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度洛西汀治疗躯体形式障碍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服用度洛西汀,对照组服用阿米替林,分别治疗6周,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SCL-90)评分显示在治疗第2周时躯体化因子评分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抑郁因子评分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第4周抑郁因子评分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躯体化因子评分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度洛西汀治疗躯体形式障碍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度洛西汀与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按诊疗顺序将收治的126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63例。研究组给予度洛西汀口服治疗,对照组口服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疗程均为8周。于治疗前和治疗2、4、8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疗效,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治疗8周后研究组临床有效率87.53%,对照组临床有效率为85.78%,两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2周末,研究组HAMD总分低于对照组(t=2.26,P<0.05),其中睡眠障碍,焦虑/抑郁因子评分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9.52%,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7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度洛西汀与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疗效相当,不良反应少,但度洛西汀起效时间比艾司西酞普兰快。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联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女性首发抑郁症的早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5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rTMS联合艾司西酞普兰组(研究组,n=25例)和单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组(对照组,n=25例)。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在治疗前和治疗第1、2、4、8周分别对两组患者评定疗效;治疗中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和第8周两组患者HAMD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第1、2、4周末,研究组患者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且治疗第4周末时,研究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间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TMS联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女性首发抑郁症早期疗效和安全性均优于单一用药。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草酸艾司西酞普兰联合小剂量氨磺必利治疗以躯体症状为主老年抑郁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抑郁症诊断标准的85例老年抑郁症患者分为研究组43例(采用草酸艾司西酞普兰联合氨磺必利治疗)和对照组42例(采用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组),疗程8周。于治疗前和治疗后第1、2、4、6、8周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版(HAMD-17)及症状自评量表(SCL-90)躯体化因子分评定并比较两组疗效及采用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安全性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1周末,研究组的HAMD-17总评分与治疗前比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治疗2周后,两组HAMD-17总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末,研究组HAMD-17和SCL-90躯体化因子总评分均较对照组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痊愈率及总有效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总体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草酸艾司西酞普兰联合小剂量氨磺必利治疗以躯体症状为主的老年抑郁症的疗效优于单纯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疗效,但其安全性等同。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艾司西酞普兰合并小剂量奥氮平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8例围绝经期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给予艾司西酞普兰合并奥氮平治疗,对照组单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疗程均为8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及汉密顿焦虑量表评定临床疗效,副作用量表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治疗8周末两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均显著性下降(分别t=2.57和t=2.38,P均<0.05).研究组起效快,显效率高于对照组(χ2=5.79,P<0.05),两组不良反应均较轻微.结论:艾司西酞普兰合并小剂量奥氮平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症起效快,疗效肯定,安全性高,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6.
《右江医学》2019,(4):302-304
目的探讨艾司西酞普兰对精神分裂症后抑郁障碍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住院的51例精神分裂症后抑郁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区组随机化分组的方法,将其分为研究组(n=26)和对照组(n=25),在维持原有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研究组患者服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对照组服用帕罗西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HAM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在治疗第2周末、第4周末、第6周末的HAMD评分均明显下降,随时间推移逐渐降低,在治疗第2周末研究组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第6周末,两组HAM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4周抗抑郁治疗,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9.23%(5/26),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6.00%(9/2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799,P>0.05)。结论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精神分裂症后抑郁障碍效果良好,疗效与帕罗西汀相当,但起效更迅速。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度洛西汀与艾司西酞普兰对急性期伴躯体化症状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70例门诊和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度洛西汀治疗35例为研究组,艾司西酞普兰治疗35例为对照组,疗程8周。采用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价症状严重程度,药物不良反应评价用TESS。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HAMD和HAMA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性降低(P<0.01);第8周研究组患者与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78.79%、53.13%,两组患者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与药物有关的不良反应出现频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艾司西酞普兰比较,度洛西汀治疗伴躯体化症状的抑郁症疗效更为确切,起效较快,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艾司西酞普兰联合计算机认知矫正治疗(CCRT)对老年期抑郁症患者的疗效及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20例老年期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研究组给予艾司西酞普兰联合CCRT干预,对照组只给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于治疗前及治疗6周后,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患者抑郁、焦虑情况,采用住院精神病人社会功能评定量表(SSPI)评定患者社会功能缺陷程度,采用抗抑郁药物副反应量表(SERS)评定药物不良反应,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6周后,研究组的HAMD评分、HAMA评分、SERS总分低于对照组,疗效优于对照组,SSPI总分和各项因子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艾司西酞普兰联合CCRT治疗老年期抑郁症患者的疗效优于单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可更有效地改善患者社会功能缺陷,药物不良反应更少。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老年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80例老年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组40例,帕罗西汀治疗组40例,疗程8周。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估患者疗效。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估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结果在第1周末时艾司西酞普兰组HAMD总分低于帕罗西汀组(t=4.07,P<0.01)。在治疗8周末,艾司西酞普兰组有效率75.0%,对照组有效率为72.5%,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艾司西酞普兰组不良反应率低于帕罗西汀组。结论艾司西酞普兰与帕罗西汀治疗老年脑卒中后抑郁疗效相当,但艾司西酞普兰起效快,依从性好,不良反应轻微,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艾司西酞普兰联合阿立哌唑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艾司西酞普兰联合阿立哌唑)30例,对照组(单用艾司西酞普兰)30例.疗程8周.于治疗前和治疗第2、4、8周分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HAMD量表分于2周显著下降,对照组HAMD量表分于治疗4周显著下降.两组HAMD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1);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司西酞普兰联合阿立哌唑治疗抑郁症起效快,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艾司西酞普兰并富马酸喹硫平治疗伴有躯体化症状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8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40例,研究组应用艾司西酞普兰并喹硫平治疗,对照组单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总疗程6周。应用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14项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14)评定疗效,不良反应量表(TESS)及有关实验室检查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治疗6周后,研究组有效率为92.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治疗后HAMD、HAMA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研究组TES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不良反应轻微。结论艾司西酞普兰合并喹硫平治疗伴躯体化症状的抑郁症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44例精神分裂症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西酞普兰)和观察组(艾司西酞普兰),治疗6周后,依据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副反应量表(TESS),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HAMD评分、各因子PANSS评分及PANSS总分均明显降低,P<0.05。治疗期间都没有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乌灵胶囊联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帕金森病合并抑郁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该院收治的60例帕金森病合并抑郁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抗帕金森病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乌灵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帕金森病症状改善[帕金森病统一评分量表(UPDRS)]评分、血清载脂蛋白-J(Apo-J)水平、认知功能[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智力[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抑郁[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研究组UPDRSⅠ、UPDRSⅡ、UPDRSⅢ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血清Apo-J水平低于对照组,MoCA和MMSE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8周后,研究组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灵胶囊联合艾司西酞...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西酞普兰联合小剂量喹硫平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疗效.方法:将56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西酞普兰合并喹硫平治疗) 29例和对照组(西酞普兰单用治疗) 27例,疗程8周.于治疗前和治疗后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HAMD) 及治疗中出现的副反应症状量表( TESS) 评定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64,P>0.05 ).两组HAMD 评分治疗后均显著降低(P均<0.05);以研究组在治疗1 周和治疗2 周时HAMD 评分降分显著(t=2.78,2.61;P均<0.05),治疗4 周和治疗8 周,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9,1.09;P均>0.05).结论:西酞普兰联合喹硫平治疗脑卒中后抑郁障碍与单用西酞普兰疗效相当,但起效更快.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老年抑郁症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150例老年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75例。对照组采用盐酸帕罗西汀片治疗,研究组采用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心理状况和认知功能评分,脱氢表雄酮(DHEAS)和皮质醇水平,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DHEAS水平高于对照组,皮质醇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33%(73/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33%(64/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老年抑郁症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认知功能评分和脱氢表雄酮水平,以及降低心理状况评分、皮质醇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率,优于盐酸帕罗西汀片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联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对老年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的疗效。方法:103例老年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49例,对照组54例,两组均给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研究组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的基础上联合rTMS治疗,每周5次,2周为一个疗程,治疗4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SCT)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HAMD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HAMD评分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但研究组更明显(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WSCT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研究组WCST量表中总测验次数、正确应答数因子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错误应答数、持续错误数、分类数等因子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TMS联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可以改善老年抑郁症患者的抑郁情绪,对工作记忆、持续注意力及认知加工能力也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老年抑郁症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68例老年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4例,研究组口服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对照组口服氟西汀治疗,观察6周。于治疗前及治疗第2、4、6周末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定临床疗效。副反应量表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研究组治疗2周末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0.05)。治疗6周末,研究组有效率81.3%,对照组为78.1%,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不良反应均轻微,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等消化系统症状,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老年抑郁症疗效显著,与氟西汀相当,安全性高,但艾司西酞普兰起效更快。  相似文献   

18.
贾金鼎  杨建章  余学  程粉  张明松 《中国民康医学》2011,23(17):2112-2113,2116
目的:比较艾司西酞普兰与西酞普兰治疗首发老年抑郁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68例首发老年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A组(艾司西酞普兰)和B组(西酞普兰),疗程6周。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GI)与不良反应量表(TESS)在治疗前和治疗后第1、2、4、6周末评定疗效与不良反应。结果:A组第1、4、6周末HAMD17与CGI评分均低于B组,两组有显著性差异(t=2.18,2.77,3.2,P<0.05或P<0.01);两组临床疗效有显著性差异(x2=4.19,P<0.05);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15,P>0.05)。结论:艾司西肽普兰具有良好的抗抑郁效果,比西酞普兰起效更快、症状缓解更明显、疗效更好,而且安全性高,耐受性好,可作为老年抑郁症的一线用药。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艾司西酞普兰联合米氮平对抑郁症患者抑郁症状的影响。方法将该科2018年1月‐2018年5月收治的80例抑郁症患者采用双盲法按照1︰1的比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米氮平治疗。于治疗后4、8周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价患者的抑郁症状,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后4、8周的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抑郁症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治疗后4、8周时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司西酞普兰联合米氮平对抑郁症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单纯采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且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治疗产后抑郁的效果。方法产后抑郁产妇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认知治疗组(CBT组)给予艾司西酞普兰和认知行为治疗,对照组给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两组均于治疗前及治疗后2、4、8周进行汉米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并观察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CBT组HAMD总分、焦虑-躯体化、认识障碍、迟缓及绝望感得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t=2.20~3.44,P<0.05);CBT组不良反应总人次及头痛、恶心、头晕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χ2=6.00~7.94,P<0.05)。结论认知行为治疗可有效改善产妇产后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