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吡柔比星联合化疗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含吡柔比星新辅助化疗在乳腺癌治疗中的近期疗效。方法选择2004年9月至2007年10月收治的76例Ⅱ~Ⅲ期女性乳腺癌患者,行3周期FTC方案或AT方案新辅助化疗,化疗结束后评价疗效和毒副作用。结果76例行3周期新辅助化疗后,FTC方案组有效率为57.5%(23/40),AT方案组有效率为86.1%(31/3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常见化疗毒副反应为骨髓抑制。结论含吡柔比星新辅助化疗疗效确切,毒副反应可以耐受,其中吡柔比星联合多西他赛方案近期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多西他赛联合表柔比星在局部晚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中的疗效和毒性反应.方法:85例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接受多西他赛75 mg/㎡,静脉滴入d1;表柔比星75 m异/㎡,静脉滴入,d1.每21天为1个周期,共行2~4个周期化疗后再行局部治疗.结果:总临床客观缓解率(CR+PR)89.4%.主要不良反应是白细胞下降,Ⅲ度及Ⅳ度白细胞减少达54.1%(46/85).结论:多西他赛联合表柔比星的新辅助化疗方案,有较好的客观缓解率,毒副反应可以耐受,对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而言是一个很好的新辅助化疗方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TThpC方案在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71例行新辅助化疗TThpC方案的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71例患者中ⅢA期42例,ⅢB期2例,ⅢC期27例.采用TThp方案(艾素100 mg dl,吡柔比星60 mg dl,环磷酰胺0.8 g dl,21 d为1个周期),化疗4~6个周期后观察疗效.结果:本组患者新辅助化疗后临床完全缓解者有23例,占32.4%;部分缓解者有32例,占45.1%;病情稳定者有16例,占22.5%;疾病进展者为0;病理学完全缓解者有1例,占1.4%.68例(95.8%)重获根治手术机会,2例(2.8%)重获保乳手术机会,中位随访时间28个月.总生存率为98.6%(70/71),无瘤生存率为97.2%(69/71).结论:紫杉类药物与蒽环类药物联合新辅助化疗TThpC方案对局部晚期乳腺癌的效果肯定,毒副反应临床可以耐受,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DP化疗方案与GP化疗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孟津县人民医院2013年7月~2016年2月收治的晚期NSCLC患者108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观察组采用DP化疗方案:多西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对照组采用GP化疗方案: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28d为一个疗程。3个疗程后评估两组临床疗效、毒副反应发生情况,并比较两组无进展生存期及总生存期。结果观察组、对照组疾病控制率均较高,分别为62.96%(34/54)、61.11%(33/5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照组毒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6.30%(25/54)、37.03%(20/5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无进展生存期及总生存期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P化疗方案与GP化疗方案治疗晚期NSCLC患者,疾病控制率均较高,毒副反应发生率相似,但DP化疗方案能有效延长晚期NSCLC患者生存期。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比研究乳腺癌新辅助化疗AC与FAC方案的近期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选取56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接受AC(环磷酰胺、吡柔比星d1)方案和FAC(氟尿嘧啶、吡柔比星、环磷酰胺d1)方案化疗,21 d为1个周期,4个周期化疗后进行近期疗效和毒副反应评价。结果 AC与FAC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8.6%和85.7%,两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C方案与FAC联合方案比较,AC方案胃肠道反应较轻,两组在白细胞减少、血小板下降、心脏毒性、脱发及肝功能损害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AC方案与AC方案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中疗效相近,但AC方案胃肠道反应较轻。  相似文献   

6.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4):5564-5565
选取2012年3月~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三阴性乳腺癌患者74例,随机分为大剂量组(n=39)和小剂量组(n=35)分别行100mg/m2和75mg/m2表柔比星联合紫杉醇新辅助化疗方案。比较两组患者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大剂量组患者有效率为82.05%(32/39),小剂量组为74.29%(26/35),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剂量组患者骨髓抑制II级和心肌损害II级反应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小剂量组患者(P<0.05)。表柔比星剂量增加并不能提高新辅助化疗方案治疗三阴性乳腺癌的近期疗效,且能增加毒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吉西他滨联合卡培他滨不同时期用于治疗蒽环类和紫杉类耐药的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16 例晚期乳腺癌患者,辅助、一线或二线治疗中曾应用蒽环类和紫杉类药物,出现进展后选用吉西他滨联合卡培他滨方案化疗.具体用药方案为:吉西他滨1000 mg/m2 静脉滴注第1、8 天;卡培他滨1000 mg/m2 口服,2 次/d,第1 ~14 天;21 d 为1 个周期.每周期评价毒副反应,化疗3 周期后评价疗效.结果 有效率37.5%,其中完全缓解1 例(6.3%),部分缓解5 例(31.3%),稳定6 例(37.5%),进展4 例(25.0%).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6.7 个月.主要毒副反应为骨髓抑制及手足综合征.结论 吉西他滨联合卡培他滨方案用于治疗蒽环类和紫杉类药物耐药的晚期乳腺癌有一定疗效,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8.
黄芪注射液对含阿霉素方案化疗毒副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对含阿霉素联合化疗方案的化疗毒副反应的疗效.方法:将60例手术后中医辨证属气虚的乳腺癌、胃癌、肺癌、膀胱癌病人,分为2组各30例,均行含阿霉素联合方案辅助化疗,治疗组加用黄芪注射液治疗,观察2组毒副反应发生情况及生活质量等.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的心脏毒性、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等毒副反应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或<0.05),症状缓解率及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P<0.01或<0.05).结论:黄芪注射液对预防和减轻含阿霉素的联合化疗方案化疗毒副反应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来曲唑与三苯氧胺对绝经后期乳腺癌新辅助内分泌治疗的疗效、毒副反应及预后。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绝经后期乳腺癌患者80例,依据治疗方法分为来曲唑组(n=40)和三苯氧胺组(n=40),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临床分期、毒副反应发生情况、生活质量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来曲唑组患者总缓解率[85.0%(34/40)]明显高于三苯氧胺组[65.0%(26/40)],临床分期为Ⅰ期的比例明显高于三苯氧胺组,Ⅲ期比例明显低于三苯氧胺组,毒副反应发生率[20.0%(8/40)]明显低于三苯氧胺组[37.5%(15/40)],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三苯氧胺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来曲唑较三苯氧胺更能有效地提高绝经后期乳腺癌新辅助内分泌治疗的近期疗效、减少毒副反应及改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CMFP、CAF、NP3种化疗方案分别治疗晚期乳腺癌的近期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CMFP组29例,CAF组14例,NP组11例。分别总结3种化疗方案的有效率及毒副反应。结果:CMFP组、CAF组和NP组的有效率分别为48.28%、57.14%和63.64%,NP组与CMFP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CAF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毒副反应主要是白细胞下降和恶心呕吐,CMFP、CAF、NP3种化疗方案的白细胞下降率分别为79.3%、64.2%、54%,NP方案最低,与化疗后使用集落细胞刺激因子(G-CSF)有关。恶心呕吐发生率3种方案分别为51.67%、50%、54.55%,三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复发转移的晚期乳腺癌通过积极、有效的合理治疗,部分病人仍可达到缓解症状,延长高质量生存期的理想效果。  相似文献   

11.
多烯紫杉醇应用于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多烯紫杉醇联合吡柔比星(THP)及5-FU行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的近期疗效及毒性。【方法】86例乳腺癌患者以多烯紫杉醇75 mg/(m2.d)及THP 40 mg/(m2.d),d1及d21静脉滴注,氟尿嘧啶200 mg/(m2.d),d1~d21持续静脉滴注的方案行新辅助化疗。通过观察测量肿瘤大小变化、腋窝淋巴结变化及毒副反应来评价近期疗效。【结果】新辅助化疗的总有效率为80.2%,Ⅰ~Ⅱ期和Ⅲ期病例总有效率分别为82.5%和75.9%,差异无显著性。腋窝淋巴结肿大的患者中64.7%的患者淋巴结缩小或消失。毒性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消化道症状和脱发,所有患者均能耐受并完成整个疗程。【结论】多烯紫杉醇联合THP及5-FU应用于乳腺癌短程新辅助化疗,近期疗效满意、毒性反应小,对早期乳腺癌也有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的化疗方案在Ⅰ b2~Ⅱb期宫颈鳞癌术前辅助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Ⅰ b2~Ⅱb期宫颈鳞癌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遵循随机化原则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为TP(紫杉醇联合顺铂)方案组和PVB(顺铂联合长春新碱及博莱霉素)方案组.观察两组的近期疗效及宫旁浸润、脉管栓塞、淋巴结的转移、毒副反应等情况.结果:TP方案组临床近期有效率为93.3%,PVB方案组临床近期有效率为83.3%,两组方案的有效率差异无统计意义.但在毒副反应方面,TP方案组要高于PVB方案组(P<0.05).结论:两组不同的新辅助化疗方案对治疗Ⅰ b2~Ⅱb期宫颈癌均有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在不良反应及副作用上,PVB方案较TP方案少.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CTF和CAF化疗方案治疗乳腺癌的临床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选取接诊的400例Ⅲ~Ⅳ期乳腺癌或乳腺癌复发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各200例。A组给予含吡柔比星的CTF化疗方案进行治疗,B组给予含阿霉素的CAF化疗方案进行治疗。对比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毒副反应。结果 400例患者中可评价393例,其中A组可评价197例,B组可评价196例。A组总有效率为54.82%,B组总有效率为55.6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毒副反应主要包括白细胞降低、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脱发、心脏毒性等,两组白细胞降低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胃肠道反应显著低于B组(P0.05),且A组脱发、心脏毒性等毒副反应也显著低于B组(P0.05)。结论 CTF方案与CAF方案的临床疗效相当,但CTF方案的脱发现象、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及心脏毒性明显低于CAF方案,副作用更小,安全性较高,患者更容易耐受,因此CTF方案较CAF方案更符合乳腺癌患者长期系统化疗的选择,对于延长患者生存时间和改善患者生存质量都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4.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23):4409-4411
目的研究晚期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一线化疗采用GP方案和TP方案的疗效。方法纳入收治的晚期三阴性乳腺癌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双盲法随机分为GP组和TP组各31例。GP组给予GP方案进行化疗,TP组采用TP方案进行化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毒副反应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 GP组、TP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41.92%、58.06%,TP组总有效率明显较高(P0.05)。GP组、TP组毒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80.6%、77.4%,两组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前两组QOL、VAS评分无差异(P0.05);治疗后TP组QOL、VAS均明显优于GP组(P0.05)。结论相对于GP化疗方案,TP方案疗效更佳,毒副反应未见增加,且患者生活质量有所提高,作为晚期三阴性乳腺癌的一线化疗方案,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紫杉醇脂质体与传统紫杉醇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中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62例接受新辅助化疗的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即实验组(n=31),紫杉醇脂质体治疗;对照组(n=31),紫杉醇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2组疗效差异无显著性。在血液学毒性方面,2组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在周围神经毒性及过敏反应方面,试验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紫杉醇脂质体在乳腺癌新辅助治疗的过程中疗效与普通紫杉醇相似,但发生过敏反应几率明显减低,毒副反应可以耐受。  相似文献   

16.
乔筱玲  刘考 《齐鲁护理杂志》2006,12(16):1523-1524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的护理措施。方法:42名乳腺癌患者在术前接受新辅助化疗,对其进行心理护理,观察化疗期间的毒副反应并给予及时有效的护理干预。结果:全部患者均能接受并配合新辅助化疗的实施,化疗期间患者的生活质量较好,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细致周到的护理措施是保证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疗效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7.
52例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的护理措施。方法:52例乳腺癌患者在术前接受新辅助化疗,对其进行心理护理,观察化疗期间的毒副反应并给予及时的护理干预。结果:全部患者均能接受并配合新辅助化疗的实施,化疗期间患者的生活质量较好,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细致周到的护理措施是保证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疗效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8.
TAC与FAC方案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中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TAC与FAC方案对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的敏感性和不良反应。方法:将124例Ⅱb~Ⅲb期乳腺癌患者分为TAC组(63例)和FAC组(61例),化疗3个周期后评价疗效,每个周期评价1次毒性反应。结果:原发肿瘤缓解率在TAC组为85.7%(54/63),FAC组为37.7%(23/61),P<0.05。临床完全缓解率在TAC组为7.9%(5/63),FAC组为0,P>0.05。疾病进展在TAC组为0,FAC组为3.3%(2/61),P>0.05。主要不良反应为白细胞下降、胃肠道反应及脱发。TAC组的Ⅲ~Ⅳ度白细胞下降及脱发较FAC组严重(P<0.05),并出现关节肌肉疼痛、神经毒性(如手足麻木等)及面色潮红等不良反应。结论:TAC与FAC方案对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均有较好的缓解率,TAC方案优于FAC方案。TAC组患者的不良反应高于FAC组,但均在可控制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多西他赛与环磷酰胺、表阿霉素、氟脲嘧啶(CEF方案)新辅助化疗方案治疗局部晚期乳腺癌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经空芯针穿刺确诊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17例,随机分为多西他赛组(7例),EF组(10例),分别给予多西他赛方案,环磷酰胺、表阿霉素、氟脲嘧啶方案化疗3个周期,化疗结束2周后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比较2组疗效和不良反应,治疗前、后TNM分期变化,及不同激素受体患者的疗效.结果:2组临床疗效比较多西他赛组优于CEF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TNM分期均较新辅助化疗前降低(P<0.05),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雌激素受体阴性者疗效优于雌激素受体阳性者(P<0.05),孕激素受体阴性者疗效优于孕激素受体阳性者(P<0.05).结论:多西他赛与环磷酰胺、表阿霉素、氟脲嘧啶新辅助化疗方案治疗局部晚期乳腺癌安全有效,激素受体阴性者疗效优于阳性者.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新辅助治疗(术前化疗联合放疗)中低位直肠癌的远期疗效.方法:将22例中低住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单纯手术治疗;实验组给予5-Fu化疗加放疗后再手术.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的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77.2%和30.%,差异显著,P<0.01.前者的5年累积局部复发率为9.1%,明显低于后组的35.0%,P<0.05.而且前组的远期毒副反应部分低于后组.结论:术前新辅助治疗可降低中低住直肠癌患者远期局部复发率,急性期毒副反应可耐受,但远期毒副反应尚需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