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郭淑珍 《基层医学论坛》2012,(30):3989-3990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的急救护理。方法对我院2009年1月—2012年3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评价急救和护理措施的效果。结果 50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经积极抢救治疗和精心护理,46例治愈出院,4例抢救无效死亡,病死率8%。结论心律失常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持续的心电监护能够及早发现心律失常,及时给予有效的救治,能够提高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总结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心源性休克的抢救护理特点及观察要点,以提高救治成功率。方法回顾2009年3月-2010年11月我科收治16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的临床抢救资料。结果 16例AMI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经过紧急救治及护理,12例患者治愈出院,4例患者经抢救无效死亡。结论熟练掌握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的抢救护理措施,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积极参与抢救,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3.
万良明 《吉林医学》2013,34(13):2606-2607
目的:总结并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发心律失常的特点及急救护理的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的发病时间及相关的临床护理资料,总结护理的要点。结果:91.76%的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得到了成功救治并痊愈出院;心律失常的高发期为AMI发生后24 h内,绝大多数心律失常都发生在AMI后72 h内。结论:对AMI并发心律失常的患者进行及时、全面地救护,抢救成功率较高,另外24 h内应对AMI患者进行严密监护,出现心律失常应立即给予积极抢救。  相似文献   

4.
王茜  阚新梅  梁晓丽  李娟  阙静 《安徽医学》2010,31(11):1364-1365
目的总结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恶性心律失常患者的急诊抢救,护理措施,掌握急诊护理及观察要点,提高救治成功率。方法回顾分析11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恶性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抢救资料。结果 11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恶性心律失常患者经过积极的抢救与护理,10例患者抢救成功。结论熟练掌握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恶性心律失常的护理及观察要点,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反馈信息予医师并提供有效护理是救治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发心律失常患者的护理经过。方法对本科22例AMI并发心律失常患者所进行的抢救和护理措施的效果作回顾性分析。结果对于22例AMI并发心律失常患者经积极的抢救治疗和精心的护理有18例患者治愈出院,有4例患者抢救无效死亡,病死率占22.2%。结论心律失常是AMI的严重并发症,病死率高,如果早期诊断及时治疗,精心的护理是可以挽救生命的,因此护士要加强对心脏疾病的认识,具备较强的急救意识和熟练的急救技能才能提高抢救的成功率,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6.
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发恶性心律失常病人住院期间病死率极高,是心肌梗死急性期死亡,是猝死的主要原因,所以在抢救期间的护理很重要.现将我科自2000年10月至2001年12月入院的AMI并发顽固性心律失常10例在抢救期间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加强急性心肌梗死(AMI)发病后最初几小时至2周的护理监测,以减少死亡.方法:观察147例AMI患者的心率、心律及QRS波宽度变化,密切注意心功能、血液动力学变化以及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作用,实行保护性护理等.结果:有84例患者于发病后2小时~2周出现不同类型、不同程度的心律失常,心律失常发生率为57%.其中以室性心律失常最为多见,占心律失常45%,除1例AMI合并室性心动过速因严重心功能不全死亡外,其余83例心律失常患者全部痊愈出院.结论:加强AMI患者发病后最初2周的护理,对心律失常,特别是警报性心律失常早期识别及有效治疗是梗死期心律失常护理的重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加强急性心肌梗死(AMI)发病后最初几小时至2周的护理监测,以减少死亡.方法:观察147例AMI患者的心率、心律及QRS波宽度变化,密切注意心功能、血液动力学变化以及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作用,实行保护性护理等.结果:有84例患者于发病后2小时~2周出现不同类型、不同程度的心律失常,心律失常发生率为57%.其中以室性心律失常最为多见,占心律失常45%,除1例AMI合并室性心动过速因严重心功能不全死亡外,其余83例心律失常患者全部痊愈出院.结论:加强AMI患者发病后最初2周的护理,对心律失常,特别是警报性心律失常早期识别及有效治疗是梗死期心律失常护理的重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心电图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77例AMI并发心律失常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心电图及动态心电图表现.结果(1)AMI并发室性心律失常59例(5例死亡,死亡率8.5%),AMI合并其他心律失常18例(无死亡),同一病例可合并多种类型心律失常表现;(2)A组(n=59,出现ST段抬高)有49例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死亡4例,B组(n=18,非ST段抬高)有10例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死亡1例;两组合并室性心律失常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MI可并发多种心律失常,室性心律失常是心肌梗死患者死亡的最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最初几小时~14 d的护理加强急性心肌梗死(AMI)发病后监测达到减少死亡率的目的。方法:观察AMI患者的心律、QRS波宽度及心率变化120例,密切注意抗心律失常药物以及心功能、血液动力学变化的作用,实行保护性的护理。结果:除AMI合并室性心动过速因严重心功能不全死亡外的4例,其余心律失常的患者全部痊愈出院。结论:AMI患者发病后加强最初14 d的护理,对失常心律,梗死期心律失常护理的重点是早期识别及有效治疗特别是对于警报性心律失常。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总结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糖尿病(DM)患者的临床特点,并探讨其护理对策。从而为这类患者提出更好的护理模式。方法:回顾性地查阅1996年1月至2006年1月我院住院患者中AMI合并DM患者及单纯AMI患者的临床表现、并发症及预后,对比患者发病时的主要临床表现、部分患者经溶栓抢救度过危险期后因并发症而死亡的死亡原因及病死率,同时对比2001年后改进AMI合并DM患者的护理方法后患者的病死率与1996年1月至2001年1月AMI合并DM患者的病死率。结果:DM患者有高的AMI发生率且发病年龄较轻,合并DM组患者其非典型胸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而意识障碍、胃肠道反应均高于对照组。AMI合并DM时极易出现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并发症,使其病死率增高。经改进AMI合并DM患者的护理方法后,其住院病死率下降。结论:DM患者有较高的AMI发生率和病死率,而合并DM的心肌梗死患者有一系列的临床特点。依据其特点,改进护理方式和方法,可以使合并DM的AMI患者获益,减少其并发症的发生率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12.
柴小艳 《右江医学》2011,39(1):104-106
<正>急性心肌梗死(AMI)发病急,病情重,死亡率高。2009年3月~2010年4月,我科应用体外电复律成功抢救42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心脏骤停,频发恶性心律失常的患者,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芙蓉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12):1604-1605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发心源性休克患者的护理经验,提高疾病抢救成功率。方法:回顾分析我科20例AMI并发心源性休克患者所进行抢救和护理措施的效果。结果:20例AMI并发心源性休克患者经积极抢救,14例患者好转出院,6例患者抢救无效死亡,病死率30%。结论:心源性休克是AMI严重并发症,病死率高,临床上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完善各项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措施,均能有效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呼吸机辅助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发心源性休克患者的CCU护理经验,以提高疾病抢救成功率。方法回顾分析我科22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患者在CCU所进行抢救和护理措施的效果。结朵22例AMI并发心源性休克患者经积极抢救,17例患者好转出院,5例患者抢救无效死亡,抢救成功率为77%。结论心源性休克是急性心肌梗死的严重并发症,病死率高,临床上早期诊断,及时行呼吸机辅助治疗,并加强呼吸道的管理,能有效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溶栓后再灌注心率失常的观察与护理的重要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溶栓后再灌注心率失常患者的观察与护理方法。结果: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溶栓治疗,有52例患者冠状动脉再通,再通率为86.67%。5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脉再通后有46例发生再灌注心率失常,发生率为88.46%。其中室性心律失常39例,占84.78%;交界性心律失常5例,占10.87%;房室传导阻滞2例,占4.35%。由于发现及时、处理正确,除1例死亡外,51例心律失常均得到控制。结论:密切观察心率、节律的变化,准备好抢救物品,保持静脉通路的通畅,准确地配制药物,做好心理护理,对改善患者预后、降低死亡率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6.
中年男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介入治疗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总结中年男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介入治疗的护理经验。方法:选择接受急诊PCI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AMI)男性患者64例,在常规护理的同时给予有效沟通和心理疏导。结果:64例AMI患者中有62例安全渡过危险期,死亡2例,死亡率3.2%。结论:心理疏导可以配合PCI治疗,提高AMI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发心源性休克的护理经验,提高抢救成功率,减少死亡率。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15例AMI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进行积极治的抢救,采取基础护理、专科护理及特殊护理等综合护理措施,有11例患者治愈,4例抢救无效死亡,死亡率为26﹪。结论心源性休克是急性心肌梗死最严重的并发症,死亡率高,临床上通过早确诊,早治疗,积极抢救,精心护理及密切观察病情和生命体征,提高抢救成功率,使患者摆脱痛苦,早日痊愈。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患者中的应用,以减少患者并发症.方法 根据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的疾病特点,找出护理过程中的循证问题方法.制订出适合的护理计划.结果 60例患者治愈35例、明显好转27例、1例转上级医院,抢救有效率100%.出院满意度调查满意度为100%.结论 将循证护理应用到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护理中,减少了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的并发症,提高了治愈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回顾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糖尿病(DM)患者的临床特点,总结护理体会。方法选择我院1998年6月~2010年6月AMI合并DM患者60例,并以同期单纯AMI患者62例做对照,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表现、病死率及死亡原因,同时对比改进护理方法前后AMI合并DM患者的病死率。结果 DM患者有较高的AMI发生率且发病年龄较轻,合并DM组患者非典型胸痛、意识障碍、心律失常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其更易出现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并发症。改进护理方法后,AMI合并DM患者的住院病死率下降。结论 AMI合并DM患者有胸痛发生率低等特点,依据其特点改进护理方法,可以减少AMI合并DM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改良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心肌梗死(A M I)合并心律失常患者救护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AMI合并心律失常患者88例(2019年4月至2020年4月),按照入院顺序不同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急诊护理流程,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程基础上采取改良急诊护理流程.比较两组抢救效果、急救时间指标及家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