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改善抑郁症患者家属心理状况的效果。方法:将我院抑郁症患者陪护家属74名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抗抑郁治疗未进行心理干预,观察组实施家庭心理干预。结果:观察组家属的SDS与SAS评分要显著低于对照组和干预前(P0.05)。结论:对抑郁症患者家属实施有效心理干预可以显著改善家属的心理状况,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认知心理对抑郁症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70例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盐酸帕罗西汀联合富马酸喹硫平药物口服治疗12周;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认知心理干预。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得分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得分(HAMA)变化及GQOLI-74生活质量量表评价患者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HAMD、HAMA得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心理功能与社会功能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水平(P<0.05)。结论:在盐酸帕罗西汀联合富马酸喹硫平药物治疗抑郁症患者的基础上,采用认知心理干预有助于患者的抑郁、焦虑程度和促进其认知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抑郁症和焦虑症患者防御方式、社会支持和家庭功能特征.方法 采用防御方式问卷,社会支持量表对40名抑郁症患者、40名焦虑症患者和40名正常人进行调查,采用家庭环境量表对2组患者进行测试.结果 (1)抑郁组和焦虑组患者得到的主客观社会支持及支持总分[抑郁组:(41.25±6.44)分;焦虑组:(40.86±6.17)分]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37.19±7.88)分](P<0.01~0.05),支持的利用度却明显低于正常组(P<0.01或0.05),而2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2)抑郁症组和焦虑症组不成熟防御方式的投射、抱怨、幻想、退缩、躯体化,中间型防御方式的否认、假性利他、隔离因子得分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在成熟防御因子中压抑及幽默因子得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抑郁症组被动攻击、隔离得分明显高于焦虑症组和对照组(P<0.01).焦虑症组假性利他、反作用形成防御方式得分明显高于抑郁症组和对照组(P<0.01).(3)抑郁组汉密顿焦虑量表评分与投射、交往倾向呈显著正相关(r=0.426,r=0.401),与隔离呈显著负相关(r=-0.397,r=-0.501);焦虑组HAMD评分与躯体化、否认呈显著正相关,HAMA评分与反作用形成、理想化呈显著负相关.(4)焦虑和抑郁组患者均显示在矛盾性方面得分显著高于国内常模,在情感表达、成功性、文化性、娱乐性和组织性方面得分显著低于国内常模(P<0.01或0.05),抑郁组患者还在亲密度、独立性方面得分显著低于焦虑组和国内常模患者(P<0.01).结论 (1)焦虑症和抑郁症患者的防御方式存在不成熟倾向,社会支持系统差且家庭功能有缺陷;(2)焦虑症和抑郁症患者的防御方式和家庭功能缺陷各有其特点.  相似文献   

4.
李居艳  韩笑乐  李秋英  边云  林晨  陈景旭 《广西医学》2023,(12):1418-1421+1426
目的 探讨躁狂症患者血清神经营养素3(NT-3)、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87例躁狂症患者作为躁狂症组,同期选取9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给予躁狂症组患者常规药物治疗。根据贝克拉范森躁狂量表(BRMS)评分将躁狂症组患者分为轻度躁狂组(n=35)、中度躁狂组(n=28)、重度躁狂组(n=24)。比较对照组研究对象和躁狂症组患者之间,以及不同躁狂程度患者之间治疗前的血清NT-3、IGF-1水平。采用Pearson法分析躁狂症患者治疗前血清NT-3、IGF-1水平与BRMS评分的相关性。比较治疗前后躁狂症患者血清NT-3、IGF-1水平及BRMS评分。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血清NT-3、IGF-1及二者联合检测对躁狂症的诊断价值。结果 治疗前,躁狂症组患者血清NT-3、IGF-1水平较对照组升高,轻度躁狂组、中度躁狂组、重度躁狂组患者血清NT-3、IGF-1水平依次升高(均P<0.05);躁狂症组患者血清NT-3、IGF-1水平与BRMS评分均呈正相关(均P<0.05)。治疗后,躁狂症组患者血清NT-3、IGF-1水平及BRMS评分...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奥氮平联合帕罗西汀治疗难治性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难治性抑郁症患者112例,采用数字随机法分为两组,56例患者采用帕罗西汀治疗为对照组,56例患者采用奥氮平联合帕罗西汀治疗为观察组,疗程8周。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焦虑状况,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抑郁状况,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74)评定生活质量。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HAMA评分、HAMD评分均显著降低,而物质生活评分、心理功能评分、社会功能评分、躯体功能评分、总体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增加。观察组患者HAMA评分、HAMD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物质生活评分、心理功能评分、社会功能评分、躯体功能评分、总体生活质量评分、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氮平联合帕罗西汀是治疗难治性抑郁症患者的有效方法,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2):100-103
目的探讨双相情感障碍(Bipolar disorder,BPD)患者临床特征与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关系。方法选择2018年1~12月在医院诊断治疗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另选择健康体检者30例为对照组。比较三组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对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与MADRS、YMRS的相关性分析进行分析。结果 (1)抑郁组、躁狂组、对照组三组TSH、FT4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躁狂组FT3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躁狂组与抑郁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抑郁组T3、T4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和躁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躁狂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抑郁发作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与MADRS评分无显著的相关性(P0.05)。(3)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躁狂发作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与YMRS评分无显著的相关性(P0.05)。结论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出现异常,并且与临床特征有一定的关系,躁狂发作的患者FT3水平显著升高,抑郁发作的患者FT3、T3水平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双相障碍患者血清5-羟色胺(5-HT)、色氨酸羟化酶(TPH)水平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20年2月该院收治的62例双相障碍患者设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50名该院健康检查者为对照组。观察组根据有、无童年创伤分为A组(n=30)和B组(n=32)。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血清5-HT、TPH水平;比较A组和B组抑郁、躁狂发作次数和发作时间以及社会功能评定量(SSPI)评分;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双相障碍患者血清5-HT、TPH水平与抑郁、躁狂发作次数、发作时间及SSPI评分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血清5-HT、TPH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抑郁、躁狂发作次数均多于B组,抑郁、躁狂发作时间长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日常生活能力、社会性活动技能和SSPI总分显著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5-HT、TPH水平与双相障碍患者抑郁发作次数、躁狂发作次数和SSPI评分呈负相关(P<0.05);血清5-HT水平与躁狂发作时间呈负相关(P<0.05)。结论:双相障碍患者血清5-HT和TPH水平低于健康体检者,血清5-HT、TPH水平与双相障碍患者抑郁发作次数、躁狂发作次数和SSPI评分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采取共情护理对抑郁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抑郁症患者27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他们的临床资料,皆予以共情护理处理,分别采取抑郁自评量表SDS、生活质量量表GQOL-74测评护理前后患者的抑郁情绪及生活质量情况,并对比分析。结果:护理前患者的抑郁评分较高,但护理后有明显降低,护理前后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护理前患者的生活质量量表GQOL-74在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心理功能及物质生活4个维度评分皆明显低于护理后,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抑郁症患者采取共情护理可明显改善抑郁情绪和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抑郁症和焦虑症患者防御方式、社会支持和家庭功能特征。方法采用防御方式问卷,社会支持量表对40名抑郁症患者、40名焦虑症患者和40名正常人进行调查,采用家庭环境量表对2组患者进行测试。结果(1)抑郁组和焦虑组患者得到的主客观社会支持及支持总分[抑郁组(41.25±6.44)分;焦虑组(40.86±6.17)分]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37.19±7.88)分](P<0.01~0.05),支持的利用度却明显低于正常组(P<0.01或0.05),而2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2)抑郁症组和焦虑症组不成熟防御方式的投射、抱怨、幻想、退缩、躯体化,中间型防御方式的否认、假性利他、隔离因子得分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在成熟防御因子中压抑及幽默因子得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抑郁症组被动攻击、隔离得分明显高于焦虑症组和对照组(P<0.01)。焦虑症组假性利他、反作用形成防御方式得分明显高于抑郁症组和对照组(P<0.01)。(3)抑郁组汉密顿焦虑量表评分与投射、交往倾向呈显著正相关(r=0.426,r=0.401),与隔离呈显著负相关(r=-0.397,r=-0.501);焦虑组HAMD评分与躯体化、否认呈显著正相关,HAMA评分与反作用形成、理想化呈显著负相关。(4)焦虑和抑郁组患者均显示在矛盾性方面得分显著高于国内常模,在情感表达、成功性、文化性、娱乐性和组织性方面得分显著低于国内常模(P<0.01或0.05),抑郁组患者还在亲密度、独立性方面得分显著低于焦虑组和国内常模患者(P<0.01)。结论(1)焦虑症和抑郁症患者的防御方式存在不成熟倾向,社会支持系统差且家庭功能有缺陷;(2)焦虑症和抑郁症患者的防御方式和家庭功能缺陷各有其特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首次躁狂发作转相抑郁发作病例的临床特征及转相规律。方法:对115例首发躁狂症住院患者分别于入院时及入院后第2周、第4周、3个月、6个月、12个月时应用躁狂量表(BRMS11项)、汉密尔顿抑郁评定量表(HAMD17项)、大体评定量表(GAS)进行评估,并对评估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9例患者在一年中发生转相,出现抑郁发作,占16.5%,且其入组时的首次HAMD评分较未发生转相患者的HAMD评分高(13.1&#177;8.7VS5.5&#177;2.9,P〈0.05)。结论:首发躁狂症患者发生转相出现抑郁发作的风险与病程初发时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值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与躁狂症患者的心肌酶谱差异特征,分析其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筛选40例汉族抑郁症患者和38例躁狂症患者纳入研究对象,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焦虑量表(HAMA)、躁狂评定量表(BRMS)评定临床症状严重程度,检测心肌酶五项。采用SPSS13.0软件统计分析。结果入院时抑郁症患者组与躁狂症患者组心肌酶五项中磷酸肌酸激酶(CK)(χ2=4.863,P<0.01)、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χ2=8.642,P<0.01)、乳酸脱氢酶(LDH)(χ2=3.297,P<0.0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羟丁酸脱氢酶(α-HBDH)以及同型半胱氨酸(HCY)在两组间没有阳性发现。躁狂症患者BRMS评定临床症状严重程度与心肌酶五项中CK(r=0.429,P<0.01)、CK-MB(r=0.283,P<0.05)、LDH(r=0.214,P<0.05)呈正相关性。结论躁狂症患者心肌酶三项指标明显高于抑郁症患者,且躁狂症患者临床严重程度与心肌酶五项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帕罗西汀治疗冠心病伴抑郁症患者的疗效。方法:调查我院心内科住院264例冠心病患者,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评估。结果:冠心病患者中伴有抑郁症的患病率17.8%,应用帕罗西汀治疗后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明显下降(P<0.01)。结论:帕罗西汀治疗冠心病伴抑郁症患者可取得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13.
管铮 《中国现代医生》2013,(24):126-128
目的探讨住院冠心病患者伴发抑郁障碍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4月~2012年12月心血管科收治的冠心病患者400例,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所有患者进行抑郁障碍程度评定,并统计抑郁患者抑郁程度以及与性病关系,调查分析抑郁患者临床资料,总结冠心病伴发抑郁障碍影响因素,将抑郁障碍患者定义为实验组,随机抽取同等数量非抑郁冠心病患者作为对照组,调查两组患者功能失调性态度总分,进行认知评价。结果400例患者中无抑郁障碍患者为335例,抑郁障碍65例,占16.25%,65例抑郁患者中,轻度抑郁23例,中度抑郁35例,重度抑郁7例,各抑郁程度男女发生例数对比差异显著(P〈0.05),对65例冠心病伴发抑郁患者临床资料进行调查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住院冠心病患者抑郁障碍与个人因素、经济因素、慢性病因素、突发事件因素、不良嗜好因素关系密切。实验组与对照组功能失调性态度总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影响冠心病患者抑郁障碍因素较多,其中性别为其中明显因素之一,其次为个人因素、经济因素、慢性病因素、突发事件因素、不良嗜好因素。冠心病患者认知评价水平也是影响其抑郁障碍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刘书光 《中国民康医学》2012,(20):2443-2445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矫治冠心病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的效果。方法:60例住院冠心病患者按抛硬币分组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支持性心理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综合性心理干预,时间为2w。干预前后,采用疾病不确定感量表(MUIS)、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两组认知水平和心理状况。结果:干预前,两组MUIS、SAS、SD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后,研究组MUIS、SAS、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心理干预能够矫治冠心病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改善心境障碍,维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15.
Jin Y  Hu F  Teng W  Ben S  Zhang J  Xiong X  Huang W 《中华医学杂志》2002,82(18):1242-1244
目的 探讨和确定位于染色体 6p2 1区的人类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MHC)区是否为中国北方汉族Graves病 (GD)的主要易感位点。方法 采用 4个高度多态且覆盖整个染色体 6p2 1区的微卫星标记筛查 5 4个 (32 2人 )中国北方汉族GD多发家系。分别计算疾病在呈显性及隐性遗传的外显率下 ,各微卫星的两点及多点Lod值 ,并计算多点非参数连锁值。结果 在每种遗传模式下 ,各微卫星的两点 (θ =0 )及多点Lod值均小于 - 2。无任何家系在所设定的遗传模式下两点或多点Lod值达到或超过 1.0。在设定存在遗传异质性的情况下 ,最大多点Lod值为 0 .5 5 ,阳性连锁家系占 2 9%。多点非参数连锁值差异均无显著意义 (P >0 .0 5 )。结论 染色体 6p2 1区不存在与中国北方汉族GD相连锁的基因位点。MHC区不是中国北方汉族GD的主要易感位点。  相似文献   

16.
氟西汀治疗帕金森病抑郁患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氟西汀治疗帕金森病(PD)伴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07年4月~2009年1月收治住院的80例帕金森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给予氟西汀治疗,对照组不使用任何抗抑郁药物。结果:治疗6周后治疗组HAMD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使用氟西汀治疗的患者在抑郁疗效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氟西汀治疗帕金森病抑郁疗效显著,患者耐受良好,可明显且快速改善患者抑郁症状。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的社会支持水平及其影响因素,制订相应慢性病管理策略。方法: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ocial Support Rating Scale,SSRS)、抑郁症筛查量表(Patient Health Questionnaire,PHQ-9)、广泛性焦虑量表(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GAD-7)、SF-36健康调查量表、匹兹堡睡眠质量量表、疲劳视觉模拟评分法对SLE患者进行调查,收集人口学和临床资料,以SLE疾病活动性评分(SLE Disease Activity Index,SLEDAI)评估疾病活动度,SLE疾病损伤指数(SLE Damage Index,SDI)评估疾病损伤程度,分析社会支持的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246例SLE患者,SSRS总分为40.76±7.93,与国内常模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18岁、无配偶、无职业和存在疾病损伤的SLE患者的社会支持水平较低(P<0.05)。与高社会支持组(以均数为界)相比,低社会支持组患者抑郁、焦虑的程度更高,患者在SF-36中的心理健康领域(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及精神健康)和生理职能得分更低(P<0.05)。结论:SLE患者社会支持水平与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密切相关,受到年龄、婚姻状况、职业情况、疾病损伤程度等因素的影响。在慢性病管理中,应加强对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帮助患者提高社会支持水平,从而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对抑郁症和躁狂症患者时间知觉的神经心理学研究,探讨情绪影响时间知觉的有关神经生化机制.方法 应用时距复制任务,分别测试28例抑郁症患者、22例躁狂症患者以及26名年龄及教育程度相匹配的正常人.结果 抑郁症和躁狂症患者相对于正常人的时间知觉均有偏离(P<0.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抑郁症患者组对时间高估(600 ms/延迟1 s:1.6±0.6,P<0.001;600 ms/延迟5 s:1.7±0.6,P<0.001;3 s/延迟1 s:3.9±0.9,P<0.001;3 s/延迟5 s:3.9±0.7,P<0.001;5 s/延迟1 s:5.9±1.3,P<0.001;5s/延迟5s:6.1±1.3,P<0.001),躁狂症患者组对时间低估(600 ms/延迟1 s:0.7±0.2,P<0.01;600 ms/延迟5 s:0.6±0.3,P<0.001;3 s/延迟1 s:1.7±0.5,P<0.001;3 s/延迟5 s:1.8±0.6,P<0.001;5 s/延迟1 s:2.9±0.7,P<0.001;5 s/延迟5 s:3.0±0.8,P<0.001).病例组时距复制的结果与年龄、受教育年限、病程、住院次数及用药剂量无明显相关性(P>0.05),而与病情的严重程度相关,即抑郁症患者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得分与之正相关(6种时间的,分别为0.44、0.46、0.73、0.61、0.55、0.50,均P<0.05),躁狂症患者的贝克躁狂量表(BRMS)得分与之负相关(6种时间的r分别为-0.57、-0.54、-0.71、-0.69、-0.80、-0.71,均P<0.05).结论 情绪会影响人们的时间知觉,这提示大脑中相关神经递质可能参与了时间信息的加工.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生命力护理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疾病管理能力和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方法:选取90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生命力护理,比较两组疾病管理能力评分、健康信念评分和自我效能感评分。结果:护理后,两组疾病知识、饮食干预、准确运动、用药干预等疾病管理能力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预防心血管疾病健康信念量表评分和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生命力护理可提高冠心病患者疾病管理能力评分、健康信念评分和自我效能感评分,优于单纯常规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通心络胶囊对冠心病患者抑郁症状的疗效。方法将80例冠心病伴抑郁障碍的患者随机分成2组,分别给予通心络胶囊(中药组,40例)和盐酸舍曲林(西药组,40例)治疗共8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定期进行疗效评定。结果2组HAMD总评分在第1、2、4、8周治疗效果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中药组总有效率为87.5%,西药组为90.0%,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2组HAMD4个因素治疗结果比较,睡眠障碍、焦虑抑郁情绪和躯体症状大致相当,而情感淡漠疗效中药组较西药组差。结论通心络胶囊对冠心病患者的抑郁症状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