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胡仁胜  席仲洪 《中国药业》2009,18(20):42-43
目的解决泮托拉唑钠片的薄膜包衣工艺问题。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对泮托拉唑钠片的薄膜包衣工艺进行优化改进。结果经片面外观检查,外观合格率达100%。结论经优化改进的工艺完全可行。  相似文献   

2.
刺五加黄芪片薄膜包衣的制备与质量控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改进刺五加黄芪片包衣的质量和稳定性。方法采用羟丙甲基纤维素、丙烯酸树脂Ⅱ号为薄膜包衣主材对刺五加黄芪片进行薄膜包衣,并将其薄膜衣片与糖衣片进行质量和稳定性比较。结果薄膜包衣制备工艺可行,薄膜衣片外观、硬度、崩解时限、水分、稳定性、抗热性等均优于糖衣片。结论薄膜包衣可以改进刺五加黄芪片的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解决布洛芬缓释片经薄膜包衣后释放度的下降问题,对此产品的薄膜包衣工艺进行试验探讨及工艺改进。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对布洛芬缓释片的薄膜包衣工艺进行优化改进。结果经改进后的薄膜包衣工艺,对其释放度进行检测,释放度的下降得到了明显控制,确保了释放度符合规定要求,保证了产品质量。结论经优化改进的工艺完全可行。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环丙沙星片薄膜包衣的优良工艺。方法:使用L9(34)正交试验筛选包衣液浓度、喷液流量、片床温度和包衣锅转速4个工艺对薄膜包衣的影响,探讨环丙沙星片薄膜包衣制作优良工艺。结果:以10%浓度LE薄膜包衣剂,预热时间为6min,喷液流量为10g/min,片床温度为50℃,包衣锅转速为7r/min进行包衣滚筒制作的片剂外观和增重符合规定要求。结论:通过正交试验,能够获得环丙沙星薄膜包衣制备的最佳工艺流程。  相似文献   

5.
目的确定骨仙片水性薄膜包衣工艺方法。方法采用水性薄膜包衣技术,考察骨仙薄膜衣片和骨仙糖衣片包衣工艺,比较其外观、水分、崩解时限、抗热性、抗湿性及抗磨性等质量因素。结果实验结果表明,骨仙薄膜衣片,其外观、崩解时限、抗热性、抗湿性、抗磨性均优于其糖衣片。结论骨仙片水性薄膜包衣工艺可替代其糖衣工艺。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冰片的加入方式以寻找制备复方丹参薄膜包衣片的最佳工艺。方法考察冰片外加法和内加法两种复方丹参薄膜包衣片片芯制备工艺对粉体的物理性质、片芯物理性质、片剂外观以及片剂中冰片的加速试验的影响。结果两种方法制备的样品颗粒流动性、片芯物理性状无明显差异。冰片外加法制备的片芯加速试验后表面含有较多的孔洞,不光滑,冰片下降较快,而采用冰片内加法制备的片芯无明显孔洞,外观细腻,冰片挥发较慢。结论冰片内加法为制备复方丹参薄膜包衣片片芯的优化方法。  相似文献   

7.
金胆片全水型薄膜包衣的生产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利明  倪海华 《中国药业》2005,14(10):57-58
目的:对金胆片包衣生产工艺进行研究,降低包衣片的顶裂、剥落现象,同时优化包衣的生产工艺条件.方法:通过崩解、耐温湿试验比较醇溶型薄膜包衣及全水型薄膜包衣对金胆片理化性质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摸索出全水型薄膜包衣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全水型薄膜包衣可显著减少金胆片项裂、剥落现象,提高贮存期稳定性,在优选的金胆片工艺条件下各项质量指标均合格.结论:金胆片可采用全水型薄膜包衣.  相似文献   

8.
甲花片薄膜包衣的生产工艺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源 《中国药师》2009,12(12):1742-1744
目的:改进甲花片的制备工艺,将甲花片改为薄膜包衣片。方法:采用正交设计对甲花片处方工艺进行优化。结果:以2%羟丙甲基纤维素(70%乙醇溶液)为粘合剂取代淀粉浆,搅拌时间15min,颗粒水分为2%-4%,片芯硬度在3~4kg·mm^-2,制成的包衣片合格率高,且崩解时限符合规定。结论:采用新处方工艺生产的甲花薄膜包衣片质量稳定,薄膜包衣合格率可达95%以上。  相似文献   

9.
消炎利胆片工艺优化及其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文政 《上海医药》2007,28(11):498-499
目的:解决消炎利胆片处方有黄色成分析出造成包装药瓶发黄质量问题。方法:优化制粒、压片工艺;筛选合适的薄膜包衣剂和包衣工艺。结果:采用一步制粒法工艺,颗粒能顺利进行高速压片,片芯硬度适中。片芯选用雅克宜包隔离层,欧巴代85G进行薄膜包衣,片剂外观优良,崩解性能良好,留样稳定性考察,未发生黄色成分析出现象。结论:该制备工艺可操作性强,产品质量稳定。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为了改进和推广国产薄膜包衣粉。 方法 分别对外观、粘度、游离膜及包衣片的各项性质作了对比。结果 国产包衣粉的各项性质已达到或接近国外同类产品水平。 结论 降低包衣液粘度 ,推广国产薄膜包衣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芒果苷片薄膜包衣工艺的最佳工艺参数。方法:采用比较法和正交试验设计法,以包衣片外观合格率、硬度、增重、耐湿度、溶出度等作为考核指标,确定薄膜包衣的最佳工艺参数。结果:最佳包衣工艺参数为:包衣液浓度为13%,主机转速为12r·min^-1,片床温度45℃。结论:此工艺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对复方蒲芩片制备工艺进行改进。方法 采用50%乙醇制粒;应用HPMC60RT50作包衣材料对复方蒲芩片薄膜包衣。结果 薄膜包衣后,降低崩解时限,增加产品抗热、抗湿性,提高了产品质量。结论 所用方法简单,工艺成熟。  相似文献   

13.
国产与进口薄膜包衣粉的性质对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了改进和推广国产薄膜包衣粉。方法:分别对外观、粘度、游离膜及包衣片的各项性质作了对比。结果:国产包衣粉的各项性质已达到或接近国外同类产品水平。结论:降低包衣粘度,推广国产薄膜包衣粉。  相似文献   

14.
目的:优选牛黄化毒片薄膜包衣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选定包衣液的浓度、片床温度、包衣液流量和包衣锅转速四个因素进行正交方法考查,以包衣片外观合格率为考查指标,用L9(34)正交表进行试验研究,优选出最佳包衣工艺。结果:最佳工艺条件为包衣液的浓度为6%,片床温度为40~50℃,包衣液流量为110 ml/min,包衣锅转速为4~6r/min。结论:该包衣工艺科学合理,生产效率高,为牛黄化毒片的最佳包衣工艺。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三七止血片薄膜包衣工艺研究,确定其最佳工艺条件。方法用正交试验法,以片芯硬度、主机转速、片床温度、包衣液流量作为考察因素,以崩解时限、包衣合格率作为指标,选用L9(34)正交表进行试验,筛选出三七止血片薄膜包衣的最佳包衣工艺。结果确立了三七止血片薄膜包衣工艺条件。结论该包衣工艺科学合理,能保证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采用包衣预混剂对磷酸川芎嗪片进行薄膜包衣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 通过正交优化试验法进行试验,对影响包衣过程中包衣液的浓度、包衣片增重、喷雾速度、雾化压力4个因素进行考察,以加速试验后包衣片增重为考核指标进行考核.结果 选用自制的包衣料,加溶液配成5%的包衣溶液,包衣增重2.5%,喷雾速度350 g/min,雾化压力0.5MPa.结论 此制备工艺可行.  相似文献   

17.
密善武  唐娜  徐琳琳  李莉  许文东 《齐鲁药事》2011,30(12):728-729
目的讨论研究薄膜包衣中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方法针对薄膜包衣过程中出现色差、粘片等技术问题,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解决.结果及结论通过调整片芯质量、调节包衣处方和操作可以保证薄膜包衣外观质量达到规定要求.  相似文献   

18.
丙烯酸树脂Ⅱ号与虫胶结合使用,改进菠萝酶片包衣工艺,在片蕊表面直接包肠溶薄膜衣,比单用丙烯酸树脂Ⅱ号或虫胶明显优越,既可省去包肠溶层后的包糖衣工序,节省工时,又可覆盖片面不良颜色,改良外观,达到良好的包衣效果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薄膜包衣技术在制剂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包衣是指在粒芯的外表包裹一层物质,粒芯可以是粉末、颗粒、小丸或片子。包衣有多种目的,如可以防潮、防机械力、掩味、上色或改进药物活性成分的释放性能等。包衣工艺主要有糖衣包衣工艺和薄膜包衣工艺两种。糖衣包衣工艺主要是将糖浆、滑石粉、色素喷射到片芯表面形成衣层;薄膜包衣工艺则是喷射聚合物溶液或混悬液到片芯表面形成衣层。糖衣包衣工艺是较古老的制药工艺,薄膜包衣工艺属于后起之秀,现在已经得到了广泛的研究,不同的配方和潜在的用途正在得到人们充分的认识,已引起制药工业的重视并迅速推广。一、薄膜包衣工艺原理薄膜…  相似文献   

20.
对消炎灵片造粒工艺、压片工艺进行改进,用正交试验优选出较佳的造粒、压片工艺条件,提高了颗粒和片芯质量,从而提高薄膜包衣合格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