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重型颅脑颌面损伤的特点及救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 1988~ 1998年 10年间救治重型颅脑颌面损伤患者 2 7例 ,占同期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病例的15.2 % ,现就伤情特点、诊断救治等有关问题进行探讨。男性 17例 ,女性 10例 ,年龄 965岁 ,以 2 0~ 50岁最多 ,平均 32 7岁。致伤原因 :交通事故伤 2 1例 ,坠落伤 2例 ,锐器伤 4例。本组病例均为重型颅脑损伤 ,颅脑CT证实为脑挫裂伤 2 1例 ,脑内血肿 2例 ,硬膜下血肿 18例 ,硬膜外血肿 12例 ,开放性脑损伤 9例。本组病例均为较严重的眶颅伤、面颅伤 ,其中眼球毁损 4例 ,摄片证实上颌骨骨折 7例 ,下颌骨骨折 9例 ,颧骨骨折 8例 ,均伴有开放性面…  相似文献   

2.
根据临床资料分析了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178例。对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的伤情特点、早期急诊抢救程序及致命伤救治原则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有助于急诊救治的“五、四、三、三、二”要点:即五项生命指标(神志、瞳孔、血压、脉搏、呼吸);四大部位(颅脑、胸、腹、骨)伤情;三项急救措施;三种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类型的救治;二种损伤可能互相掩盖伤情的情况。  相似文献   

3.
颌面部创伤的紧急救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颌面部创伤是临床常见的急诊。由于所处位置与解剖结构的特殊性 ,创伤既有自身的特点 ,亦常伴有颅脑及身体其它部位的损伤 ,处理不当可危及患者生命或造成严重后遗症。作者对近年紧急救治的 2 5 3例颌面部创伤患者诊治情况进行分析 ,并对救治中的问题进行探讨。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2 5 3例伤员中交通事故伤 133例 (5 2 6 % ) ,火器伤 49例(19 4% ) ,其余为钝器伤、刃伤、跌伤、动物咬伤等。男性 181例 ,女性 72例 ,男女之比为 2 5∶1,年龄最大 79岁 ,最小 16个月 ,平均 34 3岁 ,多发在 18~ 45岁 ,占 188例 (74 3% )。单纯软组织…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分析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急诊救治。方法:从2011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患者中选取78例。总结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急诊救治方法。结果:本文的78例颅脑损伤合并多发性伤患者中有15例患者死亡,死亡率为19.2%。其中良好痊愈有32例,占41.0%,总体的抢救成功率为67.9%。结论:对患者的伤情进行及时准确地判断,救治策略的快速合理的选择以及处理好患者颅内高压是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急诊救治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280胸伤并多发性损伤病例中,以中青年男性居多。交通事故和工业意外致伤占72%。胸腹联合伤占全组病例的42.86%。本组经验认为,首先要识别多发伤中的致命伤,优先处理之。重点维持呼吸和循环功能,快速补充血容;抗休克治疗和手术止血同时进行。并强调首诊医师负责制,固定抢救小组成员。治疗目的是挽救生命,最大限度地保存各脏器的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多发伤患者的临床救治措施,提高急诊抢救成功率。方法:对我院收治的357例多发伤患者的急诊救治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357例多发伤患者中死亡24例,占6.72%,主要死因为特重型颅脑损伤、严重肝脾破裂伤、严重心肺损伤、多器官功能衰竭、高位脊髓损伤、感染性休克。结论:急诊科在最短时间内对多发伤病情作出评估,合理把握抢救顺序,抓住急救时机,实行一体化救治,可有效提高严重多发伤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7.
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的急诊救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临床资料分析了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178例。对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的伤情特点,早期急诊抢救程序及致命伤救原则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有助于急诊救治的“五,四,三,三,二”要点;即五项生命指标;四大部位伤情,三项急救措施;三种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类型的救治;二种损伤可能互相掩盖伤情的情况。  相似文献   

8.
报告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178例。对伤情特点、早期急诊抢救程序及致命伤救治原则进行了讨论。提出有助于急诊救治的“5、4、3、3、2”要点,即五项生命指标(意识、瞳孔、血压、脉搏、呼吸);四大部位伤情(颅脑、胸、腹、骨折);三项急救措施;三种颅脑多发伤类型的救治;二种可能被掩盖伤情的情况。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北京市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特点和规律,为事故预防提供依据。方法:对北京市急救中心提供的2009年北京市道路交通事故资料进行整理录入,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1)2009年经北京市急救中心参与抢救的道路交通事故伤且病例记录相对完整者2 984人,其中受伤2 942人,死亡42人,伤亡人员以男性为主,年龄主要分布于18~59岁之间。(2)机动车和机动车之间的交通事故受伤人数最多,为1 883人;机动车与行人之间的事故死亡人数最多,为26人;机动车与机动车之间的重、特大事故最多,为11起。(3)一个月中的交通事故呈现持续频发均匀分布的状态,8∶00~10∶00、14∶00~18∶00是一天中的事故高峰,死亡事故高峰多发生在2∶00~4∶00和18∶00~20∶00。(4)伤员最常见的损伤部位是头面伤,为921人,其次分别为多发伤761人,下肢伤541人。(5)事故原因中人为因素为主,其次为车辆因素。结论:司机违章驾驶、行人违章穿行车道等人为因素是导致北京市道路交通伤的主要原因;加强对市民尤其是外来流动人口的交通安全教育以及对驾驶员进行严格的交通规章培训,提高市民的交通安全意识,进一步完善事故高发时段和路段的交通管控措施,是预防和控制交通伤害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0.
陈亮清  马灿泽 《广东医学》2000,21(8):710-710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 ,合并多发伤者占 10 %~2 1% ,我院自 1994年 7月至 1999年 5月共收治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患者 43例 ,现就其救治体会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2 8例 ,女 15例。年龄 8~ 6 5岁 ,平均 2 8.5岁。损伤原因 :交通事故伤 33例 ,高处坠落伤 5例 ,打架斗殴伤 3例 ,其他 2例。两部位伤 2 5例 ,三部位伤 18例。伤情严重度评分均为ISS >16分。1.2 颅脑损伤情况 患者到院时GCS评分 3~ 8分 ,均为重型颅脑损伤。脑挫伤30例 ,硬膜外血肿 13例 ,硬膜下血肿 5例 ,脑室出血 3例 ,原发脑干损伤 9例。颅…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以颅脑伤为主的全身多发伤快速急救的意义及重要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1991年5月~1997年6月728例多发伤快速急诊救治的资料。结果:以颅脑伤为主的全身多发伤,最多见于20~45岁青壮年,占80%。死亡55例中,重型颅脑伤伴顽固性休克死亡者最多,共36例;脑死亡12例;伤后感染或多脏器功能障碍死亡17例。有233例为急诊观察治疗。急诊抢救成活率92%。结论:强调此类伤病员必须由急诊科医师负责组织指挥,连续不断地采取以脑部伤为主的快速、准确、有效的综合措施和处理其他多发伤,其次要对急诊留观的伤员严密观察,并加强脑组织保护和营养支持,以及预防创伤性感染。  相似文献   

12.
交通事故伤已成为对人类生命安全威胁最大的“第一公害”,是创伤和创伤致死的首位因素.加强对交通事故伤特点的认识和提高救治水平乃当务之急.我们就1992年至1995年收治570例交通事故伤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交通事故伤占同期创伤病人的35%,居伤因首位.男性480例,占84%;女性90例,占16%.年龄4~80岁,行人占65%,多发伤占32%.1.2 损伤部位颅脑228例占40%;胸102例占18%;腹57例占10%;骨盆44例占7.8%;脊柱28例占5%;四肢、骨关节222例占39%;颌面6例占1%;轻组织102例占18%.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的救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27例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随访半年,按格拉斯哥结局量表(GOS)分级:恢复良好47例,占37.0%;中度残疾25例,占19.7%;重度残疾15例,占11.8%;植物状态2例,占1.6%;死亡38例,占29.9%。结论:及时进行院前院内的抢救,建立绿色通道,早期诊断,避免漏诊和误诊,优先处理危及生命的损伤是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救治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交通事故重伤门诊急救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6年 7月~ 2 0 0 0年 7月我院急诊科共收治因交通事故引发的重伤患者 1 83例 ,我科在重伤急救中不断总结经验 ,实施程序化急救护理 ,为抢救生命赢得了时间。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重伤病例 1 83例 ,男性 1 43例 ,女性 40例。年龄 3~ 68岁 ,其中 1 6~ 36岁 1 0 9例。受伤至入院 30分~ 2小时。伤情按AZS—ISS(90 )评分标准评定 ,>1 6分为严重创伤 ,本组评分 1 6~46分 ,平均 2 7 8分 ,受伤部位 2~ 5个。在 1 83例重伤病例中 ,颅脑损伤伴胸腹伤 58例 (31 7% ) ,胸部伴腹部伤 34例 (1 8 5% ) ,胸腹联合伤 1 0例(5 5% ) ,胸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多发伤发生的规律、临床特点及急诊救治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2年1月该院急诊科出动“120”接诊的835例多发伤患者,记录其院前阶段(包括年龄、职业、性别、致伤原因、创伤部位、院前时间等)及院内阶段(包括院内创伤评分、急救措施、手术、输血、收住科室、住院时间及费用等)等诸多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该院“120”接诊的多发伤患者共835例,平均年龄42.30岁,高发年龄段为31~50岁(48.74%);多发伤患者男女比值约为3.28∶1.00;致伤原因主要以交通事故为主,其次为高处坠落伤;涉及的创伤部位主要为胸部、头颅和脑及四肢;在835例多发伤患者中,救治成功704例(84.31%),死亡131例,而死亡患者中主要以重度颅脑损伤和(或)胸腹部联合伤为主,集中分布在ISS值大于26分区间。结论通过合理组织医护人员进行专项培训和分配急救资源,重视和加强多发伤的急诊救治,可有效的挽救急危重患者的生命,降低患者的致死率和致残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严重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的救治原则。方法 通过对 112例重症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治愈 96例 ,死亡 16例 ,死亡率 11.4 %。结论 强调先重后轻、先开放后闭合的救治原则 ,合理救治程序至关重要 ,急诊医师需具备一专多能的本领 ,同时要重视术后的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17.
<正> 随着近代工业、建筑业、交通工具的发展,意外伤害事故发生率明显上升,多发伤的发病率明显增高.我们自1995年11月~1997年11月两年间接诊外伤人数9612人次,收治严重多发伤110例,本文就其救治工作作一分析.1 临床资料1.1 性别与年龄 本组男90例,女20例.年龄2~68岁,其中18~45岁占72.7%.1.2 致伤原因与伤情分布 交通事故伤60例,坠落伤35例,挤压伤10例.刀刺伤5例.本组损伤部位共350个,平均每例3.3个部位.其中脾损伤71例次,肝脏损伤50例次,空腔脏器损伤40例次,胰、肾损伤8例次,颅脑损伤61例次,胸部损伤60例次,四肢、骨盆、脊柱损伤60例次.  相似文献   

18.
交通事故是造成儿童重型颅脑损伤的主要原因之一,且死亡率较高。本文报道我院神经外科近五年来救治的53例由交通事故所致的重型颅脑损伤患儿的临床诊治效果和体会,并结合有关文献进行分析讨论。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53例,男39例,女14例,男女比为28∶1;年龄为3~15岁,平均为92岁。受伤至入院时间为20分钟~2小时,平均约12小时。12 伤情分级 根据GCS昏迷分级标准,本组3~5分者7例(特重型),6~8分者46例(重型)。13 损伤类型 闭合性颅脑伤38例,开放性颅脑伤15例;颅内血肿37例,其中硬膜外血肿18例,硬膜下血肿11例,脑内血肿3例,…  相似文献   

19.
148例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的治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评估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的救治结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148例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的临床资料,总结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的治疗方法.结果 148例全部行开颅手术治疗,其中90例同时或先后行多发伤手术治疗.伤后半年按格拉斯哥结局量表(GOS)分级:良好47例,占32%;中度残疾34例,占23%;重度残疾18例,占12%;植物状态3例,占2%;死亡46例,占31%.结论 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应早期诊断,及时抢救,避免漏诊和误诊,首先处理危及生命的损伤以及专科治疗配合ICU监护是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救治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张强  赵慧松  陈祥瑞  徐加志 《中外医疗》2009,28(31):121-122
目的探讨齐齐哈尔市颅脑交通伤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收集齐齐哈尔市2006~2008年交通事故资料,并收集相应年份的人口资料,建立数据库,采用流行病学描述性研究方法,并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3年共发生事故6496起,呈逐年下降趋势,伤者多分布在20~50岁,以30~40岁为高峰,男性多于女性,第三季度为高发期,占33.82%,周六、周日高于平时,多发时段在10:00~12:00,14:00~16:00,19:00~21:00,凌晨0:00~1:00。驾驶摩托车者、行人和秉非机动车使用者占绝大多数(72.41%)。结论齐齐哈尔市第三季度为颅脑交通伤高发期,应加强交通意外伤害的防控,制定有力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