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以抗小鼠L3T4、Lyt2单克隆抗体检测小鼠脾细胞中TH、Ts数,3H-TdR掺入法淋巴细胞转化试验及白细胞介素2活性测定的方法,对经口接种卫氏并殖吸虫囊蚴小鼠及感染此虫并接受白细胞介素2治疗的小鼠进行了细胞免疫功能的动态观察。结果显示,感染小鼠脾细胞中TH减少、Ts增多,TH/Ts比值降低。刀豆素蛋白A诱导的淋巴细胞转化受抑制。白细胞介素2诱导及活性测定中,靶细胞掺入的cpm值降低。提示卫氏并殖吸虫的感染可使小鼠细胞免疫功能紊乱、降低。接受白细胞介素2活性水平高于感染组,接近正常对照组;提示白细胞介素2对增强感染卫氏并殖吸虫的小鼠细胞免疫功能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抗小鼠L3T4、Lyt2单克隆抗体检测小鼠脾细胞中TH、TS数,^3H-TdR掺入法淋巴细胞转化试验及白细胞介素2活性测定的方法,对经口接种卫氏并殖吸虫囊蚴小鼠及感染此虫并接受白细胞介素2治疗的小鼠进行了细胞免疫功能的动态观察。结果显示,感染小鼠脾细胞中TH减少、TS增多,TH/TS比值降低。刀豆素蛋白A诱导的淋巴细胞转化受抑制。白细胞介素2诱导及活性测定中,靶细胞掺入的cpm值降低。提示卫  相似文献   

3.
参麦注射液对消化系肿瘤患者细胞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RIA,ELISA,流式细胞仪等方法,观察参麦注射液对消化系统晚期恶性肿瘤及健康人外周血淋巴细胞产生白细胞人素-2(IL-2),γ-干扰素(IFN-γ)和白细胞介素-2膜受体的影响。结果显示肿瘤患者IL-2,IFN-γ,mIL-2R水平较正常人低;参麦注射液可提高IL-2,IFN-γ,mIL-2R水平,但仍不及正常人。提示参麦注射液调节肿瘤患者低下的免疫状态,可能是其治疗机制之一,同时也表明参  相似文献   

4.
在原虫血症上升期,致死株约氏疟原虫(P,y,)感染鼠脾细胞的增殖反应受到抑制,无γ-干扰素(IFN-γ)产生,血清中未产生特异抗体,仅产生与正常鼠相同的白细胞介素2(IL-20);与此不同,非致死株P.y.感染鼠脾细胞增殖反应增强,产生IFN-γ及更多的IL-2,血清中还无特异抗体产生。在原虫血症下降期,脾细胞的增殖反应升高,较上升期有更多的IL-2及IFN-γ生成,体内血清中出现滴度较高的特异抗体。免疫鼠脾细胞的增殖反应较前两者明显升高,体内血清特异抗体水平亦明显上升,IL-2及IFN-γ水平与感染鼠原虫下降期相同。表明在P.y.感染小鼠中,致死株的初次感染可抑制细胞免疫,非致死株在原虫上升期即可出现细胞免疫。原虫下降期细胞免疫功能进一步增强,高水平抗体生成在清除原虫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检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浆干扰素γ、白细胞介素10、C反应蛋白及其它炎性因子水平变化,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促炎和抗炎平衡失调是导致斑块不稳定的主要因素.方法 96例冠心病患者分为急性心肌梗死组68例和不稳定型心绞痛组28例,另以22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对96例冠心病患者和22例正常对照者血浆中的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2、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白细胞介素10、干扰素γ、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12p70及重组巨噬细胞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水平变化进行检测.结果 急性心肌梗死组干扰素γ、白细胞介素10和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高于不稳定型心绞痛组和对照组(P<0.05).结论 干扰素γ、白细胞介素10和C反应蛋白水平升高反映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体内斑块的不稳定程度或破裂可能性.  相似文献   

6.
高血脂小鼠Th1/Th2细胞因子的检测及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高血脂动物模型,探讨高血脂相关免疫损伤和炎症反应机制。方法将40只BALB/C小鼠随机分成高脂组和对照组,观察脂质代谢变化,同时采用流式细胞微球芯片捕获技术检测Th1/Th2细胞因子变化。结果高脂组血清中白细胞介素2、白细胞介素4、白细胞介素5、肿瘤坏死因子α和干扰素γ水平分别为3.75±0.07、6.16±0.55、18.70±4.61、57.97±6.57及6.17±0.76ng/L。与对照组比较,高脂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白细胞介素5和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明显升高(P<0.01),而干扰素γ、白细胞介素2和白细胞介素4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白细胞介素5与肿瘤坏死因子α呈正相关(r=0.79,P<0.05)。结论免疫损伤、炎症反应机制在高血脂动脉硬化发病机制中具有重要作用,并和高血脂协同致病。  相似文献   

7.
以杜氏利什曼原虫直接感染的C_(57)BL/6小鼠与免疫后再感染的同种小鼠,观察其脾细胞增殖反应,白细胞介素2活性及感染恢复期小鼠的脾细胞增殖反应的抑制指数并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感染小鼠的细胞免疫抑制与白细胞介素2水平降低及抑制性T细胞的增多有关,而不是由于白细胞介素2受体的缺乏所致。免疫因素可以通过提高机体的白细胞介素2水平,调节T淋巴细胞亚群的比例而有效地提高感染小鼠的细胞免疫水平。  相似文献   

8.
本实验利用恶性疟原虫FCC1/HN株CSP抗原基因在真核细胞(HeLa)中高效表达,将纯化的表达蛋白作为候选疫苗免疫小鼠,并通过体外诱生检测小鼠脾细胞白介素2-IL-2)和γ干扰素(IFN-γ)水平,结果显示经疫苗免疫后的BALB/C小鼠脾细胞体外经特异性刺激后产生的IL-2和IFN-γ水平有显著提高。与我们前期研究结果比较,表明对该疫苗特异性的IL-2、IFN-γ的产生与淋巴细胞增殖以及NK细胞  相似文献   

9.
运用RIA、ELISA、流式细胞仪等方法.观察参麦注射液对消化系统晚期恶性肿瘤及健康人外周血淋巴细胞产生白细胞介素-2(IL-2)、γ-干扰素(IFN-γ)和白细胞介素-2膜受体(mIL-2R)的影响。结果显示肿瘤患者IL-2、IFN-γ、mIL-2R水平较正常人低(P<0.01):参麦注射液可提高IL-2、IFN-γ、mIL-2R水平(P<0.01),但仍不及正常人。提示参麦注射液调节肿瘤患者低下的免疫状态,可能是其治疗机制之一,同时也表明参麦注射液可能是一种有前途的生物应答调整剂。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淋巴丝虫感染中T淋巴细胞的免疫应答机制。方法:检测安徽省班氏丝虫病流行区人群及感染马来丝虫的长爪沙鼠体外诱生的白细胞介素2(IL-2)和γ干扰素(IFN-γ)。结果:对非特异性有丝分裂原PHA及ConA的刺激,各组人群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产生IL-2及IFN-γ水平无显著差异。对马来丝虫成虫抗原的刺激,微丝蚴血症者PBMC产生IL-2及IFN-γ水平比流行区无症状、无微丝蚴血症者显著低下,长爪沙鼠实验结果与人群的相似。结论:本实验提示,班氏丝虫病流行区微丝蚴血症者及马来丝虫微丝蚴血症长爪沙鼠的T细胞对丝虫抗原处于一种低应答状态,且这种受抑制的T细胞主要是Th1亚群细胞。  相似文献   

11.
淋巴丝虫感染中T淋巴细胞的免疫应签:白细胞介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淋巴丝虫感染中T淋巴细胞的免疫应签机制。检测安徽省班氏丝虫病流行区人群及感染马来丝虫的长爪沙鼠体外诱生的白细胞介素2和γ干扰素。  相似文献   

12.
约氏疟原虫红内期感染小鼠的免疫反应及IL—2,IFN—γ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原虫血症上升期,致死株约氏疟原虫感染鼠脾细胞的增殖反应受到抑制,无γ-干扰素(IFN-γ)产生,血清未产生特异抗体,仅产生与正常鼠相同的白细胞介素2(IL-20);与此不同,非致死株P.y.感染鼠脾细胞增殖反庆增强,产生IFN-γ及更多的IL-2,血清中还无特异抗体产生。  相似文献   

13.
白细胞介素2(IL-2)和γ干扰素(IFN-γ)是T淋巴细胞产生的淋巴因子,在机体的免疫调节和抗肿瘤免疫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我们检测了肝硬化患者和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在体外经PHA诱生产生的IL2和IFN-γ活性,结果表明,肝硬化患者IL-2和IFN-γ活性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肝硬化组和对照组的IL-2及IFN-γ活性之间均呈直线正相关。细胞免疫功能低下可能是肝硬化患者易并发SBP等感染的原因之一。临床应用IL-2和IFN-γ可能有助于增强和调节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以下简称慢乙肝)中医证型与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12(IL-12)、干扰素-γ(IFN-γ)含量的关系.方法:将50例慢乙肝惠者按照中医辨证分型标准分为湿热中阻、肝郁脾虚、肝肾阴虚、瘀血阻络、脾肾阳虚5型,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检测血清IL-2、IL-10、IL-12、IFN-γ水平,同时与20例体检健康者的检测水平相比较.结果:除脾肾阳虚型的IL-10和瘀血阻络型的IL-12低于正常对照组外,其余的证型其检测结果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中医辨证分型各组总体差异明显.P<0.05;中医证型各组间比较,湿热中阻、肝郁脾虚、瘀血阻络及脾肾阳虚的IL-2差异明显,P<0.05,IL-10在各组间无明显差异,肝郁脾虚的IL-12与湿热中阻和肝肾阴虚差异明显,P<0.05,肝郁脾虚的IFN-γ与肝肾阴虚、瘀血阻络、脾肾阳虚差异明显,P<0.05.结论:慢乙肝细胞因子水平与其中医辨证分型有一定的相关性,可作为慢乙肝中医辨证分型的客观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外源性白细胞介素(IL)-7对病毒性心肌炎小鼠脾淋巴细胞分泌的干扰素(IFN)-γ、IL-6及转化生长因子(TGF)-β的影响。方法:雄性BALB/c小鼠腹腔注射柯萨奇病毒,1周后分离提取脾脏淋巴细胞,分别用0、25、50ng/ml重组IL-17(rIL-17)培养24、48、72h,流式细胞术测定培养后T辅助细胞(Th)1比例,RT-PCR测定培养细胞IFN-γ、IL-6及TGF-β的mRNA表达,ELISA法测定培养上清液中IFN-γ、IL-6及TGF-β的水平。结果:与0ng/ml组比较,25ng/ml组rIL-17作用后Th1细胞的比例、IFN-γmRNA表达水平及IFN-γ浓度均下降(均P<0.05)。但是不同浓度组和时间组内,IL-6和TGF-β的mRNA及蛋白表达量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外源性IL-17对病毒性心肌炎小鼠脾淋巴细胞中Th1细胞分化及IFN-γ的分泌起抑制作用,但是对TGF-β及IL-6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结核分枝杆菌DNA疫苗pcD85B、pcDMPT64以及小鼠白细胞介素12(IL-12)真核表达质粒psIL12对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疗效与机制。方法将结核分枝杆菌H37Rv感染的C57BL/J6小鼠100只随机分成生理盐水对照组、pcDNA3.1对照组,psIL12治疗组,pcD85B、pcDMPT64、pcD85B+pcDMPT64、pcD85B+psIL12DNA疫苗治疗组。感染4周后分别给予生理盐水、空质粒、psIL-12及DNA疫苗,第1次治疗后2个月处死小鼠,检测器官荷菌量、脾淋巴细胞特异性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4(IL4)、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分泌水平,并于第1次治疗后2个月、5个月观察小鼠肺、脾组织病理改变情况。结果pcD85B治疗组肺组织荷菌量(lg-1CFU/g)为6.99±0.40,比生理盐水对照组(8.15±0.37)、pCDNA3.1对照组(8.19±0.29)显著降低(P<0.01);脾组织荷菌量(lg-1CFU/g,x±s)为5.17±0.33,比生理盐水对照组(5.76±0.16)及空质粒对照组(5.88±0.21)显著降低(P<0.05)。psIL12治疗组的肺(7.41±0.50)、脾(5.31±0.21)荷菌量比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pcD85B+psIL12治疗组肺、脾荷菌量与pcD85B组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cD85B组脾淋巴细胞IFN-γ、TNFα水平比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各组间IL4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生理盐水对照组、pCDNA3.1对照组肺组织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白细胞介素-12(IL-12)、白细胞介素-18(IL-18)对单纯疱疹病毒2型(HSV-2)DNA疫苗的免疫增强效果。方法选取60只雌性BALB/c小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0只,分别运用IL-12、IL-18基因联合HSV-2 DNA疫苗或单独应用HSV-2 DNA疫苗免疫,末次免疫3周后,使用致死剂量攻毒试验炎症疫苗的保护作用,并检测两组小鼠脾脏T细胞增殖能力、抗HSV-2 Ig G抗体水平、调节活化正常T细胞表达与分泌的趋化因子(RANTES)、CD4+和CD8+T淋巴细胞百分比、分泌干扰素-γ(IFN-γ)和白细胞介素-4(IL-4)的T细胞百分比等指标,分析IL-12、IL-18对HSV-2 DNA疫苗的免疫增强效果。结果观察组Con A、灭活单纯疱疹病毒的SI、抗HSV-2 Ig G抗体水平、RANTES含量、抗CD4+和CD8+T淋巴细胞百分比、分泌IFN-γ的T淋巴细胞百分比均高于对照组,其分泌IL-4的T淋巴细胞百分比低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SV-2病毒攻毒实验2周后,观察组存活9只,保护率为90.00%,对照组存活4只,保护率为40.00%,两组保护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L-12、IL-18基因能够明显增强HSV-2 DNA诱导小鼠产生特异性抗HSV-2的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功能,是理想的免疫佐剂,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8.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以下简称慢乙肝)中医证型与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12(IL-12)、干扰素-γ(IFN-γ)含量的关系。方法:将50例慢乙肝患者按照中医辨证分型标准分为湿热中阻、肝郁脾虚、肝肾阴虚、瘀血阻络、脾肾阳虚5型,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检测血清IL-2、IL-10、IL-12、IFN-γ水平,同时与20例体检健康者的检测水平相比较。结果:除脾肾阳虚型的IL-10和瘀血阻络型的IL-12低于正常对照组外,其余的证型其检测结果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中医辨证分型各组总体差异明显,P<0.05;中医证型各组间比较,湿热中阻、肝郁脾虚、瘀血阻络及脾肾阳虚的IL-2差异明显,P<0.05,IL-10在各组间无明显差异,肝郁脾虚的IL-12与湿热中阻和肝肾阴虚差异明显,P<0.05,肝郁脾虚的IFN-γ与肝肾阴虚、瘀血阻络、脾肾阳虚差异明显,P<0.05。结论:慢乙肝细胞因子水平与其中医辨证分型有一定的相关性,可作为慢乙肝中医辨证分型的客观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19.
白细胞介素-15重组体对HBsAg核酸疫苗的免疫佐剂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细胞介素-15(IL-15)属螺旋结构细胞因子家族,它能促进T细胞、自然杀伤(NK)细胞和B细胞增殖及分化;具有诱导淋巴细胞产生γ干扰素(IFN-γ)及肿瘤坏死因子α的作用。IL-15与疫苗共同免疫时可刺激抗体产物增加,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活性加强。将IL-15表达质粒与HBsAg DNA疫苗共同免疫小鼠,以观察其对小鼠免疫应答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探讨α-干扰素治疗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对其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变化的作用。用国产α-干扰素治疗18例慢丙肝患者,分别检测其治疗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检测方法分别用流式细胞仪和双抗夹心ELISA法。α-干扰素抗病毒治疗后,随病毒复制指标阴转,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水平下降,细胞免疫功能改善。免疫反应参与丙型肝炎发病,观测T淋巴2细胞亚各及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的变化,对判断干扰素治疗丙型肝炎的疗效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