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肝癌是肝脏恶性肿瘤最常见的一种,严重威胁着人的生命。近年来随着导管治疗,即TAI(肝动脉化疗灌注术)和(或)TAE(肝动脉化疗栓塞术)的推广应用,肝动脉的解剖变异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当今,TACE是治疗不能手术切除的中晚期肝癌和手术后复发性肝癌的主要手段,而熟悉肝动脉的解剖变异是插管成功的最基本条件,经皮选择性和超选择性肝动脉插管的成功与否又是介入治疗的关键。能提高选择性和超选择性肝动脉插管的成功率及肝癌肝动脉导管介入治疗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介入治疗中肝癌肝外动脉供血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庆和  李军  王运杰  张俊丽 《当代医学》2010,16(17):318-319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的迷走肝外动脉供血及其对肝癌介入治疗的意义。方法本组4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行常规腹腔动脉造影及肝外动脉探查,并对其行超选择性插管及化疗栓塞治疗(TACE)。结果 46例患者共见49条肝外动脉血管,其中右膈动脉(18/49)和肠系膜上动脉(15/49)占多数。6条肝外动脉因未能成功行超选择性插管而只予化疗药灌注治疗,其余43条肝外动脉均行超选性插管和化疗栓塞治疗。结论原发性肝癌的迷走肝外动脉供血较为常见和多变,对肝癌的经导管介入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熟悉和掌握肝动脉正常解剖和变异供血动脉的类型,提高超选择性肝动脉插管的成功率,最大程度地提高TACE的疗效,改善肝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方法:采用seldinger技术右侧股动脉穿刺,插入Pig导管连接高压注射器,经导管行腹主动脉造影,对可疑变异供血动脉选用Cobra或RH导管行选择性或超选择性插管造影,采集动脉期和实质期造影图像,明确供血动脉的起始部位,走行及供血部位,实施TACE。结果:本组158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中,腹主动脉造影和(或)超选择性腹腔干动脉、肠系膜上动脉、膈动脉插管造影显示:正常型肝动脉供血121例,占76.6%,变异型肝动脉供血8种类型,共37例,占23.4%,以肝动脉+肠系膜上动脉居多(11/37),其次为肠系膜上动脉的替代肝动脉(7/37),其他6种类型较少(19/37)。结论:肝动脉变异具有多种类型,起源范围广,起始部位不恒定,腹主动脉造影及超选择性插管是明确变异肝动脉的重要手段,为提高TACE疗效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多次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ransac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术后造成肝动脉闭塞后,通过侧枝血管途径再次行TACE的可行性及疗效观察。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多次TACE术后导致肝动脉闭塞DSA检查结果,并经侧枝血管途径对肝内病灶进行TACE或经导管肝动脉化疗灌注(transcatheter arterial infusion,TAI),分析其可行性及疗效。结果 38例患者均为多次TACE术后。DSA造影发现肝动脉闭塞,均通过肝外侧枝循环供血,共发现43条肝外侧支血管。成功超选进入靶血管31条(72.1%),未成功超选为12条(27.9%)。2个月后评价疗效。成功超选进入全部靶血管并进行肿瘤供血动脉栓塞共27例(71.1%),总有效率为25.9%(7/27),临床获益率为77.8%(21/27)。未能成功超选靶血管11例(28.9%),仅行TAI,总有效率为9.1%(1/11),临床获益率为36.4%(4/11)。结论原发性肝癌多次行TACE术后可造成肝动脉闭塞,经侧枝血管途径可再次行TACE,疗效较TAI显著。  相似文献   

5.
张军华  王华明  马威  肖华锋  李勇武 《热带医学杂志》2011,11(10):1156-1158,1192
目的研究腹腔干动脉狭窄后肝癌患者经侧枝循环行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对11例腹腔干动脉狭窄后肝癌患者应用RH、Cobra配合微导管技术进行治疗。结果 2例经腹腔干插管至肝段水平行化疗栓塞。7例经肠系膜上动脉插管至肝段水平,并行化疗及栓塞治疗,插管成功率为77.8%(7/9);4~6周复查,CT显示肿瘤缩小,碘油沉积致密。2例插管至肝固有动脉行灌注化疗。结论腹腔干动脉狭窄后肝脏可形成丰富的侧枝循环,其中肠系膜上动脉供血尤为常见,应用RH、Cobra导管配合微导管技术,多能顺利插管至肝段水平对肝癌行TACE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肝癌介入术后并发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及防治。方法220例不能手术切除的中晚期肝癌患者,行选择性肝动脉、肝固有动脉或超选择性肝左右动脉、肿瘤供血动脉插管化疗栓塞。结果220例中26例(11.8%)术后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结论原发性肿癌患者介入术后并发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与患者肝功能分级、导管超选位置、化疗药物及栓塞剂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经导管动脉内灌注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中晚期肝癌的疗效。方法:对13例中晚期肝癌患者施行了25台次肝TACE术。在X光机的导引下,将导管超选择性插入肝癌的肿瘤供血动脉。经导管灌注甲酰四氢叶酸钙、5氟脲嘧啶、卡铂(或顺铂)。丝裂霉素、阿霉素(或吡柔比星、表阿霉素)和碘化油乳化后经导管注入。结果:全部病人肝区疼痛减轻、消失,12例食欲改善,11例Karnofsky活动状态评分提高,10例FAFP下降,11例瘤体缩小,7例瘤体缩小大于50%。已死亡病例平均生存期10个月。随访病例平均随访时间6.5个月。结论:经尿管动脉内灌注化疗栓塞术治疗中晚期肝癌可以提高病人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8.
周威  赵卫 《当代医学》2009,15(11):199-200
目的评价Yashiro导管及RH导管在肝癌患者TACE治疗中的应用。方法235例肝癌患者中采用Yashiro导管治疗者182例286次。RH导管治疗者53例64次。结果Yashiro导管治疗超选成功271次,成功率约为94.8%。RH导管治疗超选成功56次,成功率为87.5%。Yashiro导管及RH导管超选成功率经卡方检验=3.38,P=0.048(P〈0.05)。结论在肝癌患者TACE治疗中,Yashiro导管较RH导管更易超选入供瘤动脉。  相似文献   

9.
临床收治的原发性肝癌多为中晚期已失去手术时机,介入治疗是疗效确切的重要手段。采用肝动脉超选插管进行化疗栓塞(TACE)结合超声导向瘤体内注射无水乙醇(PEIT)即双重介入方式,经临床观察各疗效指标较佳,部分病人可获巨期手术切除。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近三年收治分型  相似文献   

10.
目的:从操作技术角度探讨腹主动脉纡曲增宽、受压推移,腹腔动脉分支异常,肝动脉开口变异时的介入治疗插管技巧。方法:使用4-5FCobraⅢ型导管,以髂动脉成袢倒钩法或利用导管弹性直接插入法行选择性或超选择性腹腔各动脉分支插管。结果:髂动脉成袢法插管操作简便易行,超选择插管成功率87%,利用导管塑形弹性直接插入法成功率13%。结论:使用CobraⅢ导管,利用髂动脉成袢技术针对腹腔动脉插管在遇到腹主动脉纡曲增宽、受压推移时超选择,具有成功率高、管端位置稳定、操控性强、简单方便、一管多用的优点,同时可缩短透视时间,减少射线损害。  相似文献   

11.
褪黑素对中晚期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的协同和保护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褪黑素 (Mel)对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行肝动脉化疗栓塞 (TACE)的协同抗肿瘤作用及肝功能保护作用。 方法 :140例不能手术的中晚期肝癌患者 ,随机分组 ,TACE组 70例 ;TACE+Mel组 70例 ,在每次 TACE治疗前 7d起开始口服 Mel 2 0 m g/ d,连续 2 1d。结果 :TACE组和 TACE+Mel组患者无完全缓解者 ,部分缓解率 (WHO标准 )分别为 12 .9%和 2 2 .9% (P<0 .0 5 ) ,获 2期切除者分别为 4.3%及 12 .9% (P<0 .0 1) ;0 .5年、1年及 3年生存率 TACE组分别为 80 .0 %、5 4.3%和 11.4% ,TACE+Mel组分别为 10 0 %、6 8.6 %及 2 1.4% ,两组比较差异显著 (P<0 .0 5 )。Mel对 TACE引起的肝功能损害有明显保护和治疗作用 ,可降低 TACE后腹水的发生率。同时 ,Mel可增强 TACE后患者外周血 NK细胞活性及提高CD4/ CD8比值 ,提高外周血 IL - 2含量、降低可溶性白细胞介素 - 2受体 (SIL - 2 R)表达 (P<0 .0 1)。结论 :Mel对 TACE有协同抗肿瘤和肝功能保护作用 ,可防治 TACE术后肝功能的损害 ,增强患者自身免疫保护 ,提高疗效 ,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增加 2期手术机会。  相似文献   

12.
原发性肝癌的肝外动脉供血与介入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的肝外动脉供血规律,旨在指导介入治疗.方法 对本组25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行常规腹腔动脉造影及肝癌肝外供血动脉探查,分别超选择插管及化疗栓塞(TACE).结果 25例患者共见27条肝外供血动脉,其中膈动脉供血7例,肠系膜上动脉供血10例,两者占多数.22条肝外供血动脉行超选择插管和化疗栓塞术,其余5条因未能超选择插管而只行化疗药物灌注治疗.结论 原发性肝癌的肝外动脉供血较为常见和多变,对肝外动脉供血支选择性栓塞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去甲斑蝥酸钠(SNCTD)联合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术治疗中晚期肝癌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我院2006年1月至2009年2月收治的128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SNCTD联合TACE)64例与对照组(单纯TACE)64例,观察两组近期疗效、前3年生存率、治疗前后生活质量卡氏评分(KPS)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近期总有效率分别为82.81%、56.25%,治疗组前3年生存率分别为78.13%、65.63%、34.38%。对照组前3年生存率分别为46.88%、32.81%、14.06%,外周血象、生活质量KPS评分值均比治疗前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NCTD联合TACE术治疗中晚期肝癌能协同增效,对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降低粒细胞减少的发生方面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4.
洪坚善  梁安民 《广西医学》1999,21(3):376-378
目的: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与CD3AK细胞联合治疗中晚期肝癌的效果。方法:对34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采用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CD3AK细胞进行治疗(A组);同时对27例相同患者单纯进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B组)。结果:①A组部分缓解率为76.5%(26/34),高于B组部分缓解率为51.9%(14/27)(P〈0.05)。A组中位生存期为22.3月,B组为15.7月,两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毒结清制剂配合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中晚期肝癌的疗效。方法:将60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以毒结清制剂配合TACE治疗,对照组30例,行单纯TACE治疗。结果:(1)两组有效率分别为70%和46.7%,缓解率为83.3%和60%。两组有效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缓解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治疗前后AFP均有不同程度降低,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于AFP〉400ng/mL,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幅度较明显,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3)治疗组治疗后1周、1个月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4)总胆红素在术后1周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的ALT、AST术后1d治疗组较对照组升高幅度较少(P〈0.05),术后1周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明显,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毒结清制剂配合TACE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其疗效明显优于单纯TACE治疗,既能抗肿瘤,又能减少TACE引起的不良反应,还可以一定程度抑制血管生成,预防肿瘤复发转移。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行肝动脉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后发生肝损伤的疗效。方法:6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均给予TACE治疗。治疗组:应用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对照组:应用甘草酸二铵治疗。结果:两组转氨酶、胆红素在TACE后均明显升高(P<0.01),血清前白蛋白均明显降低(P<0.01)。治疗组转氨酶、胆红素较对照组明显降低,血清前白蛋白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均P<0.05)。结论: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能有效减轻TACE对肝脏的损害,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7.
超选择性肝动脉栓塞化疗治疗中晚期肝癌269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国平  吴伟成  戴建国 《医学综述》2010,16(17):2697-2698
目的探讨超选择性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治疗中晚期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36例中晚期肝癌患者中的269例行TACE治疗,167例行TACT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TACT组最长生存时间为18个月,TACE组为42个月。6、12个月生存率分别为69.6%、23.2%(TACT组)和92.2%、68.6%(TACE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TACE治疗中晚期肝癌患者疗效显著,并能明显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并探讨金龙胶囊对行肝动脉栓塞化疗(trans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的肝癌患者血清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及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oluble interleukin-2receptor,sIL-2R)表达的影响。方法:48例肝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金龙胶囊联合TACE组(金龙胶囊组)和单纯TACE组(对照组),每组24人。金龙胶囊组患者在第1次行TACE后口服金龙胶囊2个月(4粒/次,3次/d),对照组患者单纯行TACE治疗,两组患者在间隔55~60d后行第2次TACE。第1次TACE治疗前和第2次TACE治疗的第1、7、15天分别检测血清细胞因子IL-2及sIL-2R表达水平。结果:两组患者IL-2及sIL-2R在第1次TACE治疗前表达水平相当(P〉0.05),IL-2水平低于正常成人,sIL-2R水平则高于正常成人。第2次TACE治疗的第1、7、15天,金龙胶囊组IL-2表达水平较同期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sIL-2R表达水平则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TACE辅助金龙胶囊口服可以改善肝癌患者血清IL-2及sIL-2R的表达异常,提高患者机体的免疫水平,起到较好的辅助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9.
爨国庆 《中医学报》2016,(6):777-779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经肝动脉化疗灌注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ical embolization,TACE),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中医辨证治疗。治疗后,分别行欧洲癌症研究和治疗组织生命质量核心量表(EORTCQLQ-C30)和功能状态量表(KPS)评分,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免疫功能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30.0%,对照组有效率为12.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Ⅱ-Ⅲ级血小板下降、胃肠道反应、腹泻的几率分别为10.0%、23.33%、10.0%均较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免疫功能优于对照组组,EORTCQLQ-C30评分和KP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辨证联合TACE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可提高近期疗效,提高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