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CNP)在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符合CCMD-3诊断标准的80例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的教育,实验组应用CNP进行健康教育,对两组患者的健康教育效果、治疗依从性、住院天数、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医疗护理质量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对健康教育内容的掌握、主动参与性、满意度、住院天数、治疗依从性、医疗护理质量均优质量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CNP对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可提高患者对健康教育知识的掌握程度、治疗依从性,缩短住院天数,提高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促进医疗护理质量的提高,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工作方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健康教育对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抽取20例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实验组给予健康教育,12周后用自制的健康观念调查表及NOSIE评分,并对两组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在12周之后健康观念调查表及NOSIE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健康教育对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康复有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在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42例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l例,观察组2l例,观察组在药物治疗的同时根据个体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而对照组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只进行人院的常规健康教育。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对酒精所致精神障碍的知识了解及复饮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心理干预对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有着积极的作用,不仅增加了患者对酒精所致精神障碍的知识了解,还大大降低了复饮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健康教育方法,提高戒酒的成功率及整体护理质量。方法对60例酒精所致精神障碍的住院病人,从入院、检查、康复、用药及出院指导5个方面进行阶段性的健康教育。结果36例患者戒酒成功,达到较理想的康复效果。结论对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提供科学有效的健康教育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水平的提高,生活压力加大,饮酒的人越来越多,而嗜酒所导致精神障碍的发病率也逐渐增高,对自身、家庭、生活、工作、交通社会都造成严重的后果.2010年1月~2011年1月收治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80例,护理效果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6.
7.
8.
本文通过有效的评定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风险,为此类患者提供安全、优质的护理服务,并缓解夜班护士的焦虑心理.得出结论:在戒酒科病房护理工作中,通过识别可能存在的护理风险,可以增强护理人员的风险管理意识,提高患者满意度和夜班护士的工作适应度,并能有效降低护理工作的风险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不同时期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基本情况、疾病特点、诊治效果及影响因素。方法:按不同入院时间抽取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46例分为甲乙两组,每组23例,比较两组基本情况、EEG异常项、肝功异常项、AWS评分等。结果:两组患者基本情况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EEG异常项比较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功异常项比较组间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AWS评分比较第21天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减少酒精所致精神障碍的发病率有赖于全社会的重视和支持,应加强对高危人群及家属进行过量饮酒危害性的宣传教育,并进行积极治疗干预,以防躯体、人格精神损害。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观察催眠疗法对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康复期的作用,探讨治疗酒精所致精神障碍的新疗法。方法:通过前瞻性对照研究,将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戒酒治疗的基础上,利用催眠疗法进行干预,对照组患者单用常规戒酒治疗。治疗1个月前后分别采用明尼苏达个性量表(MMPI)、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作为测查工具,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研究组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除Sc、Si量表外,其他MMPI量表的t分均比治疗前显著降低(P均<0.05)。研究组治疗前后Hs、D、Hy、Pd、Mf、Pa、Pt、Ma量表的t分减分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前后两组患者HAMA、HAMD减分均显著降低(P均<0.05),研究组患者减分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综合运用催眠疗法对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酒精所致精神障碍与海洛因所致精神障碍患者脑组织结构变化CT征象的差异。方法选择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和海洛因所致精神障碍患者120例(观察组)、门诊健康体检者(对照组)60例进行脑部CT检查,分析对比脑部CT影像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双侧脑室前角宽度、第三脑室宽度、脑沟宽度及双侧裂池宽度较对照组有明显增宽现象,脑白质密度较对照组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酒精组双侧脑室前角宽度低于海洛因组,第三脑室宽度、脑沟宽度及侧裂池宽度增宽高于海洛因组,脑白质密度减低比例低于海洛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过量使用酒精和海洛因对脑组织结构有明显的影响,酒精和海洛因对脑组织结构的影响有差异。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酗酒对心脏心肌及功能等的损害情况。方法:对首次入院的51例确诊为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心电图进行分析。结果:51例中正常心电图41.3%,异常心电图58.7%,10年以上酗酒者以ST-T波改变、心律失常、左心室高电压或肥大等异常心电图为主。结论:长期、大量酗酒,可导致心脏心肌及功能损害,从而产生相应的异常心电图,持续10年以上可诊断为酒精性心肌病。 相似文献
14.
酒精所致精神障碍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临床情况。方法 按入院先后次序随机抽取52例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进行临床调查,并将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不仅在精神方面出现许多变化,而且在躯体及实验室检查方面有严重改变。结论 提高全民文化素质和酒精的健康教育可以有效减少酒精带来的危害。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了使酒精所致精神障碍病人增强长期戒酒的信心和决心,走向康复之路。方法:对住院病人实施恰当的治疗方法,同时进行药物治疗及健康教育等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通过治疗病人及家属得到有关酒精所致精神障碍的常识,加快病人的病情恢复进度。使病人认识疾病、了解疾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最终提高自我控制能力。结论:应不断提高知识水平,使酒精所致精神障碍病人增强长期戒酒的信心和决心,走向康复之路。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酒精所致精神障碍的临床特点。方法:对90例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以男性、文化程度较低、体力劳动者居多,与嗜烟及遗传因素有一定关系;社会功能受损明显;精神障碍以幻视、幻听、被害妄想及行为紊乱为主,临床表现多合并较多躯体疾病,以肝脏疾病较为多见。结论: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宜早期戒酒治疗。 相似文献
17.
18.
酒精所致精神障碍8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住院酒精所致精神障碍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层抽样调查,抽出病例用自编的酒精所致精神障碍临床调查表进行登记,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以男性为主,职业工人和农民居多,受教育程度偏低,社会环境影响和消除疲劳是饮酒的主要动机,有精神、躯体及社会方面的损害,对症治疗。结论:酒精所致精神障碍的精神症状多样化,控制精神症状疗效满意,但对患者的多方面损害难于恢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直系亲属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对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直系亲属52例进行评定,并与对照组进行对照。结果: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直系亲属多项因子分均高于对照组,其中焦虑、抑郁、恐怖、躯体化、偏执最为显著。焦虑、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显示,患者直系亲属存在较严重的焦虑和抑郁情绪。结论:患者亲属存在较严重的心理问题,给其身心健康带来不良影响,也影响其生活质量。在治疗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同时,对其亲属的心理健康状况应进行必要的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20.
郑红云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12):125-126
目的:探讨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合并骨质疏松的针对性护理预防措施。方法:收集本院精神科病房住院的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31例和从不饮酒的受试者53例进行骨密度对照分析。结果: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更易引起骨量减少及骨质疏松。结论: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应采取相应的护理预防措施,避免骨质疏松的发展,预防骨折等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