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心血通注射液治疗腔隙性脑梗塞62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士河 《河北中医》2002,24(5):383-384
腔隙性脑梗塞(Lacuna infarction,LI)首先由Fisher于1965年提出,它是一种位于大脑深部小灶性缺血性梗死,腔隙最大限度为15~20mm[1].1998-05~2000-05,我院采用心血通注射液治疗LI 62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心血通注射液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在常规抗心衰药物基础上联合应用心血通注射液 (河北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中心生产 )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 ,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对象 :1997年 10月~ 2 0 0 1年 5月我院心内科住院患者。所有病例根据病史、体检、X线和心脏超声等检查确诊为心力衰竭 ,除治疗原发病和诱因外 ,经用强心剂 (地高辛 0 .2 5 mg/ d)、利尿剂 (速尿片 2 0~ 60 mg/ d)及 ACEI类药物 (洛丁新 10 mg/ d或蒙诺片 10 mg/ d)治疗半月 ,心功能改善不显著者列为入选对象。凡合并下列情况者剔除 1肝肾功能不全 ;2严重感染 ;3静息状态下心…  相似文献   

3.
我科自 1997年 10月~ 1999年 3月应用心血通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 5 6例 ,收效较好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病例选择 :本组病例为住院患者 ,共 5 6例 ,均符合 1979年国际心脏病学会及世界卫生组织冠心病的诊断标准 ,其中男 32例 ,女 2 4例 ,年龄 45~ 76岁 ,平均年龄 5 8岁 ,病史最短 1个月 ,最长 2 0年 ,其中劳累性心绞痛 37例 ,自发性心绞痛 9例 ,混合性心绞痛 10例。患者均有发作性胸闷和 /或胸痛、心悸 ,心电图均有心肌缺血的表现。1.2 治疗方法 :全部病例在常规口服消心痛、心痛定、肠溶阿斯匹林的基础上 ,应用心血通注射液…  相似文献   

4.
心血通注射液是以哺乳类动物的心脏和肌肉为原料精制提取而成 ,主要成分包括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 CGRP)、心房肽 ( ANP)、肌苷等。我院自 1 997年3月~ 1 999年 3月选用心血通注射液治疗冠心病 ,疗效良好 ,副作用少 ,现将临床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 .1 病例选择 按照 1 980年全国内科学学术会议制定的冠心病诊断标准选择住院病人 80例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 40例 ,男 2 3例 ,女 1 7例 ;年龄 48~ 80岁 ,平均年龄 58岁 ;病史 3~ 2 5a,其中按 Framingham拟定的心力衰竭诊断标准 ,合并心功能不全者 32例。对照组 40…  相似文献   

5.
心血通注射液是以哺乳类动物的心脏和肌肉中提取的药物 ,其中主要成分为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心房肽、腺苷等成分可扩张冠状动脉及外周血管 ,减轻心肌耗氧量 ,改善血液循环和心脏功能。笔者自 1996年 4月~1997年 6月采用河北医科大学生物工程中心生产的心血通注射液 (冀卫药准字 [1995]第 0 0 0 554号 )治疗冠心病 ,心绞痛取得满意疗效。1 临床资料1.1 病例选择 :本组 50例均为住院患者 ,其中男 2 8例 ,女 2 2例 ;年龄 56~ 78岁 ,平均 65岁。均按 1980年全国内科学术会议采用的世界卫生组织制订的《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诊断。…  相似文献   

6.
梗死后心绞痛是在急性心肌梗死后不久或数周后发生心绞痛 ,由于供血的冠状动脉阻塞 ,发生心肌梗死 ,但心肌尚未完全坏死 ,一方面心肌处于严重的缺血缺氧状态 ,另一方面心肌心电膜处于极其不稳定状态 ,加之交感神经过度兴奋等因素 ,随时有可能发生心绞痛的可能性。自 1997年以来 ,笔者应用静脉点滴心血通注射液治疗梗死后心绞痛 2 1例 ,收到良好效果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12例 ,女 9例 ,男女比例 4∶ 3;年龄最大 77岁 ,最小 34岁 ,平均 59.8岁 ,既往患冠心病 (符合 1980年全国内科学学术会议制订的冠心病诊…  相似文献   

7.
我院自 1999年 5月~ 2 0 0 0年 10月应用心血通注射液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冠心病 5 0例 ,取得满意疗效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上述时期本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 10 0例 ,均符合 WHO制定的冠心病诊断标准 ,随机分为两组各 5 0例。治疗组男 34例 ,女 16例 ;年龄 39~ 70岁 ,平均 5 3.6岁 ;病程 0 .5~ 2 0年。对照组男 32例 ,女 18例 ;年龄 4 1~ 75 ,平均 5 3.8岁 ;病程 4个月~ 18年。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予心血通注射液 (河北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中心研制生产 ) 6 m L、黄芪注射液 (成都地奥制药集团生产 ) 2 0 m L加…  相似文献   

8.
血塞通注射液治疗出血性中风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血塞通注射液治疗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14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均予西医常规处理,治疗组加用血塞通注射液静滴.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血塞通注射液治疗出血性中风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血塞通注射液对脑梗塞的疗效。方法治疗组应用血塞通500 mg,加生理盐水500 mL滴注,1次/d。对照组低分子右旋糖酐注射液500 mL,1次/d;连用21 d观察疗效。结果用血塞通注射液治疗脑梗塞90例,基本痊愈21例,显著进步41例,进步24例,总有效率89.58%,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塞通治疗脑梗塞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
陈伟林 《吉林中医药》2003,23(11):10-11
目的 :观察心血通注射液治疗脑梗塞的疗效及副作用。方法 :选择脑梗塞患者 6 0例 ,应用 5 %低分子右旋糖酐加心血通静滴 2周 ,与 6 0例脑梗塞患者用 5 %低分子右旋糖酐加复方丹参液静滴 2周组作对照研究。结果 :治疗组总显效率 80 % (48/ 6 0 ) ,与对照组总显效率 6 1 6 7% (37/ 6 0 )对比有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心血通治疗脑梗塞疗效显著 ,并具有安全可靠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塞通注射液在脑梗死治疗中的作用。[方法]80例病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两组病例入院后均给予神经内科疾病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血塞通注射液治疗。对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进行评定,并检测血液流变学的改变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且血液流变学指标明显改善。[结论]血塞通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疗效明显,能明显减轻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及改善血液流变学状况。  相似文献   

12.
血塞通注射液治疗脑出血3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拓宽血塞通的治疗范围,探索化瘀中医对出血性中风的治疗机理,通过血塞通对脑出血急性期30例的治疗,并与30例西医内要守治疗作对照,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血塞通组在综合疗效评价、血肿吸收、等方面优于对照组。初步认为血塞通应用于出血性中风具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急性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进行常规基础治疗,治疗组32例在基础治疗的同时给予丹红注射液20 mL加入生理盐水250 mL静脉滴注,1次/d,14 d为1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减少,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丹红注射液治疗脑梗塞疗效较好,能发挥一定的抗血栓作用。  相似文献   

14.
血塞通注射液对老年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血塞通注射液对老年脑梗死患者945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以自身对照方式,观察47例老年脑梗死患者接受血塞通注射液治疗前后的945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血塞通注射液治疗前后,男性组红细胞压积、低切变率全血粘度、红细胞变形能力及纤维蛋白原均有明显变化,存在显著差异(P<0.05),特别是低切变率下的红细胞变形能力的变化具有显著差异(P<0.01);女性组血浆粘度、全血粘度、红细胞变形能力及纤维蛋白原均有明显变化,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血塞通注射液能显著降低纤维蛋白原及低切变率条件下的全血粘度和血浆粘度,具有改善脑缺血、减轻临床症状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血塞通注射液联合甲氯芬酯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发病72h内的脑梗死患者92例,随机分成治疗组(47例)和对照组(45例)。治疗组给予血塞通注射液500mg加入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输注,每日1次,同时给予注射用盐酸甲氯芬酯400mg加入生理盐水200mL静脉输注,每日1次,连用14d。对照组仅用同剂量、同疗程的血塞通注射液。依据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B1)评分评定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并监测凝血功能、血脂、血糖、肝肾功能、血尿常规及心电图。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NIHSS评分在治疗后1周、2周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B1分值在治疗后1周、2周时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周时差异更显著(P〈0.01)。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血塞通注射液联合甲氯芬酯治疗脑梗死患者临床疗效较好,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6.
方兴 《中医药研究》2011,(8):946-947
目的观察疏血通注射液和依达拉奉注射液联合治疗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VD)的疗效。方法将脑梗死后VD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给予疏血通注射液6 mL和依达拉奉注射液30 mg,分别加入5%葡萄糖液250 mL中静脉输注,每日1次;对照组30例给予依达拉奉注射液30 mg加入5%葡萄糖液250 mL中静脉输注,每日1次。两组均以21 d为1个疗程。两组治疗前后分别进行简易智能精神状态评估量表(MMSE)、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ADL)、生存质量量表(QL)评分和P300检查。结果治疗组在改善MMSE、ADL、QL评分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1);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P300电位潜伏期缩短、波幅升高尤为显著(P〈0.01)。结论疏血通注射液和依达拉奉注射液联合治疗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7.
注射用血塞通对急性脑梗死血栓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注射用血塞通对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和对血栓形成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将63例急性期脑梗死患者随机按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3例。两组均参照"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给予相应的内科治疗处理。抗凝采用拜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次,1次/d,晚饭后服用。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注射用血塞通,0.4 g/次,静脉滴注,1次/d。两组疗程均为14 d。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量表评估神经功能缺损严重程度,分别于第7,14天评价;检测治疗前后抗凝酶Ⅲ(ATⅢ)、纤维蛋白原(FIB)、定D-二聚体(D-D)、血小板计数,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大型血小板比率(P-LCR)、血小板聚集率(MPAR)、血栓素B2(TXB2)及6-酮-腺素F_la(6-Keto-PGF_la)变化。结果:经Ridit分析,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7 d,两组NIHSS评分均比治疗前下降(P<0.01);治疗后14 d,两组NIHSS评分继续下降(P<0.01),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FIB,D-D及MPAR均低于对照组(P<0.01),ATⅢ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治疗后PDW,MPV较治疗前减小,PLCR较治疗前减少,与治疗后对照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后观察组TXB2水平低于对照组,6-Keto-PGF_la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注射用血塞通可通过多途径的抗血小板聚集、抑制血栓形成作用,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梗死区及其周围半暗带的血液供应,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治疗急性内分水岭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东直门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内分水岭脑梗死患者80例,完全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2组均给予抗血小板聚集、降血脂、调控血压、补充血容量、改善微循环和保护脑细胞等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参附注射液,100 m L/d,输液泵泵入,20 m L/h,共14 d。治疗前后应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通过经颅多普勒(TCD)检测2组病变侧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结果:与治疗前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均有提高,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NIHSS评分均低于本组治疗前,观察组治疗后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附注射液治疗可明显改善大脑中动脉狭窄所致内分水岭脑梗死责任动脉远端的血流速度及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9.
颈动脉灌注红花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颈动脉灌注红花注射液对提高脑梗死的疗效,将67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红花注射液颈动脉灌注组(治疗组)45例和红花注射液静脉滴注组(对照组)22例,约30天为1疗程。观察治疗前后语言、肢体肌力及综合自理能力。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89%优于对照组68.18%(P<0.05)。提示颈动脉灌注红花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新方法对患侧肢体功能恢复等疗效优于传统给药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颈动脉注射磷酸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经过临床筛选,将年龄在45~65岁的24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20例)及对照组(120例),治疗组为一般治疗方法+颈动脉注射,对照组为单纯一般治疗方法+静脉滴注磷酸川芎嗪。分别检测实验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的综合疗效、神经功能缺损积分、梗死面积等。结果:颈动脉注射治疗组对于脑梗死的患者120例总有效率94.2%(113/120)。对照组120例,总有效率85.8%(103/120)。结论:颈动脉注射磷酸川芎嗪注射液能降低神经功能缺损积分,明显缩小梗死面积;病程越短,疗效越好;安全性指标治疗前后差异无显著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