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开胸术后病人并发肺血栓栓塞症的相关因素,了解针对性护理对此类病人肺血栓栓塞症的发病率的影响。方法879例开胸病人根据时间分为两组,常规护理和针对性护理,比较病人肺血栓栓塞症的发病率,统计病人发病与年龄、肿瘤良恶性质的关系。结论研究发现开胸病人肺血栓栓塞症的发病与年龄以及肿瘤的良恶性质相关联,针对性护理可以明显减少开胸病人肺血栓栓塞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刘展 《中原医刊》2014,(2):69-70
目的探讨妇产科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方法及有效预防措施。方法选取2005年11月至2013年8月妇产科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患者126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126例患者中1例因肺栓塞死亡,125例痊愈出院,出院后患者均行门诊随访,无并发症发生,疗效确切。结论妇产科术后VTE应遵循早期预防、早期发现及早期治疗的处理原则,一旦确诊,抗凝治疗、溶栓治疗及手术治疗为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3.
党飞  李亚妮 《血栓与止血学》2022,(1):150-151+154
目的 探讨产褥期静脉血栓栓塞症(VTE)高危因素及护理措施。方法 以200例产妇为对象,根据是否发生VTE将患者分为VTE组(n=13)和非VTE组(n=187)。收集产妇一般资料,分析影响VTE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VTE组与非VTE组年龄、生产方式、妊娠次数、糖尿病、高血压占比,血小板计数(PLT)、D二聚体(D-D)水平比较差异显著(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2.876)、生产方式(OR=2.223)、妊娠次数(OR=2.493)、糖尿病(OR=2.499)、高血压(OR=3.097)、D-D(OR=2.962)与产褥期VTE的发生关系密切。结论产褥期VTE的发生与年龄、妊娠方式、分娩方式、合并糖尿病、高血压及D-D等因素有关,应加强对上述因素的干预控制,减少VTE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静脉血栓栓塞症34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分析静脉血栓栓塞(VTE)的临床特征,为提高其诊断准确率与及早干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广州三间教学医院15年来确诊的VTE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结果343例(1992-2006)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患者,发生于左下肢者(67.5%)多于右下肢者(26.1%)。主要致病危险因素,有年龄〉40岁(89.2%)、卧床≥3d(58.7%)、4周内行手术者(20.4%)、恶性肿瘤(16.8%)、糖尿病(12.3%)、曾发生静脉血栓病史者(11.1%),同时存在2个或2个以上危险因素者占40%。临床表现主要为患肢疼痛与压痛(49.4%)、下肢肿胀(69.9%)、患者小腿〉健侧≥3cm(55.8%)。肺栓塞(PTE)主要症状为胸痛(35.3%)、心率〉100次/min(47.1%)。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对DVT和多层螺旋CT对PTE的辅助诊断效果佳。结论警觉DVT-PTE存在的致病危险因素,细致掌握临床表现,及时应用辅助诊断技术,可提高诊断水平并可加强干预治疗。  相似文献   

5.
6.
目的分析肺切除术后发生静脉血栓栓塞(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的高危因素方法:对1240例有完整临床随访资料的肺切除手术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和静脉血管造影等确诊VTE。结果术后VTE的累积发生率为2.26%。男性有18例VTE,女性10例(P=0.385);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正常出现20例VTE,肥胖患者出现8例(P=0.797);有基础疾病出现16例VTE,无基础疾病出现12例(P=0.03);恶性肿瘤出现17例VTE,良性疾病出现11例VTE (P=0.048);肺叶切除及全肺切除发生VTE10例,肺局部切除发生8例(P=0.032);术前血浆D一二聚体水平正常有17例发生VTE,D一二聚体水平升高发生11例(P=0.016)。结论肺切除术后并发VTE与性别和BMI无关,VTE的发生与基础疾病、恶性肿瘤、手术方式、术前血浆D一二聚体水平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肺癌合并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患者的临床特征、治疗及预后.方法 对37例肺癌合并VTE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应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选取同期不伴有VTE的37例肺癌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进行生存分析.结果 37例肺癌合并VTE患者中,29例单纯深静脉血栓,5例深静脉血栓合并肺血栓栓塞症,3例单纯肺血栓栓塞症.肺癌确诊后前6个月内发生21例(56.76%).37例患者溶栓和(或)抗凝治疗总有效率为78.38%.肺癌合并VTE患者1年生存率为43.24%,12个月血栓复发率为21.05%.肺癌合并VTE患者的1年总生存率明显低于未合并VTE的肺癌患者(P<0.05).结论 肺癌确诊后前6个月内VTE高发,肺癌合并VTE最常见的症状是呼吸困难、肢体肿胀.肺癌合并静脉血栓栓塞增加病死率,血栓复发率高,抗凝治疗仍是基本的治疗方法.对于肺腺癌和ⅢB~Ⅳ期肺癌患者要警惕VTE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医院内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护理现状,为规范开展医院内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治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问卷对某医院66个病区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护理现状进行调查和统计分析。结果:66个病区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护理较为突出的问题如下:63个(95.4%)病区的护士未使用静脉血栓栓塞症风险评估表,8个(12.1%)病区未对可疑DVT患者进行筛查,5个(7.6%)病区未对护士进行静脉血栓栓塞症相关知识培训,48个(72.7%)病区无预防静脉血栓栓塞症的相关宣传资料,27个(40.9%)病区无药物抗凝预防,26个(39.4%)病区无任何物理预防措施。结论:医院内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护理尚不规范,应加强院内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防治管理,制订统一规范流程,同时加强多部门多学科之间的交流合作,提高全员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风险防范意识,有效预防,降低医疗风险,减少医疗纠纷,减轻医疗卫生负担。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肺血栓塞症(PTE)危险因素和预见性的护理措施。方法对住院治疗的61例PTE患者的资料进行相关的统计学处理。结果PTE的危险因素有:骨折、创伤、手术、恶性肿瘤、围产期、长期卧床及老年心脑血管病,尤其是既往有深静脉血栓形成和静脉曲张者。结论对高危人群进行全面评估制定详细护理的护理计划,加强早期监护,采取预见性护理措施,是减少PTE发生、降低死亡和促进康复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肺血栓栓塞症(PTE)危险因素和预见性的护理措施。方法:对住院治疗的61例PTE患者的资料进行相关的统计学处理。结果:PTE的危险因素有:骨折、创伤、手术、恶性肿瘤、围产期、长期卧床及老年心脑血管病,尤其是既往有深静脉血栓形成和静脉曲张者。结论:对高危人群进行全面评估制定详细护理的护理计划,加强早期监护,采取预见性护理措施,是减少PTE发生、降低死亡和促进康复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血栓栓塞症的危险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该疾病的护理对策。 方法 选择浙江医院2015年5月-2016年12月间收治的95例COPD合并肺血栓栓塞症的患者为栓塞组,282例COPD未合并肺血栓栓塞症的患者为未栓塞组。制作危险因素调查表,对2组患者年龄、性别、吸烟史、卧床史、合并糖尿病史、双下肢不对称水肿、咯血、发热、静脉血栓、D-二聚体、PaO2、PaCO2等情况进行统计,并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确定COPD患者合并肺血栓栓塞的危险因素。 结果 单因素结果显示:年龄、卧床史、合并糖尿病、双下肢不对称水肿、静脉血栓、D-二聚体、PaO2、PaCO2是COPD患者发生肺血栓栓塞的危险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卧床史、合并糖尿病、双下肢不对称水肿、静脉血栓、D-二聚体、PaO2、PaCO2是COPD患者发生肺血栓栓塞的危险因素。 结论 年龄、卧床史、合并糖尿病、双下肢不对称水肿、静脉血栓、D-二聚体、PaO2、PaCO2是COPD患者发生肺血栓栓塞的危险因素。临床中要重视危险因素,做好治疗和护理,预防COPD患者肺血栓栓塞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肺血栓栓塞症目前已成为重要的医疗保健问题。据欧美国家的初步流行病学资料显示 ,其发病率高 ,病死率也高 ,临床上漏诊与误诊情况严重。我国目前尚无准确的流行病学资料。过去曾将肺血栓栓塞症视为少见疾病 ,但据国内部分医院的初步统计和临床经验估计 ,在我国肺血栓栓塞症绝非少见病 ,而且近年来其发病例数有增加的趋势〔2〕。1 资料与方法1 1 病例选择 本组患者 5例。男 2例 ,女 3例。年龄 6 3~ 76岁 ,平均年龄 6 8岁 ,均为老年患者。 5例患者中 ,1例为肺癌术后 ,1例卵巢囊肿术后 ,2例疝气修补 ,1例前列腺增生。 3例患者术前无其它疾…  相似文献   

13.
张杰  郭媛  王晓东 《吉林医学》2010,31(28):4999-5000
目的: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规范性诊治和预防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提供参考。方法: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30例VTE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VTE与性别、年龄、基础疾病、危险因素、诊治与预后等的关系。结果:深静脉血栓(DVT)26例(87%),肺血栓栓塞症(PTE)4例(13%)。治愈及好转27例(90%),死亡3例(10%)。结论:TE发病率男>女,DVT占很大比例(87%);老年好发,主要基础疾病多见于血栓性静脉炎、高血压、冠心病、肥胖症、糖尿病等;加强VTE患者的管理,提高外科医师对PTE的认识及DVT的正确诊治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探讨妇产科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的诊断与治疗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46例妇产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栓塞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其正确诊断及早期治疗方法.结果 46例患者经常规治疗、抗凝和溶栓药物治疗后下肢疼痛、轻度肿胀均消失,患肢活动自如,住院8~14 d,出院后随访2个月,未发现遗留症.结论 正确诊断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根据患者的病情早期给予积极抗凝溶栓治疗,可消除临床症状,同时防止深静脉血栓(DVT)发展为严重的肺栓塞(PTE),降低发病率、病死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与肺血栓栓塞症(PTE)有关的高危因素及其有效的预防措施。方法选择86例住院期间发生的PTE患者为研究对象,另外选择同期因同一系统基础疾病住院且年龄相当的86例非PTE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基础疾病的患病率情况,并回顾性调查两组患者15天内抗凝药物的使用情况。结果PTE组患者的下肢血栓性静脉炎、肿瘤、重症肺炎的患病率明显高于非PTE患者(P<0.05),PTE患者住院前15d内抗凝药物的使用率显著低于非PTE组患者(P<0.05)。结论下肢血栓性静脉炎、肿瘤、重症肺炎等基础疾病是PTE患者的高危因素,抗凝药物能够降低高危PTE患者的发病风险。  相似文献   

16.
目的提高对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和肺血栓栓塞症(PTE)的致病因素与临床特点的认识,以利于及早诊治。方法对广州地区确诊DVT与PTE住院患者475例的临床资料做一回顾性分析。结果近15年住院患者中DVT与VIE患者的比例呈上升趋势。这些病例有80.4%显示有危险因素,≥2个危险因素者占44.9%。最常见的危险因素为年龄≥40岁(89.5%)、卧床≥3d(51%)、手术(22.9%)、恶性肿瘤(16.6%)、糖尿病(13.5%)、高血压(10.5%)、外伤(10.5%)等。DVT患者最常见临床症状是患肢肿胀(56.0%)和疼痛(48.5%)。PTE以胸痛(28.1%)和咯血(16.1%)为主。DVT合并PTE占3.5%。DVT累及部位以左下肢多见,好发于近端静脉。DVT与PTE的辅助诊断检查以无创方法为首选。DVT患者抗凝治疗有效率为90.8%,溶检治疗为92.9%。DVT死亡率为6.1%,PTE为18.8%。结论认识DVT—PTE的各种危险因素及临床征象,并利用各种辅助检查,可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及早治疗对该病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静脉血栓栓塞症是关节置换术后的常见并发症,它会显著降低关节置换手术的预期效果。目前预防方法主要有药物预防和机械预防。这两者预防血栓的效果确切,已被许多研究所证实,且研究表明两者联合作用具有更好的预防效果。该文拟对静脉血栓栓塞症各种预防方法的进展及各自的优势与缺陷进行综述,并试图通过患者血栓危险因素的分层介绍如何选择个体化、最优化的血栓预防策略。  相似文献   

18.
任金平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14):1889-1890
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指血液在静脉内不正常地凝结,使血管完全或不完全阻塞,属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1]。其包括两种类型: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和肺动脉血栓栓塞症(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TE)。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DVT的发病率较高,文献报道未采取任何预防措施的髋关节置换术,术后约50%深静脉栓塞的发生概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急性白血病合并静脉血栓栓塞症的临床治疗。方法我院2008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确诊为急性白血病且并发静脉血栓栓塞症的患者18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栓塞肢体肿胀处均消失,消失时间为6-13d,患者均无出血倾向。结论治疗急性白血病患者时需预防血栓栓塞的发生,对于已发生血栓栓塞的患者,可给予肝素及抗凝剂进行治疗,效果确切安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肺癌患者并发静脉血栓栓塞(VTE)的危险因素,观察肺癌合并VTE患者的预后。方法 以2010~2015年笔者医院就诊肺癌合并VTE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进行分析。采用单因素分析筛选肺癌患者合并VTE的可能危险因素,再经过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寻找肺癌患者合并VTE的危险因素。采用Log-rank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存率差异。结果 研究共纳入肺癌合并VTE的患者39例(观察组)及不伴有VTE的肺癌患者82例(对照组)。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接受化疗、病理类型为腺癌、肺癌Ⅲ~Ⅳ期及D-二聚体水平升高的肺癌患者合并VTE的OR值分别为2.68、2.10、2.24及2.0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VTE患者的生存率明显低于未合并VTE的肺癌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肺癌的病理类型、肿瘤分期、合并化疗及D-二聚体水平是肺癌患者合并VTE的危险因素,肺癌合并VTE患者的生存时间显著低于未合并VTE的肺癌患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