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药是祖国医药的宝贵遗产,经过数千年的临床研究,许多疗效显著的制剂固定下来形成中成药。近年来我国中药制剂取得很大进展,各种新剂型不断涌现,这些研究具有下列特点:重视新设备的引进和开发;重视新技术、新方法、新辅料的应用;重视理论与生产工艺相结合。  相似文献   

2.
常用中药外用剂型的特点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药外用剂型的特点及研究重点。方法:对中药的传统外用剂型、现代外用剂型、外用给药新剂型进行归纳,分析已有剂型在应用时的优劣。结果:传统外用剂型是中药外用的主体和基础,现代外用剂型是中药外用的发展和优势,新外用剂型与中医药的结合是中药外用发展的方向。结论:中药外用制剂作用机理研究、新剂型在中药外用制剂中的应用是中药外用未来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3.
中药种植、加工、生产过程中的诸多因素均会影响中药的质量与药性。对中成药而言,其制备过程的科学、稳定、可控,对药性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由于制备工艺、辅料和剂型的多样化,使组成中成药的各类饮片自身的偏性与其入汤剂时相比发生了明显变化,这将影响其所含成分本身的属性、有无、多寡、相对比例、释药特点及生物利用度,并最终影响中成药的整体药性。然而,现有中药药性理论未涉及此。本文从分析中药制剂的目的入手,以传统中药汤剂的药性为标准,按照中药制剂的特点和规律,剖析了影响中药药性的各类制剂因素,如制剂工艺、制剂辅料、剂型等,以期进一步丰富中药药性理论的内涵,为药学、医学工作者更精准地把握中成药的药性特点、制定出更科学合理的工艺与质控标准以及科学研发、规范生产与合理应用中成药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简论中成药的剂量问题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中药的剂量是决定中药疗效的重要因素之一,确定中药的剂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病人状况、季节气候、地理环境、用药习惯及药物性质等。目前中药在临床的应用主要是汤剂和成药两种形式。随着中药剂型不断丰富和发展,中成药品种日趋增多,然而对中成药的研究多偏重剂型及工艺方面,对剂量问题却重视不够,以致在汤剂中的药物剂量增大的同时,成药中的药物剂量却越来越小。有些中药改变剂型后未顾及剂量的关系,造成一些新制剂疗效不佳  相似文献   

5.
中药剂型创新思路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中医药事业的飞速发展和走向现代化 ,人们呼唤着高效便捷 ,速效量小 ,长效精细 ,服用方便的多剂型的中药制剂。本文对中药剂型创新的现状和发展思路略谈浅见。1 在传统中药剂型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我们对中药的认识和使用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 ,通过辨证施治 ,确定治疗大法 ,指导选药组方。中药在我国的运用有着悠久的历史 ,种类繁多 ,资源丰富。随着各个历史时代的不断发展 ,为现代中药制剂奠定了基础。最早以汤剂为主 ,到宋代熙宁九年 (10 16年 )设太医局 ,才正式开始制作膏、丹、丸散等剂型的中成药出售 ,后一直沿着此剂型到解放初期 ,6 …  相似文献   

6.
对汉、唐、宋3个朝代中药药剂学的文献记载进行对比、分析,总结中药药剂的剂型、制剂工艺和服药理论的历史发展。选择汉代、唐代、宋代的3部经典医药著作《伤寒论》《备急千金要方》《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为研究对象,采用内容分析法、比较分析法、案例分析法进行研究,探索中成药剂型、辅料、制剂工艺、服药理论的历史发展过程。对比后发现随着历史的发展,中成药剂型种类、亚类不断丰富,固体类剂型逐渐增多;从制剂角度而言,所用辅料的种类也在不断的丰富,制剂工艺过程控制也愈加精准;同时,服药理论也随着中医学的发展而不断完善。中药制药技术、理论在汉、唐、宋3个朝代有了长足的发展,虽然时隔千年,但仍有不少经验值得现代制剂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7.
本文系由52篇文献综合而成。论述了三个问题:(1)中药剂型改进是社会的需要。讨论了中药剂型发展简史,传统中成药的发掘和提高,植物药的重要地位等。(2)中药剂型已初见成效。介绍了疗效显著的中药复方和中西药组方的新制剂,及中药有效成份、药理作用、质量控制的研究和生产设备的发展成果。(3)中药剂型改进中值得重视的问题。提出要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重点以中药复方为重点,以药效为核心,采用现代科学的理论和技术继续搞好中药剂型改进。  相似文献   

8.
中药为我国传统的药物,具有悠久的临床使用历史。中药制剂的发展在近50年来有一个新的飞跃,在继承和改进传统剂型的基础上,采用现代制剂技术和制备工艺创新了一些新剂型、新品种,如中药静脉注射剂乳剂、控缓释胶囊片等。从而丰富了临床用药,使中药制剂生产逐渐走向科学化、  相似文献   

9.
中药制剂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具有一定的临床优势,但其剂型较多,如丸散剂、胶囊剂、片剂、膏剂、注射剂、气雾剂、敷贴剂等,且不同的剂型对于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均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本文分析各种剂型的临床应用特点后,提出了研发中药制剂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发展方向,一是中药制剂必须考虑剂型选择,应多选择气雾剂和注射剂;二是加强新剂型或进行剂型改革,如开发穴位敷贴剂、将平片改制成缓释片等;三是围绕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治则开展新理论与新方药的探讨,以取得新的发现与突破。  相似文献   

10.
目的:近年来对中成药制剂的不良反应情况报道和分析。方法:通过中成药不良反应典型病例的报告。结果:说明中成药不良反应,必须引起临床工作的高度重视。结论:应该重视中成药制剂新剂型的发展,科学合理用药对临床应用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中成药”历史悠久,早在《内经》、《伤寒论》、《肘后方》、《千金方》等古代医书中就已有记述。本文仅就传统中成药在剂型改进方面的工作做一概述。一、中药汤剂的改进:汤剂是中医临床应用最广的一种传统速效剂型,是属水溶提取制剂,易于吸收,但需要临时加以制备,不便于携带和服用。早在《和剂局方》中已有改进成中药“煮散”的记载,但仍然不够方便。现今经有关科研单位研究已改制成为冲剂、合剂、口服安瓿剂等新剂型。1.汤剂改制成冲剂:冲剂又称为颗粒剂或千糖浆,是在传统汤剂、糖浆剂等基础上新发展的一  相似文献   

12.
口腔崩解片(orally disintegrating tablets, ODT)是一种在口腔内能迅速崩解起效的新型固体制剂, 具有服用方便、适用人群广、起效速度快、生物利用度高、患者顺应性好等优势, 已成为近几年来新药研发的热点剂型。目前该剂型已在化学药物制剂中得到广泛应用, 但在中成药中的应用仍处于发展阶段。对中药口腔崩解片的开发为中药新剂型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方向, 加快了我国传统中药与世界接轨的步伐, 加速中药现代化的实现。该剂型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 其质量控制及评定标准、口感、崩解时限等体外评定方法是中药口腔崩解片产业化、规范化中的关键因素。因此, 该文综合介绍了口腔崩解片的特点、制备工艺、掩味技术及新型质量评价技术, 同时结合众多应用实例阐述口腔崩解片在中药产品开发中的应用, 以期为中药口腔崩解片的开发和利用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比中药分散片与其他中药口服剂型的作用特点。方法:逐一对比中药分散片与传统口服剂型和现代口服剂型的区别。结果:中药分散片兼具固体制剂和液体制剂的优势,溶出快、生物利用度高且服用方式多样、制备简单易行。结论:中药分散片具有独特优势,是一应用前景广阔的新型中药口服剂型。  相似文献   

14.
<正> 近年来,我国中成药的品种和剂型发展较快。为了达到增强疗效、缩小体积、方便服用的目的,不论是传统剂型的改革或是新产品的设计都十分重视采用提取工艺。采用各种提取工艺制备的中成药越来越多。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根据中药制剂的特点,正确地使用各种提取工艺,避免因提取工艺不当造成的疗效下降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本文试就这一问题作一些粗浅的探讨: 一、汤剂制备的经典方法值得继承  相似文献   

15.
李晓兰 《内蒙古中医药》2010,29(20):126-126
目的:近年来对中成药制剂的不良反应情况报道和分析.方法:通过中成药不良反应典型病例的报告.结果:说明中成药不良反应,必须引起临床工作的高度重视.结论:应该重视中成药制剂新剂型的发展,科学合理用药,对临床应用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6.
通宣理肺颗粒剂药效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宣理肺颗粒剂是由传统中成药通宣理肺丸改变剂型研制而成的中药新制剂。实验表明:通宣理肺颗柱剂具有镇咳、抗炎、抗病毒,解热、祛痰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中药外用治疗皮肤病有悠久的历史,具有针对性强、治疗便捷的特点。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外治法衍生出种类丰富的剂型,传统剂型如散剂、洗剂、酊剂等,可广泛治疗多种皮肤病,如痤疮、湿疹、银屑病等。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外治皮肤病剂型种类增多,如巴布膏剂、喷雾剂等。本文将对常用传统剂型和当代新剂型做一综述,并简明介绍外治的现代机理研究,主要包括经皮给药系统、经络腧穴学说与外治机理等。本文通过对多种中药外用治疗皮肤病的剂型进行综述,总结现有的外治皮肤病剂型和方法,提出对中药外用治疗皮肤病的剂型的展望,为发展中药外治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随着国内制药工业的发展,中成药新品种、新剂型增多,中成药在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中成药是指以中药材为原料,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按照组方原则和工艺标准制成的制剂。长期以来,有些人误认为中药无副作用,比西药安全,多吃中成药可以有病治病,无病防病。然而,  相似文献   

19.
关于加强中药剂型研制工作的意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中药杂志》1987,12(6):2-4
<正> 中药是中医防治疾病的主要手段。中药制剂及其剂型的多寡和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着中医临床疗效。加强中药剂型研制工作,对提高中医药学术水平、振兴中医药事业、保护人民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建国以来,在党和政府的重视关怀下,全国各地相继开展了中药剂型研制工作。尤其是最近几年来,随着中医事业的发展和中医急症工作的加强,各地在继承发掘传统中药剂型的同  相似文献   

20.
中药滴丸剂研究概况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利用固体分散技术新原理制备的中药滴丸剂现已成为一种有发展前途的中药新剂型。该剂型以中医、中药学为理论基础,辅以现代剂型新技术,并与其他制剂技术相结合,经过精制、富集有效成分或有效部位制备而成,其成分明确,质量易于控制、提高药物生物利用度。随着近年来滴丸相关辅料和制备工艺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在临床应用中逐渐显示出其优势,并表现出其他传统中药剂型所不具备的一些优点。与传统中药制剂相比避免了传统中药生物利用度低、服用不方便、起效慢的缺点,同时发扬了传统中药毒副作用小、安全性好、不良反应少等优点。更接近中药现代化要求。中药滴丸剂这一优良剂型得到了更为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