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2 毫秒
1.
临床资料 手术治疗食管中、下段食管癌160例,男性128例,女性32例,年龄34~75岁,平均56.8岁。发生胃排空障碍4例。经钡餐及胃镜检查证实膈肌或幽门窦部位胃出口排空受阻,于手术后10~13d再次手术探查。术中证实胃排空障碍的原因是由于胃出口机械性梗阻引起。  相似文献   

2.
彭珂  陈显明 《西部医学》2009,21(1):165-166
目的总结中上段食管癌手术治疗的经验。方法对10例中上段食管癌患者采取经右胸食管部分切除、颈部食管胃吻合术治疗。结果全组死亡l例,治愈9例。并发症:颈返吻合口瘘2例,肺部并发症4例,喉返神经损伤1例。结论经右胸食管部分切除、颈部食管胃吻合术不仅使食管切除长度增加,减少了食管断端癌细胞残存机会,而且呼吸功能损伤小,胃食管返流发生率减少,即使发生吻合口瘘也易干处理,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告56例食管癌和贲门癌切除过程中应用食管插入胃吻合术进行胸内食管胃吻合。食管插入胃吻合术具有预防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及返流性食管炎等优点,是一个比较理想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4.
1992年2月~1999年4月,我们采用食管床内食管胃弓上吻合术,治疗食管中下段癌病人349例,无手术死亡和吻合口瘘发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6.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6,(12):1095-1097
目的比较贲门癌患者行近端胃大部切除后食管残胃吻合术与全胃切除后食管空肠Roux-Y吻合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5年6月惠东县人民医院收治的贲门癌患者110例,其中46例患者行近端胃大部切除后食管残胃吻合术(食管残胃吻合组),64例患者行全胃切除后食管空肠Roux-Y吻合术(Roux-Y吻合组),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血清前白蛋白水平及体质量指数。结果食管残胃吻合组和Roux-Y吻合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分别为(166.4±19.3)、(123.4±18.9)min,Roux-Y吻合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显著短于食管残胃吻合组(P<0.05)。术后3、6、12个月,食管残胃吻合组患者血清前白蛋白及体质量指数均显著高于Roux-Y吻合组(P<0.05)。结论贲门癌患者行近端胃大部切除后食管残胃吻合术与全胃切除后食管空肠Roux-Y吻合术均能够达到较好的手术效果,但全胃切除后食管空肠Roux-Y吻合术手术时间较短,而近端胃大部切除后食管残胃吻合术能更好地改善术后患者的营养状态,提高生存质量,更适合早中期的近端胃癌手术患者。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食管癌切除颈部食管胃吻合术的方法及其疗效。方法:临床观察359例胸段食管癌患者,经左侧进胸,食管癌切除,胃代食管颈部食管胃吻合。结果:治愈356例(占99.2%),死亡3例(占0.8%),并发症20例(占5.6%)。结论:该术式具有切除彻底,治愈率高,术后并发症少,死亡率低的优点。  相似文献   

8.
胃、空肠和结肠等器官均可以用于食管切除术后患者的食管重建。在不能用胃替代食管的情况下,结肠代食管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食管重建术。近年来,我们对既往接受过胃部分切除术现在发生食管癌需要进行食管部分切除术和食管癌/贲门癌术后复发需要二次手术的患者,施行两切口食管癌切除结肠代食管胸内吻合术,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胃大部切除术后食管中下段癌的外科治疗张有良金晓军王炳南(盐城市城区人民医院盐城224001)我院自1993年1月~1995年6月共收治食管癌患者296例,其中9例系胃大部切除术后发生的食管中下段癌。作者采用残胃与食管在胸腔内行消化道重建均获成功,现报...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上段食管癌切除后食管床内胃食管吻合术对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1987年5月-1994年5月,我院手术治疗上段食管癌158例,均采用食管床内胃食管颈部单层吻合.结果术后发生吻合口瘘1例(0.6%),心肺并发症2例(1.3%).术后3mo~3a随访观察病人无进食后脑闷及呼吸困难。结论本术式的优点是可减少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及术后心肺并发症的发生,尤其是时高龄及术前心肺功能差的病人更有利.  相似文献   

11.
管状胃食管颈部分层吻合法在食管癌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食管癌病人用管状胃与食管在颈部分层吻合重建上消化道的应用价值. 方法 对我院2009-07~2012-02的184例食管癌病人的根治术中采用管状胃在颈部与食管黏膜对黏膜、肌层对肌层的分层吻合法,其中黏膜层采用4-0可吸收缝线连续缝合,肌层采用0号丝线间断缝合重建上消化道.中、下段食管癌病人采用经左胸、左颈两切口改良食管癌根治术,上段食管癌病人采用右胸、腹、左颈三切口食管癌根治术.对184例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后随访,重点探讨该术式在防止并发症方面的优势. 结果 本组184例病人中,颈部吻合口瘘4例,吻合口狭窄3例,吻合口出血1例,无胸胃综合征及胸胃漏发生,返流性食管炎症状明显改善,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 结论 分层吻合法能有效减少吻合口瘘和狭窄的发生;管状胃可以满足颈部吻合时所需胃的长度并可有效预防或减少胸胃综合征、返流性食管炎、胸胃漏等并发症的发生,术后对病人肺功能影响小,远期生活质量高.  相似文献   

12.
李捷  刘颖  俞建琦 《医学争鸣》2008,29(3):277-279
目的:探讨贲门癌切除食管胃机械吻合术后胸腔内残余食管胃的功能及反流情况.方法:对41例贲门癌切除术后患者进行內窥镜检查、食管腔内压力测定和24 h pH监测.结果:内窥镜检查发现吻合口上方食管黏膜有异常改变者占70.7%(29/41). 测压显示41例患者术后吻合口压力低于对照组食管下括约肌和残余食管压力(P<0.05). 术后组平均残余食管静息压高于对照组平均食管静息压和胸内胃的平均静息压(P<0.05);24 h食管pH监测结果表明两组间pH<4的立位、卧位、pH<4总时间、反流次数等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卧位与立位PH<4的总时间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贲门癌切除食管胃机械吻合术后,必然存在食管反流;吻合口处虽存在高压区,但不具有抗反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食管癌术中行胃食管颈部吻合术的利弊及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我科自1992年1月-2001年11月共完成食管次全切除胃食管颈部吻合术68例与同期所做的142例食管弓上及弓下吻合术(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残留癌、因瘘死亡及手术死亡,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胃食管颈部吻合术治疗食管中上段癌利多弊少,能降低残断癌的发生率,提高近期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食管中下段癌根治术中,右侧开胸胃食管胸膜项吻合术式与传统的左侧开胸胃食管主动脉弓上吻合术式比较,术后反流性食管炎(GER)、吻合口并发症(吻合口瘘和狭窄)、残端阳性率有无差异.方法 回顾性研究该科食管癌根治术病例,其中行右胸胸膜顶吻合术共159例,行左胸主动脉弓上吻合术133例.两组病人术后均进行24 h pH值监测和胃食管钡餐造影检查,根据术后病检结果 判断残端阳性率.结果 两组病人术后残端阳性率的发生率为4.1%、10.9%,两组吻合口瘘及狭窄的发生率为2.5%、3.1%、6.8%及8.1%.右胸手术组病人明显减少(P<0.05);GER检测指标右胸手术组病人亦明显优于左胸手术组(P<0.05).结论 右胸膜项吻合术式较左胸主动脉弓上吻合术式更能减少病人术后反流性食管炎、吻合口并发症,降低食道残端阳性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管状胃与全胃代食管术治疗食管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食管癌病人46例,术后生存期均超过1年,根据消化系统重建方式分为管状胃组26例与全胃组20例.管状胃组给予管状胃食管吻合术治疗,全胃组给予全胃食管吻合术治疗.比较2组手术情况、手术前后肺功能指标及术后生活质量.结果:2组病人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胸腔引流量和住院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管状胃组肺部并发症和反流性食管炎发生率均低于全胃组(P<0.05);2组病人术后最大通气量占预计值百分比、1s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和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均较术前明显下降,全胃组下降更显著(P<0.01);管状胃组病人术后6个月、12个月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术后3周,且均明显高于术后同期全胃组评分(P<0.01).结论:管状胃代食管术相对于全胃代食管术治疗食管癌可有效降低反流性食管炎和肺部并发症发生率,同时对病人术后肺功能影响小,术后短期生存质量更高.  相似文献   

16.
食管癌贲门癌切除机械吻合术后胃食管反流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食管癌贲门癌切除食管胃机械吻合术后重建食管与胃食管反流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50例食管癌术后患者进行了食管胃的压力测定,其中25例尚行了24h食管pH监测和内镜及病理检查,以及35例贲门癌术后患者进行食管胃压力测定,其中20例行24h食管pH监测,15例行内镜和病理学检查。结果 测压结果显示:吻合口与吻合口下方的静息压相似,两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吻合口上方静息压增高,食管癌组平均为4.28mmHg,贲门癌组平均为3.46mmHg,经比较食管癌组和贲门癌组吻合口上方和吻合口下方差异有显著性(P〈0.05)。值得注意的是食管癌组压力值(4.28mmHg)和贲门癌组压力值(3.46mmHg)远低于正常括约肌的静息压(10~45mmHg),因此其抗反流作用的程度是有限的。食管癌组和贲门癌组食管24hpH监测表明食管的酸暴露时间延长,食管酸暴露时间平均百分比分别为11.76%和13.88%,为正常人的9倍和11倍,反流次数增加,最长反流时间达32min和38min,说明手术后的胃食管反流是客观存在的。内镜和病理检查,80.0%的食管癌和86.7%的贲门癌有异常现象及食管炎征象,进一步证实术后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反流性食管炎。结论 食管癌贲门癌切除食管胃吻合术后存在胃食管反流;反流的发生不因机械吻合或手工吻合而异;反流的发生与术后时间的长短无关;24h食管pH监测是最敏感的观察方法;半卧位睡眠是预防反流的有效方法;反流的治疗主要应用促动力药和黏膜保护剂。  相似文献   

17.
汪华  曹安强  罗辉  梁青松 《西部医学》2009,21(10):1722-1723
目的探讨食道胃颈部单层可吸收线连续吻合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34例食管癌患者实行食道胃颈部单层可吸收线连续吻合术治疗,并对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本组病例无围手术期死亡发生,术后发生吻合口瘘与吻合口狭窄各两例,分别占0.85%,发生肺部感染率1.71%(4/234),并发症总的发生率为3.41%(8/234),手术时间120-210分钟,平均150分钟,食管胃吻合时间12-21分钟,平均16分钟。结论食道胃颈部单层可吸收线连续吻合术可降低术后吻合口瘘和吻合口狭窄的发生,而且手术操作简单方便,时间短,为临床食管癌的手术治疗增加了新的术式。  相似文献   

18.
曾富春  刘胜中  丛伟 《四川医学》2011,32(9):1369-1371
目的总结管状胃重建消化道在食管癌根治术中的应用经验,并探讨其安全性和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7年1月~2010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434例胸段食管癌患者,分为管状胃组和传统全胃组,观察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等临床指标。结果管状胃组与传统全胃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术后pTNM分期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管状胃组术中清扫淋巴结数量及阳性淋巴结数量均多于传统全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管状胃组术后吻合口瘘、胸胃综合症、心肺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死亡率均低于传统全胃组(P〈0.05)。管状胃组随访期内胸胃综合症、反流性食管炎、吻合口狭窄、肿瘤复发及远处转移和死亡发生率均低于传统全胃组(P〈0.05)。结论管状胃重建消化道在食管癌根治术中不延长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操作简单、安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可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生存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食管癌切除食管胃颈部机械吻合及手工吻合两种手术方式的并发症及防治。方法 2004年9月~2008年6月,将颈段及胸中、上段食管癌并具有手术适应症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手工吻合组(手工组)和圆形吻合器机械吻合组(机械组),比较两组吻合口瘘、狭窄等的并发症。结果手工组125例,机械组102例,吻合瘘发生率分别为14.4%(18/125)、2.9%(3/102),狭窄需扩张分别为8.8.%(11/125),3.9%(4/102)。颈部吻合时间分别为(52±12)min和(25±5)min,差别显著(P<0.01)。结论食管癌切除食管胃颈部采用圆形吻合器端侧吻合吻合口瘘发生率低,手术时间缩短,操作简便,易于掌握及标准化,有利于降低吻合口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不同平面分层吻合术和传统单层手工吻合术在食管癌根治术后的抗反流效果,以寻求最佳吻合方式.方法 于2007年6月-2012年5月,采用不同平面分层吻合术治疗食管癌患者65例(A组,n=65),传统单层手工吻合术治疗食管癌患者58例(B组,n =58),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 全组病例无死亡.术后随访1年,无失访,A组发生反流性食管炎7例,发生率为10.8%;B组发生反流性食管炎18例,发生率为31.0%,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x2=7.773,P=0.005).结论 在食管癌根治术的消化道重建时,采用不同平面分层吻合术,可有效减少术后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