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合并腹泻患儿的发病临床特点。方法选取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合并腹泻患儿48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为患儿开展实验室检查,对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合并腹泻患儿的发病特点进行分析。结果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并发腹泻发生率为47.06%;相较于用药前,用药后腹泻发生率明显更高(P0.05);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合并腹泻患儿的发病年龄主要为2~6岁;细菌性肠炎24例,轮状病毒性肠炎12例,真菌性肠炎3例,其他9例。结论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合并腹泻易发年龄为2~6岁,细菌性肠炎为主要类型,需加强对患儿的监测和观察。  相似文献   

2.
黄四爽 《吉林医学》2012,33(19):4080-4081
目的:分析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合并腹泻的临床表现及年龄特点,探讨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引发腹泻的致病机理。方法:观察260例肺炎支原体肺炎确诊患儿用药前后腹泻发生几率,根据年龄分布特点作腹泻病因学检测。结果:260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用药前合并腹泻25例(9.61%),用药后继发腹泻86例(33.1%),合计111例(42.7%),且婴幼儿所占比例大(64.8%),同时合并感染比例较大,共21例,其他组无。结论:儿童感染肺炎支原体可能引起腹泻,临床应重视对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合并腹泻的观察和研究。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分析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合并腹泻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3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33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年龄段的不同将其分为婴儿组(共94例,年龄为3个月~1岁)、幼儿组(共83例,年龄为1岁~3岁)、学龄前组(共81例,年龄为3岁~7岁)及学龄组(共76例,年龄为7岁~13岁),分别对这4组患儿进行病原体检查,并将检查的结果及4组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在这334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中,合并腹泻的患儿共有150例,其中婴儿组有51例,幼儿组有42例,学龄前组有30例,学龄组有27例,婴儿组患儿合并腹泻的人数明显高于其他3组患儿,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用药治疗前,在这334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中,合并腹泻的患儿有31例;用药后,发生继发性腹泻的患儿共有119例。用药后,患儿合并腹泻的人数明显高于用药前,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用药前,患儿合并腹泻的致病原主要是轮状病毒和细菌,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用药后,患儿合并腹泻的致病原主要是真菌,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肺炎支原体肺炎合并腹泻的发生率与患儿的年龄呈正相关,患儿的年龄越小,就越容易合并腹泻,这可能与婴儿的机体免疫力较差及消化系统功能欠缺有关。抗生素的使用会增加患儿合并腹泻的几率[4]。此外,通过检验结果我们可知,患儿在用药前发生腹泻主要与其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有关,而在用药后发生腹泻主要与抗生素导致其肠道菌群失调有关。  相似文献   

4.
郑运智 《中国乡村医生》2009,11(18):194-194
目的:分析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合并腹泻的年龄特点和临床表现,探讨肺炎支原体感染引起小儿腹泻的机制。方法:观察522例确诊为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用药前后腹泻发生率,分析其年龄特征,并作腹泻的病因学检查。结果:522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用药前合并腹泻48例(9.2%),用药后继发腹泻176例(33.7%),合计224例(42.9%),且婴幼儿所占比例大(65.6%),合并轮状病毒和继发真菌感染的比例也大,共43例,其他组无1例。结论:肺炎支原体感染可引起小儿腹泻.其腹泻与肺炎支原体病原体、抗生素的应用、合并和继发真菌感染有关,应加强对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合并腹泻的临床观察和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发病因素,并提出预防措施。方法:2009~2012年对我院儿科病房收治的1283例肺炎患儿合并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同期4623例未发生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肺炎患儿进行对比。结果:肺炎患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发生率为21.72%,3岁以内的婴幼儿、联合使用2种或2种以上抗生素、用药时间长、病情危重的患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多种因素的存在可引起肺炎患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发生,通过合理使用抗生素,严格控制广谱抗生素的使用,缩短抗生素的使用时间和补充微生态制剂,是预防和控制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6.
婴幼儿肺炎患儿在治疗过程中常常发生继发性腹泻,我科应用双歧三联活菌胶囊治疗婴幼儿继发性腹泻患儿47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科2006年6月-2007年10月收治婴幼儿肺炎患儿228例,发生继发性腹泻68例,均为肺炎治疗过程中或治愈后继发腹泻,腹泻次数较平时增多3次以上,稀便或水样便,大便常规无白细胞及红细胞。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婴幼儿肺炎住院继发腹泻的相关因素及预防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560例住院婴幼儿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560例患儿中发生继发性腹泻182例(32.5%),其中以抗生素相关性腹泻为主,而抗生素相关性腹泻中又以二、三线头孢菌素类引起者为多。结论婴幼儿肺炎在抗生素治疗中易继发腹泻,应合理而有效地使用抗生素,采取积极的预防、护理措施,以减少继发性腹泻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双歧四联活菌片预防婴幼儿肺炎继发性腹泻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24例支气管肺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儿入院后接受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双歧四联活菌片.入院72h后记录两组患儿腹泻例数及腹泻情况,并统计比较两组患儿治疗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继发性腹泻发生率为24.2%(15/62),对照组继发性腹泻发生率为40.3%(25/62),观察组患儿继发性腹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治疗中未见明显不良反应,患儿耐受性较好.结论:双歧四联活菌片可降低婴幼儿肺炎继发性腹泻的发生率,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申红兰 《求医问药》2014,(18):151-152
目的 :探讨药学干预对减少肺炎患儿发生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11年12月~2012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这100例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50例患儿。我院对两组患儿均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在此基础上,对实验组患儿进行药学指导。比较两组患儿在接受不同治疗方案后发生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几率。结果 :进行药学指导后,在实验组患儿中,有6例患儿在治疗过程中发生了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其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发生率为12%。而在未接受药学指导的对照组患儿中,有23例患儿在治疗过程中发生了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其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发生率为46%。实验组患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对肺炎患儿在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的基础上,对其进行药学指导,可显著降低患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发生率。该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郑敏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6,19(10):1213-1214
目的:观察贝飞达治疗婴幼儿肺炎继发性腹泻的疗效。方法:婴幼儿肺炎继发性腹泻患儿13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94例和对照组42例,均采用相同基础治疗。治疗组给予贝飞达口服,对照组予胃蛋白酶合剂口服。结果:婴幼儿肺炎456例患儿中发生继发性腹泻136例,发生率为29.8%,其中抗生素相关性腹泻88例,发生率为19.3%。治疗组总有效率89.4%,显效率68.1%;对照组总有效率66.7%,显效率38.1%,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贝飞达治疗婴幼儿肺炎继发性腹泻疗效满意、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1.
孙吉萍  赵惠欣  方鹤松 《北京医学》2008,30(11):654-656
目的 探讨肺炎、腹泻患儿血清维生索A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微量荧光法测定60例肺炎85例腹泻患儿和100例健康儿童血清维生素A值,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 肺炎、腹泻患儿的血清维生素A值分别为(1.0±0.4)μmol/L、(0.7±0.4)μmol/L,均明显低于健康儿童的(1.9±0.6)μmol/L(P<0.01).两组亚健康维生素A缺乏(SVAD)发病率分别为28.3%、54.1%,均明显高于健康儿童的1.0%(P<0.005).多因素分析表明,肺炎组血清维生素A低的危险冈素为发热、病情重、家居农村,腹泻组血清维生素A低的危险因素为年龄小、高热、脱水、日大便次数多.结论 肺炎、腹泻患儿血清维生素A水平低于健康儿童.年龄小、农村患儿、发热和脱水与体内维生素A状况关系较密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葡萄糖酸锌治疗支气管肺炎继发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支气管肺炎继发腹泻患儿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同时服用葡萄糖酸锌片,对照组患儿仅常规治疗,比较2组患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发生情况、大便次数以及腹泻持续时间。结果治疗后第4天观察组平均大便次数(3.02±0.71)次,对照组(3.85±1.14)次;观察组腹泻持续时间(2.6±1.2)d,对照组(4.2±2.2)d,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腹泻改善情况也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葡萄糖酸锌治疗支气管肺炎继发腹泻的临床疗效较好,能有效减轻和控制腹泻症状,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合并腹泻患儿的发病特点进行探讨。方法研究对象筛选基于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作为前提,抽选时间为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共选取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500例。分析患儿一般资料,并予以实验检查,包括病原菌常规培养、标本涂片显微镜检测、轮状病毒检测等。结果 500例患儿中,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合并腹泻发生率为48%。相比用药前,用药后腹泻发生率更高,数据对比显示差异较大且P0.05,统计学意义成立。年龄分布显示8个月至3岁的患儿合并腹泻率最高,占65%。致病菌检查显示,以轮状病毒性肠炎占比最高,其次为细菌性肠炎以及真菌性肠炎。结论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合并腹泻与患儿年龄以及用药情况关系密切,主要以轮状病毒性肠炎为主。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新稀宝片治疗婴幼儿肺炎继发性腹泻的疗效。方法将80例婴幼儿肺炎继发性腹泻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均采用相同的基础治疗。治疗组予新稀宝口服;对照组予静滴病毒唑,思密达口服。结果婴幼儿肺炎228例患儿中,发生继发性腹泻80例,发生率为35%,其中抗生素相关性腹泻44例,发生率为19.3%。治疗组总有效率95%,显效率70%;对照组总有效率70%,显效率47.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新稀宝治疗婴幼儿肺炎继发性腹泻疗效满意,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合并腹泻的临床检验。方法选择100例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均为该院儿科2014年5月‐2015年5月收治,依据年龄按婴幼儿组40例,学龄前组30例,学龄组30例划分,采集标本送检,对比检验结果。结果 3组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并发腹泻的例数差异较为明显,婴幼儿组24例,占60.0%;学龄前组13例,占43.3%;学龄组10例,占33.3%,婴幼儿组与学龄前组、学龄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合并真菌性肠炎例数用药后高于用药前,合并轮状病毒感染、细菌性肠炎例数用药前高于用药后。结论针对临床收治的肺炎支原体肺炎合并腹泻的患儿,在治疗时需对诱导腹泻发生的病原体进行综合考虑,以确定治疗方案,合理使用抗生素,降低腹泻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醒脾养儿颗粒治疗肺炎继发性腹泻患儿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并观察治疗安全性。方法我院2013年3月至2014年2月共收治100例肺炎继发性腹泻患儿,随机将其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双歧三联活菌片,研究组给予醒脾养儿颗粒。结果研究组退热、呕吐、腹泻等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以及治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研究组GAS、MOT以及SS等各项血清指标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醒脾养儿颗粒治疗肺炎继发性腹泻患儿,可显著缩短患儿住院时间,改善各项血清指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复方胃蛋白酶散联合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防治婴幼儿支气管肺炎继发性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60例支气管肺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各130例。两组均给予头孢哌酮钠静脉滴注+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给予复方胃蛋白酶散口服,观察组加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口服。观察两组继发性腹泻发生率、腹泻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1岁、1~2岁、>2岁患儿继发性腹泻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总继发性腹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继发性腹泻患儿腹泻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复方胃蛋白酶散联合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防治婴幼儿支气管肺炎继发性腹泻效果显著,可降低腹泻发生率,缩短患儿治疗时间,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微生态制剂酪酸梭菌活菌片防治婴幼儿肺炎继发性腹泻的疗效。方法将204例婴幼儿肺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02例,均采用相同的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入院当日加用酪酸梭菌活菌片,出现腹泻后仍继续用,对照组在出现腹泻后加用蒙脱石散。结果治疗组继发腹泻22例(21.57%),对照组继发腹泻43例(42.16%),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Ρ〈0.01)。对继发性腹泻的疗效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Ρ〈0.05)。结论微生态制剂酪酸梭菌活菌片能降低婴幼儿肺炎继发性腹泻的发生率,对继发性腹泻的治疗也有较好疗效。故推荐对于婴幼儿肺炎患儿进行抗生素治疗的同时,应常规使用微生态制剂来防治继发性腹泻。  相似文献   

19.
婴幼儿肺炎致乳糖不耐性腹泻的治疗张荣桂,王建奎,陈海峰,陈建云(徐州市华东输油管理局医院儿科221008)(徐州市华东输油管理局附属医院儿科)婴幼儿肺炎并发腹泻较为常见。1年来,我们对50例婴幼儿肺炎并腹泻患儿的粪便进行了检查,发现婴幼儿肺炎并腹泻大...  相似文献   

20.
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清维生素A水平与免疫功能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美春  考验 《浙江医学》1996,18(4):199-200
通过对198侧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清维生索A(V_A)水平及免疫球蛋白(Ig)、补体C_3(C_3)、T细胞亚群的检测和PHA皮试表明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复感儿)血清V_A水平明显低于非复感儿(P<0.01):血清V_A水平降低患儿IgA、IgC、IgM、C_3值,PHA皮试阳性率及CD_4值均明显低于血清V_A正常水平患儿(均P<0.05),而CD_8值无差异.提示V_A与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功能均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