with cancers of many sites, such as cancer of the intestine, liver and lung for males, and cancer of the intestine, gallbladder, lung and breast for females. Recently, the contributing years of all cancers have been negative because of the increase in mortality from malignant neoplasms. In addition, increase of death from malignant neoplasms in middle-aged and elderly people negatively influenced the life expectancy at birth. CONCLUSIONS: Female cancer influenced the improvement in life expectancy at birth. Cancer for males, however, contributed little to improvement of life expectancy at birth except for a little prolongation of life expectancy at birth during the years 1965-1975. To develop a public health policy, the contributing years to life expectancy at birth can be a useful indication in evaluating the impact of death from various diseases. It is necessary to analyze the contribution made by various causes of death to the changes of life expectancy at birth.  相似文献   

15.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analyze contributions of mortality change by age group and selected causes of death to the increase in life expectancy at birth from 1950 to 2000 in Japan, which has the longest longevity in the world. Using mortality data from Japanese vital statistics from 1950 to 2000, we analyzed contributions of mortality change by age group and selected causes of death to the increase in life expectancy at birth by the method of decomposition of changes and calculated age-adjusted death rates for selected causes of death. Gastroenteritis, tuberculosis and pneumonia largely contributed to an increase in life expectancy in childhood and in the young in the 1950s and 1960s. The largest contributing disease changed from tuberculosis and pneumonia in earlier decades to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 in the 1970s. The largest contributing age group also shifted to older age groups. Age-adjusted death rate for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 in 2000 was one fifth of the 1965 level.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 contributed to an increase in life expectancy at birth of 2.9years in males and 3.1 years in females from 1970 to 2000. In the 1990s, the largest contributing age group, both among males and among females, was the 75–84 age group. Of the selected causes of death, heart diseases other than ischemic heart disease became the largest contributor to the increase in life expectancy at birth. Unlike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 cancer and ischemic heart disease contributed little to change in life expectancy at birth over the past 50years. In conclusion, although mortality from ischemic heart disease has not increased since 1970 and remained low compared with levels in western countries, mortality from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 has dramatically decreased since the mid-1960s in Japan. This gave Japan the longest life expectancy at birth in the world. It is necessary to study future trends in life expectancy at birth in Japan.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2015—2020年脑血管疾病死亡对徐州市居民期望寿命的影响,评价人口老龄化对脑血管疾病死亡率的影响。方法 利用徐州市死因监测系统收集的2015—2020年户籍人口脑血管疾病死亡资料及徐州市统计局人口数据,采用简略寿命表法、Joinpoint回归分析、Arriaga's法、死亡率差别分解法,分析脑血管疾病对徐州市居民期望寿命的影响及人口老龄化对脑血管疾病死亡率的影响。结果 2015—2020年徐州市居民脑血管疾病年均死亡率为142.6/10万,死亡率从2015年的130.6/10万上升至2020年的154.8/10万[年度变化百分比(APC)=3.08%,P=0.005];男(APC=2.88%,P=0.012)、女(APC=3.32%,P=0.004)、城市(APC=3.58%,P=0.012)、农村(APC=2.94%,P=0.009)脑血管疾病死亡率均呈上升趋势。2015—2020年徐州市居民期望寿命增加0.83岁,脑血管疾病死亡使徐州市居民期望寿命减少0.26岁。徐州市居民死亡率的上升有54.4%归因于人口老龄化因素,人口老龄化在男性、女性、城市、农村居民脑血管疾病死亡率增加的贡献程度分别为58.2%、49.2%、48.2%、56.4%。结论 2015—2020年徐州市居民脑血管疾病死亡率呈上升趋势,对期望寿命增长起到负向作用,影响程度存在性别和城乡差异。人口老龄化是徐州市居民脑血管疾病死亡率增加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2015-2020年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和糖尿病(四类重点慢性病)对济南市户籍人口期望寿命增长的影响。方法 利用济南市2015-2020年死因监测资料和人口数据,应用简略寿命表和Arriaga分解法,分析2015-2020年四类重点慢性病及其具体病种的死亡率对期望寿命增长的贡献,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死亡率对期望寿命增长的贡献。结果 2015-2020年济南市户籍人口期望寿命增长了1.59岁。四类重点慢性病死亡率下降贡献了1.25岁,贡献比例为78.62%,男性期望寿命增长了1.66岁,四类重点慢性病死亡率下降贡献了1.18岁;女性期望寿命增长了1.52岁,四类重点慢性病死亡率下降贡献了1.35岁。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和糖尿病的死亡水平下降对期望寿命的贡献分别为0.42、0.62、0.20和0.01岁。胃癌死亡率下降对期望寿命的贡献大于肺癌,高血压性心脏病死亡率增加导致了负贡献,哮喘和糖尿病对期望寿命的贡献微乎其微。结论 2015-2020年济南市户籍人口期望寿命增长主要由四类重点慢性病死亡率下降贡献。肺癌、糖尿病、高血压性心脏病等对期望寿命贡献较小,甚至为负贡献,应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18.
2005--2010年中国城市居民期望寿命性别差异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了解2005--2010年中国城市居民期望寿命的性别差异及其受年龄和死因的影响, 并探讨影响期望寿命年龄差异变化的主要因素。方法利用2005--2010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中城市居民年龄别死亡率及死因等死亡数据, 采用绘制寿命表法、期望寿命性别差异及其年龄分解和死因分解法, 进行城市居民期望寿命性别差异的分析比较。结果自2005年中国城市人群期望寿命开始呈上升趋势, 女性期望寿命始终高于男性; 2007年期望寿命性别差异显著增加(相差5.3岁)并呈现-个尖峰, 其中以60~79岁年龄组男女性别死亡率的差异最为显著, 是导致性别期望寿命差异的主要因素(42%~47%)。2005-2007年期望寿命性别差异增大, 主要为0~1岁婴幼儿和>75岁老年组; 2007-2008年该差异缩小, 仅表现为1-15岁和50~55岁年龄组; 2009--2010年差异增大, 主要为60-70岁年龄组。影响期望寿命性别差异的主要死因为肿瘤(1.638-2.019岁)、循环系统疾病(1.271~1.606岁)、呼吸系统疾病(0.551~0.800岁)。肿瘤中以肺癌对期望寿命的影响最大, 每年有约0.6岁的差异; 而肝癌导致男女性死亡差异不断缩小。损伤和中毒等原因也影响期望寿命的性别差异(10.60% 15.78%)。结论缩小中国城市居民健康的性别差距, 重点应关注男性>/60岁老年人; 肿瘤、循环系统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是导致中国城市人群期望寿命性别差异的主要疾病, 同时不可忽视外伤、自杀等对期望寿命差异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