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呼吸机联合注射用牛肺表面活性剂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6月通许县中医院收治的64例NRDS患儿,按照随机数表法分组,各32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NCPAP呼吸机支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注射用牛肺表面活性剂治疗。统计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7.50%(28/32),高于对照组65.63%(21/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呼吸机联合注射用牛肺表面活性剂联合治疗NRDS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注射用牛肺表面活性剂联合无创呼吸机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7年5月治疗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60例,依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n=30)与观察组(n=30)。对照组给予无创呼吸机治疗,观察组给予牛肺表面活性剂联合无创呼吸机治疗。观察对比两组临床疗效、血气分析指标[动脉血氧分压(PaO_2)、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血pH]及X线胸片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PaO_2、血pH高于对照组,PaCO_2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X线胸片总改善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3.33%(P<0.05)。结论:注射用牛肺表面活性剂联合无创呼吸机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能改善患儿血气指标,促进病情转归,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4.
蒋启娟  甘恬  李雅玲  刘滢  苏裕静 《广西医学》2020,(14):1827-1830
目的观察牛肺表面活性剂联合高频震荡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疗效。方法将120例NRDS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两组患儿均给予常规治疗及高频震荡通气治疗,观察组患儿加用牛肺表面活性剂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指标(pH值、PaCO2、PaO2及氧合指数)、炎性指标[白介细胞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及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愈41例、好转16例、死亡3例,对照组分别为22例、31例、7例,观察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pH值、PaCO2、PaO2、氧合指数均随治疗时间延长而改善;治疗后30 min,观察组pH值高于对照组;治疗后12 h、24 h,观察组pH值、PaO2、氧合指数均高于对照组,PaCO2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3 d两组患者血清IL-6、TNF-α及HMGB-1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并且观察...  相似文献   

5.
6.
王国莲 《当代医学》2016,(23):56-57
目的:研究在对NRDS患儿进行治疗时在注射牛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基础上辅助性采用双水平无创辅助性通气的治疗效果。方法在NRDS早产新生儿中选择34例,注射牛肺表面活性剂并采用双水平无创辅助通气治疗,观察患儿的动脉血气状况以及双水平无创辅助通气参数变化。结果在治疗结束后,患儿的病情得到了有效的改善,动脉血液的血气状况比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氧气浓度分数、一次呼气结束时压力值(peep)比治疗开始前有了明显的降低(P<0.05)。结论在使用牛肺表面活性剂的基础上联合应用双水平无创辅助通气可以有效的改善nrds早产患儿的呼吸困难状况,有效的降低出现死亡或其他不良反应的风险。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经鼻双水平正压通气(BiPAP)呼吸机联合注射用牛肺表面活性剂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选取我院86例NRDS患儿(2017年1月至2020年6月),依照治疗方案不同分组.两组均接受注射用牛肺表面活性剂治疗,同时,对照组(42例)接受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联合治疗,观...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牛肺表面活性剂辅助无创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血气分析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5月至2022年11月入住我院NICU确诊为NRDS 50例,对照组采用无创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观察组牛肺表面活性剂辅助无创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统计两组血气分析指标,呼吸机参数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干预前,两组血气分析指标比较,P>0.05,干预后,两组PaO2、PaO2/FiO2、pH均较治疗前明显上升,PaCO2较治疗前明显下降,组间比较,观察组患儿PaO2、PaO2/FiO2、pH、PaCO2均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呼吸机参数指标比较,P>0.05,干预后,两组呼吸机参数指标均得到明显的改善,且组间比较,观察组呼吸机参数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方面,观察组较对照组明显更低,P<0.05。结论 在CPAP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肺表面活性制剂(PS)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本医院42例NRDS患儿用curosurf(PS的一种)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儿肺功能和肺泡充气程度的变化及早产儿部分常见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用药后30分钟患儿Paoi和动脉-肺泡氧分压比值(a/AP02)明显上升,分别从44±14mmHg上升至102.4-59mmHg和从0.11±0.05mmHg上升至0.28±0.18mmHg。用药后1小时、6小时、12小时、24小时、3天的PaO2和a/AP02仍在较高水平,与用药前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意义(P均〈0.01)。用药后30分钟,患儿PaCO2从用药前的54.4-17mmHg下降至45.4-13mmHg(P〈0.05)。用药后12小时,胸部X线片显示,患儿肺野透亮度明显改善,与用药前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用药后患儿颅内出血、气胸、动脉导管开放和肺炎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28%、7%、35%和79%。结论curosurf治疗能快速、安全、有效地改善NRDS患儿的肺功能和肺泡充气程度。  相似文献   

10.
<正>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即肺透明膜病)是早产儿常见致死原因之一。其治疗的关键在于及时有效地补充肺泡表面活性物质,促进肺功能成熟。我科于2010年1月~2011  相似文献   

11.
肺表面活性剂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肺表面活性剂(PS)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RDS患儿分为PS加呼吸机治疗组(37例)和呼吸机治疗组(23例),比较两组患儿存活率、病死率、RDS合并症的发生率.结果:PS加呼吸机治疗组和呼吸机治疗组RDS患儿的存活率分别为89.2%、34.2%(P<O.05);死亡率分别为10.8%、65.2%(P<0.05);两组RDS合并症的比较:肺出血(PH)发生率(8.1%、30.4%)和脑室内血(IVH)发生率(5.4%、26%)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均P<O.05),气胸和动脉导管未闭发生率比较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PS能够提高RDS患儿存活率,降低其死亡率,显著减少合并症PH和IVH的发生,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预防性应用表面活性剂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防治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Chu GL  Wang J  Xin Y  Zheng J  Zheng RX  Bi DZ 《中华医学杂志》2006,86(13):876-880
目的探讨预防性应用肺表面活性剂(PS)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防治效果。方法选取100例出生体重<1500 g,胎龄<32周,生后0.5 h内高危早产儿。预防应用PS前无呼吸窘迫综合征(RDS)临床及胸片表现。行胃液稳定微泡试验,微泡数<7个/mm2。随机分为预防组及非预防组,各50例。预防组入院后立即给予固尔苏。非预防组在发生RDS后再给予PS治疗。结果与给药前相比,RDS患儿在给药后1 h动脉氧分压(PaO2)、动脉/肺泡氧分压(a/APO2)、pH、动脉氧分压/吸入氧气浓度(PaO2/F iO2)明显上升,而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明显下降(86.2mm Hg±8.1 mm Hg、0.30±0.04、7.38±0.06、178±37、37.3 mm Hg±9.8 mm Hg比45.8 mm Hg±10.4 mm Hg、0.12±0.02、7.18±0.09、63±16、53.6 mm Hg±11.1 mm Hg,P均<0.01),给药后6 h胸部X线片表现也明显改善(1.89分±0.34分比3.02分±0.23分,P<0.01)。接受机械通气的患儿在给药后F iO2及平均气道压(MAP)均较用药前明显下降(6.0 cm H2O±0.3 cmH2O比9.0 cm H2O±1.0 cm H2O,P均<0.05)。预防组RDS的发生率较非预防组为低(30%与64%,χ2=6.032,P<0.01)、重症发生率与病死率也明显降低(分别为20%与53%、0%与25%)(χ2=6.741,P=0.01;χ2=4.519,<0.05)。预防组RDS病人的总机械通气时间、需氧时间及住院时间也均明显短于非预防组(3.6 d±1.7 d比5.9 d±3.6 d,t=4.692,P<0.05;8.6 d±5.5 d比14.1 d±6.2 d,t=4.35,P<0.01;20.5 d±10.0 d比32.8 d±17.8 d,t=2.952,P<0.05)。结论PS替代治疗能改善NRDS患儿的肺换气功能。对具有发生NRDS高危儿预防性补充PS可降低RDS发生率、减轻RDS的严重程度及降低死亡率,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3.
14.
王威 《中国民康医学》2022,(4):43-45+49
目的:观察高频振荡通气(HFOV)联合牛肺表面活性剂治疗重症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该院收治的84例重症NRDS患儿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机械通气(CMV)联合牛肺表面活性剂治疗,研究组采用HFOV联合牛肺表面活性剂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6、12、24、48 h后血气指标[氧合指数(OI)、吸入气氧浓度(FiO2)、动脉血氧分压(PaO2)]水平,治疗前、治疗48 h后血清降钙素原(PCT)、氨基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6、12、24、48 h后,研究组OI、PaO2水平均高于对照组,FiO2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8 h后,研究组PCT和NT-proBN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FOV联合牛肺表面活性剂治疗重症NRDS患...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并探讨不同剂量的牛肺表面活性物质(即PS)在晚期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100例晚期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儿。按照随机的方式将100例患儿列入观察组(52例)和对照组(48例),观察组与对照组患儿分别应用70 mg/kg和40 mg/kg的牛肺表面活性物质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4.2%与91.7%,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辅助通气时间、住院时间、治疗费用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等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应用70 mg/kg的牛肺表面活性物质对晚期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早产儿进行临床治疗,临床效果优于40 mg/kg的牛肺表面活性物质,且安全性强,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比较不同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77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9例和对照组38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同时对照组给予牛肺表面活性剂,观察组给予猪肺磷脂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患儿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第2周机械通气参数、治疗后第2周疗效总有效率、并发症发生情况、住院总费用以及住院时间.结果 经过治疗,观察组的呼气末正压通气、吸气峰压、吸氧浓度均较前下降,且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9.74%,高于对照组的76.31%(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38.46%,对照组为44.7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住院总费用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采用猪肺磷脂注射液治疗的效果优于牛肺表面活性剂,其能明显降低患儿的机械通气参数、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开支.  相似文献   

17.
兰海 《四川医学》2014,(7):839-841
目的:探讨肺表面活性剂联合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符合标准的患儿60例,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30例为观察组,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30例为对照组,两组患儿均给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给予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和肺表面活性剂治疗,对照组给予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和氨溴索治疗,比较二者临床疗效及血气指标变化。结果治疗24h 后观察组总有效率86.67%,高于对照组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儿治疗后1、12、24h 的 PaO 2、血 pH 值均升高,PaCO 2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是观察组患儿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 〈0.05)。观察组患儿治愈率、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肺表面活性剂联合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 NRDS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能有效改善肺功能,缩短住院时间,提高临床治愈率,降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 探讨肺表面活性剂(PS)联合经鼻持续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92例NRDS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其中研究组45例,在喉镜辅助下将一次性使用呼吸道用吸引导管插入气管至预设位置后固定,通过该气管导管注入注射用牛肺表面活性剂;对照组47例,气管插管注入肺表面活性剂后,气囊加压给氧1~3 min后拔除气管导管,并持续行无创通气。比较两组患儿治疗过程中的相关指标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药物反流发生率高于对照组,72 h内机械通气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经皮血氧饱和度(TcSO2)下降、心动过缓、再次使用PS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患儿均未出现早产儿视网膜病及肺出血,均未出现死亡患儿。研究组气胸、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坏死性小肠结肠炎、颅内出血、动脉导管未闭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采用PS微创给药方式联合经鼻持续正压通气治...  相似文献   

20.
肺表面活性剂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林福清  邓小明 《医学综述》2006,12(3):129-131
肺表面活性物质(PS)在维持正常的肺功能起着重要作用,业已证明,PS异常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发病有关。关于外源性PS治疗ARDS的临床研究有很多,但其疗效文献报道相差很大,这可能与肺损伤程度PS制剂不同、给药途径、时机、剂量及机械通气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